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氧化氯是黄绿色的气体,可用于水体消毒与废水处理.一种制备方法为:______H2C2O4+______NaClO3+______
(1)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3升高到了+4价,共失电子2mol,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到了+4价,共得到电子1mol,所以含氯元素物质前边的系数都是2,二氧化碳的系数是2,根据元素守恒,硫酸、硫酸钠的前边吸水都是1,水的前边系数是2,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到了+4价,Cl元素对应产物ClO2是还原产物,
故答案为:1;2;1;1;2;2;2;ClO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每产生0.2molClO2,需要消耗草酸晶体(H2C2O4?2H2O)0.1mol,质量是12.6g,故答案为:12.6;
(3)上述反应物中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是Na、S、Cl,半径大小顺序是Na>S>Cl,原子半径最大的钠元素最外层电子云形状是球形,故答案为:Na>S>Cl;球形;
(4)因为具有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次氯酸盐、过氧化钠等,故答案为:HClO(合理即可);
(5)根据信息:二氧化氯和氰化钠(NaCN)反应,生成NaCl、CO2和N2,即2ClO2+2CN-=2CO2+N2+2Cl-,故答案为:2ClO2+2CN-=2CO2+N2+2Cl-;
(6)氯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在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氯气,故答案为:离子;阳极.
㈡ 污水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是生物成因
污水中的COD,BOD等有机物中最主要的构成元素既是碳,这些有机物一部分被生物污泥用于合成自身,一部分被用于代谢。代谢就会将有机物分解。而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一般是二氧化碳和水等。
㈢ 污水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是生物成因
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回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又称细胞呼吸答或组织呼吸。CO2: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是代谢中有机酸的脱羧反应所致。有直接脱羧和氧化脱羧两种类型。按脱羧基的位置又有α-脱羧和β-脱羧之分。水: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与激活的氧结合生成水的全部体系,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或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ATP: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随着ATP生成的作用。有代谢物连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链连接的磷酸化两种类型。即ATP生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代谢物脱氢后,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先形成一个高能中间代谢物,促使ADP变成ATP。这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如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再降解为3-磷酸甘油酸。另一种是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TP的生成。生物体内95%的ATP来自这种方式。
㈣ 一定条件下,向含HNO3的废水中加入CH3OH进行污水处理,发生反应5CH3OH+6HNO3=3N2↑+5CO2↑+13H2O,下列说
A.5CH3OH+6HNO3=3N2↑+5CO2↑+13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NO3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CH3OH被氧化,回表现还原性,故A错误;
B.还原剂答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中CH3OH为还原剂,N2为还原产物,则此条件下还原性强弱为:CH3OH>N2,故B错误;
C.5CH3OH+6HNO3=3N2↑+5CO2↑+13H2O中每生成3molN2转移30mol电子,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2mol,则还原产物N2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则该反应中转移3mol,故C正确;
D.CH3OH和HNO3中没有非极性键,只含有极性键,则该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