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常温下液态树脂

常温下液态树脂

发布时间:2023-03-28 17:32:02

⑴ 机械上用的树脂配件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一、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树脂是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熔融范围,转化时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广义地讲,在塑料工业中作为塑料基本材料的任何聚合物都可称为树脂。
二、塑料的分类
塑料目前尚无确切的分类,一般分类如下: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其它条件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料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2.按塑料用选分
通用塑料: -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 -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如ABS、尼龙、聚矾等。
特种塑料: -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3.按塑料成型方法分
模压塑料:供模压用的树脂混合料。如一般热固性塑料。
层压塑料:指浸有树脂的纤维织物,可经叠合、热压结合而成为整体材料。
注射、挤出和吹塑塑料: -般指能在料筒温度下熔融、流动,在模具中迅速硬化的树脂混合科。如一般热塑性塑料。
浇铸塑料:能在无压或稍加压力的情况下,倾注于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液态树脂混合料。如MC尼龙。
反应注射模塑料:一般指液态原材料,加压注入模腔内,使其反应固化制得成品。如聚氨脂类。
4.按塑料半制品和制品分
模塑粉:又称塑料粉,主要由热固性树脂(如酚醛)和填料等经充分混合、按压、粉碎而得。如酚醛塑料粉。
增强塑料:加有增强材料而某些力学性能比原树脂有较大提高的一类塑料。
泡沫塑料:整体内合有无数微孔的塑料。
薄膜:一般指厚度在O.25毫米以下的平整而柔软的塑料制品。
三、塑料的基本性能
1.质轻、比强度高。塑料质轻,一般塑料的密度都在0.9~ 2.3克/厘米3之间,只有钢铁的1/8~1/4、铝的1/2左右,而各种泡沫塑料的密度更低,约在0.01~ O.5克/厘米3之间。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称为比强度,有些增强塑料的比强度接近甚至超过钢材。

⑵ 常温固化,耐高温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11H12O3)n,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双酚A 型环氧树脂不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种仍在不断增加,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环氧树脂具有仲羟基和环氧基,仲羟基可以与异氰酸酯反应。环氧树脂作为多元醇直接加入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的组分中,使用此方法只有羟基参加反应,环氧基未能反应。
普通液态环氧树脂外观
用酸性树脂的、羧基,使环氧开环,再与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异氰酸酯反应。还可以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温反应,其加成物添加到聚氨酯胶黏剂中;胶的初黏;耐热以及水解稳定性等都能提高还可用醇胺或胺反应生成多元醇,在加成物中有叔氮原子的存在,可加速NCO反应。
用环氧树脂作多羟基组分结合了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耐化学性能,制造聚氨酯胶黏剂使用的环氧树脂一般采用EP-12、EP-13、EP-16和EP-20等品种。
改性方法
1. 选择固化剂;
2. 添加反应性稀释剂;
3. 添加填充剂;
4. 添加特种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
5. 改良环氧树脂本身。

⑶ 树脂在常温下的状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树脂在常温状态下 可以以固态和液态形式存在

⑷ 桶装树脂是危险品吗

桶装树脂是危险品。
桶装的树脂一般都是液体树脂,所以桶装树脂同样有危险性,如果包装泄露、没有密封、包装破损等都有可能造成树脂的燃烧。所以桶装树脂属于危险品中的第三类易燃液体。
树脂的包装主要根据其具体的形态而不同,树脂分为固态和液体,固体是纯树脂不具有危险性,多是使用专用的纸类包装袋。液体树脂一般是使用塑料桶或者铁桶进行包装密封以提高其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

⑸ 树脂是不是塑料

树脂不是塑料,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回有流动倾答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按用途分:工业级;食品级;分析级;核子级;双层床用树脂;高流速混床用树脂;移动床用和覆盖过滤器用树脂等类。

2,当有些树受伤的时候,它会分泌出一种厚厚的,有点粘粘的物质,有的时候还是固体的,这个就是树脂(Resins)。我们常常会接触到的安息香(Benzoin)就是一种树脂。

天然的树脂是有很高的理疗价值的,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相当困难,因为它们非常厚而且很粘的。所以在芳香疗法中,我们都会利用溶剂或者是酒精把天然树脂加工成可以使用的液态树脂。

树脂不仅能保护和封闭自身的创伤,还有许多其他妙用。比如说做香料,用作药材以及加工涂料等等。树脂在医药中更是一宝,它能调和五脏,除去腹中的疾病。枫香树的根、叶和果实也可入药,能祛风通经胳。

⑹ 请问有些产品中使用到树脂材料,那树脂是什么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树脂的分类
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除按树脂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外,还可按合成反应和主链组成来进行分类。
1、按树脂合成反应分类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2、按树脂分子主链组成分类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如有机硅。

⑺ 什么是B阶段环氧树脂

1. 半固化片中所用树脂次要为热塑性树脂如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聚酰亚胺等多个种类,相应的黏结片为FR-4、BT、PI等不同品牌,其物感性能和电气功能都不尽相反,黏结片在消费进程中其树脂通常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A阶段:在室温下可以完全活动的液态树脂,这是玻纤布浸胶时形态。 B阶段:环氧树脂局部交联处于半固化形态,在加热条件下,又能恢复到液体形态。 C阶段:树脂全部交联为C阶段,在加热加压下会硬化,但不能再成为液态,这是多层板压制后半固化片转成的最终形态。 2. 多层印制板的层压技术是指应用半固化片(由玻璃布浸渍环氧树脂后,烘去溶剂制成的一种片状资料)。其中的树脂处于B阶段,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具有活动性并能迅速地固化和完成黏结,将导电图形在低温、高压下黏合起来的技术。 3.覆树脂铜箔RCC(Resin Coated Copper,涂树脂铜箔或背胶铜箔)是在极薄的电解铜箔(厚度普通不超越18μm)的粗化面上精细涂覆上一层或两层特殊的环氧树脂或其他高功能树脂(树脂层厚度普通60~80μm),经烘箱枯燥脱去溶剂、树脂半固化到达 B阶段 构成的。 RCC在HDI多层板的制造进程中,取代传统的黏结片与铜箔的作用,作为绝缘介质和导电层,可以采用传统多层板成型工艺与芯板一同积层(Build—up)压制成型,采用非机械钻孔技术(通常为激光成孑L等新技术)构成微孔,到达电气互连,从而完成印制板的高密度化。作为制造HDI的一种最次要的基材,RCC在国外已有十余年的开展历史,其消费制造与使用技术在日本等印制板技术先进的国度或地域曾经十分成熟,并随着HDI技术的迅速开展而在高端电子产品,如挪动电话、手持电脑、PDA等范畴失掉了普遍的使用。 RCC产品技术不但需要高技术含量的树脂配方,而且也需求公用的精细涂覆与后加工等制造与处置设备。同时,设备技术高新,需求出口,投资宏大。因而,过来只要日本、欧美等多数国外电子资料制造厂家才干消费出RCC产品,中国国际是空白;国际印制板企业开发制造HDI所需的RCC产品完全依赖出口,价钱高,交货时间长,不利于国际HDI的开展。2002年8月中国际地第一条RCC公用消费线在广东生益建成并投入批量消费,成功消费出高程度的RCC产品。RCC是超薄铜箔的粗化面上涂覆一层可以满足特定功能要求的高功能树脂组合物,然后经烘箱枯燥半固化,在铜箔的粗化面上构成一层厚度平均的树脂膜而构成。RCC根本制造流程可分为涂消费和后加工处置两大局部。其中RCC涂覆消费由RCC树脂胶液制备零碎、精细涂覆零碎及树脂枯燥半固化零碎构成。 4. 酚醛树脂的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阶段)热固性酚醛树脂是体型缩聚控制在一定水平内的产物,在适宜的反响条件下可促使体型缩聚持续停止,固化成体型高聚物,在这一阶段生成线型、支链少的低分子混合物,该树脂的均匀绝对分子质量较低,在300—1000范围内,表现出可溶性质,即易溶于乙醇(酒精)、丙酮等溶剂中。常温下具有活动性,加热后能变成B、C阶段。第二阶段又称B阶段,是由第一阶段树脂经过热处置或酸催化进一步缩聚而成,在加热时具有橡胶似的弹性,能拉成丝,不粘手;常温下不溶于乙醇和丙酮之中,仅能溶胀,或加热时局部溶解,这是树脂固化的两头形态,具有加热变软的特点。第三阶段又称C阶段,是二阶树脂经过加热或酸催化进一步缩分解体型网状构造的树脂,属于不溶、不熔的固体物质,是加热固化的最终形态。 5. B阶段的构造与固化物的性质像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这类的热固性树脂,人们很早就懂得应用B阶段树脂制品或许参加补强资料后制成预浸料。这种B阶段树脂成型时只需采用加热加压就行,它的消费效率要比直接从树脂成型高得多,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失掉制品。但是经过B阶段所失掉的制品和直接从树脂相比拟在构造和物性等方面的差异不是非常分明,另内在储存进程中B阶段树脂在构造和物性方面有无变化?为理解决这些问题,异样也用上述的树脂和固化剂(工匕工一卜828和DDM)试制成B阶段树脂,其中未添加促进剂。将它们储存1—6个月,每一个月从中抽出样品固化后与相反条件下直接从树脂固化的试样一同作物性测定。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冲击强度都处在同一个程度上。即用直接办法固化的环氧树脂与处于B阶段形态的树脂储存1一6个月之后的固化物其力学功能根本上是相反的。 6. 环氧树脂是一个开展很快的树脂种类,目前品种很多,并且不时有新种类呈现。环氧树脂的分类办法很多。 按其化学构造和环氧基的结合方式大体上分为五大业。这种分类办法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环氧树脂在固化进程中的行为和固化物的功能。(1)缩水甘油醚类,(2)缩水甘油酯类,(3)缩水甘油胺类,(4)脂肪族环氧化合物,(5)脂环族环氧化合物。此外,还有混合型环氧树脂,即分子构造中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TDE—85环氧树,AFG-90环氧树脂。也可以按官能团(环氧基)的数量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对反响性树脂而言,官能团数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还可以按室温下树脂的形态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这在实践运用时很重要。液态树脂可用作浇注料、无溶剂胶粘剂和涂料等。固态树脂可用于粉末涂料和固态成型资料等。这里所说的固态环氧树脂不是己到达,b阶段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也不是到达C阶段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已固化的树脂),而是绝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单纯的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塑性的固态低聚物。

⑻ 如何加速使液体树脂快速凝固且不变形无气泡

配方工艺调整下,固化用量很关键

不饱和聚酯树脂中阻聚剂及其他添加剂的影响
为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稳定,常在其中加入阻聚剂或缓聚剂。这是一种能与链自由基反应形成非自由基或不能再引发的低活性自由基,使交联固化速率降低为零的物质。因此,低反应活性的树脂有可能因为其中加入的阻聚剂量很少而显得反应活性很高,而高反应活性的树脂也可能因其中加入了过量的阻聚剂而变得不甚活泼。另外其他添加剂例如:阻燃剂、色浆、低收缩剂、各种填料的加入,引入了磷、卤、金属离子或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树脂交链反应活性。
(6)固化剂、阻聚剂用量的影响
用JX-196树脂作固化实验,不同固化剂、阻聚剂用量的影响如下:
组号 BPO TBC HQ N-Cu 凝胶时间min 放热峰温度℃ 固化时间min
1 0.3 0 0 0 3.7 178 1.7
2 0.3 0.02 0.07 0.07 12.9 143 3.05
3 0.3 0.02 0.07 0.02 12.3 167 2.7
4 0.3 0.04 0.04 0.04 11.3 164 2.6
5 0.6 0.02 0.07 0.07 8.3 181 1.7
6 0.6 0.02 0.07 0.02 6.4 184 1.5
7 0.6 0.04 0.04 0.04 7.6 185 1.3
8 0.9 0.04 0.04 0.04 4.2 191 1.2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三组不同固化剂用量固化结果形成三个阶梯,用量越大,固化越快,放热峰越高。不同的阻聚剂和不同的用量固化效果也为不相同。因此在树脂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好阻聚剂、固化剂的合理匹配十分重要。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网络结构分析
2.1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网络结构
不饱和聚酯中的双键与交联剂中的双键聚合形成不溶不熔的交联网络结构,网络中含有两种聚合物分子链结构。网络主体由不饱和聚酯分子链的无规线团组成,苯乙烯共聚分子链穿插其中,将不饱和聚酯分子链连接和固定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在网中不饱和聚酯分子链平均分子量为1000-3000。连接在不饱和聚酯分子链间苯乙烯分子链的长度为1-3个,而从某个引发点开始,聚酯分子 → 苯乙烯 链 → 聚酯分子 → 苯乙烯链 → 这样的连续重复,最多也只有7-8个交替,这样苯乙烯共聚物分子链平均分子量可达8000-14000。整个网络结构平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如果网络分子量小于10000会直接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 ,如强度、弹性和韧性等。
2.2 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网络的长寿命自由基
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网络在固化过程中,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各自双键的聚合进程及残留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特色。实验表明不管聚酯树脂交联网络完善与否,都会产生一些自由基无法终止的空间位阻的死点,形成长寿命自由基。这些长寿命自由基又只会存在于不饱和聚酯链上,而不会出现在只有两个官能度的小分子的交联剂上。由于长寿命自由基的存在,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交联反应仍能进行。温度的升高,特别是接近树脂玻璃化温度时,分子的可动性大大增加,长寿命自由基得以活动,可以和残余的交联剂单体继续进行交联反应,这就是树脂后固化可以提高固化度的原因。
2.3 聚酯树脂网络结构中的微相分离现象
实验分析表明,在交联良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中也存在着一种微相分离结构。这种微相分离很可能是在聚合过程中,由于不同分子链的相互排斥作用,聚酯链和交联剂以某种方式分别敛集在一起而产生了分相。固化初期的放热峰使两相相互溶合在一起,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形成均匀网络的重要条件。但放热峰后相分离的过程又在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进行和发展。低温的处理可加速该微相分离的发展,相反,热处理可以消除这种微相分离。当温度升高时首先可以使敛集较松的分相区破坏,温度再升高又可使敛集较紧的分相区破坏,最后,玻璃化温度以上的高温就可使所有分相区消除。相区一经破坏,再重新聚集分相就不象聚合时单体运动、排列自如,而要受到网络的限制。而在两相玻璃化温度以上的高温处理导致在网络均匀状态下进一步的聚合和交联,可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微相分离。
微相分离现象的存在对材料的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实验表明,同一条件下聚酯浇铸体样品,25℃室温固化30天,固化度达到90.2%,其巴柯硬度为38.5。而经高温处理后,虽然固化度提高不大为92.6%,但由于消除了相分离的影响,巴柯硬度竟达到44.4。可见微相分离对树脂的硬度影响很大。同时也可以理解高温后处理试样刚度大大超过室温固化试样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要十分强调不饱和树脂玻璃钢制品,尤其是防腐蚀、食品用等玻璃钢设备,一定要经过高温后处理,消除微相分离现象再投入使用。
2.4交联剂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上面已经说到,两种单体交联固化时,竞聚率在影响不饱和聚酯树交联网络的均匀性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交联剂时必须注意竞聚率,使交联剂与不饱和聚酯能很好的交替共聚,形成均匀的网络结构。此外交联剂分子量要小一点,官能度要低,与聚酯要有优良的相容*联剂用量的选择上,一般说来交联剂用量过少,不饱和聚酯的双键不能完全反应,用量过多又必然形成大量的塑性链,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使树脂形成均匀紧密地网络。实验表明,交联剂苯乙烯的用量通常为35%左右,即与聚酯双键之比在1:1.6-2.4之间。
2.5不饱和聚酯分子量对交联网络的影响
聚酯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分子量越小,分子链越短。实验表明,随着聚酯分子量的增加,形成完整网络的概率也越大,分子量小,形成完整网络就较困难。随着分子量增加,网络中端基减少,节点增加,耐热性越好。因此分子量大的树脂耐热性能较高。
2.6 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不饱和聚酯交联点间分子结构对网络热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单元由双键、酯键、醚键、亚甲撑、芳环类等集团组成。一般情况下,双键之间的链节越短,树脂的热变性温度就越高。双键间链节延长会使热变性温度降低。
弯曲强度是材料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的综合体现,是材料性能重要的指标。树脂的交联密度越高,承受负荷的分子链越多,弯曲强度也应越高。但有时实际上却非如此。这是因为树脂网络是极不均匀的,而且均匀*联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各分子链的受力也不均匀。再有,高交联密度树脂其分子张紧而难以运动,变性量很小,在外力作用下宁折不弯。可见高交联树脂由于均匀性差,分子链难以松弛双重原因会造成他们弯曲强度不高。一个有高温使用价值的树脂,其理想的分子结构应该是在双键间主链中引入一连串非对称的芳杂环结构,最好能带有少量的极性键。
2.7 引发剂及固化条件对树脂网络结构的影响
(1)引发剂种类不同 ,树脂交联固化性能也不同。以过氧化环己酮(HCH)/环烷酸钴(CoN)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二甲基苯胺(DMA)两种氧化-还原体系为例进行固化实验可以看到:以BPO/DMA体系引发以苯乙烯为交联剂的树脂,固化达80h的过程中用丙酮萃取的百分率缓慢下降至24.9%,而以HCH/CoN体系引发同样以苯乙烯为交联剂的树脂固化至4.5h后即下降至24.5%,可见以HCH/CoN体系引发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要比BPO/DMA体系引发更为有效。同时发现,以HCH/CoN引发体系固化的树脂网络中长寿命自由基的数量10个月后仍然不低于固化80天后的数量。相比之下,以BPO/DMA引发体系固化的树脂网络中长寿命自由基的数量却很快消失殆尽了,充分说明该体系对树脂网络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尤其固化后期要达到较高的固化程度比较困难。
(2)固化条件不同树脂固化网络的性能也将有很大差异。以天津巨星公司JX-196树脂为例:取JX-196树脂,加入HCH/CoN引发体系后分成两份,分别置于25℃恒温水浴和25℃空气浴中,记录下每一试样在固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在固化前期树脂的温度情况水浴与

空气浴基本一致,但是在凝胶以后,在空气浴中固化样品放热峰较高,而在水浴中固化样品放热峰温度比前者要低20-30℃。再将两种样品进行后固化处理以后测定,在空气浴中固化的试样各种性能参数都明显优于在水浴中固化的试样。这说明同一树脂在经历不同固化条件时,起始的固化度有明显差别。虽然只要有足够的引发剂存在并经高温后处理,最终固化度将趋于一致,可是固化性能却有显著差别。这就是说,初始的固化条件奠定了交联网络结构基础,因而也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确定了材料的物性。所以在固化工艺中有一种所谓成夹生饭无法再煮熟之说。树脂固化以后分子就难以穿插运动了,因此影响网络结构的关键时刻是凝胶时刻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为了保证树脂网络结构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要求交联剂继续渗透和溶胀,而此时出现的放热峰起到了这种作用,虽然交联产物最终固化度未见得更高,但性能却要比无放热峰者为好。
JX-196树脂在空气浴与水浴中固化性能比较
凝胶时间min 放热峰温度℃ 巴柯硬度 弯曲强度KPa
空气浴℃ 9.7 184 43 211
水浴℃ 11.6 163 30 188

⑼ 找一种热固性树脂:常温下较长时间保持粘稠的液态,加热后迅速固化,形成有一定韧性不溶不熔的固体。

到是有一种 常温是固体 加热100度熔化 一分钟就固化

⑽ 环氧树脂是非晶态物质吗

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脂,是由不同分子量、结构相似的环氧树脂分子组成,本身是一种混合物,属于非晶态物质。
环氧树脂有液态的也有固态的,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是液态,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状态逐渐变化为玻璃态、固态。以最常用也是产量最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低分子量的E44、E51环氧树脂在常温条件下是液态的。分子量比较大的E20环氧树脂在常温条件下则是固态的。其实E44、E51常温情况下也属于过冷液体,在室温下这些树脂应当呈固体状态,它们的晶体大约在42摄氏度左右时融化。
环氧树脂结晶是物理变化,是可逆过程。而环氧树脂的固化是化学变化,是不可逆过程。由于环氧树脂属于热固性树脂,固化后加热是不可以在融化的。
环氧树脂胶通常情况下是两组分的,分为A、B两份组份。A组份是环氧树脂组份;B组份是固化剂组份。因此环氧胶又成为AB胶。也有单组份的环氧胶,比如用于电子封装的高温固化单组份液体环氧胶。不管是单组份还是双组份的环氧胶,都是加入了固化剂的。没加固化剂的只能称之为环氧树脂原料,加了固化剂才能称之为环氧树脂胶。

阅读全文

与常温下液态树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色污水怎么造成的 浏览:1000
烤瓷牙能树脂 浏览:81
水洗沙污水用那种设备 浏览:497
浙江纯净水哪个牌子好 浏览:871
3mlc型怎么换前置滤芯 浏览:919
污水处理厂管网怎么算占地 浏览:474
饮水机开门接水的那块板叫什么 浏览:896
挖机先导滤芯在哪里 浏览:605
污水怎么接入市政 浏览:659
纯水乐有多少规格 浏览:623
洗车场废水如何循环 浏览:752
直接在水管接的超滤机子过滤出的水 浏览:371
宠物自动饮水机行情怎么样 浏览:862
常州树脂板加工工厂 浏览:58
别克君威怎么看空调滤芯 浏览:282
屈臣氏蒸馏水饮用 浏览:318
细胞离子交换是什么反应 浏览:157
卡车空滤器滤芯是什么东西 浏览:378
如果某种液体蒸馏时具有恒定的沸点 浏览:381
渔船油污水怎么处理 浏览: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