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燃烧

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燃烧

发布时间:2021-01-11 17:16:12

Ⅰ 不饱和树脂的促进剂和固化剂

不是的。这里指的是可用于不饱和树脂的促进剂,固化剂,而不是促进剂和固化剂还分不饱和和饱和。不饱和树脂选用的固化剂一般是mekp(过氧化甲乙酮含氧量为9%)。

Ⅱ 树脂和固化剂还有促进剂的反应,怎么确定比例

如果用过氧化甲乙酮固化树脂,比例
100:(1-4%):(0.5-2%)
树脂:固化剂:促进剂
重量比
固化剂不要超过4%,不低于1%

Ⅲ 191#不饱和树脂加入促进剂和固化剂后,它的固化原理是什么

不饱和树脂的固化原理就是在促进剂与固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完整的网状膜

Ⅳ 树脂和固化剂还有促进剂的反应,怎么确定比例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剂添加比例一般不超过树脂重量的4%(1%~4%之间),版促进剂一般为固化剂质量的权50%,在生产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树脂的凝胶时间进行调整,也就是调整固化剂和促进剂的比例,来改变树脂的凝胶时间。

Ⅳ 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问题

不能,因为促进剂说白了就是催化剂,是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剂本身并不能完全代替固化剂,打个比方,就像菜里面的盐不能代替菜一样,如果固化剂量不够,会导致固化不充分,产品性能下降很多。部分促进剂如咪唑类,本身也能固化环氧树脂,但用量就很不一样了,所以不能因为加了促进剂就减少固化剂。

Ⅵ 促进剂、固化剂、和树脂如何储存

阴凉,通风,密封。

Ⅶ 901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的比例是多少

促进剂1-2%,固化剂2%-4%,树脂重量的百分比,根据环境温度和操作时间来调整比例。

Ⅷ 不饱和树脂与固化剂和促进剂的使用比例

固化剂、促进剂是相对于树脂用量而定的。固化剂和促进剂只与树脂内发生化学反应,而不会与石容粉、铝粉发生化学反应。
一般配比为:树脂:促进剂:固化剂=100:3:3,其填充料可控制在120份以下。固化剂和促进剂之前间没有比例。促进剂过多,固化时间缩短,成品性脆,严重的会炸裂。固化剂的加入量和树脂固化的时间成反比。操作时注意促进剂和固化剂不可直接混在一起用,以免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存放时也不可放在一起。
增加促进剂的用量,可明显的加快固化速度; 增加固化剂的比例,也可以缩短固化时间。
以上配方,固化时间在3分钟左右,固化时间受温度影响。
加入铝粉和钙粉对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人造大理石在成型过程中要控制好产品固人时间,固化时间短,产品性脆,影响产品性能。
树脂类人造大理石产生过程中会产生成品收缩,收缩率在7%以下。
人造大理石的成型方式有:1.注塑模塑法;; 2.压机(压缩)成型法; 3.注射成型法; 4.浇铸成法和手糊成型法。

Ⅸ 树脂与固化剂和促进剂的比例很难控制!!

树脂产品固化时,促进剂、固化剂、气温等因素都是影响固化快慢的关键因素。版你如果使用的是不饱和树脂,树权脂:石粉:促进剂:固化剂=100:120:3:3的比例进行配比。气温低时可适当增加促进剂的比例。操作时促进剂和固化剂的用量要精确,过多过少就会出现你说的状况。特别是模型小的时候,比例更应该严格控制好,可以使用一次性注射针筒抽取促进剂和固化剂。操作时注意促进剂和固化剂不可混在一起用,以免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祝你成功。

Ⅹ 191树脂胶和固化剂,促进剂的比例是怎样的

下午好,时间无法确定因为191属于热固性不饱和聚酯,理论上副反应的放热版量越大其交联速率权越快的。通常稳定配方中都是1%的环烷酸钴和2%的MEKP(过氧化甲乙酮)做固化剂,低温条件下生产可以再提高1-2个点的固化剂作为补强请酌情参考。如果固化剂不是MEKP而是BPO或者TBPB那反应速率会比较慢可以再多加一点,工件不大建议提升周围环境温度来辅助,冬天气温低时作为稀释溶剂的邻苯二甲酸酯黏度会增大导致钴盐难以顺利分散也是降低固化进程的一个缺点。

阅读全文

与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燃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