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饱和聚酯树脂80C反应活性,80C热稳定性,25C凝胶时间的测定
chain as part of the cou
② 不饱和聚酯树脂凝胶时间受哪些因素影响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放热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胶凝阶段:从加入促进剂版到不饱和聚酯树权脂变成凝胶状态的时间,是
6/38
固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
影响胶凝时间的因素:阻聚剂、引发剂和促进剂的加入量,交联剂的蒸发损失,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硬化阶段:从树脂开始胶凝到具有一定硬度,能把制品从模具上取下为止的时间。
完全固化阶段: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可能需要几天至几星期。
③ 测一种树脂的凝胶时间,因为固体没法测,那么通常加入什么试剂来溶解凝胶温度约180℃
不需要加入试剂呀,加入试剂会影响树脂的凝胶的。有一种设备是专测固体凝胶时间的,你可以将该树脂放在该设备上,然后不停地搅拌,用秒表测时间,就可以了。
④ 如何降低对苯型不饱和树脂固化时间而不影响凝胶时间
早上好,无论是191、196还是728、963等芳香不饱和聚酯都要存在三种成份,即聚酯单体、催化剂和交联剂,它们之间是线性关联,必须先凝胶后达到引发密度后才能完成固化程序——达到交联阈值后黏度也会剧烈上升,这时候的固化时间就是不可控的了。「不影响凝胶时间」我的理解是和之前凝胶时间是相同的只是后半段固化速率显著加快,也就是说,你能使用改性或者带有潜伏性的固化剂来完成这一步,毕竟芳环要不开就不开要开就全开没有开一半儿按暂停键原地踏步的游戏功能,整体固化区间的放热系数最好是平缓的,我以前兴趣尝试做过这种改性聚酯,初凝6小时后段30分钟——成品惨不忍睹,固化过快导致聚酯各项性能严重下降变成玻璃渣(介电强度、冲击缺口、硬度和交联密度等等都极差的)。也理解你的意思,就是尽可能增加施工流平时间,可以考虑使用潜伏性过氧化物或者混合型交联剂,利用前者比如MEKP、DCP等释放的自由基或者热量达到阈值后二次再引发一次强交联,或者是前半段初凝是反过来起阻聚作用,阻聚成份和不饱和树脂中的其他添加剂相互抵消殆尽后进入固化程序也可以(硬挡着固化剂不让它与单体交联来拖延时间)。总之算是两种建议思路吧,也不知道能否帮的上你,我个人肤浅理解是重点放在固化剂改良上,请酌情参考。
⑤ SMC模压树脂的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大约多久
SMC模压树脂凝胶时间一般是5分钟到8分钟之间,固化时放热峰值为170~190℃之间,建议你在使用时咨询树脂卖家,因为每家树脂添加固化剂的配比不同。
⑥ 不饱和树脂如何延长固化时间
1、固化时间从加入固化剂到固化为止,但是这个指标是很粗糙的。版
2、正常固化时间随权固化剂促进剂的量而变,更与环境温度和一次配胶量密切相关,不同工艺有不同的时间要求。
3、放热峰是树脂的固定性质,但是固化时间越短,会感到发热越集中。
4、很多时候,比如气温很低,只加入固化剂(引发剂),树脂的交联固化引发速度太慢,所以要加入促进剂帮忙。所以降低促进剂的含量可以延长固化时间
5、一般来说,填料的加入也会减缓反应速度,延长固化时间
⑦ 191树脂用过氧化甲乙酮、兰水做引发剂及促进剂,请问温度、用量及凝胶时间的对应关系如何
1、树脂加入过氧甲乙酮(固化剂)、兰水(促进剂)后,温度高点大概在200度左内右,
2、用量容各个品牌都不是相同的,购买的时候商家一般都会告知你大概的用量,
以富特士AK-803 固化剂、富特士KP-100促进剂为例,每一百份191树脂加入固化剂AK-803
(1-3%),加入促进剂KP-100(0.5-0.8%)。
3、 凝胶时间要看固化剂及促进剂的具体用量和环境温度,大概5-20分钟
⑧ 树脂的凝胶时间影响因素有哪些
不同树脂凝来胶时间显然各有差异源,另外同类型树脂在不同条件下凝胶时间也会有很大出入,比如测试温度、促进剂和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等等吧,测试时如用搅拌法,那么玻璃棒旋转速率不同测出凝胶时间将显示不同数值,一般按60r/min测试。
⑨ 环氧树脂胶凝固的时间取决于哪种成分
a环氧材料的固化成型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其影响因素也很多。环氧树脂的固化成型过程及影响因素可概括如下 一、环氧胶液(液态环氧树脂胶液,或环氧树脂溶液,或环氧树脂熔液)对固体材料(纤维、填料、被粘接面、涂层基底等)的润湿、浸渍。也可制成预浸料或模塑料。主要影响因素是胶液与固体材料的相容性(亲和性,可用调整胶液配方设计和固体表面 处理等方法来改善)和胶液的黏度,(取决于胶液配方和环境温度)。 二、物料充填模腔或流平,形成致密的物体。主要影响因素是物料的流动性,主要是胶液的黏度。这都取决于胶液配方和环境温度。可以用加压和抽真空的方法来协助实现充模及形成致密的物体。 三、进行固化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环氧低聚物与固化剂、改性剂开始反应,从胶液→凝胶化→玻璃化→三维交联结构固化物。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体系的热历程。包括:预热温度、升降温速度、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后固化温度及时间等。此外,固化压力对固化反应及制品的密实和形状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是胶液配方和环境温度及湿度等。 四、环氧基体(环氧固化物)的结构形成。这是随着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进行而逐步形成的。包括固化物化学结构的形成和固化物聚集态结构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胶液配方和体系的热历程。 五、环氧材料界面层结构的形成。它也是随着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进行逐步形成的。不仅取决于胶液配方和体系的热历程,而且还与纤维、填料等材料的表面性能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影响环氧材料固化成型过程的主要因素为 --胶液配方和纤维、填料等固体材料的表面性质,这取决于材料设计的正确性; --热历程和加压历程,如压力大小,加压时机,加压次数等,这取决于工艺设计的正确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型工艺三大要素:温度、时间、压力。
⑩ 191树脂的固化时间是多少
凝胶时间,也称胶凝时间。一般是指液态树脂或胶液在规定的温度下由能流动的液态转变成固体凝胶所需的时间。对于热固性树脂来说,是指一定温度下(通常是25℃),添加促进剂、引发剂后形成凝胶所需的时间。
那根据我们的日常操作,哪些条件会影响凝胶时间呢?
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促进剂/引发剂用量、堆积厚度。
其中最根本的两个条件是温度和促进剂/引发剂用量。
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凝胶时间也越短。温度越低,凝胶时间越长。
调节促进剂和引发剂的添加比例,也能非常直观地控制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凝胶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比例越大,凝胶时间越短,反之越长。(但过量的促进剂和引发剂比例对凝胶时间没有影响)
事实上,在我们做玻璃钢的时候,不管哪种工艺,主要是通过调节这两个参数来控制凝胶时间。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凝胶和固化,本质上是一个加聚反应的过程。树脂中的聚酯大分子链段含有C=C双键(非芳族),交联剂苯乙烯也含有C=C双键(非芳族),它们自身和相互之间都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C双键断裂后交联成网状高分子,从而形成复杂的立体交联结构。
让C=C双键断裂形成自由基需要一个引发条件,温度和引发剂就是干这个活的,因此加聚反应的快慢,主要可以通过这两个条件来控制。(广东博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复合材料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为完善的复合材料产品解决方案,更为顶尖的复合材料工艺及技术服务,更为先进的复合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解决之道,源自博皓!购材料何必东奔西跑, 选博皓助你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