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 、M B 、M a 、M
D |
『贰』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由题图可知:Ma>MA,而版Ma=Mb、MA>MB,则Mb>MB,所以长颈权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又由于Ma=Mb>MA>MB,所以Ma与MA的浓度差小于Mb与MB的浓度差,a中吸水小于b中吸水,因此h1<h2,Ma>Mb.
故选:D.
『叁』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由题中Ma=Mb>MA>MB可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内,液面容都升高.又由于图乙中浓度差大于图甲中浓度差,所以达到平衡后hl<hu,M1>Mu.
故选:D.
『肆』 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
(1)图来1中,开始时Ma>MA,则源漏斗内液面上升,但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则MA小于Ma;图2中的1细胞膜、3液泡膜、5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图2中,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达到平衡后,MB等于Mb.
(3)物质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吞,由于植物细胞外面有细胞壁,可能没有胞吞、胞吐的运输方式.
(4)鳞片叶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能分裂,故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故答案为:
(1)小于原生质层1、3、5
(2)等于
(3)胞吞 胞吐
(4)不能鳞片叶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
『伍』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
由题中Ma=Mb>MA>MB可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液面都升高,由于图3中浓度差大于图1中浓度差,所以达到平衡后hl<h2,由于h1上升的少,水分少,所以Ma>Mb.
故选:B.
『陆』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不允许二糖及多糖透过),装置溶液A、B、a、b
A、根据题意已知MA>MB,Ma=Mb>MA,即图1中溶液差值要比图3小一些,则图1漏斗内内进入的水分容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a大于Mb,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个实验漏斗内的液面起始高度是一致的,而图1漏斗内进入的水分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B错误;
C、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但是由于漏斗与装置的液面不一样高,所以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可能相等,C错误;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则漏斗内的蔗糖被水解成单糖,可以移动到漏斗外,而漏斗外的蔗糖不能被水解,所以漏斗内外溶液浓度难以相等,所以漏斗内外液面不会齐平,D错误.
故选:A.
『柒』 按如图所示安装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50mL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
A、换用较大表面积的半透膜,物质运输的效率加快,达到平衡需要的回时间会缩短答,A正确;
B、将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增大,进入玻璃管内的水分增多,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增加,B正确;
C、达到平衡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清水,烧杯内的液面升高,液体的压力差减小,由烧杯进入半透膜的水分子增多,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C正确;
D、将玻璃管及缚于其上的半透明膜袋适当向上提长一段,玻璃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玻璃管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端管口的位置将下降,D错误.
故选:D.
『捌』 烧杯中有个半透膜的实验操作
选A
『玖』 如图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半透膜内溶
A、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版则半透膜内权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A错误;
B、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也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分进入半透膜,则漏斗内的液面越来越高,可以用图丙表示,C正确;
D、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所以半透膜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可用曲线乙表示,D正确.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