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余江县工伤统筹地区在哪里
劳动局?
② 余江的行政区划
余江县辖邓埠、锦江、中童、潢溪、画桥、马荃6镇,春涛、洪湖、平定专、黄庄、杨溪属5乡,刘家站垦殖场、高公寨林场、余江县青年综合垦殖场、余江县水产场、余江县大桥良种场、余江县塘潮源营林林场、余江县张公桥水稻原种场7农垦场。共有23个居委会,116个行政村,1个管委会。
③ 余江县第二中学怎么样
简介:江西省抄余江区袭第二中学是位于风光秀美的信江河畔,千年古镇锦江东南的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校。长期以来,她以广阔包容的胸怀、创新发展的理念、勇于改革的气魄,不断励志进取、开拓创新、重质塑品,谱写了一曲激越辉煌的教育史诗,造就了桃李满枝的华美绚烂。数万名学子都得益于这灵山秀水的哺育与滋养。这里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同济大学教授范基,清华大学赴意大利parma大学执教蔡胜洲教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近几年来,高考成绩连攀新高,录取二本以上人数呈大幅上升。余江二中这所古老而又年青学校,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再一次抓住了机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正努力打造一所社会承认、家长称赞、学生放心的和谐学校。
注册资本:353万人民币
④ 余江有哪些乡镇
截至年12月,余江区下辖7个镇、5个乡、6个农垦场。
一、7个镇分别是:
邓埠镇、锦江镇、中童镇、潢溪镇、画桥镇、马荃镇、春涛镇。
二、5个乡分别是:
洪湖乡、平定乡、黄庄乡、杨溪乡、刘家站乡。
三、6个农垦场分别是:
高公寨林场、余江县青年综合垦殖场、余江县水产场、余江县大桥良种场、余江县塘潮源营林林场、余江县张公桥水稻原种场。
余江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贵溪接壤,南和金溪相通,西界东乡,北邻万年、余干。地处东经116°41′~117°09′,北纬28°04′~28°37′之间。南北长达75公里,东西宽28.65公里,最狭蜂腰地段仅17.5公里。
(4)余江区污水处理厂扩展阅读:
秦汉,为余汗县地。
西晋,元康元年(291)始置晋兴县,后为兴安县,不久,撤县为晋兴乡,入余汗县。
南朝,陈元嘉年间(560-565)于晋兴县故地设置安仁县。属鄱阳郡,隋废,入余干县,仍为晋兴乡。
北宋,端拱元年(988)才正式确立安仁县。
中华民国三年(1914),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余江县。
1949年,余江县解放,隶属贵溪专员公署领导,后又改隶上饶专员公署。
1983年,隶属鹰潭市。
1984年,恢复高公寨乡。
1986年02月,撤销邓埠乡、云峰乡,将两乡区域划归邓埠镇、锦江镇。
1993年05月,撤销画桥乡、潢溪乡、中童乡、马荃乡,设立画桥镇、潢溪镇、中童镇、马荃镇。
2001年11月,撤销高公寨乡,划归画桥镇;撤销石港乡,划归锦江镇;撤销坞桥乡,划归春涛乡。
2018年05月,国务院同意撤销余江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以原余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余江区的行政区域,余江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参考资料来源:余江区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⑤ 07015887512是余江区哪个单位电话
中国江西省鹰潭市的固定座机电话号码
⑥ 鹰潭市余江区的机构改革什么时候结束啊
12月10日,江西省正式公布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标志着江西省的市县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市县党政机构总量控制,区分大中小限额不同
根据《意见》,此次市县机构实行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市县机构限额范围包括党委工作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政府工作部门。市县党委和政府不设部门管理机构,不得在限额外设立机构。
其中,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机构限额不超过55个;赣州市、九江市、上饶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机构限额不超过50个;其他设区的市按中等城市掌握,机构限额不超过47个。县级机构限额区分大中小不同情况,控制在30至37个。按照中央确定的分类办法综合测算,我省35个县为大县,机构限额不超过37个;30个县为中县,机构限额不超过36个;9个县为小县,机构限额不超过35个。15个以农村为主(辖5个及以上乡镇)的为大区,机构限额不超过36个;11个以城区为主的为小区,机构限额不超过34个。
《意见》明确,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全面清理限额外行政机构,规范管理挂牌机构、临时机构、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从严从紧控制市县党政机构加挂牌子的数量,挂牌机构不单独核定编制和领导职数,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和“事业局”。同时,严禁擅自增加编制种类、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全面清理取消擅自设置的机构和岗位、擅自配备的职务。
根据上述规定,余江区是大区,最多不超过36个机构设置。近期余江区也开会在研究改革方案,相信很快会有动作的!等待新闻吧!
⑦ 谁能帮我找到江西余江县的水利志!!高分悬赏!一九九一年编的 !
树立“精品”意识,努力编修
集时代精华、流传百世的一代名志
《长江志》编委会副总编 毛振培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志书多而不精,名志不多。”他号召:“修志者应有创名志、佳志、良志的意识和抱负,写出一批优质志书来。”
今修江河水利志,发动面之广,历时之长,投入人力、财力之多,为有史以来之仅有。我们有幸参与新修江河水利志,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努力编修集时代之精华、可流传百世的一代名志佳作。而要出
“精品” 名志,应该注意以下一些环节。
一、志书属性要定位准确
修志首先应该明确所修志书的属性,这样才能把握住所修志书的主线、记述范围和科学内涵。
江河水利志包括:江河志、湖泊志、水利志、工程志、水利专业志等各种类型。
江河(湖泊)志是流域范围内的水利专志。它以一个特指的江河水系为记述范围,以该流域内江河(湖泊)治理开发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其科学内涵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流域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流域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状况;(2)流域内江河(湖泊)治理开发的基础工作;(3)治理开发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就。今修江河(湖泊)志不应该成为流域范围内的通志,如清代万年淳撰修的《洞庭湖志》便是洞庭湖区的通志。
水利志则分为二种。当它作为省、地、县志的水利卷时,是依附于省、地、县志而存在的分志,应以该地区水利部门所管辖的事业发展为主线,而不涉及其他部门所从事的水利事业门类。当它独立成书,作为省、地、县级水利志时,则是本地区的水利专志,应以该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主线,而不仅局限于水利部门所管辖的事业门类。因此,今修水利志不要混淆了“分志”和“专志”的概念,从而混淆了“水利事业门类”与“水利部门所管辖的事业门类”的差别。
二、篇目结构要反复斟酌
拟订科学合理的篇目结构是精修江河水利志的前提。拟订江河水利志的篇目结构,应遵照以下基本原则:(1)按照志书“横排竖写”的体例要求,江河水利志的篇、章、节、目应该按事业门类、专业特点或地区特色“横排”;(2)篇章节目的“横排”应符合事业、专业门类的科学领属关系,做到领属得当,归属得体,不要侵疆犯界;(3)篇目结构的安排要突出本志的主线和科学内涵;(4)篇目结构的设置要便于驾驭材料,以利于体现本志的特点特色。现以《长江志》为例,说明以上原则。
《长江志》的篇目结构采用了卷、篇、章、节、目的五级篇目体。以卷为类属,以篇为实体。我们加强了对《长江志》篇目结构的宏观研究,力求更好地体现江河志多层次、多学科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调整,最后确定的篇目,全志分为7卷25篇。为了突出流域内江河湖泊治理开发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主线,用2卷6篇全面记述治江的各项基本工作,包括:水文、测量、工程地质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用2卷10篇记述治理开发成就。考虑到长江治理开发和流域综合利用的复杂性,对治理开发成就未采用单一的专业分类法,而是采用系统工程的网络结构来谋篇设章,以利于立体交叉的综合记述。治理开发分二个层次进行记述,一卷按水利专业门类,分别记述防洪、水力发电、灌溉与城乡供水、航运工程、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6项;另一卷则按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建设)、线(中下游河道整治)、面(水库移民与库区建设、湖区开发治理),从不同的角度对具有长江流域特点特色的治理开发项目进行立体交叉的综合记述。除了突出《长江志》主线的这4卷外,另三卷,一卷为流域综述,分水系、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历代开发治理5篇,综述流域基本情况,特别是流域内各种资源的情况;一卷大事记,分古近代大事记、当代大事记2篇;确定《长江志》篇目时,水政尚未作为水利事业的一个门类,因此将水政、人文2篇并列为一卷。
《长江志》记述治江基本工作的6篇,基本按事业(专业)门类分章。在这里我们注意了二点。一是要保证专业门类的完整性,做到“横不漏项”。如《长江志·规划》篇,按水利专业门类,规划应包含流域规划、干流河道规划、支流规划、专业规划、区域规划、跨流域调水规划等项。因此,我们即不能因为二次长江流域规划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将流域规划的子项(二次“长流规”)升格成二章;也不能因为区域规划的内容太少,而取消区域规划章。二是要保证专业门类领属关系的科学性,不因各章篇幅失衡而随意变更归并章节。如《长江志·科学研究》篇,“河流泥沙试验研究”章的篇幅数倍于其他章,为了保持专业门类领属关系的科学性,我们没有归并其他篇幅小的章。
但在按其他类编法分章时,只要不违背学科体系领属关系的科学性,仍然可以作特殊的处理。《长江志·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建设》记述治理开发成就的10篇,多根据该项目在长江流域的特点特色分章。有按专业工作结合专业门类分章,有按工程项目或工程规模分章,有按水系上中下游分章,有按区域分章。我们对这些篇,适当考虑了各章篇幅的均衡。如《长江志·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建设》篇是按工程分章,为了突出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三个不同时期兴建并在长江流域综合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利枢纽典型,我们将丹江口、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单独设章,而将其他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归并为一章。
在《长江志》最初拟订的篇目中,河流水系归属于自然条件篇,同其他江河水利志一样,是将河流水系作为水利的环境背景来处理的。在进一步明确江河志的志书属性定位以后,我们将河流水系视为江河志的一个记述主体,而列为《长江志》的第一篇。《长江志·水系》篇基本按上中下游水系分章,但根据长江的特点又将上游水系分为江源水系、金沙江水系、川江水系三章。因为按照地理学的原理,长江上中下游应以宜宾、宜昌为界划分;而现在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方法是民国时期提出以后约定俗成的。宜昌以上的上游水系河流形态、河谷地貌与水力资源有较大差异,混为一章记述有一定难度;而且,历史文献中对江源水系和金沙江水系的记述较少,而长委会组织的两次江源考察又搜集了大量江源水系的资料尚未刊布,因此有必要将上游水系分为江源水系、金沙江水系、川江水系三章记述。
三、要紧紧把握科学内涵
志书对记述内容的基本要求是紧紧把握住本志所必需的科学内涵,尽可能减少不适当的外延。我们以编撰《长江志·科学研究》篇为例,予以说明。
编撰《长江志·科学研究》篇,首先要分辨几组概念。“水利科学研究”并不等同于“水利科学”,但“水利科学研究”却以“水利科学”的一些学科为基础;“水利科学研究”也不等同于“水利科学技术”,但“水利科学研究”却贯穿于“水利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科学研究”又不等同于“试验研究”,但“科学研究”却以“试验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其次,要界定广义的“科学研究”与狭义的“科学研究”。广义的“水利科学研究”,包括各个水利专业的科学研究,各类水利行业的科学研究,各种水利技术的科学研究。《长江志·科学研究》篇所记述的科学研究,不是广义的“科学研究”,也不只是水利工程的试验研究,而应该是以传统力学为学科基础,以建立在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基础上的实验理论和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实验技术为研究手段的狭义的“科学研究”。
《长江志·科学研究》篇是把科学研究作为治江的一项基本工作来记述,应该突出科学研究作为一项事业在长江治理开发中是怎样发展前进的,各专业学科在治江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其篇目结构按专业学科设章,按课题项目分节设目,目下以时为序,以任务带学科进行记述。
要把握住本篇的科学内涵,真正做到突出主线,一是应注意材料的选取,二是要注意背景和成效的记述。材料的选取并不要求全,但要典型。所谓典型,一是要着重选取重要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的重点科研课题;二是要着重选取在专业学科上具有首创性、转折性、典型性的科研课题。至于背景,包括工程背景和学科背景。工程背景不是指对工程情况的介绍,而是工程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要求试验研究的课题;学科背景是指该项课题所涉及的学科理论、实验方法、测试手段的时代水平及该课题的难度。记述成效,一是该项科研解决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的实际运行效果;二是该项科研在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上有何创新和发展。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往往需要对志书的科学内涵加以限定。在编撰《长江志·航运工程》篇时,出于水利专志的要求,我们将本篇航运工程的科学内涵限定为:航道整治工程、人工运河工程、港口建设,以及与综合利用水利枢纽相关的通航建筑物;而对船舶、运输、航务等虽属航运工程但属交通行业的内容,仅在概述章简述发展。
在编撰《长江志·设计》篇时,由于从事长江流域水利工程设计的单位多,大量的工程是由长委会以外的单位设计的,资料特别是具体的核心技术资料征集困难,我们将本篇的科学内涵作了相应的变更。对水工设计、机电设计、施工设计各章,主要是记述设计建设的工程所反映出来的水工技术、机电技术、施工技术的成就水平;而对设计工作、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设计力量等内容只能简述发展。
我们在研究水利史问题时,常常因为史籍旧志中仅记述了某时某人做了某事,而对用何种方法怎样做该事却语焉不详,虽多方考证却不得其解。我们编修新江河水利志,特别要强调志书的科学内涵,不要给后人留下此类疑难。
四、重点掌握三种写法
在新修地方志之初,一些史志工作者根据方志学理论,提出了许多编修志书的规则。我们认为先有志书,后有方志学。新修地方志固然要遵循方志学理论中的一些最基本规则,但不必拘泥于旧方志理论的诸多条例规则。我们在编修《长江志》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重点掌握好“横排竖写”、“详独略同”和“精炼概述”三点。
1.“横排竖写”是编修志书最基本的要求
“横排”主要体现在篇目设置中,要做到“横不漏项”;“竖写”则落实到每一个编写单元,要做到“竖不断线”。
要避免技术人员将志书写成技术报告,关键在于“竖写”,即写清楚发展历程。写发展历程,重点是理请两种脉络:一是事物发展阶段的脉络;二是事物发展阶段中重大问题研究决策过程的脉络。两种脉络,前者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全貌和进程,后者反映了事物发展中的转折和变革。
写清事物发展阶段脉络的难点在于合理划分并准确表达阶段,使其符合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写清事物发展阶段中重大问题研究决策过程脉络的困难,一是重大问题研究决策过程往往发生在较高层次,且缺乏档案资料的文字记载,需要认真去搜集发掘;二是重大问题上不同意见的分歧往往涉及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需要把握记述的分寸。写出矛盾和斗争,写清研究和决策,这正是一般技术报告无法反映,而又恰为志书所必须的。
2.“详独略同”是新修地方志的重要规则
“详独略同”是旧方志理论的一般性规则,旧方志要求志书成为一方资料之总汇,新方志则不然。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新方志要在几近泛滥的出版物与资料信息之中尚有立足之地,就应该强化志书区别于其他书籍的独特功能,详其独特,略其共同。
我们在编修《长江志》时强调“详独略同”,首先是要求对其他书籍(包括有关长江的技术书籍和流域内各省地县的水利志、工程志)中详加阐述的具体技术内容,在《长江志》中只作简要记述;而对这些书籍中很少涉及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决策过程要作详细记述。
我们强调“详独略同”,其次是要求简述共性的问题,而对反映特点特色和成就水平的的重大问题则应作重点记述,揭示问题产生、研究、解决的过程。对工程而言,突出特点特色,不仅是突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中具体技术性的特点特色,更应该突出整个工程的特点特色,包括时代特色。
我们强调“详独略同”,还在于处理好《长江志》各篇章节目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由于江河水利志多层次、多学科的特点和篇目结构的局限,各篇章节目内容的交叉重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减少的只是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处理各篇章节目内容之间交叉重复的原则是,按照科学领属关系在相应篇目中着重记述该篇目所要求的内容,而对其他篇目中已具体记述的内容则略去不记或只简略交代。鉴于目前众手修志的现实,通常这一任务应由总编或主编在总纂定稿时完成。
3.“精炼概述”是出精品的重要环节
加设概述章节是新修地方志的创新,也是讲求效率的时代要求。我们强调志书概述章节应该做到:总括全貌,起导向作用;纵述发展,起统领作用;画龙点睛,起启迪作用。
《长江志》各篇的概述章(节)应该总括本篇(章)所记门类的全貌,说明其主要内涵及其在长江治理开发中的地位作用;而不只是对本篇(章)内容简单的浓缩,更不是写成概括和简介。
各篇的概述章(节)应该纵述本篇(章)所记门类的发展历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水平,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纵述发展,应根据该门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划分阶段,而不要统一按照传统的社会发展阶段。
旧志要求“述而不作”,要“寓观点于记述之中”,甚至提出要“无一言出于己”。我们在编修《长江志》时强调,《长江志》不是技术总结,但应该是更高层次的科学总结。我们修志要做到“诸说并存”,但《长江志》所贯穿的主体思路要成“一家之言”。我们要把我们这几代人治理开发长江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正在和将要从事长江治理开发的人们,特别是其中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因此,我们除了在主体章节用记述体而不是议论体,将这些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用具体的事例客观而分散地如实记载之外,还特别要求在各篇的概述章(节)中画龙点睛地提出对该门类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的认识,以便能对没有充裕时间阅读全篇和细心品味其中真谛的读者起启迪作用。
《长江志》各篇概述章写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的方法不同。由于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建设在长江治理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又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而且现在时常在重复着这些教训,因此《长江志·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建设》篇的概述章采取正面写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建设的认识,直述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希望给读者以明确的警示和启迪。而《长江志·规划》篇的概述章则采取了另外的写法。因为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的主体是长委会,我们在概述章采用
写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和规划正确指导思想的确立,来反映规划工作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将确保志书质量贯彻始终
为了保证《长江志》编修工作能够始终高质量的顺利进行,编委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长江志》编纂切实执行总编负责制。1992年以后,以篇为单位,实行总编领导下的主编、审订、统纂分篇负责的三级责任制;2000年以后,以篇为单位强化主编负责制,审订和统纂作为主编负责制的补充。
2.编委会成立《长江志》统纂小组,在总编的领导下,加强对各承编单位修志全过程的研讨、协调和指导;每部志书由一位统纂人员负责对送审稿进行总纂,提交终审稿。
3.《长江志》各篇由业务归口的部门承编,由在职或退居二线的业务领导主持,中青年技术骨干参加,熟悉全局的老同志把关,组织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修志队伍,以保证志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
4.坚持初审、复审、终审的三审定稿制度。每次评审的过程,各位老领导和老专家都要充分讨论志书是否反映了该项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特色,都要认真总结该项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和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决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真心地期望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流传后世,特别是能够为正在领导岗位指挥治江大业的各级领导和专家提供借鉴。
5.业务指导制度化、规范化。长江志总编室先后制订了关于编写规则、岗位职责、编辑出版审批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长江志统纂小组经常针对各承编单位修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讨提出书面的指导性意见。每次审稿会后,都由总编召集该篇的主编、审订、统纂,研究综合评审会议的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并形成可操作性强的会议纪要,作为指导修改和验收下一阶段成果的依据。
6.为了确保《长江志》的编修质量和出版质量均为上乘,我们在全国知名的出版社中,议标选择了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作为出版单位,并组织力量严把出版质量关。每部志书交付出版前,都要经过两个副总编认真审查定稿,力求记述的史实科学、准确、实用。作为几代长江委人经验和心血的结晶,我们希望《长江志》不仅能够成为长江流域的“地情书”、长江的“水情书”、长江水利建设的“工情书”,而且能够成为长江水利事业发展的科学总结,能够发挥存史资治、提供借鉴的功用。
⑧ 鹰潭余江区看守所会挨打吗
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被打事件。
现在全天候无死角摄像头随时监控着各个地方
⑨ 江西省余江区邓埠镇仪风村桥西殷家村庄规划设计由哪家公司设计的
那个规划下面在你们的公告上都明确的写了那个公司进行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