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为何出水氨氮很难控制
1.氨氮负荷高
2.进水氨氮本身不稳定
❷ 聚丙烯酰胺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温度是多少
温度影响不大,根据我的经验,从25℃~70℃使用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PH有要求,焦化废水由于要先过蒸氨,蒸氨的过程要加液碱所以ph肯定是7以上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没那么复杂,没有人会当真去研究。有条件就做个试验,没试验就差不多编造点数据。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一般在处理焦化废水的时候是和聚合氯化铝搭配在气浮机使用,COD去除率在20%~30%左右。老师非要加,也可以加,建议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聚丙烯酰胺水解的最佳水温(貌似是25~30℃),一个是配制好的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温度。
数据我是没有了,逻辑也比较乱,见谅。
❸ 焦化废水怎么处理
焦化废水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在生化阶段可以适当添加稀释水或者把好氧设为两段,中间加上一个臭氧氧化,这样可能出水效果会好一些。
❹ 焦化废水怎么处理
一般都是生化,AO工艺。预处理气浮(除悬浮物)、微电解或者水解酸化(降低部分COD,增强可生化性)、缺氧(污水内回流,进行反硝化)、好氧(出去大部分COD、氨氮、挥发酚),然后就是絮凝沉淀了。
当然,焦化废水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在生化阶段可以适当添加稀释水或者把好氧设为两段,中间加上一个臭氧氧化,这样可能出水效果会好一些。
深度处理用高级氧化(一般是芬顿法),超滤+反渗透,或者是吸附(考虑经济性,这个得有专门的可再生吸附材料)。
常用的方法就是这些,除非是大设计院,否则一般的环工公司也就是这样了。
❺ 焦化废水处理公司如何深度处理废水
焦化废水处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杂质,万川环保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1.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
2)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
3)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210℃,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
4)残液槽中通入CO2,CO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有机废水 COD为 50000~300000mg/L, pH 值为3~12,废水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NaOH、Na2CO3和老化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调节剂,当原水PH值低于6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碱;当原水PH值高于8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控粘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阻聚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废水过滤时流速为6m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步骤3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和梯级裂解舱的温度梯级变化为:100~120℃,120~140℃,140~160℃,160~210℃;压强梯级变化为:0.5MPa,0.8MPa,1MPa,1.2MPa。
❻ 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扩建工程包括原有系统改造及新建两部分。根据焦化废水处理的成果,结合原有的废水处理工艺,新扩改工程采用A1-A2-O生物膜工艺。
尽量不改变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功能和结构,充分利用已有废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能力,对老系统进行改造,在原有的A/O系统基础上增加一个厌氧酸化池,即改为A1-A2-O生化系统。新建一套A1-A2-O生化系统,两套系统各承担一半的处理水量。 (1)从各车间出来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统一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均衡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保证后续生化处理设施运行的稳定性。由于废水的含磷量极少,故在调节池中加入磷营养盐,提供微生物所需的营养。
(2)调节池出来的废水由两台泵分别提升至新老两套A1-A2-O生化系统,在生化处理系统中,废水的降解过程如下:
a. 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厌氧酸化段。在该段,废水中的苯酚、二甲酚以及喹啉、异喹啉、吲哚、吡啶等杂环化合物得到了较大的转化或去除,厌氧酸化段的设置对于复杂有机物的转化与去除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废水经过厌氧酸化段后水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原水有所提高,为后续反硝化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碳源。
b. 在缺氧段进行的主要是反硝化反应,从酸化段出来的废水进入缺氧段,同时好氧段处理后的出水也部分回流至缺氧段,为缺氧段提供硝态氮。另外,由于焦化废水中所含反硝化碳源不足,需在缺氧池中加入甲醇作为补充碳源。经过缺氧段的处理,硝态氮被转化为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得到了去除,使废水以较低的COD进入好氧段,这对于好氧段进行的硝化反应是十分有利的。
c. 废水经过缺氧段的处理后进入好氧段。在好氧段,由于废水中所含氨氮较高而COD较低。因此,在这里进行的主要是硝化反应,在好氧段需投加纯碱溶液提供硝化反应所需的碱度。废水经过好氧段的处理后,氨氮基本可全部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通过回流至缺氧段,在缺氧段最终转化为氮气后得到有效脱氮),同时,有机物得到进一步的降解,使最终出水COD达标。
(3)废水经生化系统处理出来后,经过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在混凝部分投加聚铁,以增加沉淀部分污泥的沉淀性能,并且进一步降低出水COD。
(4)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定时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稳定处理,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次进行处理,浓缩池污泥排入污泥贮池中,定时由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前需加入PAM与污泥进行絮凝反应,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1)控制进水水质水量
根据焦化废水主要来源水质水量的原始统计数据,以及设计方案的规定,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水质水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2)废水预处理
为降低后续生化处理负荷,减轻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同时为稳定后续生化处理效果,利于操作管理,废水进入系统以前需进行预处理。
a. 控制进水COD含量 进水COD波动过大,会对系统运行带来很大冲击。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进水COD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b. 控制进水水温
来自老厂区的终冷废水、蒸氨废水和5#、6#焦炉蒸氨废水因水温很高,需经板式冷凝器及雾化冷却器冷却到38℃以下再排入调节池。
c. 控制进水中油类含量
煤气冷凝废水及各处清浊分流的浊水经重力隔油、气浮除油处理(含油低于30mg/L),使含油量低于影响微生物正常生长的浓度后,再排入调节池。
c. 降低氨氮
部分蒸氨废水先通过固定氨分解装置,将其氨氮浓度由800 mg/L降低到250 mg/L后,排入调节池。
d. 降低灰分
❼ 跪求《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前景》论文大纲
(一)工程概述
1、废水水质
本工程现有一套处理装置,处理量为200m3/d,需要改建;另外增加马上需要投产的二期工程,新建一套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量为200m3/d,合计废水总量为400m3/d。
表-1 焦化废水水质 (单位为mg/L)
2、水质排放要求
根据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废水处理后需达到的排放标准如表-2所示:
表-2废水处理排放标准 (除温度、pH外,其余单位为mg/L)
(二) 废水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本改扩建工程包括原有系统改造及新建两部分。根据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的成果,结合原有的废水处理工艺,新扩改工程采用A1-A2-O生物膜工艺。
尽量不改变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功能和结构,充分利用已有废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能力,对老系统进行改造,在原有的A/O系统基础上增加一个厌氧酸化池,即改为A1-A2-O生化系统。新建一套A1-A2-O生化系统,两套系统各承担一半的处理水量。
整个废水处理改扩建工程工艺流程图(略)
2、工艺流程说明
(1)从各车间出来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统一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均衡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保证后续生化处理设施运行的稳定性。由于废水的含磷量极少,故在调节池中加入磷营养盐,提供微生物所需的营养。
(2)调节池出来的废水由两台泵分别提升至新老两套A1-A2-O生化系统,在生化处理系统中,废水的降解过程如下:
a. 焦化废水首先进入厌氧酸化段。在该段,废水中的苯酚、二甲酚以及喹啉、异喹啉、吲哚、吡啶等杂环化合物得到了较大的转化或去除,厌氧酸化段的设置对于复杂有机物的转化与去除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废水经过厌氧酸化段后水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原水有所提高,为后续反硝化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碳源。
b. 在缺氧段进行的主要是反硝化反应,从酸化段出来的废水进入缺氧段,同时好氧段处理后的出水也部分回流至缺氧段,为缺氧段提供硝态氮。另外,由于焦化废水中所含反硝化碳源不足,需在缺氧池中加入甲醇作为补充碳源。
经过缺氧段的处理,硝态氮被转化为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得到了去除,使废水以较低的COD进入好氧段,这对于好氧段进行的硝化反应是十分有利的。
c. 废水经过缺氧段的处理后进入好氧段。在好氧段,由于废水中所含氨氮较高而COD较低。因此,在这里进行的主要是硝化反应,在好氧段需投加纯碱溶液提供硝化反应所需的碱度。废水经过好氧段的处理后,氨氮基本可全部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通过回流至缺氧段,在缺氧段最终转化为氮气后得到有效脱氮),同时,有机物得到进一步的降解,使最终出水COD达标。
(3)废水经生化系统处理出来后,经过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在混凝部分投加聚铁,以增加沉淀部分污泥的沉淀性能,并且进一步降低出水COD。
二沉池出水接入“北排”管网。
(4)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定时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稳定处理,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次进行处理,浓缩池污泥排入污泥贮池中,定时由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前需加入PAM与污泥进行絮凝反应,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置。
4、工艺条件
(1)控制进水水质水量
根据焦化废水主要来源水质水量的原始统计数据,以及设计方案的规定,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水质水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2)废水预处理
为降低后续生化处理负荷,减轻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同时为稳定后续生化处理效果,利于操作管理,废水进入系统以前需进行预处理。
a. 控制进水COD含量
进水COD波动过大,会对系统运行带来很大冲击。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进水COD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b. 控制进水水温
来自老厂区的终冷废水、蒸氨废水和5#、6#焦炉蒸氨废水因水温很高,需经板式冷凝器及雾化冷却器冷却到38℃以下再排入调节池。
c. 控制进水中油类含量
煤气冷凝废水及各处清浊分流的浊水经重力隔油、气浮除油处理(含油低于30mg/L),使含油量低于影响微生物正常生长的浓度后,再排入调节池。
d. 降低氨氮
部分蒸氨废水先通过焦化有限公司固定氨分解装置,将其氨氮浓度由800 mg/L降低到250 mg/L后,排入调节池。
e. 降低灰分
来自“三联供”的废水因灰分较多,需经沉淀除灰后再排入调节池。
登录到世界印染网站上查阅
❽ 焦化废水的来源
焦化废水是由原煤的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其水质随原煤组成和炼焦工艺而变化。核磁共振色谱图中显示:焦化废水中含有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主要是大量氨盐、硫氰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机化合物除酚类外,还有单环及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等。总之,焦化废水污染严重,是工业废水排放中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对焦化废水新改扩建项目要求:NH 3 -N≤15mg/L,COD≤100mg/L。过去,国内外去除焦化废水中的NH 3 -N和COD主要采用生化法,其中以普通活性污泥法为主,该方法可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酚、氰类物质,但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和NH 3 -N去除效果较差,难以达标排放。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已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改进了焦化废水中NH 3 -N脱除工艺,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处理设施和技术,使出水COD和NH 3 -N浓度大大降低。本文将介绍几种先进有效的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1 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技术
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但其中部分有机物不易生物降解,需要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是厌氧酸化法。
厌氧酸化法是一种介于厌氧和好氧之间的工艺,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水解和酸化作用使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生成易降解物质。厌氧微生物对于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中环的裂解,具有不同于好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其裂解为还原性裂解和非还原性裂解。厌氧微生物体内具有易于诱导、较为多样化的健全开环酶体系,使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易于开环裂解。焦化废水中存在较多的易降解有机物,可以作为厌氧酸化预处理中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初级能源和碳源,满足了厌氧微生物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共基质营养条件。焦化废水经厌氧酸化预处理后,可以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1] 。赵建夫等 [2] 将水解一酸化作为焦化废水预处理工艺,废水经6h水解一酸化,12h好氧生化处理,COD去除率达91%,比传统的生化处理法提高了近40% [3] 。
2 焦化废水的二级处理技术
焦化废水经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提高,但其中难降解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为CO2和H2O,必须进行二级处理。焦化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很多,有生物化学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法等。目前,效果较好的二级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是80年代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技术,是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氨分别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目的。其特点是净化效率高,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少。杜鸿章等研制出适合处理焦化厂蒸氨、脱酚前浓焦化污水的湿式氧化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高,耐酸、碱腐蚀,稳定性高,适用于工业应用,对CODcr及NH 3 -N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及99.9%;而且,经催化湿式氧化法治理焦化废水小试结果估算,治理费用与生化法相近,但处理后的水质远优于生化法。从技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分析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治理焦化废水经济可行 [4] 。
2.2 生物强化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是指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原有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投加的微生物可以来源于原有的处理体系,经过驯化、富集、筛选、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加,也可以是原来不存在的外源微生物。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都有采用,主要取决于原有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组成及所处的环境 [5] 。这一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的潜力,改善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处理效果 [6-7] 。Selvaratnam等 [8] 通过在活性污泥中投加苯酚降解菌Psendomonas Pvotida ATCC11172,提高了苯酚的去除率,系统在40d内一直保持在95%-100%的苯酚去除率,而没有进行生物强化的对照组中苯酚去除率开始很高,但很快降到40%左右。
2.3 纷顿试剂技术
纷顿试剂对有机分子的破坏是非常有效的,其实质是二价铁离子和过氧化氢之间的链反应催化生成·OH自由基,三价铁离子催化剂(称纷顿类试剂)也能激发这个反应,这两个反应生成的·OH自由基能有效地氧化各种有毒的和难处理的有机化合物;或者采用紫外灯作为辐射能源放射紫外线进入废水,当过氧化氢被紫外光激活后,反应产物是一个高反应性的·OH自由基,这个·OH基团迅速引发氧化链反应,最终有机化合物被分解为CO2和H2O。K.Banerjeek等经实验证明:采用过氧化氢添加铁盐和同时采用紫外光、过氧化氢和催化剂的两个处理过程都能有效地减少焦化废水中COD浓度 [9] 。
2.4 固定化细胞技术
固定化细胞(简称IMC)技术是通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的方法。制备固定化细胞可采用吸附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等。固定化细胞技术充分发挥了高效菌种或遗传工程菌在降解有机物治理中的降解潜力,该技术特点是细胞密度高,反应迅速,微生物流失少,产物分离容易,反应过程控制较容易,污泥产生量少,可去除氮和高浓度有机物或某些难降解物质 [10] 。
Amanda等 [11] 以PVA-H3BO3包埋法固定化假单孢菌Psendomonas,在流化反应器中连续运行2周,进水酚浓度从250mg/L逐渐提高到1300mg/L,出水酚浓度均为0。
2.5 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
蔡建安 [12] 经实验研究证明:用三相气提升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AZLR)处理焦化废水比活性污泥法效果好,其处理负荷高,COD进水负荷为13kg/(d·m 3 ),COD去除的容积负荷可达7kg/(d·m 3 )。它对酚、氰等污染物的耐受力强,去除效果好,并具有较低的曝气能耗,其COD去除率为54.4%~76%,酚的去除率为95%~99.2%,氰去除率为95%~99.2%。
2.6 缺氧-好氧-接触氧化法
该工艺在缺氧过程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兼性脱氮菌利用进水中的COD作为氢供给体,将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生成氨气排入大气,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过程中的产酸过程,把一些复杂的大分子稠环化合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机物。在好氧过程溶解氧在3~6mg/L范围内,先由好氧池中的碳化菌降解易降解的含碳化合物,再由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氧化氨氮;在接触氧化过程溶解氧控制在2~4mg/L,能够进一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脱除氨氮、磷,对水质起关键作用。山西省临汾市煤气化公司采用这一工艺,出水水质由处理前COD3000mg/L、氨氮650mg/L、酚250mg/L,经处理后分别变为140mg/L、230mg/L、0.9mg/L,基本接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3] 。
3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COD和NH 3 -N常常超标,应进行三级处理。许多学者已研究出了一些三级处理方法,如化学氧化法、折点加氯法、絮凝沉淀辅以加氯法、吸附过滤辅以离子交换法等,但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这些方法均处于试验阶段,目前较为经济可行的三级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3.1 氧化塘深度处理法
氧化塘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简单易行,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易管理,费用低。COD进水浓度在250-400mg/L范围内,该方法对COD处理效果较为理想。氧化塘对低浓度焦化废水进行处理的适宜pH值为6-8,最佳pH值为7;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最佳温度为35℃。如果投加生活污水于焦化废水中,其COD和NH 3 -N去除率都可得到提高。藻类吸收作用是焦化废水氧化塘脱除NH 3 -N的主要途径,硝化反应是焦化废水NH 3 -N转化的重要反应。吴红伟等经试验证明,采用氧化塘深度处理焦化废水,COD、NH 3 -N均可达标排放 [14] 。
3.2 粉煤灰吸附法
X光衍射仪测定结果表明:粉煤灰主要成分是SiO 2 、Al 2 SO 5 、NaAlSiO 4 等,将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脱色效果好,对CODcr、挥发酚、油等去除效果好,费用低廉。张兆春 [15] 等研究表明腐植酸类物质-长焰煤作为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化学耗氧物质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以及可观的吸附容量,可以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山西焦化厂采用生化-粉煤灰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技术,经处理后,除氨氮偏高外,CODcr、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BOD5等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60%被回用。
4 结束语
深入研究焦化废水的先进处理技术,既是当前经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将来进行技术攻关的重点,我们应该寻求既高效又经济的处理技术,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❾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进水氨氮浓度高要求是多少
这个不一定,要看采取什么工艺,原水水质如何,是否符合营养比,是否采取特殊的菌种等等.比如:一般的A/O法基本上要求在30以下,很少能处理超过40PPM的.
但如果系统设计留有余量,停留时间长,系统生化性高,流程长的话,也可以处理50以上甚至更高的.
而对于特殊的工艺,如IC+A2/O等,就可以处理更高的,我这边的垃圾渗滤液进水浓度在300左右,正常情况下难以达标,但通过控制营养比,采用特种菌和延长停留时间等等措施,目前出水非常好,也非常低,可以达到0.2PPM以下呢.
我个人觉得,你问的有点泛,也即生化处理这个工艺,面太广,比如,好氧也是生化处理,厌氧也是生化处理,SBR是生化处理,UASB也是生化处理,IC同样也是的.
如果用上面单纯的工艺,效果肯定差,而进水要求肯定要求低一些,而组合起来的话,再控制好参数,要要求就可以提高了.
所以个人觉得吧,这个没有一个定值,如果真要加一个极限的话应该在500以下吧,超过500应该很难生化法处理了..因为通常情况下,高于1000的话直接空气吹脱就可以了,有实验数据表明,1000的浓度经过空气吹脱后可以降到140左右.
❿ 焦化废水能不能用IC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处理
基本工艺:焦化废水脱氮主要采用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化学法主要有湿式催化氧化法和折点加氯法;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吹脱法和离子交换法。近几年,许多科研部门开发了诸如PT法、新物化法、H・S・B微生物(特种菌法)等处理技术。经多年生产实践和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发现,生物化学法用于焦化废水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工艺,目前已在各焦化厂废水处理中广泛采用。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化学法是经济、实效、无污染转移、易操作的典型工艺技术,而硝化和反硝化是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焦化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硝化一反硝化(A/O)工艺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O,/A/O。工艺、A/DO工艺。A/0工艺按污泥和废水回流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A/o工艺处理效果:目前,焦化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的是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废水处理过程中,需加1倍稀释水,稀释水主要来源于循环水排废水或生产新水。废水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CODcr100~150mg/L;酚O.5mg/L以下;CN0.5mg/L以下;油5mg/L以下;氨氮15mg/L以下。
处理后焦化废水指标如何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或回用水用户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站的建设规模、投资和运行成本。首先,国家综合废水排放标准的取样口为焦化厂总排口,而焦化厂工程设计中废水处理取样口要求为废水处理站装置排口;其次,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主要回用于熄焦补充水、除尘循环水补充水和高炉冲渣补充水,而这些用水单位对水质要求并不严格。若处理后焦化废水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则完全可以满足上述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处理后废水的回用现状:本着少排或不排废水的原则,现在的焦化厂尽可能将处理后废水在厂内回用。主要是用作焦化厂的湿法熄焦补充水、除尘补充水和煤场洒水等。对独立焦化厂,处理后废水的回用率为66%左右,其余的需外排,而外排的处理后废水须达到国家综合排放1级或2级标准。以年100万t焦炭的焦化厂为例,焦化废水量约45m3/h,要达到国家1级或2级标准,生化过程需加稀释水55m3/h,生化处理规模达100m3/h,生化装置的工程总投资约1400万元,运行成本约5元/m3。湿法熄焦补充水约60m3/h,除尘补充水和煤场洒水等约6m3/h,因此处理后废水的外排量约为34m3/h。对有洗煤厂的独立焦化厂,部分处理后废水可送往洗煤厂,用作洗煤补充水。
对钢铁联合企业,其余的处理后废水可送炼铁厂用作高炉冲渣水、泡渣水,或送炼钢厂用作浊循环水补充水,基本上可全部消耗掉而不外排。但是,近几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焦化厂,尤其是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焦化厂,都在建设干熄焦装置来代替湿法熄焦装置。现在,中国已有24套干熄焦装置在生产,正在施工建设和设计的还有近30套。湿法熄焦装置被替代,大量的处理后废水须寻找新的出路,否则只能外排。
本文来自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