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精炼油废水

精炼油废水

发布时间:2021-03-28 02:32:45

⑴ 棕榈油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分别有什么好处 详细点!

你是说对身体的好处还是对于是否能降低成本的好处?
在棕榈油分提之后,此时为毛棕榈油,那么咱们就需要精炼,把杂质去除。
精炼分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
化学精炼:就是利用强碱中和大部分游离脂肪酸并以皂脚的形式除去,又称为碱炼工艺。
物理精炼:是在高温及真空条件下将油脂进行游离脂肪酸的蒸汽蒸馏处理。
物理精炼法具有以下优点:提高生产能力和精炼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加工时间并可以直接回收高纯度的蒸馏脂肪酸。同时,物理精炼法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气问题。无需化学精炼后的再处理由于皂脚裂解而产生的废水及废气。
近些年,随着物理精炼法工艺与设备的不断完善,使得物理精炼法的优点日益明显,目前马来西亚绝大多数精炼厂采用物理精炼法进行毛棕榈油的精炼。
但是对于大豆油的精炼而言,化学精炼法却是一种最佳的精炼工艺。

⑵ 大豆油精炼之后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剩下的污泥个人可以填埋吗

这个是可以填埋的

⑶ 精炼油时如何使用活性白土

在工业生产中,己烷的储存、运输和使用须严格管理。浸出工序产生的混合油和湿粕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在浸出、混合油脱溶、湿粕脱溶过程中,产生含有一定量溶剂的不凝结气体(尾气),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大豆油脂企业来说,溶剂回收在浸出工艺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节能与安全生产的问题。湿粕与混合油带走的溶剂占较大的比例,生产过程中对湿粕与混合油中的溶剂进行回收利用。通常采用冷凝冷却的方法处理浸出、湿粕脱溶、混合油汽提等工序产生的混合蒸汽,使混合蒸汽中的有机溶剂冷凝冷却成液体进行回收[15]。经冷凝冷却处理,可以回收混合蒸汽中的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但是尾气中仍含有少量有机溶剂。通常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尾气需再辅以液蜡或植物油吸收回收溶剂,液蜡和植物油经脱溶解析后可循环使用。此外,对于小规模生产亦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的尾气治理方法[7]。到目前为止,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损失在工业上没有严格控制。企业由于溶剂损耗的高成本,进行自身控制。美国联邦清洁空气法案要求每加工 100 kg 大豆的己烷排放值在 0.2~0.25 kg 范围内。2.3 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目前我国油脂加工企业均采用燃煤锅炉提供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蒸汽,锅炉在燃煤过程中将会产生SO2、NOx以及粉尘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锅炉烟气的治理措施较为成熟,可保证锅炉烟气治理后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应首先采用燃气、燃油锅炉。2.4 粕冷却和脱臭工序产生的异味大豆粕烘干和精炼油的脱臭工序中,部分有机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被蒸出,产生异味。从测量和控制的角度来说,异味是一个定性的参数,对于生产过程中异味的抱怨主要来自周围居民。对异味的有效控制,必须从生产工序进行考虑,减少有机物质的挥发。3 废渣大豆油脂生产加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艺废渣、锅炉废渣、废水处理后的污泥以及生活垃圾。其中工艺废渣主要来源于大豆清理过程中清理出的砂石,脱色工序中产生的废白土,以及除尘器排出的尘土等。通常油脂脱色工序主要采用油重 2%~5%活性白土进行吸附脱色,根据脱色所用工艺和设备的不同,脱色后废白土一般含有 20%~40%油脂。国内多数将废白土制砖或掺入锅炉房的燃煤中进行焚烧处理,没有回收利用废白土中的油脂。根据研究表明,从废白土中回收的油脂可作为化工及饲料原料,经及时处理得到的油脂也可食用,回收废白土中的油脂可采用压榨法、水溶法和溶剂浸出法等[18]。4 总结大豆油脂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源的分析,必须从实际的生产过程入手。随着大豆油脂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污染源随之产生。为了减少大豆油脂生产和加工过程对环境所造成

⑷ 原油精炼油是什么

EIA的全称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当周原油库存,它是由美国能源信息协会(EIA)通过过去一周商业公司原油库存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参照进行统计和发布。之所以受到市场的关注以及影响原油价格走势,是因为商业公司的原油库存的增减,会影响到原油价格,进而对加元产生影响,因加拿大原油出口占经济比重大。影响大于美国石油协会的每周原油库存变化(API数据)。数据包括:当周EIA原油库存、当周EIA精炼厂设备利用率、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当周EIA汽油库存,以及次日发布的当周EIA天然气库存等等。其中当周EIA原油库存对国际原油走势影响较大。

EIA数据如何影响原油沥青走势方向和公布时间

每周公布一次,时间为每周三晚间11:30(夏令时10:30)公布。

当原油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原油供应量过剩,导致油价下跌,美元上涨,原油下跌。

当原油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原油需求旺盛,导致油价上涨,美元下跌,原油上涨

⑸ 精炼油是什么

据美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未经精炼的植物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胡萝卜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及维生素A、D、K的氧化破坏。由于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在精炼油中维生素E已荡然无存,所以选用新鲜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最好。

油脂精炼后被氧化,虽不易腐败,但只能供应能量,没有其他营养价值。这种油脂越来越普遍,如精炼油、人造奶油等。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用的油中精炼油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最近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家阿德勒·戴维斯博士研究指出,未经精炼的植物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胡萝卜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及维生素A、D、K的氧化破坏。但是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在精炼油中维生素E已荡然无存,所以选用新鲜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最好。

专家告诫说,油脂精炼后被氧化,虽然不易腐败,但只能供应能量,没有其他营养价值。这种油脂越来越普遍,如精炼油、人造奶油等。

本世纪以来,人类对这种油的摄入量增加了两倍,造成与心脏及肥胖有关的疾病增加。

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如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豆油等,其中以橄榄油为最好。椰子油和棕榈油含饱和脂肪酸较高,应尽量少用。此外,使用这些油时要注意有效期,不要吃过期的酸败油,有哈喇味的、有沉淀絮状物的油要扔掉。不仅如此,发酸的火腿、香肠、熏肉、奶油都含有油脂过氧化物,同样要弃之勿食。

⑹ 油脂精炼的油脂的精炼流程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Ⅰ)
┌———→ 脱溶 →———┐
毛 油—→过滤—→水化脱胶—→真空干燥—→二级食用油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Ⅱ)
┌———→脱溶→———┐
毛 油—→过滤—→碱炼脱酸—→水洗—→真空干燥—→二级食用油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脱溶→———┐
毛 油—→过滤—→碱炼脱酸—→水洗—→真空干燥—→二级食用油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程
┌——→脱蜡→——┐
毛 油—→过滤—→脱胶—→脱酸—→真空干燥—→脱色—→脱臭—→过滤—→精制食用油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毛 油—→过滤—→脱胶—→脱酸—→真空干燥—→脱色—→脱臭—→脱脂—→精制冷餐油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 酯交换 →—┐
毛 油—→过滤—→脱胶—→脱酸—→脱水—→脱色—→氢化—→后脱色—→分提—→脱臭
↓ (一)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软水
↓ ┌——→脱溶→——┑
过滤毛油→预热→水化→静置沉降→分离——→含水脱胶油→干燥 → 粗炼食用油
↑ ↓
回收油←—— 油脚处理 ←—— 富油油脚

贫油油脚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 90~9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 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 4 h,干燥温度不低于 90℃,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 l~3 h。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脱酸、间歇式脱色脱臭)
磷酸 碱液
↓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洗涤←—软水
↓ ↓ ↓ ↑ ↓
精制食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为80~9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 min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 7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不含白土,脱臭温度23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8~16 kg/t· h,脱臭时间 4~6 h,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二)棉籽油
棉籽油也是主要的食用油。但毛棉油中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和蜡质(含量视制油棉胚含壳量而异),品质较差,不宜直接食用,其精炼工艺也较为复杂。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碱液 软水
↓ ↓
过滤毛油—→预热—→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洗涤—→脱水—→干燥—→棉清油
↓ ↓
皂脚 废水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10%~25%,脱皂温度 70~95℃,转鼓冲洗水添加量为 25~1001/h,进油压力0.l~0.3 MPa,出油背压力0.1~0.3 MPa,洗涤温度85~90℃,洗涤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15%,脱水背压力0.15MPa,干燥温度不低于90℃,操作绝对压力4.0kPa,成品油过滤温度不高于70℃。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磷酸 碱液 皂脚 碱液
↓ ↓ ↑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混合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洗涤←—脱皂
↓ ↓ ↓ ↑ ↓ ↑ ↓
精制食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软水 皂脚
操作要点:碱炼前操作条件同粗炼油,复炼碱液浓度6~12°Bé,添加量为油量的 l%~3%,复炼温度70~90℃,出油背压0.15 MPa。洗涤、脱色、脱臭等操作条件与花生油精制食用油的操作条件相近。如果在脱臭后再进行脱脂,其成品油的品级就为精制冷餐油(色拉油)。脱臭工艺以后的工艺流程为:
┌→ 软 脂
脱臭棉油—→冷却结晶—→养晶—→过滤—┤
└→ 冷餐油
操作条件:冷却结晶温度5~10℃,冷却水与油脂温差5℃左右,结晶时间8~12 h,养晶时间 10~12 h。
(三)菜籽油
菜籽油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的菜籽油均含有较多的芥酸,其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的营养不及低芥酸莱油,但特别适合制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在制油过程中芥子甙受芥子酶作用发生水解,形成一些含硫化合物和其他有毒成分,从而影响了毛油的质量。一般的粗炼工艺对硫化物的脱除率甚低,因此食用菜籽油应该进行精制。
1、粗炼菜油精炼工艺流程
粗炼菜油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参阅大豆油粗炼。
2、精制菜籽色拉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
碱液 富油皂脚—→盐析—→贫油皂脚
↓ ↑
过滤毛菜油—→预热—→中和—→静置沉降—→分离—→水洗←—软水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
↓ ↓ ↓ ↑ ↓
精制菜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操作条件:碱炼操作温度初温30~35℃,终温60~65℃,碱液浓度16°Bé,超量碱添加量为油量的0.2%~0.25%,另加占油量0.5%的泡花碱(浓度为40°Bé),中和时间l h左右,沉降分离时间不小于6 h。碱炼油洗涤温度 85~90℃,第一遍洗涤水为稀盐碱水(碱液浓度0.4%,添加油量0.4%的食盐),添加量为油量的15%。以后再以热水洗涤数遍,洗涤至碱炼油含皂量不大于50 ppm。脱色时先真空脱水30 min,温度90℃,操作绝对压力4.0kPa,然后添加活性白土脱色,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2.5%~3%,脱色温度90~95 ℃,脱色时间 20 min,然后冷却至 70 ℃以下过滤。脱色过滤油由一、二级蒸汽喷射泵形成的真空吸入脱臭罐加热至100℃,再开启第三级和第四级蒸汽喷射泵和大气冷凝器冷却水,脱臭温度不低于245℃,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大气冷凝器水温控制在30℃左右,汽提直接蒸汽压力0.2MPa,通入量为8~16 kg/t·h,脱臭时间3~6 h,脱臭结束后及时冷却至 70℃再过滤。
2、精制菜籽色拉油精炼流程(全连续)
磷酸 碱液
↓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干燥←—脱水←—洗涤←—软水
↓ ↓ ↓ ↑ ↓
菜籽色拉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连续真空干燥脱水,温度90~95℃,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吸附脱色温度为105~10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30 min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1%~4%。利用立式叶片过滤机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低于10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脱臭温度240~26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油量的0.5%~2%,脱臭时间 40~120min,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四)米糠油
米糠油属于弱半干性油。由于米糠中解脂酶含量高,所制取毛油的酸价较高,质量较差,给油脂精炼带来困难。精制米糠油的精炼工艺流程如下。
碱液 富油皂脚 碱液 富油皂脚 软水
↓ ↓ ↓ ↑ ↓
过滤毛糠油—→预处理—→一次中和—→分离—→二次中和—→分离—→洗涤

精制糠油←—过滤←—冷却结晶←—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
↓ ↑ ↓ ↑ ↓
蜡糊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操作要点: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中和前先添加油量的2%热水脱胶,脱胶温度60~70℃、搅拌15min,随即添加碱液中和脱酸,碱液浓度18~24°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75%,碱液于15min内加完,搅拌20~25min,加热终温75~80℃。到达终温后添加油量的3%~4%食盐溶液(浓度10%、95℃)继续搅拌5~10min,然后静置沉降10~12h。分离皂脚后洗涤,洗涤温度75~80℃,添加油量5%的盐水(浓度5~6°Bé、85℃),然后再以热水洗几遍,直至残皂量≤50ppm。脱色温度95~100℃,操作绝对压里4.0kPa,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3%的左右,脱色时间30min。脱臭温度235~250℃,操作绝对压力不大于0.65kPa,汽提蒸汽通量8~16kg/t·h,脱臭时间6h,冷却脱蜡温度6~10℃,结晶时间50~70h,过滤温度15℃。
(五)棕榈油精炼工艺流程
棕榈油取自棕榈果肉,其脂肪酸组成中饱和酸占40%~50%,其中80%是棕榈酸,不饱和酸中以油酸为主,其次为亚油酸,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带有较深的棕黄色泽。由于棕榈果实在收获和制油前受解脂酶的分解,加之加工方法和储运条件的影响,毛棕榈油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一般为 10%左右,高的达30%以上。棕榈油的主要用途是制皂和供分提各种品级的食品专用油脂。
精制棕榈油精炼工艺流程
碱液 富油皂脚—→盐析—→贫油皂脚
↓ ↑
过滤毛棕油—→预热—→中和—→静置沉降—→分离—→水洗←—软水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
↓ ↓ ↓ ↑ ↓
精制棕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2、分提棕榈油精炼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Ⅰ)
软水 油脚
↓ ↑
过滤毛油—→水化—→分离—→冷却结晶—→分离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分离←—洗涤←—分离←—中和←— 液油 ←—│
↓ ↓ ↓ ↑ ↓ ↑ ↓ ↑ │
液体棕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软水 皂脚 碱液 │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分离←—洗涤←—分离←—中和←— 固脂←—┘
↓ ↓ ↓ ↑ ↓ ↑ ↓ ↑
棕榈固脂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软水 皂脚 碱液
(2)工艺流程(Ⅱ)
磷酸 活性白土 废白土 水蒸气
↓ ↓ ↑ ↓ ┌→ 液体棕油
毛棕油—→脱胶—→吸附脱色—→过滤—→脱酸/脱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
└→ 棕榈固脂
操作要点:除杂过滤温度不低于50℃,滤后油含杂不大于0.2%。间歇中和初温30~35℃,终温60~65℃,碱液浓度16~18°Bé,超量碱占油量0.2%~0.3%,中和时间 l h左右;连续中和碱液浓度为 20~28°Bé,超量碱占理论碱的 10%~25%,脱皂温度为 70~95℃,转鼓冲洗水为20~25L/h,进油压力为0.l~0.3MPa、出油背压为0.l~0.15MPa、脱皂油洗涤温度为 85~90℃,洗涤水添加量占油量10%~15%、洗涤油残皂不大于50ppm。固脂、液油脱色温度为105~110℃,操作绝对压力2.5~4.0kPa,时间为15min,活性白土添加量占油量的3%。蒸馏脱酸脱臭温度240~250℃,操作绝对压力0.2~0.4kPa,时间为80~100min。冷却结晶温度初温为70~80℃,24 h左右缓冷至终温20℃,冷却水与油的温差为5~8℃,分离时过滤压力不宜高。
(六)棕榈仁油和椰子油
棕榈仁油和椰子油为不干性油类。脂肪酸组成中以月桂酸为主(占脂肪酸组成45%~5l%),其次是豆蔻酸(约占13%~25%),胶质含量较低,特别适宜物理精炼脱酸。棕榈仁油和椰子油分皂用级和食用级。精制食用油的精炼工艺流程如下。
磷酸 ┌ 白土
↓ ↓
毛 油—→干法脱胶—→过滤—→脱酸/脱臭—→增泽过滤—→精制成品油
↓ ↑
废白土 水蒸气
操作要点:干法脱胶主要目的是脱除胶杂及微量金属离子,脱胶添加浓度85%的磷酸占油量的0.1%~0.2%,搅拌 15 min后加入占油量2%~3%的活性白土脱色和进一步吸附脱胶,操作温度为105~110℃,操作绝对压力2.5~4.0kPa,反应时间10~15 min,过滤分离白土温度不高于 70℃,预处理油要求P≤5 ppm,Fe≤0.lppm,Cu≤0.01ppm。蒸馏脱酸脱臭温度240~250℃,操作绝对压力0.2~0.4kPa,汽提蒸汽量占油量的1%~4%,脱酸脱臭时间 40~100 min。
(七)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大宗油源之一。富含亚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54%~70%)和油酸(约占39%),营养价值较高,但粗油中含有微量蜡质(约0.10%)和含氧酸,影响品质和储存稳定性。市售葵花籽油分粗炼和精制食用油两种品级。
1、粗炼葵花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碱液 软水
↓ ┌←Al(SO4) ↓
过滤毛葵油—→冷却—→碱 化—→分离—→洗涤—→脱水—→干燥—→粗炼葵花籽油
↓ ↓
皂蜡 废水
操作要点:过滤除杂操作要求同前述工艺。碱化操作温度为9℃左右,碱液浓度为15°Bé,添加量占油量的1.36%左右,Al2(SO4)3(水溶液浓度为14%~24%),添加量占油量的0.25%~0.5%,碱化反应时间为70min左右,脱蜡分离温度为16~18℃,其余操作参阅前述工艺。
2、精制葵花油工艺流程:
磷酸 碱液
↓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蜡糊←—过滤←—冷却结晶←—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干燥←—脱水←—洗涤←—软水
↓ ↓ ↓ ↑ ↓
葵花色拉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操作要点:操作参阅菜油色拉油精炼工艺及脱脂工艺和操作。
(八)红花籽油、玉米胚油
红花籽油和玉米胚油脂肪酸组成整齐,油酸、亚油酸含量高(油酸约占13%~49%,亚油酸约为34%~76%),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油品,可通过精制加工成“营养油”。精炼工艺流程如下,操作要点可参阅菜油色拉油精炼。
磷酸 碱液
↓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蜡糊←—过滤←—冷却结晶←—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干燥←—脱水←—洗涤←—软水
↓ ↓ ↓ ↑ ↓
色拉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
(九)亚麻仁油
亚麻仁油由亚麻籽制取,属于干性油类。其脂肪酸组成中亚麻酸含量高达44%~61%,具有很好的干性,是油漆、油墨涂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亚麻仁油中胶质含量较高,不少为非亲水性,应用常规水化方法达不到脱胶工艺要求,需添加辅助剂脱胶。粗炼工业用亚麻仁油的精炼工艺流程如下。
Na3PO4溶液 碱液 皂脚
↓ ↓ ↑
过滤毛油—→预热—→水化—→中 和—→分离—→洗涤←—软水

粗炼亚麻油 ←—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分离
↓ ↓ ↓
蜡糊 滤渣 废水
操作要点:水化操作温度为25~30℃,磷酸三钠添加量为油量的0.28%~0.3%(配制成1.3%水溶液),搅拌30min 后添加碱液中和脱酸,碱液浓度为20°Bé,超量碱占油量的0.06%~0.1%,中和反应时间约1h左右,终温控制在60~65℃,沉降分离时间不低于4h。洗涤操作温度为85℃左右,洗涤水添加量占油量的10%~15%,沉降分离废水的时间不小于2h。真空脱水温度为120℃左右,操作压力低于5 kPa,干燥后将油温冷却至30~35℃,进行第一次过滤,滤压不大于0.2MPa,滤后油冷却至20~25℃结晶32h左右,再过滤脱除蜡质,滤压不大于0.1MPa。
(十)蓖麻油
蓖麻油是含羟基酸的不干性油。蓖麻酸的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87.1%~90.4%,广泛应用于航空、精密仪表、医药、涂料、增塑剂、乳化剂、绝缘油及纺织和制革等工业。由于其结构特性,脱胶不宜采用常规水化工艺,多以淡碱脱胶,精制蓖麻油的精炼工艺流程如下。
稀碱液 皂液 软水
↓ ↑ ↓
过滤毛油—→预热—→中和—→分离—→洗涤—→分离—→废水

精制蓖麻油←—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干燥
↓ ↓ ↑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操作要点:稀碱中和操作温度为25~35℃,碱液浓度和添加量参见表8-1,中和搅拌时间为15min左右,终温为左右90℃,中和结束,添加油量25%的软水溶皂,静置15~20min,然后将中层和下层皂水溶液转入皂液罐回收残油,上层半净油转入水洗罐洗涤残皂,洗涤温度为85~90℃,洗涤水添加量占油量的15%~25%左右,洗涤至废水酚酞检查合格为止。脱色操作温度为85℃左右,操作压力2.5~4.0kPa,脱色时间为20min,活性白土添加量占油量的4%左右。脱臭操作温度为175~180℃,操作压力为0.3~0.6kPa。汽提蒸汽通量为8~16kg/t·h,脱臭时间为5h左右。
表7-4 蓖麻油酸值与碱炼用碱量和碱液浓度的关系 毛油酸值 固体烧碱量(占油量%) 碱液浓度(°Bé) 4以下 0.4 4~5 4~5 0.45~0.50 5~6 5~6 0.50~0.60 6~8 7.5~8.5 0.70~0.80 6~8 11~12 0.90~1.0 6~8 14~15 1.20~1.40 6~8 15以上 视酸值而定 10~12

⑺ 生产单位大豆油产生废水量

应该是毛豆油进入精炼车间后脱水工序。能脱出多少水。不好回答,要根据毛豆油含水量而定

⑻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1)国内菜籽食用油的加工与利用。
A.预榨菜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水化脱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B.浸出菜籽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碱炼)→脱溶→成品油。
C.预榨菜油精炼一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碱炼→水洗→脱色→脱臭→成品油。
D.浸出菜籽油精炼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艺流程为:浸出毛油→水化→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过滤→成品油。
(2)加拿大低芥酸菜籽油的加工与利用。
A.色拉油生产工艺:
脱酸:通过蒸汽或热水,使油脂水化,然后除去杂质,即将蒸汽导入油脂,游离脂肪酸随蒸汽被蒸馏出来,经冷凝后除去;或者让热水与油脂混合乳化,澄清后以离心机除去磷脂、游离脂肪酸和植物粘液等物质。然后真空干燥,所得产品称为粗油。
碱炼:通过碱炼,可进一步脱去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铁与铜离子及一些含硫化合物。先加0.02%~0.5%的磷酸在圆柱形铁锅中,60~90℃下处理15—30分钟,再加油量1%~3%的8%~12%浓度的氢氧化钠(烧碱)经10~30分钟的皂化,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然后在65℃下用水或稀酸洗涤2次,放去水液,再在114℃下加热除去水分,干燥后贮入油柜。
氢化:采用选择性氢化法(温度200℃、压力41.37千帕)或非选择性氢化法(温度135℃、压力413.69千帕)处理时,在蛇管氢化锅中加入0.01%~0.2%的甲酸镍或碳酸镍,以促进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加氢而成饱和脂肪酸,使顺式脂肪酸变为反式异构体,以增加油脂的硬化程度和抗氧化力,并改进油脂香味。如果采用一种叫考夫曼的氢化装置,则可以低于100℃温度下进行,加入40%的Miscella(一种油溶剂混合物),油连续通过催化剂(镍),也可完成氢化过程。油脂中只有少量油酸存在,对油脂品质有所改进。
酯化:这一工序系在95~135℃温度下加热约2小时,也可在有催化剂(0.1%~0.5%的甲醇钠或乙醇钠,也可用钾钠合金)存在的低温(32~38℃)下进行;用水洗涤除去催化剂,通过油脂分子内外的相互酯化,使三油精和三硬酯精形成6种不同的甘油三酯,从而增加油脂的塑性,低熔点的脂变为高熔点的脂,这样便于制造固化的人造奶油。
脱臭:为脱除有气味的黄色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和葡萄糖芥苷分解的含硫化合物,应在高温(240~270℃)和加压(5.07千帕的绝对压力)的真实罐中进行蒸馏,经冷却后加入0.005%~0.01%的柠檬酸,以防止氧化。
B.起酥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步骤是速冻,即以色拉油为原料,在附有可充瓦斯气的装置中,使油于2~5℃下进行冷冻,甘油三酯便大量形成晶体,过滤除去,再加入少量防腐剂和抗起泡剂,便制成了半固体乳白色而有塑性的起酥油。一般起酥油在10~16℃温度下,能保持不硬不脆,在33~34℃时保证不软不液化,是制造糕点、面包和人造奶油的原料;一般每1千克起酥油需要1.2千克菜籽油来精制。
C. 人造奶油的制取工艺:以80%的起酥油加20%的其他辅料,如发酵脱酯牛乳、乳制品以及少量的乳化剂、食盐、香料、色素、防腐剂以及其他添加剂,便制成人造奶油。制作时先把油溶性成分加在油内,水溶性成分加在牛奶里,然后按规定比例送去冷却机中,使物料快速冷却结晶,经过切块和包装即成成品。它与动物油相比,含胆固醇低,价格低廉,人造奶油是制造糕点、冷饮的重要原料。
D.调合油的制取工艺:将几种不同的食用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没有化学反应过程,它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从食品营养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比较合理的油的脂肪组成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的比例最好接近1:1:1,只有调合油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故又称之为健康油。如果把菜籽油与米糠油或红花油等,按1:1比例调合,其亚油酸含量将提高2~3倍,芥酸含量将降低50%。日本用70%的米糠油和30%的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经试验测定,胆固醇可降低26%;用85%米糠油和15%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可降低胆固醇19%。这样可以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扩大菜籽油的利用范围。

⑼ 精炼油有哪些

现在吃的油都是精炼油。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核桃油等等。
怎样选购食用油?
一要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二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三要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10、怎样保存食用油?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编辑本段]巧藏3种食用油
花生油、猪油、小磨香油各有什么贮藏妙招呢?
花生油
将花生油或豆油入锅加热,放入少许花椒、茴香,待油冷后,倒进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这样,油可以较久存放而不变质,做菜用时味道也特别香。
猪油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失香。现介绍以下方法:把香油装进一小口玻璃瓶内,每500克油加入精盐1克,然后将瓶口塞紧,不断地摇动,使食盐溶化,放在暗处3日左右,再将沉淀后的香油倒入洗净的棕色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处保存,随吃随取。要注意的是,装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异味的瓶塞。
食用油有很多种类,下面是主要的几种:
一:棉籽油:
用法: 炒菜,炖菜。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 大豆油:
用法: 炒菜,炸食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 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
用法: 炒菜,炸食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 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 椰子油: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
2.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椰子油的碘值小,皂化值较大。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3%,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五: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六:玉米油:
玉米油又称玉蜀黍油,是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
玉米胚中脂肪一 般在17%~45%之间,大约占玉米脂肪总含量80%以上,所以,玉米胚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丰富的制油原料。玉米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它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6% 是亚油酸,人体吸收率可达97%以上;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而维 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很多含油食品中为了防止氧化需专门 加入维生素E。维生素E对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玉米油的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仅次于麦胚油,脱臭后仍含有油重的0.8%~ 1.2%玉米油中还有少量的辅□,其也有抗氧化性能;含有的谷固醇及磷脂,有防止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 体肌肉和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玉米油的脂肪酸由于在甘三酯中呈规则性排列,因此结构性稳定; 同时,一般油脂在光的作用下,叶绿素能使其加速氧化,而玉米油中 没有叶绿素,所以玉米油又比较稳定。鉴于以上原因,玉米油即使在 深度煎炸时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也比其他油有较长的保质期。
玉米油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很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用油, 它既可以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香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
玉米油亚油酸含量丰富,是医药工业上制造脉通、益寿宁等药品 的原料。用玉米胚芽榨油始于美国,1890年试生产,20年后批量投入 市场。由于它的原料是加工玉米的副产品,资源丰富,有利条件多, 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年产已达20万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如朝 鲜、墨西哥和南斯拉夫等也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七:茶籽油:
茶油取自油茶籽(含油58%-60%),是我国特产油脂之一。
油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生长,以湖南为最多。 茶油呈浅黄色,澄清透明,气味清香。
精炼后的茶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常数与橄榄油相近,油酸的含量在80%以上,亚油酸,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少。
除食用外,茶油可作制造发油及皂类的原料。
(以浙江衢州旺盛茶业技术有限公司为全国首家精炼山茶油厂家!)
八:芝麻油(麻油,香油)
芝麻油取自芝麻的种子(含油约50%,并含有约25%的蛋白质)。用常规方法制取的芝麻油(称“大槽油”)呈淡黄色,香味较淡。经直接火焙炒后用水代法或压榨法制取的芝麻油(又名“香油”、“小麻油”或“小磨香油”)呈红棕色,有令人喜爱的特殊香味,是我国人民膳食中上等的凉拌油脂。它的营养价值高,在东方被称为“油脂国王”;在西方则为“油科作物皇后”,足见人们对芝麻及其油脂的厚爱。
芝麻油中脂肪酸组成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小,但芝麻油仍然很稳定,这是因为油中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主要是固醇、芝麻酚,芝麻酚林和芝麻素之故。芝麻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这是其它植物油所没有的,它使芝麻和芝麻油成为“长寿食品”。
芝麻油用途很广,除食用外,在健康食品、医药品及金属、印染工业也多有应用。和橄榄油、浓香花生油一样芝麻油也是不经任何精炼即可直接使用的全天然油脂。
芝麻油还是生产很多药品及化妆品的必需原料。
九:米糠油:
米糠的化学成分以糖、脂肪和蛋白质为主,此外还含有较多的灰分和维生素。其中油脂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2%-20%。籼稻米糠的含油率比粳稻米糠高。一般用直接浸出法制取米糠油。糠粕可作饲料。米糠粕含有约5%的植酸钙,可提出来生产植酸及肌醇。
米糠油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它含有成分复杂的天然抗氧化剂。油中除含有天然生育酚外(平均总生育酚含量为400mg/kg油),还含有角鲨烯和多种阿魏酸酯,它们都有助于抗氧化。
精炼米糠油色泽淡黄,油中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很高,因此人体对米糠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米糠油具有降低人体血脂的功能;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脂。由于米糠油精炼成本比较高,得油率低,因此对米糠油目前只能大量用于制造肥皂、润滑油、脂肪酸。
十: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优良的不干性油脂。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古老的油脂之一。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广泛食用这种油脂。
橄榄油取自常绿橄榄树的果实。整粒果实含油35%-70%(干基),其果肉含油75%以上。橄榄油的形状与制油工艺密切相关,优质的橄榄油只能用冷榨法制取,并且需要从低压到高压分道进行,低压头道所得的橄榄油勿需精炼,即可食用。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特殊温和令人喜爱的香味和滋味。而且酸值低(通常为0.2-2.0),在低温(接近于10℃)时仍然透明。因此低压头道橄榄油是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任用油。
橄榄油的色泽随榨油机压力的增加而加深:浅黄、黄绿、蓝绿、蓝至蓝黑色。色泽深的橄榄油酸值高,酸值大于3时,油味变浓并带有刺激性,不宜食用。深色橄榄油比重增大。如果浅色油的相对密度(15℃/15℃)大于0.918时,说明掺杂有其它油脂。植物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橄榄油,则可凭橄榄油中含角鲨烯较高来确定它的存在。
橄榄油不同于其它植物油的地方,还有它具有较低的碘值和当温度降低到0℃时还能保持液体状态。
橄榄油中含有700mg/100g油以上的天然抗氧化剂--三十碳六烯(角鲨烯)。加之橄榄油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所以其储藏稳定性较高。
橄榄油具有广泛的用途。绝大部分用于烹饪及凉拌等食用,也用于制药、化妆品、润滑油、土耳其红油、纺织用油和磺化油等,同时还可以用于制皂。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质地白净、起泡力强,是制皂工业的优良原料。
十一:亚麻油:
亚麻油取自亚麻的种子。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亚细亚,现生长在温带、热带的一些国家里。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印度及前苏联。我国的西北各地和内蒙古出产最多,东北、华北各地也有种植。
整粒亚麻籽含油量在29%-44%之间,含壳率为20%-45%,壳中也含有约17%-20%的油脂,所以亚麻籽制油时一般不脱壳。
亚麻油呈金黄色,亚麻籽毛油呈深琥珀色并且有特殊气味,这种气味不但由油中挥发性杂质而引起,更重要的原因是油中含有较多的高度不饱脂肪酸。脱臭后的亚麻油有回味现象。新鲜的亚麻油可以食用。
十二:红花子油:
红花籽又名草红花、菊红花、红兰花、杜红花等,是一年生双子叶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多刺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因此是一种典型的小宗油料作物。我国引进红花的历史才十多年时间,现今,我国黑龙汀、辽宁、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江浙等地有一定栽培面积
红花籽制油工艺以剥壳预榨一浸出法为主。红花油清亮橙黄,味美可口,油中亚油酸量高于其它油脂(达56%-80%)。食用红花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加工成人造奶油,蛋黄酱及色拉油等,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脂。红花的花冠除可制作中药外、还可从各色花冠中提取红色、黄色、桔红色等天然染料与食用色素,红花的桔杆及榨油后的饼粕,是家畜的优质饲料。
十三:核桃油:
核桃油除主要作营养保健油直接食用外,还可在制作糕点和营养食品中作添加剂用。在工业方面,它是一种干性油,干燥成膜后,颜色不会发黄,可制造上等油漆及绘画颜料。
核桃油味美清香,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目前,国际市场上核桃油身价倍增,深受欢迎。在国际食用油市场上,价格高达8000至10000美元/吨,是普通大豆、菜籽油的十几倍,且供不应求。
我国核桃资源丰富,但尚未综合开发利用。目前,核桃油的开发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生产核桃营养保健油,对改善人们生活、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拓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核桃油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广阔,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很的竞争力。
十四: 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十五: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十六: 葵花子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十七:葡萄籽油:
葡萄籽油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种子提取物。
化学成分:亚油酸、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F、矿物质、蛋白质、亚麻仁油酸、叶绿素等。
葡萄籽油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作用,同时具有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有效防止心血管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
十八:小麦胚芽油
成份:蛋白质、矿物质、维他命
特性:含高单位维他命E,抗氧化、延长调合油的保鲜期,中和自由基、抗老、防皱、改善皮质。
高含量的维他命E,能加强皮肤的结缔组织,增进血液循环及保持皮肤弹性,最适合于衰老和成熟的皮肤。 小麦胚芽油含有丰富的维他命E,可以减少受伤或手术所造成的疤痕,还可以减少脸上长青春痘所留下的痕迹;它也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因此只要将一点点的小麦胚芽油加入其中,便可延长精油一至二个月的保存期限。小麦胚芽油对干性皮肤、黑斑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在食用方面也有延迟老化、避免脑中风、心肌梗塞、心脏病、肺气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提高生育能力等功效。
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它集中了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是宝贵的功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油之冠,已被公认为一种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小麦胚芽蛋白质含量约占30%以上,是面粉蛋白质的4倍。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一般谷物中短缺的赖氨酸,每100克含赖氨酸205毫克,比大米、面粉均高出几十倍。赖氨酸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生长和发育。小麦胚芽中含钙、铁、镁、锌、钾、磷、铜、镁等元素看量较丰富,每100克小麦胚芽中含铁量在12毫克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减缓人体器官老化、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防癌、抗癌及促进血液循环作用,还有抗不妊症、防止早产、睾丸萎缩以及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缓色素沉淀、保护皮肤水分、护肤美容、保持青春等作用。小麦胚芽油中的维生素E是高纯度天然维生素E,含全价维生素E,即α、β、γ、δ四种类型均具备。其中α维生素E含量极高,易被人体吸收、活性最强。而市面常见维生素制品大多为化学合成品,价格虽低,但不易被人体吸收,活性低,加工过程中有化学成份残留,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亚油酸占小麦胚芽油50%以上,可降低血液中的脂质浓度和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并可调节人体代谢,增强人体活力等。此外,还能促进乳儿组织细胞生长发育,并对心脏病、动脉硬化、肥胖症及糖尿病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甘八碳醇对人体具有众多的生理活性,具有增强体力、耐力、爆发力、提高肌力、改善肌肉机能、改善反射性、灵活性等作用。
小麦胚芽油的生产需要用低温萃取的方式,安阳晶华油脂工程有限公司是这行业最早使用低温萃取的厂家之一。
全球食用油消费简况
全球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国家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三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是名列前茅。
精炼油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将毛油中对食用、贮藏等有害无益的杂质去除而得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油。
毛油精炼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机械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分离,主要是用以分离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杂质用部分胶溶性杂质;
2、化学法:主要包括酸炼、碱炼,此外,还有脂化、氧化等,酸炼是用酸处理,主要除去色素、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游离脂肪酸,氧化主要用于脱色。
3、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水化、脱色、水蒸汽蒸馏等,水化主要除去磷脂,脱色主要除去色素,水蒸汽蒸馏用于脱除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
毛油通过精炼,油品中水份、杂质、酸价、过氧化值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且不易酸败变质,而有利贮藏,烹饪时不产生大量的油烟,保持了油脂风味。

⑽ 精炼油和压榨油哪个好

压榨油相对更好一些。压榨油用的物理加工方法,油的营养成分可以保留得多些。而精炼油用的是化学加工,容易产生有害的物质。所以,压榨油更好。

阅读全文

与精炼油废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政污水清扫口怎么安装 浏览:442
林内RO纯净水活性炭是什么 浏览:541
哈弗h2s空调滤芯在什么位置 浏览:607
电热水器的除垢剂 浏览:597
洗鱼污水如何处理 浏览:819
小米净化器风扇叶怎么打开 浏览:763
什么是污水处理的钝化处理 浏览:788
污水处理过滤器流程图 浏览:667
净水器为什么超滤膜老堵 浏览:317
沁园春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浏览:770
黎明滤芯怎么选 浏览:668
断了的门牙用树脂不容易掉吗 浏览:763
净水机为什么用双滤 浏览:535
装了电热水龙头怎么过滤污水 浏览:57
蓄电瓶加蒸馏水与纯水的区别 浏览:569
湿地净化污水体现什么价值 浏览:773
净水机颗粒活性炭怎么放 浏览:505
反渗透膜缺口什么意思 浏览:740
电解池中离子交换磨 浏览:731
垃圾渗滤液提升泵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