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ro膜怎么清洗、我用柠檬酸浸泡了好几天也不行、那位可以帮帮我、急急急、、、、、、、18931595053
柠檬对垢类物质清洗较为有效,如膜被微生物污堵,用柠檬酸是清洗不下来的,可以用氢氧化钠试试。如果还是洗不下来,就必须用专业的清洗剂了。
氢氧化钠清洗时控制温度30度以上,浓度推荐0.1%
化学清洗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洁反渗透膜,减小结垢对膜组件的侵害。
⑶ 反渗透清洗时,应先进行酸洗还是先进行碱洗
一般阳离子交换树脂安排在阴离子之前,所以先酸洗阳离子树脂后碱洗阴离子树脂。
⑷ 哪种操作反渗透的不正确清洗会导致膜损坏
1、 膜污染简介
反渗透系统运行时,进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以及微生物繁殖等原因都会造成膜元件污染。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应尽可能的除去这些污染物质,尽量降低膜元件污染的可能性。污染物的种类、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请参见表1。通常,造成膜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装置管道中含有油类物质和焊接管道时的残留物,以及灰尘且在装膜前未清洗干净;
2)预处理装置设计不合理;
3) 添加化学药品的量发生错误或设备发生故障;
4)人为操作失误;
5)停止运行时未作低压冲洗或冲洗条件控制得不正确;
6)给水水源或水质发生变化。
污染物的累积情况可以通过日常数据记录中的操作压力、压差上升、脱盐率变化等参数得知。膜元件受到污染时,往往通过清洗来恢复膜元件的性能。清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物理清洗(冲洗)和化学清洗(药品清洗)。物理清洗(冲洗)是不改变污染物的性质,用力量使污染物排除膜元件,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化学清洗是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改变污染物的组成或属性,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吸附性低的粒子状污染物,可以通过冲洗(物理清洗)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效果,像生物污染这种对膜的吸附性强的污染物使用冲洗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用冲洗的方法很难除去的污染应采用化学清洗。为了提高化学清洗的效果,清洗前,有必要通过对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的种类。在了解了污染物种类时,选择合适的清洗药剂就可以适当的恢复膜元件的性能。
2、 物理清洗(冲洗)
2.1 冲洗的作用
冲洗是采用低压大流量的进水冲洗膜元件,冲洗掉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或堆积物
2.2.1 冲洗的流速
装置运行时,颗粒污染物逐渐堆积在膜的表面。如果冲洗时的流速和制水时的流速相等或略低,则很难把污染物从膜元件中冲出来。因此,冲洗时要使用比正常运行时更高的流速。通常,单支压力容器内的冲洗流速为:
1)8英寸膜元件:7.2 – 12 m3/h;
2)4英寸膜元件:1.8 – 2.5 m3/h。
2.2.2 冲洗的压力
正常高压运行时,污染物被压向膜表面造成污染。所以在冲洗时,如果采用同样的高压,污染物仍会被压在膜表面上,清洗的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在冲洗时,应尽可能的通过低压、高流速的方式,增加水平方向的剪切力,把污染物冲出膜元件。压力通常控制在0.3 MPa以下。如果在0.3 MPa以下,很难达到一定的流量时,应尽可能控制进水压力,以不出产水或少出产水为标准。一般进水压力不能大于0.4 MPa。
2.2.3 冲洗的频率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经常对系统进行冲洗。增加冲洗的次数比进行一次化学清洗更有效果。一般冲洗的频率推荐以一天一次为好。根据具体的情况,用户可以自行控制冲洗的频率。
2.3 冲洗的步骤
① 停止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缓慢地降低操作压力并停止装置。如果快速停止装置,压力会急速下降,这可能会对管道、压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损坏。
② 调节阀门:
- 全开浓水阀门;
- 关闭进水阀门;
- 全开产水阀门(如果运行时产水阀门没有全开的情况)。
如果错误地关闭产水阀门,压力容器中的后半部的膜元件可能发生产水背压,造成膜元件破损。
③ 冲洗作业:
- 启动低压冲洗泵;
- 在缓慢打开进水泵的同时,查看浓缩水流量计的流量;
- 调节进水阀门,调节流量和压力达到标准值;
- 10 – 15分钟后慢慢地关闭进水阀门,停止进水泵。
④ 恢复正常运行。按日常启动程序启动系统。
2.4 注意事项
① 进水水泵需要满足正常运行时的进水流量(进水流量 = 产水流量 + 浓缩水流量),同时必须考虑满足冲洗流量的要求。
② 浓缩水管路和阀门的选择也要考虑冲洗时的大流量。制水时,因为回收率高,浓缩水流量相对很小。冲洗作业时,要求低压高流量,几乎所有的进水都从浓水管路排除,所以设计浓水管路和阀门时不仅要考虑制水时的流量也要考虑符合冲洗时的流量需要。如果仅仅考虑制水时的流量来设计管路和阀门,则在冲洗时浓水管路以及浓水阀门处的压降升高,有可能达不到要求的流量或超过冲洗要求压力。当然,也可以考虑另外设置冲洗专用管路。
③ 选定流量计时要考虑到可以读取冲洗时的最大流量。
④ 对于多段反渗透系统,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冲洗膜元件,系统的设计有必要按可以分段冲洗进行设计。
- 如果进行全段冲洗,前段的冲洗水和污染物会一起流入后一段中,容易造成后段的堵塞。
- 段数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冲洗水流经的膜元件数量增加。为了能够达到流量要求,需要加大进水压力。由可能会超过冲洗压力的允许值,导致膜表面的压力升高,降低冲洗的效果。
- 进行第一段冲洗时,全开第一段冲洗浓水排水管路的阀门,关闭第一段浓水和第二段进水间阀门、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进水冲洗阀门。- 进行第二段冲洗时,全开第二段冲洗浓水排水管路的阀门,关闭第一段,第三段的进水冲洗阀门,关闭第一段浓水和第二段进水间阀门,关闭第二段浓水和第三段进水间阀门。
- 进行第三段冲洗时,全开第三段冲洗浓水排水管路的阀门,关闭第一段,第三段的进水冲洗阀门,关闭第二段浓水和第三段进水间阀门。
3 化学清洗
3.1 化学清洗的标准
发生以下情况时,物理冲洗已经不能使反渗透膜的性能恢复,这时就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① 标准化条件下的产水量下降10 – 15 %;
② 进水和浓水之间的系统压差升高到初始值的1.5倍;
③ 产水水质下降10-15%。
3.2 化学清洗的频率
当膜元件发生了轻度污染时,就应及时清洗膜元件。重度污染会因化学药剂不易深入渗透至污染层,且污染物也不易被冲出膜外等因素而影响清洗效果。如果膜元件的性能降低至正常值的30-50%,很难清洗恢复到膜系统初始性能。
膜的清洗周期根据现场实际污染情况而定。正常的清洗周期是每3-12个月一次。如果在1个月内清洗一次以上,需要改善预处理例如追加投资或重新设计膜系统;如果清洗周期在1-3个月一次,应侧重于调整和优化现有系统的运行参数。即使系统长期没有发生污染,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一般可考虑每6个月进行1次化学清洗。
当预处理工艺中采用了无机絮凝剂,经常会有反应不完全的无机盐没有形成可过滤掉的絮凝体。用户应确保没有过量的絮凝剂进入到膜系统中。过量的絮凝剂能通过SDI测试装置测定出来,例如SDI膜片上的铁为3μg/片,任何时候不应超过5μg/片。
除了采用浊度和SDI测定之外,颗粒计数器也可以精确衡量RO/NF进水是否合格。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物应<100个/ml。
3.3 清洗药剂的选择
不同污染物应采用不同的清洗药剂。污染发生时通常不是只有一种污染物,因此常规化学清洗需要包括高pH值清洗和低pH值清洗两大步骤。可以使用的常规化学清洗药剂请参见表4。选用哪个清洗剂进行化学清洗,可以按以下方法判断:
- 按反渗透进水水质判断;
- 进行全系统膜元件清洗之前,可以从系统中取出一、两支膜元件,通过进行清洗试验,选择最佳的清洗药品。
一般来说,应先采用高pH清洗液清洗油类和微生物污染,然后采用低pH清洗液清洗无机垢类或金属氧化物污染。有时也先酸洗后碱洗,或者只采用一种药剂清洗,例如地下水源的铁污染,采用简单的低pH清洗即可。有时清洗液中加入洗涤剂以便去除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有些加入螯合剂如EDTA,以便更好地去除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和硫酸盐垢。如果选择清洗剂不当,或清洗顺序不当,可能会使污染恶化。
⑸ 化学清洗反渗透膜时为什么先酸洗后碱洗
碱来消除有机物、微生物,酸消除无机盐沉积
酸洗洗掉结垢的重金属离子
如果先碱洗的话 容易使离子沉淀下来 再酸洗就没效果了
⑹ 反渗透清洗时,应先进行酸洗还是先进行碱洗
先酸洗后碱洗。
酸洗以清除膜的无机垢污染为主,时间较短,可以去除钙盐内等无机物的垢类,酸容洗后再进行碱洗,对膜的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效果较好,需要约2小时的长时间浸泡。接触过几家反渗透膜的厂方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安排酸洗在前,先除去无机污染
⑺ 反渗透膜化学清洗时,先酸洗还是先碱洗,先后顺序对清洗效果有什么影响
一般根据水质判断是用酸洗还是碱洗。通常合理的清洗顺序为:
酸洗→水洗至呈中性→碱洗→水洗至呈中性或碱洗→水洗至呈中性→酸洗→水洗至呈中性。如果污染中含有油,应先用高ph
后用低ph
的洗液。
⑻ 反渗透如何酸洗,碱洗
1)一般是看反渗透主要是一段堵还是二段了,一段堵的话建议先碱洗,二段堵的话建议先酸内洗,因为结构主要是容在二段,而一段的主要是细菌、微生物等污染,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打开膜壳端盖分析污染物在进行确定.
2)一般都是先碱后酸.碱洗是对有机污染而言,酸洗是针对结垢.
3)一般根据水质判断是用酸洗还是碱洗.通常合理的清洗顺序为: 酸洗→水洗至呈中性→碱洗→水洗至呈中性或碱洗→水洗至呈中性→酸洗→水洗至呈中性.如果污染中含有油,应先用高pH 后用低pH 的洗液.
⑼ 陶氏反渗透膜清洗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陶氏反渗透膜的来清洗流程自:
1.停止装置
缓慢地降低操作压力,逐步停止装置。急速停车造成的压力急速下降会形成水锤,将会对管道、压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冲击性损伤。
2.调节阀门
首先全开浓缩水阀门;然后关闭进水阀门;接着全开产水阀门(如关闭系统后关闭了产水阀门)。如果错误的关闭产水阀门,压力容器中的后端的膜元件可能因为产水背压而造成膜元件机械性损伤。
3.清洗作业
首先启动低压清洗泵;然后缓慢地打开进水阀,同时观察浓缩水流量计的流量;调节进水阀门直至流量和压力调节到设计值;最后在10-15分钟后慢慢地关闭进水阀门,停止进水泵。
⑽ 反渗透膜化学清洗时,先酸洗还是先碱洗,先后顺序对清洗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一般根据水质判断是用酸洗还是碱洗。通常合理的清洗顺序为: 酸洗→水洗至呈中性→碱洗→水洗至呈中性或碱洗→水洗至呈中性→酸洗→水洗至呈中性。如果污染中含有油,应先用高pH 后用低pH 的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