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离子交换柱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顺序,哪个前哪个后若阳离子在前,那是为什么若阴离子在前,又是为什
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前面 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的弱碱性阴离子在和阴离子树脂交换回时置换出氢氧根答离子,阻止交换继续进行,而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能置换出氢离子, 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置换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会和氢离子结合成水,不会影响继续交换。 还有就是因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容易被污染,阳离子抗污染能力要好一点,再一个价格也双较低,所以让阳树脂再前面
Ⅱ 我想问一下 离子交换树脂的问题 原水是先进入阴离子交换树脂还是阳离子交换树脂
对普通的水的软化处理工艺目的就是去除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所以,原水先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Ⅲ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颠倒位置吗
不可以颠倒位置。因为我们试过。
Ⅳ 离子交换树脂的洗脱顺序和什么有关
和树脂的亲和力有关,主要是静电吸引,其次是疏水作用。
树脂的交联度,即树脂基体版聚合时所用二权乙烯苯的百分数,对树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聚合得比较紧密,坚牢而耐用,密度较高,内部空隙较少,对离子的选择性较强。
而交联度低的树脂孔隙较大,脱色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但在工作时的膨胀性较大,机械强度稍低,比较脆而易碎。
(4)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顺序扩展阅读:
大孔树脂内部的孔隙又多又大,表面积很大,活性中心多,离子扩散速度快,离子交换速度也快很多,约比凝胶型树脂快约十倍。使用时的作用快、效率高,所需处理时间缩短。
大孔树脂还有多种优点耐溶胀,不易碎裂,耐氧化,耐磨损,耐热及耐温度变化,以及对有机大分子物质较易吸附和交换,因而抗污染力强,并较容易再生。
交联度高的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较强,大孔结构树脂的选择性小于凝胶型树脂。这种选择性在稀溶液中较大,在浓溶液中较小。
Ⅳ 离子交换柱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顺序,哪个前哪个后
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前面 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的弱碱性阴离子在和阴离子树脂交换时专置换出氢氧根离子,属阻止交换继续进行,而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能置换出氢离子, 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置换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会和氢离子结合成水,不会影响继续交换。 还有就是因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容易被污染,阳离子抗污染能力要好一点。
Ⅵ 水的净化实验中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否颠倒顺序安装
不叫水的净化,在水的除盐水处理中,应按阳,阴交换顺序对交换柱进行安装,不能颠倒安装,否则影响终端出水质量…。华粼水质
Ⅶ 在水处理实际应用中,离子交换树脂选择顺序如何有什么规律
阳离子交抄换树脂在稀溶液中的的选袭择性顺序如下:Fe3+>A13+>Ca2+>Mg2+>K+≈NH4+>Na+>H+
这可归纳为①离子所带电荷越大,越易被吸着;②当离子所带电荷量相同时,离子水合半径较小的易被吸着。
弱酸性阳树脂对H+的选择性向前移动,羧酸型树脂对H+的选择性居于Fe3+之前。
在浓溶液中选择顺序有所不同,某些低价离子会居于高价离子前面。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顺序:在淡水的离子交换除盐处理系统中,即进水是稀酸溶液时,阴离子的选择顺序为SO42-(+HSO4-)>CL->HCO3->HSiO-;
当OH型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用碱进行再生时,即对于进水是浓碱溶液,阴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CL—>SO42—>CO32->HSiO3—;
据此,可以推知,OH型离子交换树脂对于水中常见阴离子的选择顺序,遵循以下三条规则:
(1)在强弱酸混合的溶液中,OH型离子交换树脂易吸着强酸阴离子。
(2)浓溶液与稀溶液,前者利于低价离子被吸着,后者利于高价离子被吸取。
(3)在浓度和价数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性系数大的易被吸着。
Ⅷ 离子交换柱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顺序,哪个前
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前面 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的弱碱性阴离子在和回阴离子树脂交换时置换出答氢氧根离子,阻止交换继续进行,而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能置换出氢离子, 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置换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会和氢离子结合成水,不会影响继续交换。 还有就是因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容易被污染,阳离子抗污染能力要好一点,再一个价格也双较低,所以让阳树脂再前面
Ⅸ 下列离子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次序
由于你提供的离子交换排代次序没有说明在什么样的介质情况下,尤其是放射性的离子选择性会在不同介质下更为敏感,所以我只能回答您常规水处理的一般应用数据,具体分析回答如下: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各种离子的交换能力是不同的,即有些离子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但吸着后要把它解吸下来就比较困难;反之,有些离子则难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但易被解吸,这种性能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影响到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和再生过程。
它有两个规律:
(1)离子带的电荷越多,越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例如两价离子比一价离子易被吸着;
(2)对于带有相同电荷量的离子,则原子序数大的元素,形成离子的水合半径小,较易被吸着。
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来说,它对水中各种常见离子的选择性次序为: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这个次序只适合于在含盐量不很高的水溶液中。在浓溶液中,离子间的干扰较大,且水合半径的大小顺序和上述的次序也有些差别,其结果是使得在浓溶液中各离子间的选择性差别较小。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除了和被吸着离子的本质有关外,还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特别是与其活性基团有关。例如含磺酸基(-SO3-)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H+的吸着能力并不很强,在选择性次序中H+居于Na+和Li+之间,即: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H+ >Li+;
而含有羧酸基(-COO-)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H+有特别强的吸着能力,H+的选择性甚至比Fe3+还强,即:
H+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Ⅹ 离子交换树脂的顺序号
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因)名称、基本名称组成。孔隙结构分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凡具有物理孔结构的称大孔型树脂,在全名称前加“大孔”。分类属酸性的应在名称前加“阳”,分类属碱性的,在名称前加“阴”。如: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根据其基体的种类分为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树脂中化学活性基团的种类决定了树脂的主要性质和类别。首先区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两大类,它们可分别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阴离子树脂又分为强碱性和弱碱性两类
(或再分出中强酸和中强碱性类)。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方式:
离子交换产品的型号以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的差异,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以区别基因、交联剂等的差异。第一、第二位数字的意义,见表8-1。
表8-1
树脂型号中的一、二位数字的意义
代号
0
1
2
3
4
5
6
分类名称
强酸性
弱酸性
强碱性
弱碱性
螫合性
两性
氧化还原性
骨架名称
苯乙烯系
丙烯酸系
醋酸系
环氧系
乙烯吡啶系
脲醛系
氯乙烯系
大孔树脂在型号前加“D”,凝胶型树脂的交联度值可在型号后用“×”号连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D011×7,表示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其交联度为7。
离子交换树脂在国内外都有很多制造厂家和很多品种。国内制造厂有数十家,主要的有上海树脂有限公司、南开化工厂、晨光化工研究院树脂厂、江苏色可赛思树脂有限公司、等;国外较著名的如美国Rohm
Hass公司生产的Amberlite系列、Success公司生产Ionresin系列、Dow化学公司的Dowex系列、法国Duolite系列和Asmit系列、日本的Diaion系列,还有Ionac系列、Allassion系列等。树脂的牌号多数由各制造厂或所在国自行规定。国外一些产品用字母C代表阳离子树脂(C为cation的第一个字母),A代表阴离子树脂(A为Anion的第一个字母),如Amberlite的IRC和IRA分别为阳树脂和阴树脂,亦分别代表阳树脂和阴树脂。我国化工部规定(HG2-884-76),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0
代表强酸性,1代表弱酸性,2代表强碱性,3代表弱碱性,4代表螯合性,5代表两性,6代表氧化还原。第二位数字代表不同的骨架结构:0代表苯乙烯系,1代表丙烯酸系,2代表酚醛系,3代表环氧系等。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以区别基体、交联基等的差异。
此外大孔型树脂在数字前加字母D。因此,D001是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