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农村污水治理监理工作总结

农村污水治理监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1-13 09:49:47

废水治理工作总结

总结正文,一般可以有这么几种形式:
【一】1、工作回顾;2、工作分析(通内常就是工作中存在容的问题和不足)3、下一步工作思路、打算;
【二】1、工作概括;2、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或者重点工作开展情况);3、工作分析(通常就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下一步工作思路、打算;
【三】1、工作回顾;2、工作分析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四】1、工作概括;2、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或者重点工作开展情况);3、工作分析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打算;
【五】1、某方面工作开展情况;2、某方面工作开展情况;3、某方面工作开展情况、、、、、、x+1、工作分析(通常就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x+2、下一步工作思路、打算。懒写,可找。

⑵ 监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监理工作总结分对项目的工作总结(也就是对外的监理工作总结),和对公司的总结(也就是内部的工作总结)请参照www.yxccc.net的监理工作总结

⑶ 监理年度工作总结

监理部工作总结

受===委托,====工程,由====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承担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该工程由====公司设计,=====有限公司施工,目前该工程综合楼主体验收完成,粉刷工程完成至十七层,顶层屋面防水完成,实验楼主体工程完成,尚未进行主体验收。现将本工程201X年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工程,由=====投资建设。工程位于=====。主体建筑物包括 1 栋高层综合检测楼和1栋多层实验楼,规划占地 平方米,实占地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综合检测楼总建筑面积共 平方米,地下 层,地上十 层,建筑物总高度 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实验楼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建筑层数共 层,层高均为 米 建筑高度 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二、监理工作总结

项目监理部在今年的半年内,完成了主体得验收,分包单位陆续进场,对分包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严格审查分包单位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开工准备工作后,根据现场情况陆续下达了开工令。

在后续施工期间,项目监理部能够严格遵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工作准则,按照监理规范及监理合同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职责和义务,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及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认真开展各项监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并用严谨诚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建设单位的高度信任,得到了现场各方的一致好评。现就项目监理部在现场的各项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质量控制工作

在本工程的质量控制上,监理项目部的主要工作方法是严格抓好“三控”,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并将各项控制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使监理工作处处体现“主动”两个字,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在事前控制方面,监理项目部主要是把好材料、人员、技术投入关。首先,对现场的所有建筑材料及设备,项目监理部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查验收,该复试的必须复试,未经监理认可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准进场使用,确保了建筑材料的货真价实。在整个施工期间,现场的所有原材料及构配件均经过了正规的检查、验收、复试,有效的保证了工程质量。

其次,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关键部位、关键工种、关键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试用,对技术水平低劣,责任心不强的施工人员严令承包单位辞退换人,从而大大加强了施工投入前的质量保证工作。

最后,就是把好施工投入前的技术关,在这方面,监理部门主动发挥自己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前对重要阶段、关键工序及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可预见的问题及质量验收要求等对施工项目部进行详细交底。

并对承包单位的重要技术交底进行了审查,督促其把技术交底做细、做好,落到实处,从而确保了技术指导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事中控制方面

项目监理部主要是通过旁站、巡视、抽查等监理手段,对现场正在进行的施工进行动态控制,使监理的质量控制工作保持连续性,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在整个工程主体分部施工期间,对现场的所有的土方回填及屋面防水工程,监理部门坚持进行了全过程旁站监理,有效地保证了土方回填及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

通过监理部门的勤奋工作,对现场施工起到了很大的监督威慑作用。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现场违规操作现象极少,且未发生任何重工程大质量事故。

3、工程投资控制

1)严格进行工程计量审核,对承包单位申报的月进度产值,逐项进行审查,坚决剔除虚报部分,据实拨付月进度款。

2)认真消化图纸设计,彻底搞清设计意图,对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及容易引起变更的地方,提前与设计方及业主进行沟通,争取事先变更,尽量避免事后改动,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索赔。

3)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尽量减少合同外工程量的发生,对必要的合同外工程量进行认真核实,确保工程资金的正确使用。

4、监理项目部的合同管理情况

1)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审查分包单位分包资质,杜绝非法转包现象。

2)严格监督承包单位履行合同承诺,确保合同义务据实实现。

3)协调好各承包单位之间以及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协作关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现场协调

在现场协调工作方面主要是做好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承包单位与承包单位、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工作。并与进度、质量、投资控制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使整个工程建设运转顺利、关系融洽、配合密切,确保了工程建设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束语

以上是 监理项目部的工作总结,现汇报给公司领导。同时,由衷感谢公司领导对本项目部的支持与帮助。在下一年里,本项目部人员会再接再厉,为公司服务,创造更高效益。

监理工程师:

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1X年X月X日

⑷ 矿山环境整治监理总结

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构建的思考

http://www.riel.whu.e.cn/show.asp?ID=4445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耿殿明��1)� 姜福兴��2)�
(1.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烟台市,264005;�2.山东科技大学,山 东泰安市,271019)
摘 要 从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内涵阐释出发,分析了矿区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在确认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矿区 环境中的薄弱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煤炭矿区 生态环境 对策�
煤炭环境问题涉及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寻找各种途径解决由于煤炭 开发利用产生的破坏生态、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之一。
1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
1.1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内涵阐释
所谓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打破,其问题实质主要指由于人类活 动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煤炭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伴随矿区的开发建设而产生的,是 人类沿着传统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 中心主义,它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 料仓,毫无内在价值而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受上 述思想支配,在长期的煤炭矿区开发实践中 ,人们始终不承认煤炭资源及其环境本身的价值,更认识不到矿区生态环境是资源。其结果 必然是大量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矿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难以恢复治理,直至影 响煤炭行业的自我发展和人类的自身生存。�
1.2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构成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所谓多环节指环境问题形成于 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所谓多因素指环境问题的形成与技术、资金、 管理方式、政策导向和思想观念等多因子相关。�
1.2.1 煤炭开采形成的环境问题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
煤炭开采分为井工和露天两大方式,其中,我国95%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井工开采。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工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 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
(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为保证安全而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 自然疏干,共同破坏和污染了地下水资源。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含有煤粉、岩粉和其它 污染物的矿井水外排,又影响到矿区及其周边环境。
(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主要来自矿井排风、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
1.2.2 煤炭加工形成的环境问题
煤炭加工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污染环境 的方式主要是排放出大量煤泥水、洗矸、煤尘和有害气体。�
1.2.3 煤炭储运形成的环境问题
主要来自于煤炭的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及运输线路两侧生态环境的污染 。�
1.2.4 煤炭燃烧使用形成的环境问题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窑)炉、民 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SO�2、CO�2和烟尘,造成我 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
1.3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程度
(1)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 沉陷、裂缝,都将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 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造成我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采煤塌陷还会引起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并危及 地面建筑物、水体及交通线路安全。据调查,我国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 公顷,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ha,全国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ha,破坏土地约157万ha ,且每年仍以4万ha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另据测算,我国每采万吨煤 ,平均塌陷土地0.2ha;在村庄稠密的平原矿区,每采出1000万t煤需迁移约2000人。�
(2)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我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 量较低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含煤地区分布看,富煤地区往往也是贫水地区。 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随着煤炭开 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矿区供水更为紧张, 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 被排出,这些矿井水被净化利用的不足20%,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据统计,我国 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2000年,全国煤矿的废污水排放量 达到27.5亿t,其中,矿井水23亿t,工业废水3.5亿t,洗煤废水5000万t,其它废水450 0万t。�
(3)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 面矸石山自燃施放的气体。矿井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 为CO�2的21倍。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90亿m�3,约占世界甲烷总 排放量的30%,除5%左右的集中回收利用外,其余全部排放到大气中。矿区地面矸石山自燃 施放出大量含SO�2、CO�2 、CO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 的身体健康 。煤矸石产出量很大,其排放量约占煤矿原煤产量的15%~2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有煤 矿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t,占地5000ha。另据1994年的矿山环境调查, 淮河以北半干旱地区的1072座矸石山中,有464座发生过自燃,自燃率达43.3%。�
(4)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我国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1999年原煤入洗量3.17亿 t,入洗比例3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入洗比例达到48%。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 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t,洗煤废水 4000万t,煤泥200万m�3。�
(5)在我国,由于煤炭生产与消费之间巨大的空间差异,导致“北煤南运,西煤东输”的 长距离运煤格局。运输中产生的煤尘飞扬,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周围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1999年全国铁路运煤量为64917万t,平均运距为550km;经公路运输或中转到 铁路的煤炭量达6亿t,平均运距为80km。若以0.5%的扬尘损失计算,因运输向大气中排放的 煤尘达600多万t,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
(6)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 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 ,全国废气中SO�2排放总量1995万t,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t,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 83万t;烟尘排放总量1165万t,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t,生活烟尘排放量212万t; 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2 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及难点�
2.1 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
(1)政策法规配套,环保投入增大。国家相继出台和修订与煤炭矿区环境保护直接相 关的法律法规13项,使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加快了矿山环境保护事业的 发展。矿区的环境改善离不开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煤炭工业投入环境治理的 资金达28.6亿元,平均每年5.7亿元。�
(2)土地复垦取得一定成效。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累计复垦利用各类废弃土地约1500万 亩,占废弃土地总量的8%;其中复垦利用工矿废弃土地约600多万亩,约占工矿废弃土地总 量的10%。复垦后的土地70%作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30%作为非农业建设用地或其他用途。 从煤炭行业看,“九五”期间,全国复垦采煤塌陷土地150ha,复垦率为15%,完成露天矿 挖损土地复垦量21ha,复垦率已达到41%。�
(3)三废治理效果显著。“九五”期间,煤矸石利用率达到40%,比“八五”期间提高 9个百分点;截止到1999年治理灭火矸石山310座,灭火率达80%。1998年山东省综合利用煤 矸石700多万t,占总排放量的71%,并实现利税近7000万元。新的煤矿设计拒绝矸石堆放, 将有力保证今后彻底根除矸石山。统计显示,1999年,全国采掘业共去除工业SO�2 156104 t,其中燃料燃烧中去除的41505t;去除工业烟尘1647893t。� (4)矿区绿化已从单纯植树种草,走向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众多矿区不断加大投入, 绿化美化生产生活区。根据矿区所处地理环境,积极采用绿化新技术,营造矿区防护林,绿 化煤矸石山,治沙固土,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5)洁净煤技术发展较快。1995年全国共有洗煤厂557个,年入洗原煤2.8亿t,原煤入 洗率为22%。到2000年,洗煤厂数增加到755个,原煤入洗量达4.5亿t,原煤入洗率超过30% 。1995年前,全国动力配煤几乎空白,“九五”期间,全国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一批不同规 模、不同类型的动力配煤厂,年生产能力近6000万t。我国民用型煤技术已经成熟,到2000 年,全国民用型煤产量达到8000万t,城镇居民生活用型煤普及率为80%。 为加快开发煤层气的步伐,“九五”期间,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专门从事煤层气开发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共开发利用煤层气近4亿 m�3,预计到2005年,全国煤层气利用量可达30亿m�3以上。�
2.2 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薄弱点
(1)领导环保意识弱,公众参与程度低。我国的环保历史经验证明,一切环境污染与生态 破坏,首先发端于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和决策行为。当前,许多领导还远没有树立起真正的 环保意识,对可持续发展仅停留在口号上,走的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或为了局部 利益而加重污染的歪路。公众参与在发达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 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满足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目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中还没有建立起公众参与制度,环保工作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的程度还很低。�
(2)经济结构调整迟缓,环境保护监管不力。尽管国家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但 由于受思想惰性、体制刚性、财力不足、政策缺位和区域壁垒等多因素影响,我国的能源生 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状况依然存在,这种结构不合理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资源的过度开采和 浪费,以及矿区环境和安全状况的难以改善。另一方面,我国的环保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 弊端,特别是制约监督机制的失效,导致对环境保护的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 法开脱现象依然存在。�
(3)环保历史欠账多,资金渠道不畅、投入不足。我国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使矿区 特别是许多老矿区遗留下巨大的生态环境包袱,且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治理资金账户。自20世 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恶化,治理资金仅有国家财政一条渠道。1984年,国务 院在《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64号)中,确定了环境保护资金的8条渠 道 ,其中用于污染治理投资的有7条。尽管这7条渠道对资金筹集、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的改 善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污染治理投资总量还远没有达到基本控制住环境恶 化加剧的水平。现在,这7条渠道中,有的已不通,即使通的也还存在着渠道不畅等问题, 其外部表现则是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每年直接用于煤炭环境保护的资金大约 为5~6亿元,仅占煤炭工业产值的0.3%,远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
(4)矿区塌陷土地复垦工作盲点多。尽管早在1988年国务院就已正式颁布实施了《土 地复垦规定》,在随后修订和制定的《土地管理法》、《煤炭法》等5部法律中都有土地复 垦方面的法规条文,各级地方政府几乎相继制定土地复垦规定实施办法,但如今矿区土地复 垦率仅为10%,比发达国家低50多个百分点,土地复垦的质量不高,复垦工作中出现了多处 盲点。例如,对于老矿区土地塌陷的历史欠帐至今没有明确补帐的责任对象和资金渠道;土 地复垦规定中的“谁破坏,谁复垦”原则形同虚设,现存的塌陷征地和塌陷补偿办法,无法 约束企业对土地复垦规定的执行;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土地复垦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等 。�
(5) 国家缺乏针对性更强,体系更加严密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现行环保政策法 规中,缺乏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特点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利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向纵深发展。一些环境问题由于无章可循,不能及时得到治理,从而长期危害环境。如煤矸 石山自燃被定性为无组织排放,国家尚无限期治理和超标罚款的规定。�
3 解决煤炭矿区环境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矿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既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世界发 展的潮流。要在已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建立起符合我国国 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这一体系应覆盖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对新 上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采矿山的环境保护和报废矿山的环境重建都应给出明确的法 律规定。“十五”期间,国家将陆续出台《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矿山开发环境保护 技术政策》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规范与标准》等,以促进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进 一步发展。�
3.2 实行更加严厉的环保政策
国家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关停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性差,资源浪费大的小煤矿以及加快淘汰 耗能高,污染重的旧式加工工艺。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节能、环保型产业的发展,借 助市场之手逐渐将落后产业和产品淘汰出局。要严格控制新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 有新建、扩建、改建的矿山企业建设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环保标 准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明确矿山环保目标和责 任,坚决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制。�
3.3 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强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弘扬先进 ,鞭挞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形成强大 的社会压力,促使企业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在加强舆论监督的同时,应尽快通过法律程序 ,建立起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使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3.4 大力推广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
通过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 发和推广应用。当前清洁开采的重点应放在离层注浆减沉、瓦斯抽放利用及无矸石排放回采 等成熟技术上。洁净煤技术及其产业化是我国今后煤炭加工利用的重中之重,也是从根本上 解决我国煤炭污染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将洁净煤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 变的战略措施之一,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颁发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 年发展纲要》,确定了洁净煤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状况的根本改 善,而且也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3.5 推行多元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
塌陷土地复垦是矿区环境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国家土地复垦规定中,“谁破坏,谁复垦”的 原则在实践中产生许多矛盾。老矿区的大量塌陷土地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或更早)形成的, 这一历史欠帐让效益低下的煤炭企业自身偿还,无论从道理上还是能力上都难以行通。新矿 区或老矿区新的土地塌陷基本采用塌陷征地和塌陷补偿办法,致使“谁破坏,谁复垦”的原 则流于形式。推行多元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是解决我国矿区塌陷土地复垦问题的一种思 路,具体设想是,以1997年国家明确规定复垦资金列入生产成本或建设项目总投资为界,将 矿区塌陷土地划分为历史欠帐和新增塌陷两类,对于历史欠帐塌陷土地,应由国家筹资或在 国家复垦土地使用优惠政策下由社会力量(包括矿山企业)出资进行土地复垦。新增塌陷土 地由企业复垦,力争做到破坏一亩,复垦一亩。对新塌陷地应打破单一征地的旧模式,若经 过复垦,土地生产力(或收益)能达到原有土地效用的一律不征用,企业支付复垦及地力补 偿费,仍由农民复垦使用。对于有些塌陷土地也可采用多方协同复垦,股份经营土地的混合 模式。矿区塌陷土地在复垦技术上应根据塌陷地状况,使用综合整治的复垦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永仁等. 我国煤炭工业与环境保护. 煤矿环境保护,2001,15(3),(4)�
2 祝光耀. 通力合作 加强监管 努力开创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北京:地震出版社,2 001,24~29�
3 兖矿集团. 兖矿集团生态环境与“三废”治理情况.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233~23 7�
4 潘明才. 我国土地复垦概况及发展趋势与对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297~301�
5 麦方代.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煤矿环境保护,2001,15(3),27~30

⑸ 监理工作总结怎么写啊

我也是监理,呵~~。我不知道你是建筑监理还是公路上的监理。
以前我看过,但没记住,主要是这一年你参加了哪些工程,这些工程的进度、质量等,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得什么奖励,对今年工作的展望和计划等。
给你一些资料吧,或许能用上一点:

监理工程师的建议权

1有对工程建设相关事项和工程设计的建议权,而不是自主对发现的这一问题进行变更。
2要告诉承包商干什么,而不是怎么干。
3有对不合格的承包商向业主提出撤换的建议权。

几点误区:
1 对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有的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其实,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业主委托了监理,就应由监理工程师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均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实施,而业主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业主不规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熟悉监理委托合同,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从大局出发,顾客第一,为业主服务,对业主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业主的信任,以利监理工作的开展。规范业主的行为,使业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对业主招投标或业主代理招投标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2 把监理工程师当作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个问题涉及到职责问题,还涉及到验收程序。各项验收,必须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承包商有确保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承包商不能把监理当作自己的质检员,监理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承包商的质检员,监理的检查要全面。

3 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工程中有事情找监理。工程有问题,监理首当其冲,这种认识未免偏颇。监理是按照业主的授权,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的质量责任可以理解为,在设计阶段有设计质量问题的,设计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不论监理是否检测到和发现承包商的不合格产品,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免除承包商的责任。因为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包商须向业主提供产品的质量标准,这需要“三方”端正思想意识

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明确定义: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目前监理工程师只是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而这一阶段主要是质量控制。从目前情况看,让一个监理单位同时具备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监理能力还比较困难,大多数监理公司也达不到这一水平。结合现阶段的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应重点体现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两个方面,并向设计监理发展。

⑹ 监理工作总结

我从WORD里直接复制一篇给你 希望用得着(我是直接从WORD复制的,本来连格式都有,现在你需要自己排一下格式,并把工程概况等改一下就行了)

监理工作总结

工程名称: 盛世豪庭一期一标段工程

总监理工程师:

浙 江 经 建 工 程 管 理 有 限 公 司
2009年7月14日
(以上居中,以下换页)
我公司受嘉兴发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盛世豪庭一期一标段工程建设进行监理。工程自2007年5月10日开工以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本工程已在2009年6 月 30 日进行竣工预验收,现将监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工程概况
盛世豪庭一期一标段工程,总建筑面积56136m2,框架结构/十二层至十五层/地下室一层局部二层。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基础,垫层采用C10商品混凝土,基础及主体分别采用C35、C30、C25商品混凝土浇筑;基础采用MU15混凝土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墙体采用MU10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楼地面均为细石混凝土地坪;内墙为普通室内涂料面层,外墙采用进口乳胶漆与饰面砖;屋面采用防水涂膜。
本工程由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设计单位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为浙江省地矿勘察院。
二、 监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了专业配套人员组成项目监理部,监理工程师四名,监理员6名,分别担任总监理工程师、土建、水电安装专业监理工程师及土建监理员。根据业主的授权及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文件,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与工作纪律,开展监理业务。
三、 监理合同履约情况
1、 我方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和监理授权通知书的内容,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依据,编写了本工程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并按合同的约定及时派出相配套的监理人员。监理人员认真、负责地履行本合同的义务和职责,确实的实行监理工作,即对:“施工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的控制及“两管理”、“一协调”,为业主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公正地维护了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2、 及时协助业主组织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随后审查了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协助和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工程安全保证体系,审定了开工报告。
3、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分别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规划、控制和协商,从而符合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合格竣工。必要的工程变更及变更牵涉的工程费用事先经业主同意后实施,工程投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工程安全上无大小事故,较好的履行了委托监理合同的各项任务。
4、 经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竣工技术文件真实、系统、完整;监理资料按工作内容等进行分类整理,确保监理资料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监理归档资料真实、完整。
四、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的实施与成效
1、 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点,我们的目标是:建筑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文件、质量验收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要求,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期望,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具体监控要点:
(1)在审查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查验施工管理人员、关键工种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资质、上岗证。对施工中出现的人为质量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沟通解决。
(2)施工原材料、半成品、设备进场时查验合格证、质保单或出厂检验报告,履行建筑材料报验手续;对进场的钢材、水泥、骨料、砖等主要建筑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并签发建筑安装材料报验单。有效杜绝了不合格品。
(3)审查了进场机械设备的报验,施工机械设备达到要求。
(4/1)设置质量控制点,按照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从轴线位置到标高,从钢筋加工、安装到封模,从砼原材料进场浇筑,以及墙体的砌筑、粉刷、门窗安装、面砖粘贴等各道工序进行全数检查或抽查。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或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并按要求随机抽样留置砼、砂浆试块,试块经试压、非数理及数理统计均合格。
(4/2)严格、认真审核、签发报验文件,对施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要求返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审核、签发报验文件及监理通知,并签发检验批、分项、分部验收记录报验单,使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 进度控制
掌握工程进度计划,控制施工进度,要求施工单位每月的25日提交本月进度情况和下月进度计划。监理项目部建立监理日记制度,并每月编写监理工作月报,发现进度偏差及时纠正,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 投资控制
本工程投资控制的内容为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总承包价和经批准的工程变更费用,因此,监理控制的重点是;工程需变更的项目,若发生费用变更的,监理方予以严格控制,并事先征得业主同意;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量月报,以控制月工程进度款,合理使用投资资金。
4、 安全控制
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为内容,现场监理人员抓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学习和掌握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安全管理水平,督促施工安全员对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三是监理人员巡视、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有不安全情况及时制止,并且要求改进。
工程自开工以来,未发生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处于良性受控状态。
五、 本工程质量综合验收结论
1、经查各个分部工程合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质量控制资料经审查完整并符合要求。
3、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资料经审查完整并符合要求。
4、主要功能和安全项目抽查符合要求。
5、观感质量验收综合结论为好。
6、本工程综合验收结论评定为合格。

⑺ 监理工作总结(高分)

给你一个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一、工程概况

我监理公司于2001年8月承接了某工程的监理任务。该小区是由某集团开发。工程地处原哈尔滨电缆厂旧址,南临南极街,北临南马路,介于景阳街与开原街之间,共有 19栋框架结构高层住宅楼,1栋砖混结构住宅,1座会馆, 1座钢结构商业超市, 三处大型地下停车场。

我公司监理的某工程共分二期。其中一期工程包括1#楼、2#楼、19#A楼、19#B楼、1#地下车库,一期工程于2001年8月下旬开工,于2002年12月17日正式竣工。二期工程包括4#楼、5#楼、21#楼、13#楼、14#楼、2#地下车库、3#地下车库、20#楼,二期工程于2002年3月2日开工,于2003年1月25日正式竣工(除5#B楼与20#楼)。5#B楼与20#楼于2003年10月 20 日正式竣工。

一期工程除2#楼为砖混结构外,其余均为框架结构。其中,1#楼为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并附有夹层,建筑面积为11739M2;2#楼为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并附有夹层,建筑面积为8441M2;19#A、B楼为地上五、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9939M2。

二期工程均为框架结构。其中,4#楼为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13064M2; 5#楼A区为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13157M2;B区为地上九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7199M2;21#楼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1849M2; 13#楼为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11071M2;14#楼为地上十六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20587M2;2#地下车库一区建筑面积为1350M2,二区建筑面积为2435M2;3#地下车库一区建筑面积为2046M2,二区建筑面积为4639M2;监理总面积达127660M2。20#楼为地上六层(局部七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10970M2;

二、监理概况

(一)项目监理部组织机

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文核心数据:农村污水处理数量、污水处理厂数量、污水日处理能力

“十四五”开年之际国家多次提及农村污水处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等设施也走进平常百姓家,使得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因此,近年来农村污水处理愈发受到国家重视。

在“十四五”开年之际,国家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其中,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我国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阅读全文

与农村污水治理监理工作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 浏览:106
污水零直排20模式是什么 浏览:597
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剂 浏览:113
饮水机桶内测怎么清洗 浏览:936
什么过滤器不会漏电 浏览:785
污水处理cod加石灰作用 浏览:727
饮水机是怎么快速加热的 浏览:980
洗胃器一小时净水多少吨 浏览:308
水里重金属过滤 浏览:418
纯净水处理除垢 浏览:908
机油滤芯用什么机器好 浏览:736
污水站运营方案运营特色服务 浏览:228
反渗透设备3d动画 浏览:463
低温蒸馏法最低温度 浏览:680
碧然德滤水壶滤芯有什么区别 浏览:134
蒸馏高一视频 浏览:102
汽车空气滤芯口很脏了有什么影响 浏览:66
山东省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 浏览:847
牙缝树脂美学修复 浏览:354
热水器水垢清理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