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膜系统故障判断和排除 反渗透膜系统主要存在两大类故障:(1)系统初始运行(调试)时产水量和脱盐率异常。(2)RO系统初始运行情况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产水量和脱盐率降低的情况。下面针对此两大类故障进行讨论。 反渗透膜系统初始运行(调试)的故障排除 反渗透膜系统初始调试时,可以把系统实际性能与VONTRON ROdesign系统辅助设计软件计算结果(污堵系数=1)进行对比,判断系统初始性能是否有异常。 产水量低,压力高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仪器仪表读数误差压力表、流量计使用前没有校正,读数不准确。压力表安装位置离压力容器两端较远,其读数含有管路的压力损失,但被作为进水压力则导致进水压力偏低,产水量偏低。 ⑵温度进水温度比初始设计时低,进水温度每降低3℃产水量约降低10%。 ⑶进水电导(或TDS)进水电导(或TDS)比设计值高很多,对于NaCL溶液TDS每增加1000ppm则渗透压增加约11.4psi(0.8bar),相同进水压力下,产水量将降低。 ⑷产水侧压力相同进水压力下,由于产水侧设置憋压或者产水管路偏小输送点远、高造成阻力较大,导致净压力减少,产水量降低。 ⑸压差正常情况,对于6芯装8040膜元件,两段压差约3~4bar。管路设计不合理导致压力损失较大或者二段浓水排放阀不完全关闭,这些都将导致净压力减少,从而导致产水量降低。 ⑹膜元件通量衰减湿膜元件保存不到位或湿膜元件装入系统后未采取保护措施,使膜元件变干,导致通量大幅衰减或无通量,从而导致系统产水量低。膜元件装入系统前没有确认进水是否达标,导致用含有阳离子、中性、两性表面活性剂或含有其它与膜不兼容的化学品的进水浸泡冲洗膜元件,致使膜元件通量衰减,从而导致系统产水量低。 脱盐率低,产水电导高 ⑴仪器仪表读数误差电导仪(或TDS仪)没有进行校正,读数误差较大,导致计算出的脱盐率低。 ⑵膜元件连接器或压力容器端板连接适配器密封泄露安装膜元件过程中,连接器上的‘O’型圈扭伤或脱落,导致高含盐水进入产水中。判断:首先测出每支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若有某个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偏高,再用‘探针法’判断露盐点的具体位置,若露盐点在连接器处则可以重新安装膜元件予以纠正;若露盐点在膜元件处,则须更换有问题的膜元件。 ⑶进水pH值反渗透膜比较理想的脱盐率范围为6~8,过低或过高的pH值对整个系统的脱盐率都有影响。 ⑷进水为地下水,水中碳酸氢根(HCO3-)含量较高地下水碱度较高,其HCO3-含量较高,由于HCO3-被脱除后,此平衡(CO2 + H2O à HCO3- + H+)将向右进行,导致系统产水pH变低,电导升高。 ⑸膜元件被氧化膜元件装入系统之前没有对预处理出水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致使余氯超标或含有其它氧化剂的进水进入膜系统,造成膜的氧化,使膜元件脱盐率降低。另外阳离子、中性、两性表面活性剂也会造成膜元件脱盐率的降低。 反渗透膜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故障排除 此类故障通常至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维持额定的产水量; 2.标准化后脱盐率降低,在反渗透系统中表现为产水电导率升高; 3.压降增加,在维持进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进水与浓水间的压差增大; 膜系统出现上述故障时,分析处理的步骤如下: ⑴根据故障的症状、位置及日常运行的数据记录初步判断污染属于哪一类型(污堵、结垢、微生物等);若无日常运行记录,则需对原水及浓水进行水质分析及预处理出水控制指标进行检测,帮助分析故障可能<
2. 反渗透膜出水水质检测出COD原因是什么
COD一般低于100,浊度小于1,你那个COD太高, 所以影响到你的整套系统水质回,有以下几种原因:1、膜漏了;2、分析有误;3、取样过程中被污染了;4、纯水管道长菌了
3. 反渗透膜元件产水管为什么会破裂
由于反渗透来膜元件对进水所含悬浮自物总量要求不可以高于相应标准,因此很多情况下采用悬浮物污染指标对膜元件进水进行相应的检测。通俗来说,检测其实就是反渗透膜产品被进水悬浮物堵塞严重程度,反渗透膜元件的污染指数标准规定是不可以大于三。通常预处理前还必须考虑进水的酸碱值。不同规格的反渗透膜元件其适应的酸碱值不尽相同,因此要按照对应规格反渗透膜的要求,调节进水的酸碱值大小。
4. 用海水晶制得水可以检测反渗透膜吗
每百斤自来水(淡水)添加3.4斤海水晶即可。一般适宜蛤蜊的盐度达到17到18度。回
勾兑时直接把海水答晶倒在自来水里就行了,如果不放心,可以花二三十元钱买一个盐度计观测盐度。
海水晶是海水及盐化工的产物,主要是通过对海水或卤水进行蒸发、离心、浓缩等一系列过程而生产出来的。其基本保留了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浓缩了的海水。在其中有选择地加入微量元素,不仅可以补充生产过程中流失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还使整个产品更富于实用化,如加入硒、钼等,不但促进水生动物生长,还可使其朝更加健康、营养、全面方向发展。
海水晶不属于食用盐,如果大剂量服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
5. 膜元件对原水水质的要求
反渗透装置的膜组件是一种精细元件,它易受机械损伤,污染和堵塞,对进水水质要求很高,所以必须根据水源的水质特点,进行原水的预处理,以保证反渗透装置正常进行。如涡卷式复合膜,它要求进水水质的指标为:混度<0.3 mg/L,色度清洁,无油和水,水温为15-32°C,污染指数<4,杂质颗粒直径<10μm,进水余氯<0.05 mg/L,COD<1.5 mg/L,铁离子<0.5 mg/L,pH值为6.0-10。
6. 如何检测反渗透膜破了
检查反渗透膜组件穿透或者渗漏的方法:
1、操作压力急剧下降。
2、出水水质急剧下降和进水差不多
3、出水水量急剧下降
4、浓水排放急剧增多
一般就这些表象,希望帮助到你!
7. 反渗透进水前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实验室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深层的过滤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种领域使用的反渗透装置,一旦投入使用,最终都需要清洗,只是清洗周期的长短不同而已。然而,在线清洗作为一种反渗透系统清洗保养、冲击性杀菌以及定期保护的手段,在面临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1. 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原因、特征
虽然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富裕量,以保证在紧急时刻不至于因为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或脱盐率下降、反渗透系统压差升高而使得供水不足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但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些富裕量的存在才使得有时候隐藏的故障不能够及时的表现出来,这样最终可能就演变为反渗透膜元件的重度污染。
2. 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概念
指反渗透系统进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及其它颗粒对RO膜产生的表面附着、沉积污染或者水中的化学离子成分在膜表面因浓差极化等因素导致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后的化学垢类生成等现象。重度污染则指污染后的单段压差大于系统投运初期单段压差值的2倍以上、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单支反渗透膜元件重量超过正常数值3公斤以上的情况。
3.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方式及步骤
3.1 首先用性能优良的备用膜元件替换反渗透系统上的待清洗膜元件, 以保证反渗透系统不停止运行,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的持续稳定。
3.2 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测试:
对每一支膜元件单独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脱盐率、产水量、压差、重量等,并作好测试前记录脱盐率、产水量和压差测试条件:符合不同类型膜厂商提供的标准。
3.3 系统清洗前了解系统目前运行状况。
3.4 采集运行反渗透系统的各参数指标,作好原始记录。
3.5 根据用户原水全分析报告、性能测试结果及所了解的系统信息判断清洗流程。
3.6 污染物的鉴定。首先根据3.5的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再通过特殊的设备、器具作进一步的验证,以确定具体污染物类型。
3.7 根据3.5、3.6的分析结果,确定所需清洗配方。当RO膜上的污染物确定后,我们可以选择膜制造商提供的系列配方,选择较为合适的一种或两种配方;或者选择特殊配方(当 RO 膜被特殊的污染物污染时,采用普通的配方效果欠佳,或者从经济性角度比较时,特殊配方较为经济)。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反渗透膜元件清洗的专用药剂。
3.8 在反渗透专用清洗设备上用以上清洗剂结合物理处理清洗手段进行试验性清洗,以选择恰当的清洗配方和清洗程序。
3.9 确定清洗方法,对以上所有膜元件进行处理。
3.10 对清洗后的膜元件进入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并作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将重新送入清洗设备进行处理。
3.11 整理清洗数据资料,写出清洗总结报告。
在反渗透的污染控制中,最根本的措施在于以反渗透为核心的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安装过程、反渗透系统各种耗材的选择、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控制。这些方面的良好把握对反渗透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当反渗透系统发生严重污染时,首先采取的措施一定是要分析污染的原因、查找解决污染的方法,并通过恰当的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反渗透系统进行清洗,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意味着清洗难度的下降。
8. 安装反渗透膜元件时如何区分进水端。
如果要是8寸膜的话,陶氏膜出厂时是安装有密封圈的,黑色的,那就是进专水端。
如果像东丽属之类的出厂时没有安装密封圈的话再膜型号的标签上应该有箭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水流方向,进水端就因该是在箭头的反方向。
如果要是刚上的新系统,那要看一下高压泵的管道了。高压泵进反渗透的那端就是进水端。
以前经常装膜,不知道说的对你有没有帮助。
你师父装的方向不一样那是因为系统可能分为一级两段,
因为二段的进水是一段浓水,所以二段的进水方向跟一段的方向相反。
9. 为什么反渗透膜元件一旦湿润就不能变干
膜元件干燥后会出现产水量的不可逆下降,具体参见膜技术手册。
ps:管理员不懂不要乱推荐,为什么反渗透膜元件一旦湿润就不能变干,啥叫报废,真业余啊。
10. 陶氏反渗透膜质量有问题,在哪里检测
陶氏反渗透膜元件在运行过程中难免遇见一些故障,对于陶氏反渗透膜遇回见故障有两种检查答方法,一种为在线查找,一种为离线查找。
在线查找
如果一件容器透盐率超出制定的标准时,这时候我们需要对每一个陶氏反渗透膜元件产品电导率来确定问题的起源进行一下研究。我们需要取样测量电导率通过使用一根塑料或不锈钢管在产品水管不同位置,取样管要在上面做上记号。这些记号位置也就是需取样位置。
取样管先插入到产品水管最远端,用来取样测试电导率,然后一段段向回抽得到电导率变化曲线。当给水流过压力容器浓度增加时,水的浓度也会增加。取样电导率膜元件之间的电导率就会变化为百分之二十。如果某一点位置电导率介跃变化,说明机械泄露出现泄漏。从分析的数据就可以找出陶氏反渗透膜元件运行故障。
离线查找
陶氏反渗透膜卷曲膜元件的非破坏性离线研究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真空试验法。如果真空破坏超出每分钟20kPa汞柱则表明陶氏反渗透膜元件已经泄漏不能使用。如果试验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则需要检查陶氏反渗透膜元件内部情况,对部分元件进行检查和污染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