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在于分离和转化污染物,目标是净化水体并减少污染物。分离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悬浮物和胶体微粒分离出来,而转化则是通过生物化学、化学或电化学手段,将溶解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的物质。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灌溉、环境补充用水、工业生产、市政杂项用途以及地下水回灌。
农业方面,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能提供稳定的水源和肥料,减少化肥使用,但需注意水质,要符合《农业灌溉水质标准》。然而,污水灌溉潜在风险大,如沈阳、天津、广州等地的教训警示我们,水质控制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引发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环境用水则用于城市水系补充和绿化灌溉,如北京等城市通过中水利用,既节约水资源又美化环境。工业用水是节水的重点,工业企业倾向于利用污水处理后的水,但需根据具体工艺对水质有严格要求。
市政杂项用途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清洁和洗车等,如中水洗车能显著节省水资源,但必须确保水质安全,无害于人体健康。地下水回灌是解决过度开采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必须经过生物处理和有毒物质去除,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总的来说,污水回用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但每个领域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处理和利用需科学严谨,以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
将废水或污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被称为污水回用。污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污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什么叫中水
中水是对抄应给水、排水的内涵而得名,翻译过来的名词有再生水、中水道、回用水、杂用水等,我们称"中水"(RECLAIMEDWATER),是对建筑物、建筑小区的配套设施而言,又称为中水设施。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
中水的叫法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城市内一个小区或确定的大型建筑物系统内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它以水质作为区分标准,其水质介于生活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故命名为“中水”。中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树木、清洁道路、冲洗车辆、基建施工,喷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其他用水。
(2)广州废水回用要求扩展阅读:
“中水回用”的好处
开发中水,利用中水,不仅可以获取一部分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还在于体现了水的“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中水利用还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3. 含磷废水怎么处理
一、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
1、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
2、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
3、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对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不需增加大量设备,只需改变运转流程即可达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较严格,为了形成VFA,要保证厌氧阶段的厌氧条件。
二、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影响此类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浓度比、反应时间等。
三、生物强化除磷
生物强化除磷中的聚磷菌利用比较普遍,目前也是生物除磷的主要研究方向。
聚磷菌也叫做摄磷菌、除磷菌,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
其原理为: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b-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而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b-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四、吸附法
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黄巍等人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现象,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其他的除磷方法
邹伟国等研究的新型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多采用单污泥系统,因此存在着硝化和除磷泥龄之间的矛盾,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可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PO43-的去除率达到了90%,处理效果稳定,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很强。
陈滢等进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艺的研究。
该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负荷对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污泥负荷。污泥负荷过高时会导致非丝菌污泥膨胀。
方茜等利用SBR法处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进展,解决了处理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证氮磷高效去除的难点。
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处理广州地区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机物、氨氮及总磷均达标,且磷的释放量越大则出水磷总浓度就越低。实践证明,SBR法具有流程简单,不需要污泥回流,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特点。
4. 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再利用吗
可以的,工业废水处理后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后,在经过活性炭过滤回器,超滤,RO膜,都是可以达到利用标答准的。在经过一系列的脱盐水EDI还可以锅炉用水的。
主要看你再利用什么,用于简单的浇花浇草活性炭过滤就可以啦。
5. 污水回用的作用是什么
污水回用即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污水回用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和裕祥安全网关注下吧。
污水处理后可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地下水回灌、景观、娱乐、河流生态维持等方面,不同的用途对污水处理有不同的要求。
一、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是城市污水回用的一个大用户,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花卉和林地的灌溉。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时,不仅能给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而且污水中的氮、磷、钾等成分也为土壤提供了肥力,既减少了化肥用量,又增加了农作物产量,而且通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可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尤其污水回用可控制农村地区无节制地超采地下水。但如果污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则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农药以及重金属在作物和土壤中积累,降低农产品质量及产量。回用污水中污染物的限度要以作物种类及生长阶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为依据,其水质必须符合《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污水灌溉是具有风险的,由于对污水处理程度不够或长期灌溉风险估计不足,我国的污水灌溉已有很多经验教训,如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污染耕地2500h㎡,造成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5—7mg/Kg;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2.3万h㎡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为污水灌溉污染农田2700h㎡,因施用含污染物的底泥约13333h㎡的土壤被污染,污染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6%;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北京某污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60%的土壤和36%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
二、环境用水
主要用于城市水系补充用水以及绿化隔离带和园林灌溉用水。一个城市没有水就没有灵气。用中水补充河湖水系,替代其它水源一举两得,既达到优水优用、节约用水的目的,又美化了环境。水资源缺乏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开发利用中水将为城市水系补充用水和绿化用水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证。随着北京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城市绿化用水将不断增加,中水将成为城市绿化用水的主要来源。
三、工业用水
据调查,北京工业用水占全市各业用水的25%左右,在节水方面仍有很大潜力。面对淡水日缺、水价上涨的严峻现实,工业企业除了尽力将本厂废水循环利用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外,对城市污水回用也日渐重视。工业用水根据用途的不同,对水质的要求差异很大,水质要求越高,水处理的费用就越高。理想的回用对象应是冷却用水和工艺低质用水(洗涤、冲灰、除尘、直冷等)。当考虑某项工艺是否可以利用回收的污水时,必须满足需要的水质,并要计算回用污水及其处理的费用,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市政杂项用水
主要用于建筑施工、喷洒路面、洗车和冲厕等。据测算,北京200多万辆车如果都用中水洗车,每天能节省近1.3万户居民一个月的生活用水。中水回用时应格外注意卫生,以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此外,中水中不应含有致病菌,应清洁、无臭、无毒,且悬浮物含量满足应用要求。
五、地下水回灌
近几十年来由于持续干旱造成地下水过度开采,北京已形成了超过2500k ㎡的漏斗区,严重地影响了地面生态系统和地下水吸取水层的安全。将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后回灌于地下,水在流经一定距离后同原地下水源一起作为新的水源开发。这样既可以阻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地面沉降,还能利用土壤自净作用提高回水水质,直接向工业和生活杂用水供水。污水回灌地下水对水质要求很高,回灌前须经生物处理(包括硝化与脱氮),还必须有效去除有毒有机物与重金属,一旦回灌水质达不到要求,将会对地下水含水层造成污染。
接下来看下哪些方法对净化污水有作用
人工生物净化,是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驯化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质新陈代谢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对二级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主要优点为:处理效果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处理效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小。主要缺点为: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需操作人员较多。
为了用水安全,我们应撑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同时还可以用便携净水器将水处理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用水。
6. 造纸厂污水用什么方法处理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设计经验总结
(广州符氏旺贸易供应污水沉淀剂,泳池沉淀剂,沉淀粉批发)
摘要 根据工程实践,总结了生产原料、生产纸种、造纸工艺、废水来源与污染物成分、吨纸水耗
对废纸造纸生产废水水质的影响。给出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的建议工艺参数。分
析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水量确定和工艺选择。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处理
2. 1 预处理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是保证系统达标的前提,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废水中的纤维、降低生化系统负荷。一般厂家均在车间内部对白水进行纸浆回收,在此不做赘述,本文所述的预处理主要是混合废水的厂外处理,主要包括纸浆回收、物化处理。
2. 1. 1 纸浆回掘哪手收
常用的纸浆回收设备有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滤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反切缓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等,常用的为斜筛。建议根据试验确定水力负荷及筛网目数,在没有数据的前提下,推荐水力负荷为10~15 m3 / (m2 ·h) ,筛网80~100 目。近年来出现多圆盘回收混合废水纤维。多圆盘原先多用于厂内白水处理,现在已有箱板纸厂家采用它回收厂外混合废水的纤维。多圆盘运行费用低、基本不需加药、回收纤维质量高、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SS < 60
mg/ L) ,后续判嫌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设计人员关注。
2. 1. 2 物化处理
造纸废水物化预处理常用的有气浮法和沉淀法。气浮法主要为机械法和溶气法。机械法以涡凹气浮为代表,溶气气浮以普通溶气气浮和浅层气浮为代表。机械法优点为无回流,设备简单,动力消耗低;缺点是气泡大,数量有限,效率相对低,且设备维护相对复杂。传统溶气气浮因其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新工程很少用;浅层气浮因其效率高、占地小,在溶气气浮中处于主导地位。沉淀法常用处理设施有斜管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等。斜管沉池易堵塞,平流沉淀池排泥困难。造纸废水多采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的辐流沉淀池,其表面负荷可取1~2 m3 /(m2 ·h) 。
2. 2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的关键部分“, 厌氧+ 好氧”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COD 去除率高、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厌氧处理一般采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厌氧反应器(UASB、IC、PAFR 等) 。根据生化进水浓度的高低,选择将厌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或完全厌氧阶段,建议当生化进水CODCr > 800 mg/ L 采用完全厌氧反应器。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应用最广。厌氧系统容积负荷可取2~15 kgCODCr / (m3 ·d) ,好氧系统污泥负荷可取0. 25~0. 6 kgCODCr / (kgML SS ·d) 。
7. 怎么处理含铬废水
前期实验——硫酸亚铁法:原水调PH=2-3,加硫酸亚铁(1:6)反应30min后,溶液变成黑褐色,在回调PH过滤
样品一:调PH=9过滤仍有浅褐色,再调PH=11.7过滤,滤液无色透明,测铬=0.071ppm(可能部分铁离子被络合)
样品二:直接调碱至12,滤液无色透明,但测铬=0.602.滤液再调PH=7.4,滤液测铬=0.295ppm(可能PH过高时铬反溶)
可以使铬达标,但污泥量很大,需在不同PH条件下沉淀两次
在原水PH=1.81条件下,加亚硫酸氢钠(1:8)搅拌反应30min,溶液变为深绿色。调碱至PH=11.58的过程中,均无明显沉淀物,溶液仍然为深绿色。(判定三价格铬为络合状态)
加入5000ppm PAC(至少5000ppm才能有效失色)出现大量绿色沉淀,过滤后,滤液无色透明。
分别在PH=8.7、10.6、12.1条件下加相同量R-S-1-0-0(2500ppm);过滤后测铬均未检出,待验证关键因素是PAC还是R-S-1-0-0
原水PH约为1.81,经测铬为1030ppm,去100ml,按1:8添加亚硫酸氢钠(固体约为0.8g),还原反应30min,直到水溶液变为深绿色,可初步判断还原完成
加NaOH取调PH=11以上仍然为深绿色,无明显沉淀颗粒物产生,有光度不高,在强光下可见大量很小的悬浮物,可通过滤纸
加PAC+PAM过滤后加R-S-1-0-0+PAC+PAM过滤测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