Ⅰ 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RO-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主要为活性炭和精滤。渗透是一种自然现象: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溶质浓度一侧到高溶质浓度一侧,直到溶剂化学位达到平衡。平衡时,膜两侧压力差等于渗透压。这就是渗透效应(Osmosis)现象。
反渗透是指如果在高浓度的一边加压,便能把以上提及的渗透效应停止并反转,使水份从高浓度迫往低浓度的一边,把水净化。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逆渗透),这种半透膜称为逆渗透膜。
(1)反渗透预是用什么做成的扩展阅读:
设备特点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能过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农药、有机物、矿物质和异色异味等,是一种纯水,无需加热即可饮用。它所过滤出的水量的成本很低。生产的纯水品质高、卫生指标理想。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是采用先进的反渗透除盐技术来制备去离子水,是一种纯物理过程的制备技术。反渗透纯水机组具有能长期不间断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出水水质长期稳定,无污染物排放,制取纯水成本低廉等优点。反渗透膜技术在国内医药、生物、电子、化工、电厂、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Ⅱ 反渗透技术的技术优点
①反渗透膜的性能明显提高。1978年成功地开发了海水淡化复合膜(采用脂肪族聚酰胺复合物为材料)至今,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的性能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反渗透复合膜系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的材料,特征水通量是1978年的2倍,盐的透过率大约为1978年的四分之一。如此的技术进步使得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从原来的二级流程简化为一级流程,且膜的价格稳中有降。
②功交换器的研制成功。据报导,一种新型能量回收装置已经成功地用于NewProvidece岛13600m3/d和Cayman岛的5000m3/d海水反渗透淡化系统上。这种能量回收装置称为功交换器,将排放的浓盐水压力传给补给海水,转换效率高达89%~96%.由于浓盐水的能量回收充分,据测算系统的吨水能量消耗仅为2.6kW·h.这种功交换器是1998年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一个新里程碑,更为意义重大的是该数据是从商业规模的淡化装置上得来的。
③段间能量回收透平的成功应用。
④微滤技术用于海水预处理。鉴于传统地加入化学药剂和二级过滤的预处理技术不一定能很好地去除进料海水中的胶体类物质,提出了利用膜处理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流程。该流程的核心是采用大孔径中空纤维超滤或微滤膜,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20)×104u,微滤膜的孔径为0.2μm。
经过一定的工业规模运行,膜技术的预处理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并具有如下两个新颖性能:
1. 可自动、频繁脉冲式冲洗中空纤维管(某些型号采用反洗),其特点是通过短时间的停运来保持稳定的产水通量。2. 可在一很低的横流速度下工作,甚至可以在单向流动状态下工作(全流过滤)。
Ⅲ 反渗透预处理使用哪种规格的石英砂
石英砂过滤器采用的是多种规格,罐底最下下粗砂直径4-8或再大点的,其次2-4依次上面0.5-0.7细砂,看水质情况,还可并用锰砂或磁铁矿0.2-0.4的,这样方便过滤器反洗,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过滤器内滤层构成:
过滤器内多介质滤料为优质均粒砾石、石英砂、磁铁矿、无烟煤等滤料,这些滤料根据其比重和粒径的大小在过滤器罐体内科学有序的分布,如比重小而粒径稍大的无烟煤放在滤床的最上层,比重适中和粒径小的石英砂放在滤床的中层,比重大和粒径大的砾石放在滤床的最下层。这样的配比保证了过滤器在进行反洗的时候不会产生乱层现象,从而保证了滤料的截留能力。
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滤料组成的孔隙,将原水中的泥砂、胶体、悬浮物等杂质截留住。由于滤料进行了科学分布,所以滤床对杂质的截留效果很好,出水质量也大大提高。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最高可达10μm。
同时,滤床对水中的杂质是逐步截留,这样罐体中的各层滤料将得到充分均匀的利用,有效滤层高,从而延长了滤料的使用周期,减少了设备的运行成本(降低了反洗次数和反洗水耗)。
滤料的清洗:
过滤器根据进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反洗、正洗操作。通过反洗,将截留在滤料间隙中的杂质冲洗出来,然后进行正洗,稳定滤料层,以恢复其过滤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