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工厂化验常用10%的氢氧化钙溶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硫酸的含量
1.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40g*10%
xx=4.9g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100*100%=4.9%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2.设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yCa(OH)2+H2SO4=CaSO4+2H2O74
9874%y
200t*4.9%y=10t答:需要熟石灰10t
Ⅱ 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污染环境,若需要将该废水治理成弱碱性,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能中和溶液中专的酸,并最属终导致溶液呈弱碱性,故A正确;
B、硫酸的溶液呈酸性,不能将酸性溶液调节成弱碱性溶液,故B错误;
C、食盐的溶液呈中性,不能将酸性溶液调节成弱碱性溶液,故C错误;
D、废铜屑不能与酸反应,不能将酸性溶液调节成弱碱性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Ⅲ 污水的五项检测项目
污水的五个检测项目一般是pH值检测、项目检测、氨氮检测、BOD检测和COD检测。
这些项目的测试内容如下:
1、PH值检测:指pH测试,也指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污水中氢离子总数与总物质含量的比值。
2、SS项目检测:指水中悬浮物的检测,包括不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氨氮检测:氨氮是指水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它是水体中的主要OD污染物,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检测:指生化需氧量的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5、COD检测:化学需氧量检测是测定水样中需要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水中的物质来反映污染程度。
(3)测定某废水中的应用扩展阅读
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
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
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
第三类:商业污水 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2]。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
Ⅳ 求测定废水的可生化性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我不太清楚您说的“测定废水的可生化性”具体指的是什么,就我所知道的广泛内意义上的废水可生化性容测试实验包括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块:毒性实验和可降解性实验。毒性实验主要包括生化毒性实验、硝化毒性试验反硝毒性实验,可降解性实验包括好氧降解(好氧实验又分为敞开式静态实验、封闭式静态实验和连续性实验)和厌氧/缺氧降解实验(它也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其作用。
总的来说,生化可降解性实验对生物法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检验新接纳废水能否在已有生物处理系统的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作用:1.毒性:该废水对现有微生物系统有没有生化毒性、硝化毒性、反硝化毒性等;有的话毒性有多大;2.生化降解性:该废水能否被现有微生物系统降解(注意:有没有毒性和能不能降解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目标污染物去除率有多大。上述两大作用体现在实际工艺运行上,就是为调整工艺条件和(或)对新废水进行前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答案都不知到是否满意,有问题请指正。
Ⅳ 含氮废水进入水体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某课外兴趣小组先测定某废水中含NO3-为3×10-4mol/L,而
(1)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NO3-中+5价降低为N2中0价,共降低10价,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Al(OH)3中+3价,共升高3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30,故N2系数为3,Al系数为10,再结合元素守恒与电荷守恒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配平后方程式为: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
故答案为:6、10、18、3、10、6;
(2)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还原剂,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故Al是还原剂;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NO3-中+5价降低为N2中0价,N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NO3-中+5价降低为N2中0价,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是N原子的5倍,故生成2molN2,转移电子为2mol×2×5=10mol,故答案为:Al,N,10;
(3)根据Al与硝酸根的反应可知,Mg与硝酸根反应生成氮气、氢氧化镁、氢氧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NO3-+5Mg+6H2O=N2↑+5Mg(OH)2↓+2OH-,
故答案为:2NO3-+5Mg+6H2O=N2↑+5Mg(OH)2↓+2OH-;
(4)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
②、H2(g)+
1 |
2 |
Ⅵ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治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
没有看到图,不好意思
Ⅶ 用回流法测定某废水中的 COD.取水样 20.00mL(同时取无有机物蒸馏水 20.00mL 作
COD(Cr)=((v0-v1)*C*8*1000)/V=((21.2-11.2)*0.1*8*1000)/20=400mg
/L
Ⅷ 对某一废水样测定时,发现BOD小COD大,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楼主你好!!!
这个问题不可能有
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物质可以被生物降解,而用化学方法不能氧化。极限值是所有化学方法能氧化的物质,都能生物降解,此时BOD=COD。如果测定数据无误的话是不会出现废水中BOD值>COD值的情况的。
Ⅸ 废水中油的测定,1.有哪些方法异同点和适用条件
一.方法原理
重量法(CJ/T51-2004)的原理:以硫酸酸化样品,用石油醚从样品提取油类,蒸发去除石油醚,再称其重量.
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的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 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 cm-1(CH3基团中的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 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从以上两种方法的原理中可看出,重量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在溶剂去除过程中,部分轻质油随之挥发,会有明显损失.又由于石油醚对油有选择性的溶解,石油类中的较重组分中可能含有不为溶剂萃取的物质.因此用石油醚萃取的重量法测定油类物质往往不彻底,测定结果偏低.而且重量法测定的只是水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物质总量,不能准确测出样品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红外光度法不受油品成分结构的影响,在红外吸收光谱中,不但考虑了亚甲基CH2基团中C—H键,甲基CH3基团中C—H键,还考虑了芳香环中的C—H键,因此测定油类物质比较完全.而且用此方法萃取时用的是四氯化碳溶剂,此溶剂只含有C—Cl键,因此不会影响上述三种C—H键的红外吸收.用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由此可见,红外光度法比重量法更适合水中油类物质的分析测定,这也是分析方法的一种进步.
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排放标准
重量法(CJ/T51-2004)只适用于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油,适用范围狭窄.而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另外在环境监测中还可用于餐饮业的厨房油烟的测定,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将红外光度法作为检测油类物质的标准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中,分别将重量法和红外光度法作为检测油类物质的标准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测定油类物质,其排放标准也不同.排放标准见下表1.
表1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编号 污染物
排放标准值(mg/L)
CJ 3082-1999
油脂
100
矿物油类
20
GB8978-1996
污染物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石油类
10
10
30
动植物油
20
20
100
Ⅹ 为测定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
(1)49g10%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硫酸质量/(硫酸质量+水的质量)=10%
所以,49g10%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硫酸)的质量=49*10%=4.9
(2)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先解决这个问题“解释一下为什么”
因为此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加入的东西都在烧杯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废水的质量为149G-49G。比如有100克水,加入10克盐,那么盐水的质量为110克。则水的质量=110-10=100
“第二问 算出反应小猴的氢氧化钠质量为4G,为什么用”
你写错了,应该是:
4G/(149-49G)*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