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样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好
假肢对于肢残人士来说,就是第二次生命,不仅在生理上得到了帮助,在心理上也得到了安慰。所以肢残人士在选择假肢的时候非常的慎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但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呢?
1、选用假肢的原则是什么?
1)以功能为主的原则:装配假肢是要求恢复截去肢体的基本功能。但有些情况如部分手截肢后装配了装饰假手反而失去了残手感觉,妨碍残手残余功能的发挥,则不一定要勉强装配。
2)注重实效和价格效益比,不盲目追求高价格: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的各种假肢种类很多,价格差距很大,截肢者选择时要了解和比较相关假肢的性能、特点和价格。有的假肢是为某些特殊人群设计的,如英国生产的一种叫智能腿的大腿假肢,价格高达几万元,适合经常需要快速行走者使用,老年人就不适合选用。有些假肢是专门为比赛设计的,日常生活中反而会很不自然。
3)注重品牌,包括假肢装配单位本身和采用的假肢部件两个方面。要考虑安装单位是否有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采用的假肢部件应注重质量、性能、是否经过时间考验等因素。还要考虑是否便于维修,便于更换易损部件。例如某些非主流进口品牌假肢在国内没有维修服务,遇到较严重损坏必须寄送到国外,这样路途遥远,费用和时间成本很高,不宜采用。
2、装配假肢需考虑哪些细节问题?
1)假肢部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残肢情况、身体及年龄状况、经济状况、生活工作环境等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部件。一般的截肢者选择国家假肢标准部件就可以了;特殊性能的假肢部件,截肢者可根据自己经济状况选择。
2)接受腔的选择:在假肢装配中心有专业的假肢师,会给出一些装配意见。截肢者残肢正常的话,一般选用树脂或板材接受腔即可。如果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截肢致使残肢条件不是很好的,如残肢过短、神经瘤等可选择硅胶或凝胶接受腔。
3、儿童及老年人选择假肢有何要求?
儿童患者选择假肢时,不一定要选择装配高档的假肢。因为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发育情况,一年需更换一次接受腔、两年换个假肢,有助于生长发育,可预防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其他部位变形。例如骨盆、脊柱习惯性畸形等。
老年患者尤其由于糖尿病、脉管炎等原因截肢患者,在选择假肢时,一般选用材质轻、关节稳定性好的假肢部件或老年专用假肢部件。因为大部分老年人装配假肢来步行,不会做剧烈的运动等(特殊要求的除外);糖尿病、脉管炎患者建议选择专用硅胶或凝胶护套保护残肢皮肤,以预防穿戴假肢时皮肤磨破等情况。
残肢植皮及疤痕粘连情况较为严重的,一般使用硅胶、凝胶等软性护套来保护残肢皮肤,以预防使用假肢过程中皮肤磨破所带来的不便。同时,可以减轻穿着假肢行走的负担。
4、装配假肢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有哪些?
1)适应症:原则上所有截肢者都有装配假肢的适应症,目前假肢制作技术水平,可以使任何残缺类肢体装配假肢。
2)禁忌症:A、血管末梢循环不良,估计使用后会使残端的血循环恶化。B、残端有炎症、疼痛、神经瘤、皮肤过紧等。C、年老体弱,活动能力很差,估计装配假肢也无助于行动。
3)并发症:装配假肢后,就定期检查假肢结构及其机械性能有无损坏,残端病理变化。假肢本身不利因素(接受腔受力,对线不正确)的存在,常会在使用假肢后发生疼痛、压迫溃疡、神经痛、滑囊炎、皮炎、骨赘增生等并发症,影响穿戴假肢,应及时对症处理。长期使用承重不合理的假肢,会引起皮肤擦伤等并发症,应及时解决。
5、下肢截肢肢体使用假肢前要进行怎样的训练?
安装假肢前的训练:一般来讲,术后第二天应在床上进行呼吸运动和健肢运动,术后第3~5d开始进行全身适应性训练,包括增强体能训练、心理上准备、假肢的制作等。
1)全身运动训练:尤其是截肢水平较高,或双下肢截肢,患者年老体弱、多病、体质较差时,加强体能训练就更加重要。可以选择各种适合患者的运动训练项目,如轮椅篮球、坐地排球、引体向上、上肢抗阻训练、腰背肌训练等。
2)残肢训练:在不影响残肢手术效果的情况下应该尽早进行残肢运动训练。小腿截肢者应该尽早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大腿截肢者应该尽早进行臀大肌和内收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前臂截肢者要进行屈伸肌和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当硬绷带包扎去除以后应该尽早地在运动疗法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恢复和增加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从徒手训练开始,逐步增加到使用沙袋、滑轮牵引等抗阻训练。这是预防关节挛缩、防止畸形的重要措施,也为尽早穿戴假肢创造有利的条件。
B. 用国产树脂做假肢接受腔,人会不会中毒
不会的但毕竟是化学材料对皮肤有刺激而且时间长了有异味不容易清洗
C. 假肢接受腔什么材料比较好,板材和树脂的各有什么优缺点
板材相对来说要稍微软一点。
树脂接受腔更容易调整,使假肢穿戴更舒适。
总之两者各有优势,要看你装配的厂家比较常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接受腔就装什么类型的。
D. 假肢接受腔什么材质好
假肢接受腔一般用的分国产和进口两种
国产 有国产树脂和国产板材的,国产树脂是三种配方的
进口 有进口树脂和进口板材, 进口树脂是两种配方,进口板材的接受腔
现在普遍使用的接受腔是进口合成树脂的
E. 假肢接受腔有几种
大腿假肢由假脚、踝关节、小腿、膝关节、接受腔、悬吊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由于大腿假肢的结构比较复杂,可采用不同的接受腔和膝、踝等关节件,故假肢的品种较多。
1.按整体结构类型分
大体可分为传统式大腿假肢和现代组件式大腿假肢,又可分为外壳式大腿假肢和骨骼式大腿假肢。
①传统式大腿假肢:采用外壳式结构,接受腔为圆锥形插入式,需用腰带悬吊。根据接受腔用材,传统式大腿假肢主要有铝大腿假肢和皮大腿假肢。这类假肢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其装配技术较为陈旧,接受腔的适配不尽合理,而且比较笨重,因此现在已基本上被淘汰,只为少数特殊需求的患者制作。
②外壳式组件化大腿假肢:组件化大腿假肢在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初期多为外壳式假肢,膝关节采用块状结构。这种假肢采用树脂复合材料抽真空成形接受腔,全面接触,重点部位承重;膝、踝、足及其连接件采用标准件,便于组装、调整和维修。接受腔的口型按生理解剖要求制作,承重合理;接受腔下端装有排气阀,利用接受腔与残肢间的负压悬吊假肢(又称为吸着式大腿假肢),不用腰带等悬吊装置,穿脱方便。对于残肢状况太差或患者穿不惯吸着式接受腔的情况,也可做成不完全接触(尤其是残肢末端)的接受腔,再加腰带进行悬吊。
③骨骼式组件化大腿假肢:近代,组件式假肢普遍采用骨骼式结构,即标准组件化的关节、连接件、支撑件呈内骨骼状,外加装饰软泡和针织袜套,外形更加逼真。随着膝关节等组件的不断向多功能、高强度和轻量化的改进,假肢的性能也大有提高。
F. 为什么要改进假肢接受腔的设计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做接受腔就是修骨型,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是患者在这个唯一体现技术含量的工序忽视太多。比如加硅胶套做全接触式的接受腔,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幻肢痛。
G. 假肢接受腔什么材料好
板材相对来说要稍微软一点。
树脂接受腔更容易调整,使假肢穿戴更舒适。
总之两者各有优势,要看你装配的厂家比较常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接受腔就装什么类型的。
H. 你好,看见你对假肢的评论,我想问一下。换一个假肢的接受腔大概要多少钱呢
现在目前为止接受腔分几种1:树脂 几百2 :PP板材【就是朔料】几百3: 碳纤 不超过2千
I. 按假肢做接受腔板材的好,还是树脂的好
各有各的有点,板材的相对来说容易清洁没有异味!尤其是长时间使用(8--10年以上)不会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