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汽车废水中氟化物去除

汽车废水中氟化物去除

发布时间:2021-03-22 02:59:19

1. 含氟废水如何处理

含氟废水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过滤法、吸附法。

混凝沉淀法:对于低浓度含氟废水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法,利用混凝剂在水中形成正电的胶粒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但是混凝沉淀池池体一般比较大、占地面积大,且停留时间长以及产生大量污泥,且出水很难达标等缺点

膜过滤法:与常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过程具有不污染环境、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尤其是反渗透(RO)膜分离过程被广泛用于废水的除氟,RO膜对氟离子呈现出高的截留能力,但是膜处理一般投资大,操作过程复杂,膜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膜。

然后,离子交换法也有其缺点,会产生过量的再生废液,吸附周期长,且会消耗大量脱附剂,排出大量含盐废水易引起管道腐蚀,材料昂贵、树脂再生处理困难。

所以,含氟废水不能直接通过上述方法达到排放要求, 因此必须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江苏海普功能材料开发的吸附法,可以达到处理效果。

采用海普吸附工艺处理含氟废水时,将废水预先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和颗粒物质,然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种吸附材料对废水中的氟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富集到吸附材料中,吸附出水氟浓度降低,吸附饱和后,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并重新继续吸附,如此不断循环进行。

宁波某企业的废水经吸附处理后,实验处理效果表明采用吸附处理,废水中的氟去除率达到97%以上,在保证达到客户的要求的同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能有效防止入料废水的水质波动造成出水不达标。

从上图及上表中可以看出原水与出水无色透明,废水中的氟几乎完全被脱除,试验证明利用特种吸附剂吸附可以有效的降低废水中的氟浓度。

2. 废水处理中 浓氟废水都是怎样处理的

一、含氟废液处理方法一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二、工业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二
钙盐一电凝聚和磷酸一钙沉淀法的工艺技术及有关参数。电凝聚的混凝效果好、稳定、且易于控制,适于处理水量较小的工业含氟废水。磷酸一钙盐沉淀是一种共沉淀方法,生成的沉淀物为Ca5(PO4)3F.nCaF2,反应速度快,沉淀效果好。该法可直接用来对现有石灰沉淀法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可提高除氟率。
三、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可以按照结晶理论通过设置预制晶种的步骤,也就是所谓的原水分段注入法(已申请日本专利)达到大幅度提高含氟废水处理效率的目的。由于该方法在不改变添加药品的种类,不增加药品使用量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除氟效率,该方法在旧厂改造以及新厂建设中都不断得到实际应用(在日本有十几例应用)。该技术曾在每年一度的日本半导体展览会上得到展出
四、矿山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矿山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含固体悬浮物和氟的废水处理,以铝盐或铝酸盐、高分子絮凝剂为聚集剂,以钙盐为辅助降氟剂,并将部分固体沉渣返回用作聚集晶种。其控制条件是按顺序加入辅助降氟剂、铝盐或铝酸盐、调整pH=6~8、混匀后再加入高分子絮凝剂,混匀后沉降分离固体渣与处理水,将部分沉渣返回到原水中形成连续的循环处理过程。可采用二段处理过程处理含悬浮物高的废水。药剂来源广、用量少,水处理过程时间短。
五、燃煤电厂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燃煤电厂在湿式除尘过程中产生大量氟浓度高并且悬浮物(粉煤灰)超标的废水,如直接排放必然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或回用的要求。含氟废水的处理一般为吸附法、电凝聚法和混凝沉淀法等〔1~3〕。其中混凝沉淀法应用最为广泛。粉煤灰是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每10000kW发电机组排灰渣量约1万t ,其中85%为粉煤灰。目前,国堆放的粉煤灰达4亿t以上,而且还以每年300多万t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粉煤灰利用率不到30%,而用于研制PSAA混凝剂来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报道甚少。利用粉煤灰研制的PSAA混凝剂处理热电厂含氟废水,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并达到了以废治废、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3. 含氟废液有哪些处理方法

目前市场上用于废水中氟的去除方法主要有药剂法和吸附法两种:

针对低含量且要求精度去除(<1ppm)的含氟废水,传统药剂法处理工艺受处理精度与处理成本的制约,逐渐被吸附法处理工艺所取代。

然而,吸附法处理工艺中,常规吸附剂(如沸石、活性氧化铝等)在氟的精度处理中,存在波动大、处理量低、衰减明显等问题;而常规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因离子选择性顺序的限制,树脂对氟的选择性很低,在竞争交换吸附中,氟离子处于劣势而影响树脂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

(阴离子选择性顺序:ClO4-> I->CrO42->SO42- >Br- >CN- >NO3- > Cl- > F- )

蓝晓科技专研开发的seplite®LX-760、seplite®LX-860除氟专用树脂,是一种新型纳米级金属负载聚合物树脂,该树脂对水相中的氟离子具有单一选择性,相比常规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树脂具有选择性高、处理量大、处理精度高、同样工况条件下树脂用量更少、树脂使用寿命长(一般大于3年)的特点。经多家工业企业中试与工业化验证,出水氟含量可稳定维持在1ppm以下,树脂性能稳定可靠,被广大使用单位认为是废水精度除氟的可靠保障。

n除氟专用树脂使用条件

使用温度(℃) ≤60

pH 6-9

总硬(ppm,碳酸钙计) <300

参考资料




4. 废水中如何去除氟离子

采用诱导结晶法除氟。其技术核心是在高氟水中投加氟磷灰石作为晶种,并投加磷酸专盐和钙盐使水中氟属离子在晶种表面生成氟磷酸钙(Ca10(PO4) 6F2)结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投加8g/L氟磷灰石,并投加NaH2PO4和CaCl2,使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的摩尔比为10:5:1,搅拌速度为100 r/min,反应时间1 h。反应中磷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利用率分别达到98%和25%以上。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表征晶种在参与反应后,表面有结晶生成。研究表明,采用诱导结晶法可将水中氟离子浓度从5~10 mg/L降至1 mg/L以下,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5. 含氟废液的处理方法有什么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含氟废液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用于高浓度含氟废液的处理,采用较多的是钙盐沉淀法,即石灰沉淀法。向废液中加入石灰乳,至废液完全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混凝沉淀法

由于钙盐中和产生的氟化钙沉淀是一种微细的结晶,不经凝聚难以沉降,因而常常在加入钙盐的基础上再加入混凝剂来处理含氟废液。混凝沉淀法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无机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类有机混凝剂两类。吸附法

吸附法是将装有氟吸附剂的设备放入含氟废液中,使氟离子通过与固体介质进行离子交换或者化学反应,最终吸附在吸附剂上而被除去,吸附剂可通过再生恢复交换能力。吸附法常用于处理低浓度含氟废液,可作为含氟废液的深度处理方法。由于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除氟效果较好,吸附法是含氟废液处理的重要方法。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在一些特种含氟废液处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电渗析法、电凝聚法、反渗透膜法、离子交换法和液膜法等方法。电渗析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水中的阴、阳离子作定向迁移。电凝聚法主要是依靠电解析生成的活性絮状沉淀的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除氟。反渗透技术是借助比渗透压更高的压力,使高氟水中的水分子改变自然渗透方向,通过反渗透膜被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离子交换法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纤维实现除氟离子的一种方法。

答案来自

6. 如何处理含氟废水

对于复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制般采用石灰沉淀法,利用石灰中的钙离子与氟离子生CaF2沉淀而除去氟离子。 石灰投加的方式可采用投加石灰乳或投加石灰粉,一般情况下,投加石灰粉适合在酸性较强的场合,投加石灰乳多在pH相对较高的场合。石灰的价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因此很多时候只能以乳状液投加,由于生的CaF2沉淀包裹在 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除去1mg氟理论上约需要消耗氧化钙的量为1.47mg,但由于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以及氧化钙除氟效果比较差,实际处理过程中,石灰投加量往往需要过量50%以上。

7.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沉淀法和吸复附法
1)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制加钙盐等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
2)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

8. 怎么处理含氟废水

加入石灰水 形成氟化钙沉淀。

9. 含氟废液有哪些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
化学沉淀内法是通过投加钙盐等容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该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且产生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难达到国标一级标准。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处理大流量
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低浓度的含氟废水或经其他方法处理后氟化物浓度降至10~20mg/L的废水。而且接触床的再生及高浓度再生液的处理是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触床频繁的再生使运行成本较高。排放物周期长,不适应连续处理连续排放等缺点。

10. 汽车前挡玻璃外侧被污水污染,采用多种方式无法清除彻底,求助

一、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
(一)水与水体污染
1、 水与水循环
(1)熟悉水环境保护
采取限制或消除排入水体和水域的污染物的措施,使河流、湖泊、海洋、水库等水体和水域维持其应有的正常功能.
(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
定义1水循环是指水由地球不同的地方透过吸收太阳带来的能量转变存在的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汽。定义2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定义3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
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
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蒸发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并随大气活动而运动。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还来自大陆表面的蒸散发。大气层中水汽的循环是蒸发-凝结—降水—蒸发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海洋上空的水汽可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水,称为外来水汽降水;大陆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水,称内部水汽降水。一地总降水量与外来水汽降水量的比值称该地的水分循环系数。全球的大气水分交换的周期为10天。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是最活跃的环节之一。
径流是一个地区(流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为: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多年平均的陆地水量平衡方程是: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但是,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地理分布都是不均匀的,这种差异最明显的就是不同纬度的差异。
中国的大气水分循环路径有太平洋、印度洋、南海、鄂霍茨克海及内陆等 5个水分循环系统。它们是中国东南、误南、华南、东北及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西北内陆地区还有盛行西风和气旋东移而来的少量大西洋水汽。
陆地上(或一个流域内)发生的水循环是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蒸发的复杂过程。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之间的交换又称三水转化。流域径流是陆地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水循环系统是多环节的庞大动态系统,自然界中的水是通过多种路线实现其循环和相变的。其范围可由地表向上伸展至大气对流层顶以上,地表向下可及的深度平均约1000米。全球性的水循环称为大循环,由海洋、陆地和一系列大小区域的水循环所组成。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又可以分为海洋水循环、陆地水循环(包括内陆水循环)。因此,水循环的尺度大至全球,小至局部地区。从时间上划分,可以是长时期的平均,也可以是短时段的状况。相应的,研究水循环时,研究的区域可大至全球、某一流域,也可小至某一地域内的土壤或地下含水层内的水循环,时间也可长可短。
水循环周期表
水体名称 : 更新周期/年 大气水 : 0.025~0.03 年 河水(外流): 0.03~0.05年 湖泊淡水: 10~100年 地下水: 100~1 000年 海洋水: 约5 000年 冰川: 约10 0005年。水循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 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的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1、点污染源
工业废水
各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场地清洗水以及生产废液等
特点:
一、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排放方式复杂
二、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三、带有颜色或异味
四、污染物排放后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
五、污染物质毒性强,危害大
生活污水
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体物不到0.1%
特点:含氮、磷、硫高,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淀粉、糖、蛋白、脂肪、尿素
2、面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特点:含氮、磷高,成分主要为微生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和盐分
城市径流污染
分类 特点
生活废水 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工业废水 具有面大、量大、成份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
农业废水 面广、分散、难于收集、难于治理的特点

(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
废水中的污染物: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无机有害物质(水溶性氰化物、硫酸盐、酸、碱等无机酸、碱、盐中无毒物质、硫化物)、无机有害物(铝、汞砷、铬镉、氟化物等重金属元素及无机有毒化学物质)、耗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等)、植物营养物(铵盐、磷酸盐和磷、钾等)、有机有毒物(酚类、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苯等)、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放射性污染(铀、锶、铯等)、热污染(含热废水)。
水质指标——水和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各项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指标。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三类。
物理性水质指标:
①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②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化学性水质指标
①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值、碱度、硬度、各种阴(阳)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
②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③氧平衡指标:如溶解氧(DO)、COD、BOD、TOD。
生物学水质指标
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源细菌、病毒等。

阅读全文

与汽车废水中氟化物去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煤灰渣场废水挥发酚 浏览:179
创星外置过滤桶CF800价格 浏览:348
小区太多提升泵太吵 浏览:224
挖机大臂提升传感器 浏览:820
透析蒸馏水可以喝吗 浏览:891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直径大小 浏览:934
油烟净化器片尺寸多少 浏览:762
对印染废水的漂色回用 浏览:983
净水器滤芯怎么分1号到5号 浏览:515
保安过滤器滤芯为什么会穿透 浏览:570
怎样去除下水水垢 浏览:719
淄博周村哪里有卖蒸馏水的 浏览:174
化工厂排污水管用什么钢管 浏览:111
标志405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986
树脂工艺关公 浏览:409
加c5石油树脂涂料开裂 浏览:209
西游记第一回用成语概括 浏览:808
用what提问什么回 浏览:329
生活污水处理调查问卷 浏览:514
美的净水器水管怎么取 浏览: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