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汤剂含有附子这些汤剂由什么组成
你好,有附子汤、加味附子汤、人参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
附子汤: 【组成】附子二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日三服。
【功能与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
加味附子汤:【组成】人参2钱,干姜1钱,白术1钱,细辛5分,甘草1钱,葱白1寸,大枣1枚。 【主治】瞑目症。二目不疼不肿,紧闭难睁,头晕神昏。
【用法】水煎服。另用牙皂、镜砂、明矾各等分,为末,随前药水冲服。
人参附子汤:【组成】人参15克 附子10克
【用法】附子10克加入水500ml,先在火上煎30分钟以上,小火熬至附子药水无麻感觉(用筷子到药水蘸一下,用舌尖尝一下),再加入人参15克,小火熬10分钟后就可以。
【功用】回阳救逆,大补元气,散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所致的晕亡阳虚脱,肢冷脉微,散寒止痛。
桂枝附子汤:【组成】桂枝三两45g(去皮)甘草二两30g(炙)生姜三两45g(切)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15g(炮)
【用法】上药五味,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现代用量】桂枝(9克) 生姜(9克) 大枣(3枚) 甘草(6克) 附子(3—6克)
【功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干姜附子汤:【组成】干姜60克 附子5克(生用)
【用法】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顿服。
【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专家”团队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希望您继续选择“专家”团队为您服务。
⑵ 服用带附子的补肾药两年,现在怀疑附子慢性中毒!
【制附子性味与归经】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肾虚怎么能有这样的药呢 中医对回阳救逆的解释是运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以治疗阴寒内盛危重证的治法。回阳救逆常与益气固脱法、利水法、降逆定喘法、补气、养血、生津等治法配合使用。是一种急救药物 不能乱服用的
⑶ 祛风百脉附子的作用有什么
附子可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祛风寒湿邪,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可以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输出量,起到强心的功效,还可以升高血压,收缩或者扩张血管,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且,附子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中医还认为,附子可以温脾阳、补肾阳、补元阳,可用于治疗阳虚证及肾阳不足之症。
⑷ 附子有什么作用
中药附子是一个温里药,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它的功效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临床常用于:一、亡阳证。附子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是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常与干姜、甘草、人参等同用,治疗手足厥冷、恶寒、腹痛等。如四逆汤、参附汤等,现在在临床上仍然比较常用。二、阳虚证。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使用,配伍肉桂、山茱萸、熟地等,可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症,代表方如右归丸。配伍党参、白术、干姜等,可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导致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如附子理中汤。配伍茯苓、白术等,可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导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如真武汤。三、寒痹证。附子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驱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风寒湿痹周身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其是寒痹疼痛剧烈的,如用甘草附子汤。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有毒,内服一般是经过炮制的附子,需要先煎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
⑸ 中药附子“走而不守”、“回阳救逆”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所谓的归阳主要是针对杨的死,在古代汉语中,死亡之阳的字面意思是阳气筋疲力尽,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急性疾病,如呕吐,腹泻,大汗淋漓,最典型的症状是,四肢发冷,脉搏极薄,原因是患者的肾心阳气下降,几乎熄灭,附子之所以有壮阳,解惑的作用,是因为它同时也是一种良药和毒药,拥有其他药材无法比拟的热量,想想那些用毒药中毒的古人,大多数中毒的人死于七体出血。
生乌头首先需要油炸,以消除乌头碱的毒性和对神经的麻痹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痛和四肢关节痛的患者,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示,煎药和温药,外用药中可以添加乌头,促进经络通畅,达到温经止痛的效果,附子在用于养阳和挽救不良疾病时有很好的效果,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最后,关于以上中药附子走而不守回阳救逆的药理作用是什么的问题,今天就分析到这里。
⑹ 附子临床应用
附子临床应用广泛。配伍得当能治很多病。
如;附子配麻黄,强心发汗。附子配杏仁,强心定喘。附子配茯苓白术,强心利尿。
⑺ 祛风百脉附子的作用是什么
祛风百脉疗法属于物理疗法 没有副作用 效果好 但是需要几个疗程 逐渐就好了
⑻ 生附子用打细粉用多少克
附子,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萎宫冷等症。
1.抗氧化
附子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 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2.散寒止痛
附子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而有较强的散寒止痛的作用。凡是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使用,特别善于治疗寒痹剧痛者。
3.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4.改善血液循环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
5.调控血压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6.抗休克
可以显著延长休克动物的生存时间。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7.抗凝血
附子煎剂有抑制凝血和抗血栓新的作用。
8.抗炎镇痛
附子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中乌头碱、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镇痛作用。
9.回阳救逆
附子上能阻心阳,中能温脾阳、下能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汇言》称“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回生之殊功。”附子可以治疗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的亡阳证,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欲绝者;亦可回阳救逆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同用,治疗亡阳兼有气脱者;还可以用来治疗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见有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泻腹痛,脉象沉迟无力或者无脉者。
10.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
1.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
2.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大便溏泄者。
3.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导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
4.可治疗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
⑼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的中药有哪些
你好,有附子理中丸,金贵肾气丸,右归丸,艾附暖宫丸等都具有温补脾肾,散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