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是什么: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水处理系统中最重专要的元属件之一,反渗透膜也可以叫RO膜或者逆渗透膜,它利用的是溶液的渗透技术,只不过它与常规的渗透技术是高刚相反了,它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杂质的膜分离操作。反渗透膜它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非对称膜和均相膜。
东丽反渗透膜的原理:
反渗透就是在浓溶液侧施加大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迫使水分子逆向(与自然渗透方向相反)通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的过程,由于在反渗透过程中,浓溶液侧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流向稀溶液,而绝大部分溶质(溶解性固体)却无法透过膜,被截留下来。故浓溶液被进一步浓缩或者说脱水,稀溶液被稀释纯化或者说脱盐。
❷ 反渗透膜主要技术原理都有哪些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理想半透膜只允许水内
通过而阻止盐通过,此容时膜纯水侧的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若在膜的盐水侧施加压力,那么水的自发流动将受到抑制而减慢,当
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当施加在膜盐水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
将流入纯水侧,上述现象就是水的反渗透(RO)处理的基本原理。
想要理解反渗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渗透,渗透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中生物中的细胞膜就是通过盐分及渗透原理保持水分的,腌黄瓜或是研制蔬菜的时候撒盐过段时间就会有水分析出,水分通过细胞膜进入盐度较高的方向,这种过程就叫做渗透。
反渗透的原理其实是根据渗透的原理进行的,通过增大盐度较高侧的压力,使水分从盐度较高的部分流向盐度较低区域,从而实现脱盐的效果,这种原理正好与渗透原理相反,所以叫反渗透。
渗透作用多发生于生物体以及细胞体,是获得生物才有的一种现象,反渗透属于渗透原理的反向应用。
❸ 反渗透膜的发展史
80年代发明的复合膜,由超薄反渗透膜、多孔支撑层、织物增强自叠加而成,透水量极大,除盐率高达99%,是理想的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在分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时也特别有效,因此对有机化工、酿造工业、三废处理等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21世纪以前,反渗透膜技术都是被国外所垄断,而中国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掌握了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这个历史要追述到建国初期,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将来在社会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员等首先在中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国C.E.Reid建议美国内务部将反渗透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1967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组织全国在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年,会战主力汇集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研制成功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界领军人物。
1982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国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浩劫,毕竟还是衰弱下去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赫然问世。
1984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海水淡化用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大面积商业化了,投入到了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军顶,以“中心”为依托,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实行集团化分体管理,所辖三个控股的中外合资公司,两个中资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同年,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正式公开问世,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反渗透膜产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中国制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复合膜元件开始投放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自主反渗透膜技术的国家。
❹ 废旧的反渗透膜还可以再利用吗,哪里有卖二手反渗透膜的
你是哪里的?我这里有若干废旧的反渗透膜(家用的),如有需要可以送你。不卖哦。
不过换下的废旧膜一般都不能再复新使用的了,有人说可以通过洗膜后重新使用,都是不可靠的。
❺ 反渗透纯水机废水怎么利用
反渗透纯水机废水废水到底如何再利用?成都浦丰水处理设备告诉您:ro纯水机废水到底如何再内利用。容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人家只是简单地把浓水管拉出来,把浓水用盆、桶接着,用作洗用水。特别是年龄大的、退休的、家境不太富裕的,这样做的比较多。此法看起来很"土",但很实用。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也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颇受经济不富裕的下岗工人、退休老人欢迎。缺点是要有人看着,特别是水快满时,老头老太常跑厨房盯着,别溢出漫在地上;另外比较麻烦,年轻人不太愿意这么做。 有的在厨房和隔壁厕所的墙上钻洞并打通,把浓水管接到洗衣机、浴缸中盛放,这样盛水的容器大了,水就不会溢出了,就不需要人在旁边经常看着守着了。具体的可以电联13908051938
❻ RO膜过滤 反渗透技术是谁发明的
美国佛里达大学瑞得(C.E.Reid)教授在1953年时发明的
直饮机的核心-RO逆渗透膜
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所谓“逆渗透(R.O.)”是指施加比渗透压更大的压力,使水通过半透膜而出去水中杂质和矿物质的一种净水装置。
这是美国佛里达大学瑞得(C.E.Reid)教授在1953年时发明的,最早系由植物输送养分和水分中得到的灵感---植物从根部吸收养分和水分,即可利用渗透原理送到茎和枝叶。
因此若在浓度较高的浓液(不结的水)上加压,使它通过半透膜。即可将不纯的物质分开,包括原来溶解、悬浮在水中的杂质,而得到浓度较低。亦即很干净的水,由于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才能通过,其它杂质和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以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是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逆渗透纯净水机是一种高科技的产品。它是经由美国许多的科学家付出无数的心血、时间及金钱研究出来的,并不是一般的滤水器所能比的。
据介绍,六十年代,美国为解决太空人上月球的饮水问题,花费了约5亿美元才研究出来的,所以纯净水在美国又称为太空水。它的功能经过证实是能将农药、细菌、色素、重金属及杂质有效地排出并将好的水分子保留下来,坏的水分子分离掉。
此外海水淡化及医学上的也是运用逆渗透的原理来处理。直饮机、纯水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使用温度在5~45℃,匆使太阳直射。
2、切匆漏水到纯水机内,以免毁坏电路。
3、初始安装后,第一桶水不要饮用,水质合格方可饮用。
4、长期搁置的纯水机使用前先行冲洗。
5、出水显现不正常征兆(厂家亦会定期通知用户)及时通知厂家换芯。
6、机器发现漏水等异常情况,及时切断电源,关闭水源。
7、高层住宅水压大,需在纯水机前加装减压阀。
❼ 反渗透膜的研究历史
反渗透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在常温下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80年代发明的复合膜,由超薄反渗透膜、多孔支撑层、织物增强自叠加而成,透水量极大,除盐率高达99%,是理想的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在分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时也特别有效,因此对有机化工、酿造工业、三废处理等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21世纪以前,反渗透膜技术都是被国外所垄断,而中国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掌握了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这个历史要追述到建国初期,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将来在社会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员等首先在中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国C.E.Reid建议美国内务部将反渗透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1967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组织全国在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年,会战主力汇集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研制成功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界领军人物。
1982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国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浩劫,毕竟还是衰弱下去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赫然问世。
1984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海水淡化用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大面积商业化了,投入到了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军顶,以“中心”为依托,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实行集团化分体管理,所辖三个控股的中外合资公司,两个中资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
同年,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正式公开问世,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反渗透膜产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中国制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复合膜元件开始投放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自主反渗透膜技术的国家。而杭州水处理下的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也成为全球八家自主反渗透膜生产厂家之一..
❽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具有哪些特点
1. 在常抄温不发生相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低
2. 杂质去除范围广,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的无机盐类,而且还可以去除各类有机物杂质
3. 脱盐率高
4. 由于只是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易操作、控制和维护
5. 反渗透膜对进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浊度、污染密度指数和余氯等。在深圳恒通源看到的
❾ 反渗透RO膜作用原理是什么
反渗透膜原理:
反渗透膜的工作需要借助外力对膜的一侧的溶液施加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在压力的作用下反渗透膜的膜孔只有0.0001微米,一些杂质分子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等等不能通过,就会留在浓液溶的一侧,然后排出。
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可以得干净的溶液,也就是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就是浓缩液。若是用在海水淡化的行业,在膜的低压的一侧可以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的就是卤水,由于反渗透膜使用简单,过滤效果好,所以在水处理行业使用广泛
反渗透膜的作用:
以前人们都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江河,对水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导致现在有一些地方的水根本没方喝了。所以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这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企业,工厂的污水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利用反渗透膜,反渗透技术需要在高压泵的作用下,使得污水经过反渗透膜时,大于反渗透膜孔径的水中的杂质不能通过这样就使得与水分子分离出来了,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去除对生活或者生产有害的微生物、胶体、有机物、溶解盐类的效果,经过反渗透膜技术处理的污水、废水等可以再利用,甚至达到了饮用水的高标准。
❿ 反渗透技术到底是什么时期发展起来的呢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版为它和自权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反渗透膜属新材料范畴,是一种用高分子化学材料特殊加工制成的、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它能够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淡化、净化或浓缩分离的目的。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整个过程中无水相变化,能耗较少,而且设备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反渗透海水淡化的技术关键在于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和系统优化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