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津沽污水处理厂价格表

津沽污水处理厂价格表

发布时间:2021-01-06 00:03:54

① 大孙庄有一个项目,津沽污水处理厂。已开始建设了,占地三干多亩,而大孙庄村委会到现在没有给村民一个...

到当地政府部门检举控告。

② 想知道: 天津市 津沽污水处理厂 在哪

1:天抄津市津沽污水处理厂位于天津市袭津南区大孙庄村西侧,西青高端金属制品工业区东侧。

2:天津市津沽污水处理厂处理范围包括中心城区的河西区、和平区、南开区,西青的大寺、王稳庄地区和津南区,规划服务面积27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300万人。

3:天津市津沽污水处理厂途经公交线路:183路; 206路; 216路; 219路

4:离之最近的公交站点名称:大孙庄村委会-公交车站

③ 黄河的情况

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被污染水体又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农作物因污水灌溉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浇地,致使200亩玉米及杨树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浇,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烧死。”

在宁夏,造纸企业被公认为污染大户,据统计,每年排入黄河的工业废水多达6007.2万吨,占宁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2.1%,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年排放量约6.57万吨,占宁夏排放总量的79%,污染“贡献率”居各行业之首。氨氮同样成为黄河不可小觑的杀手,氨氮来自哪里?来自于农田施用的化肥和喷洒的农药。“九五”期间,宁夏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35.6%和11.6%,这些农药或化肥在给农作物提供养分或保护的同时,又通过不同方式流入黄河,对母亲河造成污染。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宁夏境内,氨氮对黄河的污染,甚至大过工业废水对黄河的污染。
黄河治污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治理废水污染需要一定的投资,而对算帐算得“门儿清”某些企业来说,他们甚至不惜污染他人而使自己得到仅有一点眼前利益。去年冬季,宁夏部分完成治理任务的造纸厂,因生产成本增大擅自停运环保设施,或开开停停,造纸废水污染出现反弹。这些企业的恶劣行为引起宁夏群众的不满,中宁县、平罗县、贺兰县当地群众向环保部门反映污染企业的问题,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问题得到解决。
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道。记者看到在这条总排干的沿线分布着许多造纸、焦化等企业,这些高污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一旦环保设施停运或本身就无处理设施,大量污染物就会直排入黄河,影响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以挥发酚为代表的污染,挥发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由于包头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上报国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这次黄河挥发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乌梁素海总排干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挥发酚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监测的结果,乌梁这里的水质为劣5类,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汞严重超标。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而氨氮则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汞,剧毒物质,容易损伤脑组织和肝肾组织,从而导致死亡。当地老乡告诉记者,这里的水常年恶臭刺鼻,不仅鱼活不下去,而且,人呆久了,也会觉得头晕。黄河许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鱼跃,而今却是河水浑浊、臭气熏天。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严重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导致河道中的水生物濒临灭绝。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37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41亿吨,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5%。黄河流经甘肃四座城市,目前仅有兰州市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有15.8万吨。而且兰州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只有每立方米0.2元,全市所收的污水处理费也只能维持一座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甘肃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介绍说,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市的污水管网普及率只有12.2%。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黄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沟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记者发现,这一问题许多沿黄城市都普遍存在。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污水日排放量为23万立方米,二级污水处理量为1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只有43.5%。去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2.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4%。

污染加重的黄河,不仅影响了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为严峻的是直接危及到了生态环境和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现在每年有5亿立方米的废水注入湖区,其中排入黄河有0.5亿立方米。记者在乌梁素海看到,水体已呈现酱黑色。由于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化肥含量很高的农业退水注入湖区,使水域的富营养化加剧,水草、芦苇疯长,湖区明水面萎缩,湖底抬升加快。

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局长杨介中介绍说:"乌梁素海水质目前基本处于劣五类,昔日的渔场现在已有19种鱼类灭绝。2002年,找到的一条最大的鱼还不足3两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治理,不仅危及黄河,而且这块重要的湿地也会在20到40年间消亡。"

现代化黄河治理方法全面实施
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模型黄河”的工程规划日前已获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现代化治黄方略“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规划已全部得到批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按照“三条黄河”的现代治河思路,今后黄河治理将先通过对原型黄河现状的分析,提出黄河治理决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参数,然后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模拟,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后通过黄河模型反复进行实验,为实际的黄河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姚文艺:举个例子来讲,在这个工程的优化设计中,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如果是优化减少一道坝的话,可以直接减少工程投资二、三百万人民币,再一个,每年通过洪水预演,了解哪个地方可能出现险情,在防洪预案中可以把这个堤段险情作为防汛重点,把老百姓转移出去。

据了解,在2003年汛期部署指挥黄河防汛中,已经首次实现了“三条黄河”的联动,并在防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按照“三条黄河”治理规划,到2010年,将在黄河上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淤体系,确保标准内洪水防洪安全,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保证黄河在一般年份不断流,使黄土高原面积达到12亿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16万座,使入黄泥沙减少3亿吨。

黄河治理方略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

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

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

④ 天津港的配套规划

一主要集疏运通道规划
天津港的集疏运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等运输方式。与港口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交通干线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规划建设的津沽二线公路、海防公路、丹拉高速公路及京山、津浦干线铁路、津霸铁路联络线、李港地方铁路等。构成天津港四通八达的内陆集疏运网络。
1、铁路
为了适应天津港的发展,天津铁路枢纽正规划改造、完善枢纽环线。拟建京沪高速铁路京津段,新建北塘西编组站及进港三线工程;改、扩建津蓟线并与大秦、京秦线沟通;修建枢纽东南环线;改造地方铁路等。争取2010年形成枢纽内铁路环线。
规划北疆新建北塘西编组站和新港进港三线,预留进港四线,增加铁路集疏港的西部通道,在港区内形成铁路环线。南疆2010年前将南疆铁路桥扩建为复线,通过能力达7000万吨;按一级干线标准加紧改造李港线东段(官港至南疆大桥);结合北塘西编组站建设东南环线;适时改造李港西段、周芦等地方铁路,修建西南环线,并与津浦铁路及规划的(天)津保(定)大(同)铁路衔接;研究开辟南疆港区第二条铁路通道的可能。
2、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塘公路(103国道)及津沽、港塘、扬北、津北、塘岐和丹拉公路是港口目前的主要公路集疏运通道。
根据城市交通规划,滨海新区近期将修建、改建津汉、津沽二线(津晋高速公路东段)、津北公路、海防路、海河大桥及塘汉、塘港、汉南路等;加速杨北路、海防路、津沽二线、黑潴河路等塘沽外环线建设,与穿越市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铁西路形成“田”字形交通网络。远期将重点建设京福公路、津唐支线等。
规划北疆港区将海防路和东环路发展为南北向主要疏港道路,对外连接京津塘、津滨高速公路及津塘、塘汉、杨北等公路,并与规划的丹拉高速公路形成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南疆港区东西向的南港路为疏港主干道,西经南疆大桥及复线桥连接规划的津沽二线公路(即津晋高速公路东段),远期必须建设新的东西向通道。规划的津沽二线公路是港区的主要疏港道路,应加速建设、尽快与港区沟通,并与山广高速公路、海防路等南北干线衔接。
3、管道及皮带长廊
天津港管道主要用于油气品运输,现有管道全部集中在南疆港区,沿南疆路设有公用输油管廊,可架设管道45条,现已建成10条穿越海河河道的输油管道。
南疆港区与散货物流中心之间规划以皮带长廊进行煤炭、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的集疏运,开发初期依靠汽车进行短途运输。
二供电规划
北疆港区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电源引自孟港后220kV变电站。南疆港区有35kV变电站一座,电源引自防潮闸东侧电网(大沽220kV变电站)。
预测2020年北疆港区用电负荷约14万kW,综合物流园区用电负荷约11万kW(不含保税区),南疆港区码头作业区用电负荷为4万kW,其他区域(不含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 用电负荷2~3万kW,总用电量31~32万kW。根据用电负荷情况,北疆港区在北港池区域内布置110kV变电站两座,南疆港区布置110kV变电站一座。
三给排水及消防规划
1、给水
预测2020年北疆港区和南疆港区日最大用水量分别为6~7万吨和3~3.5万吨,总用水量9~10万吨/日;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供水系统自成体系。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基础设施规划,近期港区供水仍以引滦水为主,以深水井和海水为辅;远期除充分利用引滦水外,将开展海水利用的研究和相关工程设施建设,并加大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形成区域内的分质供水系统。
规划北疆和南疆分别建设相对独立的给水管网系统,设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环状给水管网并自建调节站,经海防路输水干管接入塘沽城区多水源联合供水管网系统(含保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2、排水
北疆港区东突堤附近有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2000吨。南疆港区已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为化学污水处理能力8吨/日、油污水处理能力150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00吨/日。
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为相对独立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干散货区以外的港区雨水采用暗管系统排放,由雨水口收集,就近分散排入水体;干散货堆场含污雨水收集后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港区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海中;港区生产废水设小型处理站分散处理,达标后各自排放。北疆和南疆现有污水处理厂需根据港口发展情况适时扩建,北疆港区视北港池开发进度适时新建污水处理厂。散货物流中心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自成体系。
四消防规划
根据《建筑防火规范》及港口工程消防要求,港区消防用水由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管网按低压制供给。各港区自建消防站,相应配备水上消防系统。散货物流中心消防系统自成体系。
五港口通信系统规划
预计2010年港口数字程控交换机增加1500线,2020年增加2000线;2010年无线集群调度系统达到800部集群对讲机,2020年达到1000部,通信覆盖全部港区。
2005年前应加快港口通信信息枢纽建设,数字程控交换机实现与公用邮电网互连互通,并开通共路信令(中国7号信令),指标符合相应的国际技术要求;为适应实时性数据通信的要求,增加港口数字通信等非话业务,开通ISDN、DDN扩容和帧中继、ATM、视频点播,实现语音、图文、数字信息的综合交换;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覆盖全港的光纤环网并引到用户,为开展高速数据业务提供条件;根据港口发展需要增加甚高频船岸无线电话频道数;建设港区集群通信系统,加强港口调度功能。
六海事系统规划
天津海事局设新港、南疆、海河等海事处,建立了完整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但基础设施和管理手段仅能满足低水平管理的需求。
规划2005年以前设南疆雷达站并与VTS中心联网,结合港池、航道建设情况适时调整灯浮标,重建14座主航道导标和船闸中线后导标,改造大沽供电系统及靠泊设施;根据港口发展的规模建设北疆、南疆、塘沽、北塘等4个海事处及业务用房,在南疆支持系统区增加100m巡逻船码头岸线,用于渤海海区的监督巡逻、海上搜救、污染监视及相关的海上应急行动。
2010年以后天津海事系统逐步形成完整、统一、先进的海上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具有全天候、全方位水上执法监督、航海保障和应急支持的功能。
七信息系统规划
贯彻“统一规划、面向应用、重点突出、联合开发、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具有企业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两大功能,建立畅通的内外信息交流渠道和高品位信息服务窗口。近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TPII)、光纤干线和宽带数字通信网,改造小局域网,利用港务局的ATM主干网建立内部互联网(Intranet);研究解决数据库、中间件、网关接口、交通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统一制定数据标准,优化数据流程,实现港口信息系统集成和子系统数据共享,建立港口数据资源库;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等。
2010年通过相关的业务重组(BPR),优化数据流程,在数据库和专家系统(ES)的基础上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在EDI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港口电子商务系统(EC);拓展ISP功能,建立天津港ICP(Internet信息提供商)。

⑤ 如何治理黄河污染

现代化黄河治理方法全面实施
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模型黄河”的工程规划日前已获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现代化治黄方略“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规划已全部得到批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按照“三条黄河”的现代治河思路,今后黄河治理将先通过对原型黄河现状的分析,提出黄河治理决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参数,然后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模拟,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后通过黄河模型反复进行实验,为实际的黄河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姚文艺:举个例子来讲,在这个工程的优化设计中,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如果是优化减少一道坝的话,可以直接减少工程投资二、三百万人民币,再一个,每年通过洪水预演,了解哪个地方可能出现险情,在防洪预案中可以把这个堤段险情作为防汛重点,把老百姓转移出去。

据了解,在2003年汛期部署指挥黄河防汛中,已经首次实现了“三条黄河”的联动,并在防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按照“三条黄河”治理规划,到2010年,将在黄河上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淤体系,确保标准内洪水防洪安全,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保证黄河在一般年份不断流,使黄土高原面积达到12亿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16万座,使入黄泥沙减少3亿吨。

黄河治理方略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

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

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

阅读全文

与津沽污水处理厂价格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 浏览:927
水净化器进化什么 浏览:630
碘单质与四氯化碳蒸馏 浏览:562
edial00是华为 浏览:438
反渗透膜承受最大压力 浏览:82
美的的饮水机最贵的是什么 浏览:332
水垢对人体有害吗结石 浏览:519
含氟冲洗废水原水池是什么意思 浏览:295
智能反渗透冷热直饮机怎么制冷 浏览:451
润通纯净水哪里有卖的 浏览:392
火车空气滤芯怎么拆下来 浏览:835
输煤含煤废水用水量统计 浏览:965
用漏斗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装入漏斗 浏览:219
燃气热水器40度有水垢 浏览:202
污水厂设备的种类 浏览:130
排污沟的废水产生什么气体 浏览:393
长沙国虑水处理 浏览:384
卖机油滤芯属于什么经营范围 浏览:541
污水提升泵是装在里吗 浏览:412
树脂镜片能摔烂吗 浏览: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