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无纺布可做滤材
无纺布滤材有很多种,比如说干法无纺布和湿法无纺布。湿法无纺布原料大多都是可自然降解的。一,湿法无纺布纤维长度大多在10mm内,特殊产品有到20mm内的,但只是少量添加。干法无纺布用纤维长度一般在38mm以上,特殊有20mm以上的,但只是少量添加。二,湿法无纺布都有不同比例的自然降解功能,而干法无纺布大多不能自然降解只是裂解,自然降解和裂解不是一个概念,自然降解是无纺布在一定时间内经自然条件变为腐植物,并不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有害物质。而裂解是在纺纤过程中加入可降解的物质,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自然条件影响,其纤维制品出现破裂现象,实际其化学成份的那部分丝毫没有改变,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依然存在,长期累积对土壤,水源的危害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三,后从纤维成网、定形上划分,无纺布生产一般工艺为,投料,梳理(梳解),成网(定形),固化(干燥)等。关键是湿法无纺布是在液体(浆料)中完成成网(定形),而干法无纺布是在干态条件下完成。并不是纤网着着水,如水刺工艺,浸渍工艺也统称湿法无纺布。选择哪种无纺布取决于你需要用来过滤哪种材料,干法无纺布滤材主要应用于液体过滤可复合膜材料、液体过滤、工程布等。湿法无纺布滤材主要用于液体过滤、电池隔膜、导电布基材、反渗透贴膜、R0膜、医疗过滤等。
B. 陶氏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利用的是反抄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C. RO膜是什么材料做的
反渗透膜。
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0.0001微米),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
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矿物离子能够通过(通过的离子无益损取向),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
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国内外,医学军用民用领域,都采取顶级RO膜进行高分子过滤。
(3)反渗透膜无纺布材质扩展阅读:
反渗透机理模型的经典模型:
1、先吸附毛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由Sourirajan提出。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80,90年代,邓宇等提出的,能够解释1和2模型的统一的现代最贴切的逆渗透机理模型。既“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即膜干时,膜收缩致密,孔隙闭合,电镜下看不到;膜湿时,膜材料溶胀,膜的孔隙被溶剂溶胀,孔打开。合并就是“干闭湿开”脱盐模型。
D. 反渗透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反渗透膜一般为四层,无纺布为基层,其上为聚砜支撑层,实际就是一层超滤膜,再上为脱盐层,材料为芳香族聚酰胺。最上为功能层,比如说抗污染,抗氧化材料等
E. 反渗透膜有哪几种
反渗透膜有哪几种?
1、聚四氟乙烯(PTFE):膜的特点是最广泛的化学兼容性、能耐受DMSO、THF、DMF、二氯甲烷,氯仿等强溶剂。应用:所有有机溶液的过滤,特别是其它滤膜不能耐受的强溶剂的过滤。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的种类特点介绍。
2、混合纤维素酯:特点是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高、无介质脱落、质地薄、阻力小、滤速快、吸附极小。用途:医药工业需热压灭菌的水针剂、大输液滤除微粒。对热敏性药物的除菌用0.45微米的滤膜(或0.2)溶液中微粒及油类不溶物的分析测定及水质污染指数测定。应用于体细胞杂交和线粒互补预测杂种优势研究等科研部门。
3、尼龙膜:特点是耐温性能良好可耐121℃饱和蒸汽热压消毒30min,最高工作温度60℃。化学稳定良好,能耐受稀酸、稀碱、醇类、酯类、油类、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及有机氧化物等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用途:电子、微电子、半导体工业水过滤、组织培养基过滤。药液过滤、饮料过滤、高纯化学制品过滤、水溶液和有机流动相的过滤。
4、聚丙烯:特点是无任何粘接剂、化学性能稳定、不易破损、耐高温,能经受高压灭菌。无毒无味,耐酸碱。用途:适用于制作各种粗、精滤器。折叠式滤芯。因此,膜也适用于各种行业。适用于饮料、医药等行业的板框压滤机滤膜。
F. 反渗透膜的基层材料无纺布的特性你知道吗,什么材料的无纺布,过滤精度,厚度,工业的还是名用的,哪里能
很多家 三菱 奥斯龙 阿瓦 科润
G. 有谁知道反渗透膜的材质与纳滤膜有什么不同
反渗透膜是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
纳滤膜材质是聚酰胺材质。
H. 国内有没有能做反渗透膜材料用无纺布设备设备的
据我所知,设备国内是很成熟的,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工艺,二是原材料,反渗版透膜对支撑用权的无纺布要较高的性能要求,制造该无纺布需要特制的纤维。目前做这方面纤维的主要是日本帝人等公司,另外,布的工艺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做的最好的是日本的AWA,是DOW的供应商
I. 净水机RO 膜上的黑胶圈是干啥的
净水机RO 膜上的黑胶圈是干啥的?反渗透膜。它是保障净水机出水水质的核心。今天小尼就大家聊聊RO膜,让大家对反渗透净水机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更科学合理的使用它。
1、产品材质
RO反渗透膜是由交联芳香族聚酰胺(脱盐层)、聚砜(疏松支撑层)、聚酯无纺布(基层)三部分组成。滤芯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劣质材料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2、过滤原理
在自然渗透中,水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最终达到浓度平衡。RO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外力(克服渗透压)使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流动,一般是通过高压水泵来提供外力。
3、孔径大小
RO膜的孔径仅为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0.0001微米),而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小部分离子可以通过。
4、主要作用
RO膜的核心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比如:钙、镁、细菌、病毒、有机物(农药、激素)、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一般安装在净水设备的第三级过滤位置,起处理污染物质的核心作用。
5、注意事项
未开封的RO膜需要真空包装,保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不可受冻结冰。此外,进入膜元件的水中余氯含量不得超过0.05mg/L,所以保持前级活性炭滤芯的吸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6、常见误区
虽然RO反渗透净水器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率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很多用户对RO膜的认识和应用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1:认为经过RO膜过滤的水,TDS值就应该是1~10这样很小的数字。
事实:TDS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相对数值,会随着RO膜的脱盐率和原水水质变化而变化。
出水TDS值=进水TDS值*(1-RO膜脱盐率)。
由于RO膜的脱盐率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为96%-98%),因此当进水水质的TDS值越高,出水水质的TDS值也就越高。
目前国家健康饮用水的TDS标准值为0ppm—50ppm,法兰尼RO反渗透净水器出水水质TDS值均在50以下,符合直饮水标准,可放心饮用。
误区2:RO反渗透膜产生的废水太多,浪费水资源。
事实:在制水的过程中,机器通过排放浓水来冲洗反渗透膜,防止堵塞,因此有净水必定会有废水。
所谓的“废水”,其实已经经过前几级滤芯的预处理,去除了水中的余氯、悬浮物、铁锈、胶体等,以及大部分有机物,完全可以用作洗用水,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淘米、洗菜、刷锅、洗碗、抹桌子、洗衣服、拖地板、冲厕所等。在合理利用下,并没有存在大量浪费水的现象。
J. 避免反渗透膜受到污染有哪些好办法
1.1 反渗透膜膜性能的损坏,而造成膜污染
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约120μm厚;
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约40μm厚;
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约0.2μm厚。
根据其性能结构,如渗透膜膜性能损坏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新反渗透膜的保养不规范;
停运状态下,反渗透膜保养不规范;
环境温度在5℃以下;
系统在高压状态下运行;
关机时的操作不当。
水质变化频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质同设计时的水质有变化,使预处理负荷加大,由于进水中含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粒状物和胶体等杂质增多,因此膜污染机率增大。
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过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减外,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也是导致膜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正确投加药剂
复合聚酰胺膜在使用中,因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没有正确投加氯等消毒剂,加上用户对微生物的预防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膜表面磨损
膜元件被异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损(如沙粒等),此种情况要用探测法探测系统内元件,找到已经损坏元件,改造预处理,更换膜元件
反渗透膜污染的现象
在反渗透操作过程中,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得某些溶质在膜面附近发生积聚,从而发生膜污堵现象。
常见的污堵征兆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生物污堵(症状逐渐出现)有机沉积物主要是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天然有机聚合体以及所有含碳物质。最初表现为脱盐率上升、压降升高和产水降低。再有就是胶体污堵(症状逐渐出现)膜分离过程中,金属离子的浓缩及溶液PH值的变化,都有可能是金属氢氧化物(主要以Fe(OH)3为代表)沉积,造成污堵。最初表现为脱盐率的轻微降低,并逐步增大,最后压降升高和产水降低。还有是颗粒物污堵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保安过滤器出现问题,会导致颗粒物进入系统,造成膜的颗粒物污堵。
最初表现为浓水流速增加,脱盐率在初期变化不大,产水量逐渐降低,系统压降升高很快。最后常见的还有化学结垢(症状很快出现)当给水含有较高的Ca2+、Mg2+、HCO3-、CO32-、SO42-等离子时,会产生CaCO3、CaSO4、MgCO3等垢沉积在膜表面上。其表现为脱盐率下降,特别在最后一段十分明显,以及产水量下降。
膜污染是导致膜渗透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包括膜的孔道和大分子溶质堵塞引起膜过滤阻力增加;溶质在孔内壁吸附;膜面形成凝胶层增加传质阻力。组分在膜孔中沉积,将造成膜孔减小甚至堵塞,实际上减小了膜的有效面积。组分在膜表面沉积形成的污染层所产生的额外阻力可能远大于膜本身的阻力,而使渗透流量与膜本身的渗透性无关[25]。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污染程度同膜材料、保留液中溶剂以及大分子溶质的浓度、性质、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电荷组成、温度和操作压力等有关,污染严重时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
解决办法
完善预处理
反渗透预处理是为了做到:
(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悬浮杂质、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2)防止膜表面上结垢。反渗透装置运行中,由于水的浓缩,有一些难溶盐沉积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这些难溶盐的生成。
(3)确保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长的使用时间。
对膜进行清洗
尽管料液经过各种预处理措施,长期使用后膜表面还可能产生沉积和结垢,使膜孔堵塞,产水量下降,因此对污染膜进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但反渗透膜系统不能等到污染很严重后才来清洗,这样将会增加清洗难度,也使清洗步骤增多和清洗时间延长。要正确地把握清洗时机,及时清除污垢。
清洗条件:
a. 产品水量比正常时下降5%-10%。
b. 为保正产品水量,修正温度后的供水压力增加10%-15%。
c. 透过水质电导率(含盐量增加)增加5%-10%。
d. 多段RO系统,通过不同段的压降明显增加。
清洗方法:先进行系统反冲;再进行负压清洗;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机械清洗;再进行化学清洗;有条件的可以超声清洗;在线电场清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便价格昂贵;由于化学清洗效果比较好,其余方法有些不容易实现,而各供应商提供的药剂虽名称及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原理大致相同。
清洗步骤如下:
清洗单段系统:⑴配置清洗液;⑵低流量输入清洗液;⑶循环;⑷浸泡;⑸高流量水泵循环;⑹冲洗;⑺重启系统。
针对特殊污染物清洗有:清洗硫酸盐垢、清洗碳酸盐垢、清洗铁锰污染、清洗有机物污染等。
对膜进行适宜保养
新反渗透膜的保养新的反渗透膜元件通常浸润1%NaHSO3和18%的甘油水溶液后贮存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不破的情况下,贮存1年左右,也不会影响其寿命和性能。当塑料袋开口后,应尽快使用,以免因NaHSO3在空气中氧化,对元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膜应尽量在使用前开封。在非生产期内,反渗透系统的保养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系统短期内停运(1-3天):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4~16分钟;保持平常的自然水流,让水流入浓水道。
2、系统停运一周以上(环境温度在5℃以上):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4~16分钟;按照反渗透系统操作说明书中有关系统化学清洗的方法进行化学清洗;化学清洗完毕后,冲洗干净反渗透膜;配制0.5%的福尔马林溶液,低压输入系统内,循环10分钟;关闭所有系统的阀门,进行封存;
如系统停运10天以上,则每10天须更换一次福尔马林溶液。
3、环境温度在5℃以下: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4~16分钟;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环境温度升高到5℃以上,然后按照1的方法,进行系统保养;若无条件对环境温度进行升高,则:低压(0.1MPa),流量为系统产水量的1/3的水进行长流,以防止反渗透膜被冻坏,并且保证每天使系统运行2小时;按照1中2)、3)的方法,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后,将反渗透膜取出,移至环境温度大于5℃的地方,浸泡在配制好的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每两天翻转一次,系统管道中的水应排放干净,以防止因结冰而造成系统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