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知道: 唐山市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地址 在哪
唐山市西郊污水处理厂 位于西电路西侧,占地11.67公顷,总投资2.44亿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2万吨,主要担负着市区西部建成区工商业、居民生活污水及工矿企业工业废水的处理任务,服务面积达22平方公里,约39.56万人从中受益。2001年起,配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唐山市投资2932万元进行了厂外配套管网即东污干管工程和西污干管工程建设,铺设管线总长达20.9公里,同时建设了南湖泵站。2002年开工建设,污水污泥处理设备经过国际性招标,采用了美国、德国先进设备。 西郊二厂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出水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新标准设计,采用A/O脱氮工艺;二是同步实施了中水回用项目,建设规模为6万吨/日,供西郊热电厂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三是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好氧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或营养土;四是对重点部位臭气进行生物吸收。它的建成投产,使唐山市西部地区每天可增加12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区域污水收集、输送能力的提高,将会从根本上改善青龙河的污染状况,为唐山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生活及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艺介绍 西郊污水处理厂采用以叶轮表面曝气为主体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全部使用国产设备。污水处理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Ⅱ 唐山所有污水处理厂的资料(包括原理和流程图)
fgerte
Ⅲ 唐山市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怎么样
唐山市南堡经济来技术开自发区污水处理厂是1999-11-26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唐山市南堡开发区荣华道北侧。
唐山市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295601238989C,企业法人卢小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唐山市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经营范围是: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唐山市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唐山市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谁能提供唐山市所有的污水处理厂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啊
丰润区污水处理厂在城西
Ⅳ 唐山马路·环境的变化
马路的变化
1、布局上有变化,如北新道,以前是人车混行,现在是机动车、公交车、人行道、盲道,依次排列
2、宽度有变化,如友谊路,以前是是双向4车道,现在是双向6车道
3、安全性较高,更具人性化。中间设了隔离带,安全通道,以前没有
4、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电子警察(全市78个),时刻警示司机遵守法规
5、更加人性化,表现在增设盲道,路牌、标语口号等(如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等)
6、更加清洁、干净啦!
7、更加方便啦,建成了环城高速网(即 O+X 型),其交通便利条件相当与国际大都市。
环境的变化
1.1大气环境
1.1.1状况
2005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占的比重较大,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设施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和城市道路、建筑工地的二次扬尘。市中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仍为三级,2005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均为总悬浮颗粒物,其中滦县和乐亭县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滦南县、新区、唐海县、丰润区、迁安市、玉田县、迁西县和遵化市达到三级标准。见图1-1。
1.1.2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8.63%、97.98%和98.2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8.37万吨、23.65万吨、31.13万吨。
1.2水环境
1.2.1 状况
本市境内80多条河流中,陡河、滦河、黎河、淋河、还乡河、沙河为其中的六条主要河流。2005年对6条主要河流进行了12次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达30余项。结果表明,河流的上游水库断面水质普遍较好,可达到Ⅱ类水质,而水库坝址以下河段流经城镇后,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水质普遍较差。
2005年我市各县级监测站共监测河流16条,16.7%的断面为Ⅱ类水质,20.8%的断面为Ⅲ类水质,6.2%的断面为Ⅳ类水质,14.6%的断面为Ⅴ类水质,37.5%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4.2%的断面断流。
1.2.2 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8499.45万吨。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为982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8673.4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2078.65吨,其中,工业排放量为72370.45吨,生活排放量为19708.2吨。
1.3 固体废物
1.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2005年全市工业固体产生量为6203.02万吨,排放量为26.12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4166.3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6.29%。
1.3.2城市生活垃圾
2005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1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量71万吨,全部为安全、卫生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比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
1.3.3主要控制措施
全市大力开展社区垃圾袋装化处理,加强和规范垃圾清运管理,有效避免垃圾积存和随意飘洒,保证了日产日清;在全市集中小区全部建立封闭型垃圾转运站,购置密闭化垃圾运输车,实行密闭化收运,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入垃圾处理场实施安全填埋。加强医疗垃圾的监管,市区范围内的医疗垃圾全部运至保洁医疗垃圾处理公司实施无害化处理。
1.4城市市区环境
1.4.1地下水环境
全年对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10处进行了监测,包括,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西郊水厂,龙王庙水厂、林西水厂、卑家店水厂、丰南区第一水厂、丰润区供水管理所、丰润区供水公司、海港开发区供水处,共取水9683万吨,水质较好,全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
1.4.2 大气环境
1986年唐山市区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目前正在运行的有:供销社(商业区)点位,雷达站(清洁区)点位和物资局(交通区)点位,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见图1-5
市中心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
2005年唐山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值为0.095mg/Nm3 ,较上年下降0.017mg/N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85 mg/Nm3,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2倍;二氧化氮的年均值为0.043 mg/Nm3,较上年基本持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见表1-4)
1.4.3 城市声环境质量
噪声总体状况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环境噪声与上年基本持平,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全部达标,夜间各类功能区均超标。
区域环境噪声:
监测网格数为208个,年监测均值为55.1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达到省考核指标(56.0分贝)。
达标网格数占总数的79.7%,监测值在56.1-60.0分贝之间的占17.9%,60.1分贝以上的占2.4%。
1.5 森林资源
1.5.1 现状
唐山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林地面积550万亩,森林覆盖率22.22%,森林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南部沿海相对较少。
1.5.2 虫鼠害与火灾
全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防治科学,效果显著。美国白蛾和松毛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有虫无灾,自然制约的良好态势。
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1.5.3 措施与行动、
积极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全市已经开展了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治沙工程、平原防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3万亩,是年度任务的100%。
1.6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1.6.1 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野生动物440多种,其中鸟类400多种,兽类4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4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大鸨等14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灰鹤、鹰类等30多种。
1.6.2 措施与行动
为使我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我市已经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同时深入开展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林木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2005年,全市共受理森林案件246起,办结234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218人,收缴罚款101万元,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有力地保护了我市的森林资源。
1.7 气候变化
2005年,我市年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偏高0.6℃,年最高气温37.5℃,年最低气温-16.2℃。各月平均气温,除冬季的2月和12月较常年偏低1-2℃外,其余月份较常年偏高,特别是秋季的11月偏高2-4℃。
2005年年降水量在514.8(滦县)-767.5(唐山)毫米之间,全市年平均614.5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年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市区偏多2.5成,是20年来的次高值,南部沿海接近常年略少,其它地区偏少1-2成。5-8月间出现8次暴雨,其中全区性暴雨3次,其他5次在6月初和月未,7月初和月未,均为1-2个站的暴雨。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1.5℃,较常年偏高2.4℃,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春季(2005年3-5月),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11.8℃,降水量140.8毫米,是常年的1倍;夏季(2005年6-8月),平均温度25℃,较常年偏高0.7℃,降水量426毫米,较常年偏少1成;秋季(2005年9-11月)我市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9℃,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
1.8 耕地状况
据农业部门资料,2005年全市施用化肥总量(折纯量)387869吨,农膜使用量11898吨(其中地膜使用量6781吨),地膜覆盖面积118625公顷。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土壤板结。
环境的变化
1.1大气环境
1.1.1状况
2005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占的比重较大,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设施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和城市道路、建筑工地的二次扬尘。市中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仍为三级,2005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均为总悬浮颗粒物,其中滦县和乐亭县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滦南县、新区、唐海县、丰润区、迁安市、玉田县、迁西县和遵化市达到三级标准。见图1-1。
1.1.2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8.63%、97.98%和98.2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8.37万吨、23.65万吨、31.13万吨。
1.2水环境
1.2.1 状况
本市境内80多条河流中,陡河、滦河、黎河、淋河、还乡河、沙河为其中的六条主要河流。2005年对6条主要河流进行了12次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达30余项。结果表明,河流的上游水库断面水质普遍较好,可达到Ⅱ类水质,而水库坝址以下河段流经城镇后,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水质普遍较差。
2005年我市各县级监测站共监测河流16条,16.7%的断面为Ⅱ类水质,20.8%的断面为Ⅲ类水质,6.2%的断面为Ⅳ类水质,14.6%的断面为Ⅴ类水质,37.5%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4.2%的断面断流。
1.2.2 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8499.45万吨。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为982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8673.4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2078.65吨,其中,工业排放量为72370.45吨,生活排放量为19708.2吨。
1.3 固体废物
1.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2005年全市工业固体产生量为6203.02万吨,排放量为26.12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4166.3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6.29%。
1.3.2城市生活垃圾
2005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1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量71万吨,全部为安全、卫生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比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
1.3.3主要控制措施
全市大力开展社区垃圾袋装化处理,加强和规范垃圾清运管理,有效避免垃圾积存和随意飘洒,保证了日产日清;在全市集中小区全部建立封闭型垃圾转运站,购置密闭化垃圾运输车,实行密闭化收运,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入垃圾处理场实施安全填埋。加强医疗垃圾的监管,市区范围内的医疗垃圾全部运至保洁医疗垃圾处理公司实施无害化处理。
1.4城市市区环境
1.4.1地下水环境
全年对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10处进行了监测,包括,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西郊水厂,龙王庙水厂、林西水厂、卑家店水厂、丰南区第一水厂、丰润区供水管理所、丰润区供水公司、海港开发区供水处,共取水9683万吨,水质较好,全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
1.4.2 大气环境
1986年唐山市区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目前正在运行的有:供销社(商业区)点位,雷达站(清洁区)点位和物资局(交通区)点位,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见图1-5
市中心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
2005年唐山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值为0.095mg/Nm3 ,较上年下降0.017mg/N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85 mg/Nm3,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2倍;二氧化氮的年均值为0.043 mg/Nm3,较上年基本持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见表1-4)
1.4.3 城市声环境质量
噪声总体状况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环境噪声与上年基本持平,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全部达标,夜间各类功能区均超标。
区域环境噪声:
监测网格数为208个,年监测均值为55.1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达到省考核指标(56.0分贝)。
达标网格数占总数的79.7%,监测值在56.1-60.0分贝之间的占17.9%,60.1分贝以上的占2.4%。
1.5 森林资源
1.5.1 现状
唐山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林地面积550万亩,森林覆盖率22.22%,森林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南部沿海相对较少。
1.5.2 虫鼠害与火灾
全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防治科学,效果显著。美国白蛾和松毛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有虫无灾,自然制约的良好态势。
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1.5.3 措施与行动、
积极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全市已经开展了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治沙工程、平原防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3万亩,是年度任务的100%。
1.6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1.6.1 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野生动物440多种,其中鸟类400多种,兽类4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4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大鸨等14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灰鹤、鹰类等30多种。
1.6.2 措施与行动
为使我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我市已经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同时深入开展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林木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2005年,全市共受理森林案件246起,办结234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218人,收缴罚款101万元,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有力地保护了我市的森林资源。
1.7 气候变化
2005年,我市年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偏高0.6℃,年最高气温37.5℃,年最低气温-16.2℃。各月平均气温,除冬季的2月和12月较常年偏低1-2℃外,其余月份较常年偏高,特别是秋季的11月偏高2-4℃。
2005年年降水量在514.8(滦县)-767.5(唐山)毫米之间,全市年平均614.5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年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市区偏多2.5成,是20年来的次高值,南部沿海接近常年略少,其它地区偏少1-2成。5-8月间出现8次暴雨,其中全区性暴雨3次,其他5次在6月初和月未,7月初和月未,均为1-2个站的暴雨。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1.5℃,较常年偏高2.4℃,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春季(2005年3-5月),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11.8℃,降水量140.8毫米,是常年的1倍;夏季(2005年6-8月),平均温度25℃,较常年偏高0.7℃,降水量426毫米,较常年偏少1成;秋季(2005年9-11月)我市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9℃,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
1.8 耕地状况
据农业部门资料,2005年全市施用化肥总量(折纯量)387869吨,农膜使用量11898吨(其中地膜使用量6781吨),地膜覆盖面积118625公顷。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土壤板结。
Ⅵ 唐山空港城的唐山空港城总体定位
空港城定位:以空港为依托,借助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精密加工业等具有空港特色的产业,并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域。具体包括:
一是现代物流业。依托机场,发展水空、陆空、铁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建设唐山地区的物流配送中心。
二是临空高新技术。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唐山都市圈中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地方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中心。
三是现代金融业。未来的空港城必定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便利、现代通讯发达、金融人才相对集中的区域,这是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金融业也是空港城的定位之一。
四是总部经济。借助交通、区位优势及良好的服务,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在区域内的发展。
五是带动周边城乡一体化。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具有空港特色明显的新城区,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也是城乡三年大变样工作的要求。
空港城开发区作为唐山“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承担着将唐山建设成为通向世界空中自由经济走廊的责任。今年1月份,空港城管委会委托唐山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编制《唐山空港城开发区总体规划》,经过7个月的努力工作,已完成了规划的中期成果。8月18日上午,唐山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二所所长臧亚南及其项目组成员向空港城管委会汇报了《唐山空港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情况。接下来项目组将结合本次汇报中空港城管委会、规划局城区处、县乡处和市政处的意见对编制情况进行修改。本次汇报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东至唐山市西外环高速,南至油房庄、肖家庄,西至丰津公路,北至许家哨,总面积为89.22平方公里,预计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0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唐山市临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唐山市主体功能区之一;以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临空开发区。规划区功能结构规划为:“三心、三轴、五片区”。三心:在现状航站楼的北侧设置空港城开发区的行政中心,在未来新航站楼的南侧设置临空产业中心,在北部组团空港城入口处设置研发中心。三轴:在南北两个组团内各设置一条临空产业发展轴,另外沿泥河设置一条生态景观轴。使空港城的发展不仅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同时也有宜居生态的生活环境。五区:根据空港城规划区的功能需求,将用地划分为五个片区,其中三个产业功能区,两个生活片区。唐山空港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公示 地处现状唐山丰润机场东南侧,具体四至范围:东至毛家坨东侧,南至崔家屯和高庄北侧,西至高庄和黄花港西侧,北至黄花港南侧,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5.27km2,就业人口4万人。唐山空港城起步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9′35″至118°2′40″,北纬39°41′43″至39°42′47″之间。规划性质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结合空港物流、空港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建成配套完善、功能综合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电子、物流等。规划根据园区的地形特点、工业产业布局和功能要求,从总体布局结构上划分为:空港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空港物流区、现代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共五个功能区,其中,现代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科研设计;管理服务业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规划在5年内要建设成为唐山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引领舵,推动唐山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唐山市国际沟通的新起点。
起步区规划取水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起步区自建的供水厂,供水能力4万m3/d,;第二是起步区再生水厂深度处理后的中水(432万m3/a);空港城起步区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污水经污水管道排入西郊污水处理厂;起步区企业、公建等采用集中供热方式,供热热源来自丰润热电厂,扩建后丰润热电厂将向空港城供热60万m2;起步区气源由唐山空港门站接市政燃气管网,接气点于新机场路与西外环交口,近期可供气量达到20万m3/d。 根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空港城城市性质及职能确定为: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面向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基地。空间增长边界面积约20平方公里,城镇规模1~5万人。空港城起步区作为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基地和空港加工产业,规划面积5.27平方公里,就业人口4万人,满足规划要求。
功能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结合空港物流、空港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建成配套完善、功能综合的新型经济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环境噪声达标排放。唐山空港城起步区规划符合《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加工业和商贸、运输等服务业”、“促成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开发建设机场新区商业区”、“培育和开发物流市场”等发展理念,并能够达到相关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的指标要求。
唐山市空港城起步区规划总面积为5.27 km2,其中包括耕地、园地、村镇居住用地、现有道路等占地。在规划的起步区总面积范围内有5 km2属于基本农田,根据国家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唐山市国土资源局已完成《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编制,该大纲中已将项目区5 km2基本农田调整为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通过缴纳耕地开垦费,采取委托补充的方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与调整后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空港城起步区能源结构以天然气和电为主要能源,供热均为丰润热电厂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减少煤炭用量。符合优化城市功能区域和产业结构布局的要求。起步区发展方向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电子、物流等产业。产业定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鼓励入区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发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环境管理,节能降耗,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通过清洁生产,发展节能、降耗、节水、节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循环型经济,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符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创建设节约型社会模式的要求。污水处理工程和配套管网同时建设,起步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空港城起步区规划与《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相协调。
工业布局分为空港加工产业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电子等。空港物流产业区:以物流用地为主,逐步形成现代综合物流枢纽。起步区性质为以重点发展先进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电子等为主的生态环保型起步区。与《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相协调。
根据《唐山市生态环境“十一五”规划》及唐山市环保局对空港城起步区规划环评执行标准的批复,起步区所在地区地表水淤泥河环境功能区划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规划工业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2类标准。唐山空港城起步区环境保护规划与《唐山市生态环境“十一五”规划》及唐山市环保局对起步区规划环评执行标准的批复相协调。 ①水环境:空港城起步区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污水经污水管道排至西郊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为了满足起步区的排水需求,规划在起步区沿主干道路布设,所有污水管道汇成污水干管,排入西郊污水处理厂。因此,起步区内废水对地表水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小。
②生态环境影响:规划特别强调要通过增加河流两岸的绿地来切实保护起步区东部的清水河及其支流水系,要形成自然的绿色生态廊道,有益于生物的自然栖息和迁徙。规划的实施对整个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抗干扰能力影响不大。
③环境空气影响:净化后的粉尘、SO2、烟尘、NOX均达标排放,对周围村庄日均浓度贡献值较小,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维持现状。园区采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
④噪声影响:规划实施后,随之工业区内企业的兴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步区的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交通干线的车流量增加,交通噪声呈增加趋势,在主要交通干线上交通噪声均可达标。
⑤固体废物:起步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回收利用或做建筑材料。危险固废处置要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执行,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设置警示标志,收集后运往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理,对环境无影响。 生态:规划起步区绿地总面积为70.1hm2,占总建设用地的13.3%。人均公园绿地为17.53m2/人。在建设起步区内“四横三纵、一环多点”的绿化系统。“四横三纵”——沿纬一路、纬三路、纬四路、纬七路布置防护绿地,构成四条横向绿化带;沿经一路、中心大道(经八路)、经十六路布置防护绿地,构成三条纵向绿化景观带;“一环多点”——围绕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规划环状绿化带,提升整体绿化环境和空间品质;在各产业功能区布置小型公园绿地,形成“多点”布局,美化厂区环境,实现绿色产业园建设。
废水:实施节水措施,包括工业节水、节约生活用水、中水回用等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各企业建设自己的污水治理措施,排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
废气:工艺设计上,应尽量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节点,选用成熟可靠的废气处理设施,日常运行中加强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使外排废气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抛丸、磨砂工艺产生的粉尘,应采取布袋除尘等措施;焊接工艺有焊烟产生,采取移动布袋式焊接烟尘净化器进行处理;喷漆工艺中产生的漆雾采用水旋喷漆室去除,再经活性炭滤层吸附过滤后可达标排放。
噪声和振动:规划区内各企业采用低噪音设备、室内布置并设置隔声降噪设施等。
固体废物:对于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危废要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对建筑垃圾和其他一般工业固废实行常规管理和综合利用;对于生活垃圾要及时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
采取治理措施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及生态影响均能符合国家、地方有关要求。 园区对清洁生产要求两个“全过程”控制,即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要求入区企业必须使用清洁高效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在企业之间建立并完善生态链网,通过产品链和废物链使废物在区域层次上循环、利用。现代服务业区内的商业、金融和行政办公设施用水也可以考虑中水回用,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冲洗厕所、绿化。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新水用量;制造业固体废物大部分为下料工段金属废料,可用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制造业产生的非金属废渣可以考虑用于新型建材企业。医药、生物制造业产生的下脚料及部分废料作可用于沼气发酵,产生沼气用作为企业热源,沼液可直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生态农业园区设备制造业、机械精加工业和汽制造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可达100%。其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废料可全部回收利用,非金属废料如炉渣、灰渣、除尘灰等在建材、建工、筑路、回填等方面都有应用。 ①水资源承载力
根据《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唐山市保证率为50%年份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4.85亿m3,保证率为75%年份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3.94亿m3。
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和《唐山空港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预测起步区2010年最高用水量为767.9万m3/a。本项目供水指标已纳入《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唐山市水资源能满足起步区用水量的要求。
②土地资源承载力
起步区规划就业人口规模为4.0万人,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低,尚有一定开发潜力,土地资源符合规划开发强度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建设,饱和度将逐渐增加。
③水环境承载力
起步区排水采取雨污分流,污水包括工业废水、公共设施废水等,污水排放量约为1.2万m3/d,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本园区废水未直接排入地表水环境;中水回用于本园区,不会影响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
④大气环境承载力
工业区内SO2允许排放总量应为3511t/a,烟尘允许排放总量应为5851t/a,NOx允许排放总量为4681 t/a。起步区内生产生活用热采用集中供热;根据起步区定位,工业用热源采用电或天然气,电力和天然气都有保证,据预测规划区内新增SO2排放量1.16t/a,仅占SO2环境容量的0.03%。规划目标可以达到。 园区主要风险源为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破裂,天然气泄漏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根据计算,天然气管道爆炸时其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分别为7.42m、22.89m、41.06m和10.50m。
风险防范措施:规划管道走廊带,参考《原油厂输管道线路设计规范》(SYJl4-85)中规定,管道走廊带两侧设置30m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内设置为绿化带,不进行任何其他建设;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设备远离居民点等居民集中区域;定期清理天然气管道,行管道壁厚的测量,及时维修更换,避免爆管事故发生;定期检查管道安全保护系统,在穿越公路、河流等穿越点设置的标志应清楚、明确;盐酸、氢氧化钠、油漆等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贮存场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设置明显标志,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专人管理。同时,制定空港城起步区环境风险应预案。 该规划的实施对唐山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该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总体协调,规划的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合理。
总体分析,规划贯彻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观点,只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充分重视可能存在的环境制约因素,根据环境对规划实施的响应及时优化调整规划方案及实施方式,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或避免。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唐山市空港城起步区规划可行。
Ⅶ 唐山都哪里有集市 集体点 10分
集市基本上是五来天一轮自,相对于每个县区,每天都有个比较大规模的集市,不知道你具体问哪个县。
赵各庄集是三八集,也就是阴历逢三和八都有集
唐家庄集是四九集,比赵各庄集晚一天,然后就是古冶洼里的大集
再往市里那边还有开平的集
Ⅷ 河北省有几家检测水质的地方
邯郸滏西大街和联防路西南角有个水文地质局,下属一家水质岩土测试中心,有CMA认证,可以化验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污废水、矿泉水的检测
Ⅸ 唐山国企单位有哪些
1、河北钢铁集团
河钢集团是由我国两大钢铁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集团,总资产2638亿元,年产钢4024万吨,跻身世界500强第269位(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26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位。
拥有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矿业、石钢、国贸、财达、衡板、京唐、宣工、燕山大酒店等13个控股或参股子公司,销售总公司、采购总公司两个分公司和钢铁技术研究总院、战略研究院,集团总部坐落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
2、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878年,为国有特大型煤炭能源企业,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和“北方民族工业摇篮”,创造了多个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第一。
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镌刻着1881年开滦创造的三个第一:“开平煤矿建成出煤”;“开平煤矿至胥各庄铁路投入使用”;“中国制造‘火箭号’蒸汽机车”。开滦煤矿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
2014年,开滦集团位居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394位。[2]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级监管企业。2016年8月,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94位。
3、唐山机车车辆厂
唐山机车辆厂的前身是开平矿务局的胥各庄修车厂,建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是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第一家企业。建厂当年就开始制造货车,并利用开矿用过的卷扬机锅炉和蒸汽机,装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1889年为慈禧太后制造一辆豪华专用客车,1900年开始正式制造“莫古式”蒸汽机车,在中国机械工业史上留下了自己制造机车车辆的光辉篇章,也充分显示了铁路职工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4、陡河发电厂
陡河发电厂隶属于北京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它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始建于1973年,先后经历了震后重建和扩建,到1987年10月,八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1550MW。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陡河电厂的建设和发展,李鹏、万里、乔石、邹家华等曾先后来厂视察,李鹏总理并为陡河电厂题写厂名。
5、冀东南堡油田
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地质上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
冀东油田公司有勘探面积1570平方千米,其中陆上570平方千米,滩海1000平方千米。经过长达40年的艰苦探索,到2004年中石油在冀东陆上共发现5个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原油年产量达到100万吨。
Ⅹ 唐山市路南区吃的是哪的水
南新道的是丰润的地下水,开滦的是企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