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乙醇汽油中有四乙基铅吗
四乙基铅是用来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这东西功能强大,但有毒,现在都不用了。一般加MTBE、或者通过重整等技术手段提高辛烷值。
❷ 水质常规检测项目
1、色来度:饮用水的色自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❸ 现在汽油中还含有四乙基铅吗
四乙基铅是一种金属铅,有水果香味,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挥发性强。
1,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有70号、80号、90号-98号等.牌号数值就相应表示这种汽油的辛烷大小.辛烷值越高,表示汽油的抗爆震性能越好,耗油也越省。
2,车用汽油由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和烷基化汽油等组分调合而成,其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的抗爆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和清净剂等添加剂。
3,一般来说:直馏汽抽的辛烷值只有40到50,为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汽油中还需掺入催化裂化、抗爆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和清净剂等添加剂.换句话说,汽油为了提高辛烷值,通常要加入一定数量的四乙基铅(金属铅).四乙基铅有剧毒,所以人们使用汽油时要加小心,千万不要用嘴吸取汽油。
4,所谓的“无铅汽油”同样含有四乙基铅(金属铅);只不过含铅量较少罢了:
现在,国家制定了新的车用无铅汽油标准.新标准2000年7月1日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执行.新标准对车用汽油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组分做了严格的规定,其中:车用汽油中硫含量不大于0.08(m/m);铅含量不大于0.005g/L;苯含量不大于2.5%(v/v);芳烃含量不大于40%(v/v);烯烃含量不大于35%(v/v)等。
5,车用无铅汽油英文名为:Unleaded gasolines for motor vehicles,
给你列个公式,你就明白了:
汽油中的金属钝化剂=四乙基铅(金属铅)=剧毒、高致癌物=“ 燃烧后”=leaded=石墨铅=积炭。
无铅汽油因为含四乙基铅(金属铅)较少,对人体伤害较小,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无铅汽油不等于无害汽油
汽车尾气对人的危害程度受汽油成分的直接影响,汽油的主要成份为辛烷.为提高汽油的抗爆性,人们通常在汽油中添加一定量的四乙基铅.因此,人们常把添加铅的汽油称为含铅汽油,而不含铅的汽油叫做无铅汽油。
通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知道,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中含铅,它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随空气被人们吸入体内;对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儿童,可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
为了净化汽车尾汽,减少大气污染,保障人群健康,无铅汽油正逐步取代有铅汽油。
但目前使用的无铅汽油中常用芳烃、烯烃、含氧化合物以及异构烷烃替代四乙基铅,这些成分中含芳香烃类物质,如苯、苯是一种致癌物质,它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将汽油中的含苯量限制在5%以内,美国、日本等国还分别限制在1%、3%以内。
无铅汽油中所含的甲基叔丁基醚,可增加汽油的辛烷值、氧含量,还能减少汽油的一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排放.但有些人接触它后,会出现头疼、眩晕、恶心等症状.有的无铅汽油中含有羰基锰,亦具抗爆性,增加汽油的辛烷值,但锰亦为神经性毒物,故有些工业国家禁止使用谈基锰。
总之,使用无铅汽油并不等于用的是无害汽油。
❹ 食品检测,食品安全(课题)
国家的重金属检测技术相当成熟,食品的卫生检测、食品的特征检测都非常成熟,领专导要你想一个课属题,我看你就研究研究蓝莓中的花青素的检验方法吧,这个方法国家和行业都没有标准。而且蓝莓类的饮料产品有特别多,花青素是蓝莓的特征指标。
❺ 二甲苯,二氯乙烷,丙酮,6#溶剂油的毒性
二甲苯: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人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氯乙烷:二氯乙烷毒性 ;二氯乙烷属致癌物 高毒性,属剧毒物质!
二氯甲烷: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丙酮: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6#溶剂油:具有无毒、无色、无味、芳香烃含量低、溶解力强、易挥发、无残留、无腐蚀等优点。
❻ 质谱仪、光谱仪以及色相仪的区别是什么啊哪个应用比较广呢
(1)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
质谱仪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m/z大小分离的装置。分离后的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采集放大离子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绘制成质谱图。
其原理:在真空中,将物质气化、电离成离子束,经电压加速和聚焦,然后通过磁场电场区,不同质量的离子受到磁场电场的偏转不同,聚焦在不同的位置,从而获得不同同位素的质量谱。
(2)光谱仪,又称分光仪。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在不同波长位置,测量谱线强度的装置。其构造由一个入射狭缝,一个色散系统,一个成像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出射狭缝组成。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利用光谱仪可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阳光中的七色光是肉眼能分的部分(可见光),但若通过光谱仪将阳光分解,按波长排列,可见光只占光谱中很小的范围,其余都是肉眼无法分辨的光谱,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等。通过光谱仪对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显影,或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显示和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
其构成:
1. 入射狭缝: 在入射光的照射下形成光谱仪成像系统的物点。
2. 准直元件: 使狭缝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该准直元件可以是一独立的透镜、反射镜、或直接集成在色散元件上,如凹面光栅光谱仪中的凹面光栅。
3. 色散元件: 通常采用光栅,使光信号在空间上按波长分散成为多条光束。
4. 聚焦元件: 聚焦色散后的光束,使其在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入射狭缝的像,其中每一像点对应于一特定波长。
5. 探测器阵列:放置于焦平面,用于测量各波长像点的光强度。该探测器阵列可以是CCD阵列或其它种类的光探测器阵列。
(3)色相,颜色测量术语。颜色的属性之一,借以用名称来区别红、黄、绿、蓝等各种颜色。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色相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有色物体表面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值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在测量颜色时,可用色相角H 及主波长λd(nm)表示。
注:我没听过色相仪,用过色差仪,用来看颜色深浅度的。 或许你想问的是色谱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