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那位朋友知道江苏扬州水泥制品厂还有没有是否改制厂址万分感谢!
成都瑞恒水泥制品厂是西南地区大型专业生产水泥制品的企业。我厂成立于1996年8月,专门从事各种大、中、小口径钢筋混凝土输水管和电力沟槽等水泥制品的生产制造,同时提供运输、安装一条龙系统服务,地处崇州市西藏基地旁,占地5万余平方米。
我厂生产的混凝土排水管的管型有承插口、企口、平口等类型的Ⅰ、Ⅱ、Ⅲ级管,管径从DN300——DN2400mm,日最高产量可达500米。
我厂拥有完善的质保体系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建中的的全自动混凝土搅拌站和全机械的喂料系统将更大的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厂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保证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各个工序都得到严格的监控。我厂现有员工共计158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5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8人,大学专科学历12人,中专及同等学历21人。
瑞恒严格按中国国家标准GB/T11836-1999的要求生产制作,配筋采用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版的配筋设计图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
先后完成了国道318工程,成都市市政工程、金堂、龙泉、南充市仪隆县滨江河堤工程、眉山电解铝厂、重庆大足、都江堰、蒲江、新津、大邑、郫县、双流、邛崃等市政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以及上海援建都江堰污水处理厂项目。展望未来,瑞恒将面对一个欣欣向荣的管材市场。
现阶段我厂在生产质量的发展提高上,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不断进取,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瑞恒将以“诚信为本、服务周到、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服务,不断充实专业技术,积极开拓市场,为迈入企业的国际化而努力。
② 宋府名城是怎么回事
一提起来大名府,可能很多人都想到,可以说是“一部水浒传,大名天下扬”,但实际上,大名府的历史远比其要深厚辉煌。
大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称“北京”,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县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益满中国古今大地。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
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五代唐曰兴唐付,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汉改为大名府,宋仍为大名府,建为北京,金曰大名府路,元曰大名路,明仍为大名府,清因之,属直隶省,民国废,故治即今河北大名县。
在大名历史上,曾经崛起过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追忆、称道,她就是享誉华夏的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她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新建的陪都北京,史称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宫城”。外城周长虽然没有唐朝时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宫城,周有3里,建设得相当雄伟壮丽。《水浒传》中称她“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
使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有众多名人贤士曾来这座城里治政安邦。单就唐、宋两朝,就有田承嗣、何进滔、狄仁杰、乐彦祯、罗弘信、寇准、王钦若、吕夷简、韩琦、欧阳修等名臣,在这里相继供职。可谓人才叠出,享誉古今。
可叹的是,明朝初年也就是公元1401年一场大洪水淹没了这座城市,结束了北京大名府长达千余年的雄壮历史。
古城逝去,风韵犹存。壮哉,古老的都城北京;美哉,雄伟的大名府城。她是大名历史的象征,大名历史的骄傲。她以一千余年的阅历,见证了大名古老的辉煌,也为现代大名的复兴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大名县借三年大变样之际,对大名府进行了考古发掘,拟打造“宋府名城”,其实也就是,将宋朝的大名府和明朝的大名府很好的融合了在一起。纵观我国的旅游城市,以明清为主题的地方不少,而还原宋朝风貌的城市却不多,现在有的也不过是杭州的宋城以及开封的清明上河图,但是认真说起来,杭州宋朝只是一个影视基地,称不上代表宋朝文化,而开封故城被大水淹没在地底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几经建设,已经不能在挖掘勘探出真正的故城了,只有大名府,真正有挖掘勘探出真正大名府的可能,来还原一座真正的宋城,这也是真正值得大家期待的事情,期待着大名府的辉煌重现。
③ 唐山现象
我是唐山的!就那样,花钱不用心疼的都在北京买房了!
④ 涪陵区红星水库何时开工
一、深入贯彻《决定》精神,水利发展步入提档提速的新阶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特殊支持、帮助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和全市水利工作座谈会精神,负重自强,开拓创新,水利发展步入提档提速的新阶段。上半年,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31.6亿元,同比增长49.9%;争取中央投入取得新突破,基本落实中央投资8.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亲自关心和开发银行重庆分行、市级相关部门、市水投集团的紧密配合下,“十一五”期专项用于水利建设的63亿元财政性信贷资金和市水投集团16亿元的硬贷款顺利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的审批;36个区县出台了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加快”、“率先”、“创新”、“突破”、“统筹”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水利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
(一)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1.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一是全市在建重点水利工程63处,总投资175亿元,规模为历史之最。上半年,在项目区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金融、国土、税务、林业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共完成投资9.03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开县鲤鱼塘水库大坝填筑完毕,“泽渝”一期工程中的南岸迎龙湖等4座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铜罐驿、松溉两大提水工程、万盛青山湖、渝北观音洞等重点工程以及丰都、南岸等13个城市堤防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二是一大批新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我市第二座大型农灌水库——大足玉滩水库正式启动,璧山三江、城口北屏、开县水位调节坝等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开工,为重庆直辖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三是上半年共到位各类贷款资金近5.4亿元,储备土地3万余亩,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后续资金保障。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创佳绩。上半年,各区县党委、政府广泛发动群众,修复水毁工程7784处,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73万处,新增蓄水能力9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20.36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14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4.09万亩。同时,配合烟草部门顺利推进了10万亩烟水配套工程和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中部等5个大灌区以及武隆、长寿等4个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因去年特大干旱和年初春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坚持“四沿”战略,进一步加快了北碚、潼南等6个区县的“长治”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和渝北、武隆等5个区县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了涪陵、永川等11个区县世行水保项目及合川、云阳等10个区县的保护母亲河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建设。上半年,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1平方公里,实施新增保护面积1880平方公里。二是22个区县的“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7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三是有序推进了永川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顺利完成了铜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潼南、铜梁等有关区县积极行动,加大了水库网箱肥水养鱼的取缔力度,切实开展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及治理工作。
(二)超额完成“民心工程”半年工作任务
1.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级各部门把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不少区县政府明确了专门领导,足额落实了配套资金,市水利局成立了4个饮水安全片区工作小组,帮助、指导各区县超前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33亿元,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4.55万处,解决了8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占年度任务的56%。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乡镇供水工程建设。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整治销号病险水库213座,占年度任务的213%,共恢复防洪库容0.4亿立方米,保障了水库下游1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6678万元,新建、改扩建场镇供水工程69处,占年度任务的69%,新增和改善供水人口27万人。
3.污水处理厂建设。上半年,完成投资3865.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土主、荣昌、石柱沿溪、奉节公平等4个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推进。
(三)水利改革继续深化
1.水价改革
⑤ 重庆市大足排水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市大足排水有限公司是重庆市大足区一家环保企业。重庆市大足排水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重庆市大足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
法定代表人:李光辉
成立时间:2003-12-23
注册资本:57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22500000317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办事处大铜路污水处理厂内
⑥ 重庆大足县龙岗街道 3组贺根燕如题 谢谢了
这里有,图片上你把鼠标放上去就会显示的。 ■城市名片 城市名:大足县 县委书记:江涛 县 长:周波 幅员面积:1399平方公里 总人口:96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18.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 ■历史沿革 公元701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将其建立的周王朝的年号定为“大足”,谓“大足天下,天下大足”之意。57年以后(公元758年),她的曾孙唐肃宗颁令设置大足县。历史上因“有海棠而独香”的传说,故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末至宋末,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属重庆府。清末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属重庆市。 唐末昌州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开建永昌寨,开创北山石刻。 南宋名匠赵智凤在宝顶山用毕生精力建造宝顶山石刻。 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蔡伯贯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 清光绪年间,余栋臣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 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张桂山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 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大足县支部成立。 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 此外,还有南宋杨甲著《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刊印地图;反清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红三军代政委)。 ■城市建设 大足县古号“海棠香国”,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所在地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县城内南、北二山环绕城区,濑溪河清流穿城而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博大精深的石刻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五金机电产业,坚持做大规模、做优环境、做强产业、做精品牌的思路,实施了棠香、龙岗、龙水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其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目前,已建成北环路、二环北路、二路南路、中山路、五星大道、龙中路、陵园路,全长近11公里的绕城高等级公路也即将全线贯通,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城市交通网络。实施了濑溪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环保工程,并建成投用了全球首条采用大功率太阳能跟踪式LED路灯,推进了宏声文化广场、滨河公园、灯饰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完善了自来水、天然气、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市政公益设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更趋优化,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等众多的城市品牌。 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坚持依托产业、突出特色的原则,形成了邮亭、万古、中敖、三驱、珠溪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城镇,涌现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代物流、工业经济、现代观光农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增强,城镇体系初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见端倪,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县。 ■社会事业 大足县始终坚持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科教文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近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特殊教育、体育工作、广播电视先进县等称号,是重庆市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中华一绝"鲤鱼灯舞的发祥地。曾先后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教育部“劳动教育实验”和“导学教育实验”一等奖,获“重庆市政府‘两基’成就奖”、“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奖”、“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对策研究》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一等奖”,被教育部基教司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全县近四年推广科技成果138项,获国家专利32项。现有8713人拥有各种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84人,中级职称1661人。建成全国首个农民荷莲太空育种基地。2007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8.8%。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法人学校104
⑦ 大足区宝兴镇污水处理厂征地补偿款
没看懂题目的意思
⑧ 大足污水处理厂废水排到哪里急~
排到哪里哇,排到濑溪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