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医疗上的腹膜透析,治疗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生物透析膜,依靠扩散和超滤去除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腹膜透析系统主要由腹膜及腹膜腔、透析液、腹膜透析导管及透析液连接管路组成。透析液被注入腹腔。透析液在腹腔停留期间,同时进行转运。透析液在腹腔内停留一段时间后,排出含毒素的液体,再注入新的透析液,完成腹膜透析液的交换。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患者可以在家里进行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对血液循环影响较小,对残余肾功能保护较好。腹膜透析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腹膜功能来交换毒素。其实它自己的腹膜比较大,比人体的体表面积还大,腹膜上有许多微血管。腹膜透析时,让腹膜透析液注入腹腔,腹膜透析液通过腹膜与血管中的毒素有效交换,使血管中的毒素排入腹膜透析液,而含有毒素的腹膜透析液在几个小时后被重新排出体外。
Ⅱ 腹膜透析的透析相关注意事项
1. 开始腹膜透析后肌酐不下降的原因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清除中分子物质更好,而清除小分子物质——比如肌酐,则不如血液透析。但肌酐本身对人体没什么影响,因此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是否充分不是以肌酐是否下降为标准的,而应观察全身情况如进食状况、皮肤瘙痒情况、精神状况等。
2. 透析不充分的处理办法
透析充分的关键就是机体容量状态的平衡,在此基础上病人才会有全身感觉良好。其次是氮质血症的纠正情况。如果你的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食欲好、睡眠好,就说明透析是充分的,如果你觉得虚弱和疲乏、食欲减退、恶心、眼睑双脚水肿、皮肤瘙痒,则可能透析不充分。除了上述主观的评估方法之外,就是国际公认的Kt/V和CCr,医生会定期测定这两个指标,以评估你的透析是否充分。达到透析充分性的标准除了达到足够的尿素、肌酐清除率外,还应包括以下诸多的标准:足够的、较大的分子溶质清除率,达到足够的超滤,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具有充分的营养,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良好的血压控制,改善贫血,控制钙磷代谢的平衡,控制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保持水盐平衡的方法
人体内的水和盐需要保持平衡,肾脏是保持水盐平衡最重要的脏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调节水盐平衡的能力下降,水太多或太少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特别是会直接增加心脏的负担,甚至威胁生命。因此行腹膜透析后保持水盐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体内的水多了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血压升高、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表现;水太少了则会出现头晕、口渴、血压下降。水多了则需要限制饮水量,同时需要限制含水分多的食物的摄入;盐的摄入过多会加重水分的潴留,限制盐的摄入对于限制水分摄入也很重要;使用超滤效果好的腹透液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4. 透析后饮食注意
(1). 可多吃的食品:优质动物蛋白(仍应控制);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
(2). 应少吃的食品:避免食用高磷食物;限制盐的摄入,防止体液负荷过重;限制甜食和脂肪的摄入。
Ⅲ 腹膜透析 排水效果不好
排的水不少了,这个超滤和腹膜转运功能有关,也和血糖水平,白蛋白,透析方案等等都有关。
浮肿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就需要积极治疗这个问题,不是的话再往下看:
超滤790,尿量怎么也得有500以上吧,这样基本和正常人一样了,再浮肿的话就需要严格的控制水盐的摄入,我的要求是每天尿量加超滤量大于500就不允许浮肿。
肾功能没有完全丧失什么意思,肌酐不高吧,尿量还可以吧,那干嘛做这么多袋呀,我们没尿的病人基本3袋都可以搞定,4袋的不多的。
Ⅳ 腹膜透析患者刚刚开始透析,不太明白超滤量怎么算,比如我中午灌入1330毫升,晚上流出1300毫升
腹膜透析超滤量是透出量减去透入量。因为没有描述透入量,不能准确算出超滤量。一般常规透入量是2000ml,故超滤量是500ml。
以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为例。如果患者有腹膜透析适应证,没有禁忌证,则可以选择腹膜透析治疗。专科医生将向患者或监护人无偏见地介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治疗方式、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并给予中肯的治疗建议。除医疗方面原因外,可由患者自主选择透析方式。
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的情况:
透析疗法是利用半渗透膜来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维持酸碱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患者血肌酐浓度超过700,或者肾小球滤过率在15ml/min/1.73m2以下时,如果出现了水负荷过重(比如有水肿或腹胀的症状)、严重的营养不良、药物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就需要做好随时做透析的准备。
Ⅳ 腹膜透析病人当透出液重量为2500mg时,实际超滤量为多少
腹膜透析超滤量是透出量减去透入量。因为你没有描述透入量,不能准确算出超滤量。一般常规透入量是2000ml,故超滤量是500ml。
Ⅵ 腹透这几天一直没有超滤,怎么了
腹膜透析每天的超滤量 = 一天中每次超滤量的总和每次超滤量 = 放出腹透液ml数-之前灌入腹透液ml数
Ⅶ 如何判断发生透滤
判断是否有腹透液超滤,首先要明确,腹膜透析的超滤量不应该独立来看,应该结合患者的体重、尿量以及水肿情况。如果患者腹透液超滤,但体重是恒定的,尿量很多,血压不高,也没有喘气、胸闷等心衰的表现,就是病人的进出水基本是平衡的,那么不需要紧张。如果患者腹透超滤,尿量不多,伴有水肿,体重增加比较快,甚至伴有血压升高,以及心慌、胸闷等心衰的症状,提示患者容量负荷过重,就是水多了。
Ⅷ 关于覆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指通过人体腹腔中的腹膜这层天然生物膜,腹腔中的腹透液和腹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转运与交换的过程。部分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肾病患者不适合行血液透析治疗,为解决此问题,腹膜透析就派上了用场。
腹膜透析尤其多方面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优点:
1)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在基层医院和患者家中都可进行,对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小,腹膜透析管和透析液
携带方便,不需要患者全身应用抗凝血药,腹腔内用肝素量较少且不易被吸收,不增加出血危险,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
2)无体外循环,无血流动力学改变,透析平稳,避免了血容量急剧减低引起的低血压,无失衡综合征,故对于老年人,尤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伴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安全性较大。
3)保护残余肾功能。科学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的患者,而残余肾功能对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均是非常重要的。
4)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好,对贫血及神经病变的改善也优于血液透析。
缺点:
1)感染。由于腹膜透析专用的导管在换液时须和透析袋连接,有腹腔感染的可能,所以在做任何和腹膜透析治疗相关的步骤时,都要先彻底洗净双手。
2)体重和血中甘油三酯增加。由于透析液是利用葡萄糖来排除多余水分的,所以可能在透析时吸收了部分的葡萄糖,使病人的体重增加、血中甘油三酯及其它脂质升高,所以腹膜透析患者需要适当的运动及减少糖分摄取。
3)蛋白质流失。在腹膜透析的过程中会流失少许蛋白质及维生素,所以腹膜透析患者除了维持原有正常的饮食习惯外,可多摄取一些鱼、肉、蛋、奶等,维生素的最佳来源则为水果蔬菜 。
希望这些回答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Ⅸ 为何会出现腹膜超滤功能低下
CAPD持续数年后逐渐出现抄不同程度的清除率和超滤下降,病因比较复杂,认为与腹膜粘连或硬化引起腹膜面积减少,长期透析致腹膜透析效能下降,长期使用同一批号的醋酸盐透析液以及严重的腹膜炎,透析液pH值太低,导管刺激,药物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根据腹膜通透性改变将腹膜超滤功能低下分为两型:Ⅰ型,与间皮微绒毛丧失和细胞分离增加有关,表现为腹膜通透性增加;Ⅱ型,与腹腔多发性粘连和硬化包裹性腹膜炎有关,表现为通透性减低。Ⅰ型是可逆性的,停止一段时间即可恢复超滤功能,但如继续透析,会发展为Ⅱ型,Ⅱ型是不可逆性的。Ⅰ型的处理如下。
(1)暂停腹透,让腹膜“休息”数日或数周后可减少其通透性。
(2)减少透析周期时间,如将CAPD交换时间减为2~3小时,次数增加到6~7次,晚间腹腔不保留透析液,将CAPD改为CCPD,增加晚间交换次数,缩短每次保留时间,白天空腹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与使用醋酸盐透析液有关者,改用乳酸盐透析液。
(4)近年有报告,认为钙离子拮抗剂能改善超滤率。
(5)磷脂酰胆碱是一种表面活化剂,在透析液中加入该药,可改善腹膜的超滤率。
Ⅹ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区别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区别是,腹膜透析不需要体外循环,更接近生理性的物质交换,每天24小时,均可进行治疗,血液中的“垃圾”可以得到持续性的清除,血液生化指标相对稳定。血液透析就是在人体外建立一个血管通路,将血液导入透析机,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去除后,再输回体内。
腹膜透析病人购买透析液后,经医生指导,基本可以居家自理,但每日都要透析三四次,若借助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日夜晚在睡眠中执行透析即可。如果患者身体素质较好,可照常上班,不用前往医院,可在家自己动手,不依赖血液透析机。
相比较来说腹膜透析更方便,两者效果相当,只是血透由于需借助血透机,须每周到医院2次至3次,腹膜透析疗效见效相对缓慢,而且有赖于患者自身的腹膜健康状况,血液透析占用患者大量时间,每周需多次前往医院,花费较大。
影响腹膜透析的主要因素是腹膜的表面积和腹膜的通透性,腹膜透析物质清除方式为弥散、对流、超滤及分泌、回吸收。血液透析是通过化学性半透膜两侧血液和透析液的物质交换,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稳定内环境。
血液透析的清除方式为弥散、对流、超滤,影响血液透析清除的主要因素是透析器的透析面积、透析膜的特性及通透性。血透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腹透,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不及腹透。血液透析营养不良主要是透析不充分,影响食欲,以及透析膜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