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钾的工业废水怎么处理
请问需要去除的污染物有哪些,浓度多少,目前的水量多大及含量多少,水量少可考虑蒸发结晶。了解更多可以找环保通问问。
2. 氯化氢废水怎样处理
碳酸盐处理(成本低 (推荐碳酸氢钠。。。。可溶,不贵。。。。。
3. 含盐量比较高的废水怎么处理高盐废水如何处理氯化钠和硫酸钠能分离吗如何取得纯度比较高的盐
高盐废水处理,想得到结晶盐,要经过三个阶段:1、用纳滤膜将一价盐和二价盐进行分离;2、采用DTRO膜进行高盐水浓缩;3、高浓渡浓盐水进蒸发结晶器进行浓缩结晶,得到纯度比较高的氯化钠和硫酸钠。
第一阶段,如果废水总含盐量小于1.5万,COD<15,可考虑使用卷试钠滤膜。如果高于1.5万,可以考虑使用金正DTNF来将氯化钠和硫酸钠分离。
第二阶段,是盐水浓缩的关键阶段,本阶段对废水的浓缩效率,直接关系到进蒸发结晶的水量,从而影响运行成本。金正DTRO膜对氯化钠溶液最高可浓缩到145g/L的含盐量,对硫酸钠最高可浓缩到201g/L。性能已经过很多案例验证,运行效果十分稳定。
第三阶段,需要根据两种盐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蒸发结晶或是冷冻结晶处理。
4. 氯化钙在污水处理中对水质有何影响
钙离子能沉淀大多数阴离子.氯离子沉淀阳离子,还可以氧化离子,净化废水
5. 氯化钙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氯化钙在废水处理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1.、污水处理剂进行PH中和。
2、 杀毒版消菌:氯化钙溶于水后权的氯离子具有杀毒、消毒的作用。
3、废水处理作为助滤剂。
(5)氯化阶段废水处理扩展阅读:
氯离子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对有害细菌进行杀灭,减弱水的毒性;钙离子能够置换出水中含的金属阳离子,将有毒重金属离子分离排出,钙离子沉淀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活性炭进行吸附。
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取较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让较重的杂质浮于水表面,捞出,活着比较重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的杂质转化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
6. 废水处理中,用折点氯化法脱氮的机理是什么
废水中含有氨和各种有机氮化物,大多数处理厂排水中也含有相当量的氮口加果在二级
处理中完成了硝化阶段,则氮通常以氨或硝酸盐的形式存在。投氯后次氯酸极易与废水中的氨进行反应,在反应中依次形成三种氯胺
NH3+HOCL--NH2CL(一氯胺)+H2O
NH3CL+HOCL--NHCI2(二氯胺)+H20
NHCL2+ HOCL--NCL3,(三氯化氮)+H2O
上述反应与pH值、温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也与氨和氯的初始比值有关C.大多数情况下,以一氯胺和二氯胺两种形式为主。其中的氯称为有效化含氯。在含氨水中投入氯的研究中发现,当投量达到氯与氨的摩尔比值1: 1时,化合余氯即增加,当摩尔比达到1.5:1时(重量比7.6:1),余氯下降到最低点,即“折点”。在折点处,基本上全部氧化性的氯都被还原,全部氨都被氧化,进一步加氯就都产生自由余氯。
在废水处理中,达到折点所需氯总是超过化学计算比7.6:1 当污水的子处理程度提高时,到达折点所需氯量即减少.
折点加氯产生酸,当氧化img/L NH4-N时,需14.3 mL的碱度〔以CaCo:计)夹中和,实际上,由于氯的水解,真正需要的碱度为15mg/L 人多为情况卜,pH值将略有降低。
为了达到折点反应所加入的氯,除形成次氯酸外,还增加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休含量.在废水复用情况卜,溶解固体的含量可能成为影响回川的障碍投加不同药剂对总解固体的影响见F表
化学药剂的投加 总溶解固体的增加:消耗的NH4-N
以氯气进行折点氯化 6.2:1
以次氯酸钠进行折点氯化 7.1:1
投氯气后,用石灰中和全部酸度12.2:1
投氯气后,用NaOH中和全部酸度14.8:1
7. 对水氯化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水是地球上的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俗话说:“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水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以及1\3以上的死亡直接来源于不清洁的饮用水。水质决定着人的体质,于是自来水的消毒处理成为大规模供水系统中最基本的处理工艺,是保证用户安全用水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传染病学和细菌的研究证明水的确又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对水的消毒方法,并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氯化消毒方法。并沿用至今,成为一种常规消毒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发现氯化后自来水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经过氯化后的水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分健康吗?如何才能得到既清洁又安全的饮用水?……这些均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人类的饮用水大多数是经过自来水厂加工生产的。我国的自来水厂自来水生产消毒采用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作用物质是氯气。水厂的自来水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取水、过滤、消毒、输水。自来水进入水厂后,第一道工序是过滤,我国水厂用聚氯化铝(加SO)作沉淀剂,药池中AICI浓度6%,水中浓度为2mg/L。聚氯化铝可除去水中三卤甲烷母体物质,防止致癌物质产生。
过滤后的水要进行消毒,消毒剂用氯气。氯气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CL+HO=HCL=NaCLO
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氯化消毒胞壁,氯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自来水厂是从梅州、厦门等地购买液氯的,使用时液氯通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投氯机投到水中。我们在市区作了调查,自来水中常常有浓烈的漂白粉味,群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究竟这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经过研究,到我市水厂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得知自来水中带有漂白粉味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投氯的量度提高,因为长距离送水,管道中会产生硫铁菌等有害物质,自来水中含氯量偏高用于杀菌,以防止自来水到达用户前受到二次污染。自来水厂投氯量提高,是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居民应体谅这一点,为了尽量减少饮用水中带有的浓烈的漂白粉味,我们建议居民的饮水习惯应有所改变,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自来水饮用前应放置一段时间,让水中存有的余氯挥发掉,这可减少水中漂白粉味。目前,随着我市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发展迅速,水污染逐渐加重。氯化消毒以及怎样才能保证自来水水质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给自来水厂提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氯化前的工作。登仙水厂应和环保等部门合作,对水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保证水源的水质。
(2)改革投氯消毒工艺,氯化消毒过程中,强力的混合作用是获得连续的消毒效果的关键。琼海登仙水厂现拥有先进的投氯机,但以后还需要注意投氯消毒工艺提高。
(3)采用优化消毒剂。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
调查分析
一、对20名市自来水厂领导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如下:
(1)本市自来水生产采用氯化法消毒比较好。
(2)本市自来水厂所引用水源水质好,消毒过程中环保做得较彻底、完善。
(3)本市自来水厂氯化消毒后的水几乎没有有害物质。
(4)日常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二、对市区居民进行有关饮水问题的问卷50份,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整理调查问卷得到下表:
由上表反映出:
(1)关于哪种消毒方法比较好,对氯化法持支持意见占100%即50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在现阶段还是受到认可和支持的。
(2)对自来水厂水源污染情况认为“没污染”的人数占84%,认为“污染一般”占总数的16%。说明了人们时时关心着自来水厂引用水源的水质。
(3)对自来水厂所选用消毒剂的看法,“同意”的人数占100%,这从中体现出大家对“氯气”的信任还是较高。
(4)自来水厂消毒剂主要从外地进货,本地没有生产,这也是造成自来水成本偏高的一个原因。
(5)对于自来水消毒过程氯气的用量,认为“适可”的人数占总人数92%,认为“过高”的占8%即4人。从中体现出人们对自来水消毒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6)对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不断改进消毒方法的回答,“有”占80%,而“没有”占20%,即10人。不断改进,不但有利于提高自来水厂信誉,而且还能不断提高供水的质量,保证居民饮水健康。
(7)认为氯化消毒后的水没有产生有害物质的人占总数人的94%,有6%的人弃权。由此可见,氯化消毒后的水质是比较好,对人体危害较小。
(8)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指出厂家考虑到环保问题的占总人数的54%,有46%的人弃权。环保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特别氯气是有毒气体,更须注意,以免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系统。由调查得知,自来水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9)日常饮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占20%,认为没有的占80%。现今消毒过程中氯的投入量比较准确,投氯量约为1kg/1000吨水。出现漂白粉味是因为水中含氯量偏高,但这是要防止自来水输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危害极低。
研究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下面是对答卷的综合分析:
一、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的了解程度。
对于不同的地区,水质是不相同的,自来水生产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也是不同的。那么,居民是否了解自来水的一些消毒方法?调查数据如下:
从上表看出:
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知识的了解只是一般性,调查中认为自来水厂采用氯气作为消毒剂占84%,42人,其他只占16%,即8人。
2、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调查中有30%认为消毒效果好,有30%认为费用较低,只有4%认为没有有害物质,有36%不知道。总体看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确存在其独特的优点。
3、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经调查,对个问题有36%人“不知道”,34%的人认为“一不定”,有20%的人认为“能”,10%的人认为“不能”。由此可见,人们对氯化消毒后的水有没有产生致癌物质的了解程较差,但是并不能说明自来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就不存在致癌物质。
4、氯气消毒的利弊,有38%的人认为“利大于弊”,认为“弊大于利”的占12%,认为“利弊各半”和占30%,“不知道”的占20%。总之,人们认为氯气消毒还是利大于弊。
二、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
不论我们找再多的理论资料,也不及事实的准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怎样,群众最清楚。我们设计了几道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发看出,对于自来水味道略有异味或无异味的看法,认为自来水甘甜的只占22%,认为自来水有强烈气味的只占62%,认为有的只占28%。对总体水质的评价,72%的人认为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一般,有20%的人认为水质很好,只有8%的人认为水质很差。有26%的人赞成自来水水厂提高给水的含氯标准,32%的人反对这一做法。
所以总体上来看,自来水的水质是比较好,但有时略带异味。
三、居民饮用自来水一些生活习惯。
生活中我们用的是自来水,健康、良好的饮水习惯是必要的,是身体健康的保证。针对人们是否注意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的问题,我们设计了11至15题四道题,调查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才饮用的占40%,没有占56%,对用于养殖生物的自来水有先放置一段时间后或加除氯剂才使用的只占32%,没有的占60%,这些体现居民的饮水习惯还不那么科学。现在家庭中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占36%。饮用自来水的有64%,部分家庭中饮用纯净水等,他们认为纯净水比自来水水质好,干净,含有害物质少。有44%的人认为本地自来水水质好,22%的人认为外地自来水水质好。
上述分析可归纳出如下结论:
(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有一定了解,且普遍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优点大于缺点。
(2)居民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比较好。
(3)居民饮水习惯欠佳,对健康饮水的知识不甚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自来水生产越来越完善,不久的将来,氯化消毒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人们可安心饮用甘甜的自来水。在调查中,居民反映出我市水价偏高问题,但我们知道,自来水厂的设备投资巨大,而且又要注意提高水的水质,资金费用也相当高,居民这一点应给予体谅。处在夏秋季节,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偏高,我们在饮用自来水时,最好是延长沸腾时间,使水中难以挥发的有机物质得到消毒以保证健康。
8. 含氯化钙废水如何处理
氯化钙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1.杀菌消毒:氯化钙溶于水后的氯离子有杀菌消专毒的作用。 2.置换:钙离子可以置属换出水中的金属阳离子,尤其在含有金属阳离子的废水处理过程中,为了减少金属阳离子何部分高毒性物质对生化段的破坏,预处理过程中用氯化钙来去除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在出水段用到这一物质的话,氯离子起到了杀菌的作用,钙离子生成了氢氧化钙沉淀后被沉淀去除。
9.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工艺:
一、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竖流、旋流、曝气)、沉淀池(平流、竖流、辐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气浮;
4、其他:阻力截留、离心力分离法、磁力分离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沟等
2、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3、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稳定塘、生态系统塘、土地处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
1、中和法:酸碱中和
2、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其他化学沉淀
3、氧化还原法: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电化学法
4、化学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氯气、次氯酸钠
四、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
1、吸附法
2、离子交换法
4、其他分离方法:吹脱和气提、萃取、蒸发、结晶、冷冻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