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孔径范围在0.001-0.02微米之间,具体孔径根据品牌、型号、材质有所不同。超滤膜通过孔径大小有效过滤水中的胶体、杂质、水锈、细菌、藻类、病毒及大分子有机物。尽管孔径不是最小,但超滤膜在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方面表现出色,而反渗透膜则会过滤掉这些有益物质。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通常介于1000至500000Dal之间。孔径大小直接影响其过滤性能,孔径越小,截留能力越强,成本也越高。实际应用中需考虑水质和成本,不同应用领域对孔径选择也有要求。例如,浓缩蛋白质时需选择比该蛋白质孔径更大的超滤膜。
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二价离子,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5~99%,对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100%。超滤系统能除去99%以上的矿物质、细菌、病毒、热原及细菌内毒素。
超滤膜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矿泉水净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净化和回收;发酵、酶制剂和制药工业中的浓缩、纯化与澄清;生物制品、医药制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分离、浓缩、纯化;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工业用水中分离细菌、热源、胶体、悬浮杂质及大分子有机物。
超滤膜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和超纯水终端处理,在纯水与超纯水制备工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工业用水中,超滤膜用于分离细菌、热源、胶体、悬浮杂质及大分子有机物。
② 超滤膜如何检测质量
透气率检测:
(一)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抽样方法:
1.随机抽取2根中空纤维膜。其中一根膜对折后穿入样品架子,使架子中膜的有效长度为40cm(架子分为两边,各长为10cm),用环氧胶将孔封住。按此方法做两个样品。
2.在生产工艺稳定、生产正常情况下,按以上比例抽检;非正常情况下可提高抽检比例。
(二)检验方法:
1.内径、壁厚测定壁厚测定壁厚测定壁厚测定:显微镜检测,用刀片切一段2mm左右的膜竖立在载玻片上,放大10×10的倍数测定样品的内径、壁厚,至少测试样品三段,记录,取平均值计算。
2.透气率测定步骤透气率测定步骤透气率测定步骤透气率测定步骤:
(1)将样品装入透气率测定仪的渗透池内,旋紧;
(2)确认透气率测定仪的进样阀、进样调节阀和U形差压计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
(3)开N2钢瓶,调节钢瓶输出压力为0.3~0.55Mpa;
(4)开透气率测定仪进样阀,缓慢调节进样调节阀,至压力表读数为0.2kgf/cm2;
(5)系统气密性检验:用皂沫检验所有管路、接头、阀门和密封面,不得有漏气点;
(6)缓慢开启U形差压计进气阀,调节进样调节阀至U形差压计读数为15.0cmHg;
(7)按压皂沫流量计下端的鼓泡橡胶头,使皂沫产生,沿皂沫流量计内壁上行使其内壁充分湿润;
(8)控制皂沫流量计产生单个气泡,用秒表记录单个气泡通过一定体积所需时间;
(9)每一样品测完后,关进样阀和U形差压计进气阀,换下一个样品装入渗透池,重复(1)~(9)操作;
(10)每天所有样品测完后,关N2钢装,并将管路中剩余气体排空;(11)每天测试时,先测保留样的透气率,作为参照;
(11)每个样品至少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计算。
③ 超滤膜能过滤掉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吗
一般现在抄采用超滤膜或袭RO膜作为过滤介质的比较多。当然,这两样过滤膜出来的水都是可以达到无菌的,因为他们的过滤孔径都是比细菌小10倍以上,细菌经过膜的时候,是没办法钻过过滤孔的,这个原理就跟家里的蚊帐一样,因为蚊帐的孔一般都小于蚊子,这样蚊子就没办法进入里面,
④ 滤膜法指的是什么
滤膜法是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或检测空气中浮菌数的方法。
1、滤膜法是检测水样中大肠细菌群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菌群菌落,依据过滤水样计算每升或每100毫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操作简单、快速,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
2、滤膜法是检测空气中浮菌数的方法。将定量的空气抽滤器通过微孔薄膜,带菌的尘粒即留滞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营养琼脂平皿上,培养后计数滤膜上生长的菌群数,根据气样量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⑤ 超滤膜的额定孔径范围是多少
超滤原理: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微孔小于0.01微米,能彻底滤除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微米的微孔过滤膜。超滤膜根据膜材料的不同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膜主要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偏氟乙烯 (PVDF)、聚醚砜 (PES)、聚bing烯 (PP)、聚乙烯(PE)、聚bing稀腈(PAN)、聚氯乙稀(PVC) 等。
⑥ 超滤膜孔径如何测定
超滤膜孔径的测定微孔滤膜的孔径分离效率是关键所在,所以评价滤膜孔径甚为重要。
目前大致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
1.直接法测膜孔径
(1)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电子显微镜表征膜的孔径、孔径分布及膜的形态结构。
制样至关重要。湿膜样品要经过脱水、蒸镀、复型等处理。
逐级脱水法:膜样品用5%饿酸固定,然后在提取器中用CCl4或乙醇逐级脱水,再用环氧树脂包埋固化,最后用超薄切片机切成薄片。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低温冷冻脱水法:膜样品放在液氮或其他低温介质中冷冻,使膜样品中的水急速冷冻为细小的结晶,然后在低温(至少低于-60°C)和低真空下,使冷冻的结晶逐级升华。这样制备的膜样品不收缩,经镀金或复型,可用电子显微镜观测。
微滤膜的孔径为0.05-10m,扫描电镜可分辨。
超滤膜的孔径为1nm-30mm,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低于5-10nmnm,所以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超滤膜的结构是困难的。
透射电镜的分辨率比扫描电镜要高得多,约为3-4A正确制样,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可以观测超滤膜的表面细微结构。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克服了常规SEM的局限性。使湿的、油性的、脏的和不导电的样品不经处理就可直接上机观测。
二、间接测量法
间接法是利用与孔径有关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测出相应的物理参数,在假设孔径为均匀直通圆孔的假设条件下,计算得到膜的等效孔径,主要方法有泡点压力法、压汞法、氮气吸附法、液液置换法、气体渗透法、截留分子量法、悬浮液过滤法。
泡点法:
泡点压力所对应膜的最大孔径。实测时,膜应被液体完全润湿,否则将带来误差。
亲水性膜采用水为润湿液体;疏水性膜采用醇为润湿液体。
测定步骤
a将样品平行于液面浸入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湿润b将滤膜置于测试池上,压上光滑的多孔板c在多孔板上加入3-5mm深的水d开通气源,使压力缓慢上升,当滤膜表面出现第一个气泡并连续出泡时的气体压力值,带入公式可求出样品最大孔径值。
e气泡出现最多时的压力值,带入公式可求出样品最小孔径。
f由最大孔径与最小孔径即可算出平均孔径。
(1)电镜法比较直观,但属破坏性检测,也只能得到局部信息
(2)泡压法(又称气体渗透法)只局限于测定膜孔中的最大孔径,用于小孔径超滤膜的测定时所需压力远高于膜的使用压力,故一般认为只适用于微滤膜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