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反渗透浓缩液水质参数
浓缩液的参数可以依照进水水质和回收率进行计算
假设回收率是75%,那浓缩倍数就是4
也就是说浓缩液的水质就是进水水质的4倍,基本就是这样的
Ⅱ 循环水浓缩倍数怎样计算
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的倍率(以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它是衡量水质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浓缩倍数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处理药剂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可是浓缩倍数过高,水的结垢倾向会增大,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的难度会增加,水处理药剂会失效,不利于微生物的控制,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指标。
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由于各厂补充水水质及循环水运行情况的差异,不同方法测出的结果都不同,所以对不同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Ⅲ 浓缩倍率与电导率的关系
一般在简便计算的时候,通常使用电导率来计算浓缩倍数,即直接使用循环水中的电导/补水中的电导,现在这个不怎么常用了,因为现在系统中除了浓缩的过程外,还要添加杀菌剂,阻缓剂,硫酸等,增加了系统中的电导.现在使用电导来计算浓缩倍数的时候,这个数值要比实际的偏大很多.
Ⅳ 锅炉水的浓缩倍数计算依据
两种方法按操作简便性来说准确度没多少差别,只要这种物质受高温影响很小就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还是看哪个指标好操作,方法简便。
Ⅳ 水培营养液母液与浓缩倍数怎样计算
1.母液的配制: 为了防止在配制母液时产生沉淀,不能将配方中的所有化合物放置在一起溶解,因为浓缩后有些离子的浓度的乘积超过其溶度积常数而会形成沉淀。所以应将配方中的各种化合物进行分类,把相互之间不会产生沉淀的化合物放在一起溶解。为此配方中的各种化合物一般分为三类,配制成的浓缩液分别称为A母液、B母液、C母液。
A母液以钙盐为中心,凡不与钙作用而产生沉淀的化合物均可放置在一起溶解。一般包括Ca(NO3)2、KNO3,浓缩100-200倍;
B母液以磷酸盐为中心,凡不与磷酸根产生沉淀的化合物都可溶在一起,一般包括NH4H2PO4、MgSO4,浓缩100-200倍;
C母液是由铁和微量元素合在一起配制而成的,由于微量元素的用量少,因此其浓缩倍数可以较高,可配制成1000-3000倍液。
在配制各种母液时,母液的浓缩倍数,一方面要根据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另外一方面以方便操作的整数倍为宜。浓缩倍数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使化合物过饱和而析出,而且在浓缩倍数太高时,溶解也较慢。
配制浓缩贮备液的步骤:按照要配制的浓缩贮备液的体积和浓缩倍
Ⅵ 反渗透浓水电导率为多少比较
浓水电导率主要取决于原水电导和浓缩倍数(回收率)。打个比方,原水电导率500μS/cm,回收率75%(即浓缩倍数为4),那么浓水电导率在2000μS/cm左右。
Ⅶ 循环水浓缩倍数怎样计算
计算方法: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叫做浓缩倍率,这个指标一般是以循环水和补水中氯离子(或钾离子)含量的比值来计算的。
新鲜水的含盐量和经过浓缩过程的循环水的含盐量是不相同的‚两者的比值N称为浓缩倍数,并以下式表示:
N =S循 / S补
式中 S循 ---循环水的含盐量‚mg/L;
S补 --- 实充新鲜水的含盐量‚mg/L;
应用含盐量讲算浓缩倍数比较麻烦,在实际中往入选择循环水中某种不易消耗而又快速测定的离子浓度或电导率来代替含盐量进行浓缩倍数的计算,一般常以CL-浓度来计算浓缩倍数。
但循环水中如以液氯作杀生剂而引入CL-时‚则以CL-来计算浓缩倍数不甚适宜‚故通常又有选用SiO2 , K+ 等来计算浓缩倍数。
循环水中的例子浓度与补充水中相应离子的比值。直观的说就是循环水和补充水的比值。是一个衡量水质的标准。在工业冷却水等循环水中应用很广。
(7)反渗透的浓缩倍数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充水的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水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水的处理量。此外,提高浓缩倍数还可以节约水处理剂的消耗量,从而降低冷却水处里的成本。
但是,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从而使结垢控制的难度变得太大。
还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腐蚀性离子(例如Cl和SO4)和腐蚀性物质(例如H2S、SO2和NH3)的含量增加,水的腐蚀性增强,从而使腐蚀控制的难度增加;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还会使药剂(例如聚磷酸盐)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
因此,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并不是愈高愈好,一般热电系统可控制5~8倍,化工、炼油2~4倍。
Ⅷ 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如何计算
计算方法: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叫做浓缩倍率,这个指标一般是以循环水和补水中氯离子(或钾离子)含量的比值来计算的。
新鲜水的含盐量和经过浓缩过程的循环水的含盐量是不相同的‚两者的比值N称为浓缩倍数,并以下式表示:
N =S循 / S补
式中 S循 ---循环水的含盐量‚mg/L;
S补 --- 实充新鲜水的含盐量‚mg/L;
应用含盐量讲算浓缩倍数比较麻烦,在实际中往入选择循环水中某种不易消耗而又快速测定的离子浓度或电导率来代替含盐量进行浓缩倍数的计算,一般常以CL-浓度来计算浓缩倍数。
但循环水中如以液氯作杀生剂而引入CL-时‚则以CL-来计算浓缩倍数不甚适宜‚故通常又有选用SiO2 , K+ 等来计算浓缩倍数。
循环水中的例子浓度与补充水中相应离子的比值。直观的说就是循环水和补充水的比值。是一个衡量水质的标准。在工业冷却水等循环水中应用很广。
Ⅸ 为什么有浓缩倍数这个指标,拿循环水含盐量与补水的含盐量比有何意义。怎么实现节约用水
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叫做浓缩倍率,这个指标一般是以循环水和补水中氯离子(或钾离子)含量的比值来计算的,因为水中这两种离子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变化,补充水进入塔池后不断浓缩,氯(钾)离子经浓缩后浓度增大,与原水中氯离子比较可以知道塔池循环水浓缩了几倍。
想实现节约用水就是要减少排污,减少补水量,在各项指标钙加碱≤1300mg/l,氯离子≤700mg/l合格的范围内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实现节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