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目录
第一章来 总则
第二章 检验评定方源法和等级标准
第三章 管道
第一节 沟槽
第二节 平基、管座
第三节 安管
第四节 接口
第五节 顶管
第六节 检查井
第七节 闭水
第八节 回填
第四章 沟渠
第一节 土渠
第二节 基础、垫层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渠
第四节 石渠
第五节 砖渠
第六节 渠道闭水
第七节 护底、护坡、挡土墙
第五章 排水泵站
第一节 基坑开挖
第二节 回填
第三节 泵站沉井
第四节 模板
第五节 钢筋
第六节 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结构
第七节 砖砌结构
第八节 构件安装
第九节 水泵安装
第十节 铸铁管件安装
第十一节 钢管安装
第六章 测量
附录一 术语对照
附录二 质量评定统计计算举例
附录三 混凝土强度验收的评定标准
附录四 施工现场土工试验方法
1 环刀法
2 土的最佳压实度测定方法
3 石灰土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试验方法
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关键工序,对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运行成本起着重要作用。以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污水提升泵站的工艺原理及调试运行。
城市污水处理就是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去除,使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用的物质,水则得到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按流程和处理程序划分,可分为预处理工艺,一级处理工艺,二级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格栅处理,泵房抽升和沉沙处理。泵房抽升的工作是由污水提升泵站来完成的。
一、工艺原理及主要设备设施
污水提升泵站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污水可以靠重力流过后续建在地面上的各个处理构筑物。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和泵房组成,集水池的作用是调节来水量与抽升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启动过于频繁。
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半地下式泵房,地下部分为集水池,容积为126m3,约为一台水泵5min的排水量。潜水泵直接安装在集水池里,共设4台,三用一备,为不堵塞型潜水泵,扬程式18.5m,流量420l/s,功率100KW,每台泵的出水管均设有止回阀,电动蝶阀和手动蝶阀;总出水管装有一套量程为5000m3/h的电磁流量计一套,流量计前后设有手动蝶阀,另设旁道管,用于流量计检修;集水池上面装有量程为8米的超声波液位计一套,用于测量集水池的液位,系统自动时控制潜水泵的启停,房内装有控制盘用于泵和阀门的远方/就地控制转换及现场操作,房顶装有单梁悬挂式电动起重机一台,用于潜水泵的检修。
二、泵组的运行原则
泵组的运行操作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是保证来水量与抽升量一致。如来水量大于抽升量,上游又没有及时采取溢流措施,则可能淹泡格栅间,甚至使市区地势较低的下水道返水;反之,如来水量小于抽升量则有可能使泵处于干运转状态,损坏设备。第二是应保持集水池高水位运行,这样可降低泵的扬程,提高效率,在保证抽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潜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否则损坏电机并降低使用寿命。第四是泵组内每台水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因为每台水泵的吸水口都对应着集水池内的一部分容积,如果某台泵长时间不投运,集水池内对应部分成为死区,泥沙沉积。
因为三相交流电动机起动快,起动力矩高,起动电流大大高于正常运转时所需要的电流值,有时起动电流可超过系统的容量,会给安全生产造成危害。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泵组的运行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泵要保证闭闸启动,即开泵时先开水泵,再开电动阀,停泵时,先停泵,后关电动阀。
(2)限制起动电流及电压。
(3)每台水泵要有干运转,渗漏,缺相及过载保护。
三、泵组的运行控制
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的泵组的运行有三种控制方式
1、就地手动控制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潜水泵和电动阀都由就地控制箱上控制按钮来控制其开、停。PLC系统仅对这些设备、液位、流量进行监示,而不能控制。这种方式一般只在调试或维修用。
2、PLC远程手动控制
在这种方式下,操作人员用计算机键盘或鼠标,通过PLC对潜水泵和电动阀进行开、停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仅使操作人员不用到现场就可以控制设备,它只是就地控制按钮的延伸或转移,一般用于调试或维修。
3、全自动控制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泵组由PLC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根据集水池的水位和通过计算机设定的工艺参数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台数及开停顺序,维持集水池在一定的水位范围内和4台潜水泵间的工作均衡性,电动阀门和水泵电机是联动的。水泵开启后,电动阀门自动打开,停泵后,电动阀门自动关闭。
4、软起动器及保护
每台水泵的主控电路中均装有一台软启动器,它采用晶闸管(可控硅)来控制起动时的电机端电压,减少了起动冲击电流,降低了加速力矩,使水泵起动时稳定、平滑,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软启动器具有过热、过流、过压、缺相、相位不平衡等多项保护功能。
为了保证水泵运行的安全性,每台水泵均没有干运转,渗漏和过载保护。
四、调试
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于是1996年8月投入使用,1997年年初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调试,调试过程中发现泵站的自动运行存在以下问题。
1、集水池液位计量程为4米,而集水池的深度约15米,致使构筑物的一半容积得不到利用,且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
2、控制水泵停止的液位容差设定范围为0—150cm,偏小,导致水泵频繁启停。
3、水泵运行的轮值时间(也叫均衡时间)为2—8小时,间隔太短,这也导致水泵的频繁启停。
4、液位计为投入式扩散硅液位变送器,易堵塞,长期过压会导致零点漂移,甚至损坏,需经常清洗,由此打乱了泵组自动运行的连续性,且对水泵的运行安全存在威胁(因为液位计故障可能导致泵组全部投运或全部停止)。
为解决以上问题,该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造
1、液位计更换为配15米换能器的超声波液位计量程设为8米。
2、在计算机中修改液位计的量程为8米,启动液位设定范围为0—8米,容差范围为0-300cm。
3、在计算机中修改水泵运行的轮值时间为2—48小时。
4、在泵站工艺值班室加装了集水池液位高、低限报警蜂鸣器。
污水提升设备设计_体化污水提升装置_污水提升泵站厂家-永嘉西普流体设备有限公司通过以上几项工作,提高了集水池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系统及水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运行与管理
1、正常情况下自动运行,手动时泵站必须有人值守。
2、要保证闭闸启动,停车时先停泵,后关电动阀。
3、当发现水泵电机电流、出水流量或声音异常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4、所设定的工艺参数不得随意修改。
5、集水池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清理。
6、定期检查水泵干运转、温度、湿度、过载保护的自动停车和集水池液位高、低限报警功能。
7、手动运行时备用水泵每月至少一次试车。
8、传动部位,丝杆闸阀保持良好的润滑。
C. 市政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泵站设计规范总则为统一泵站设计标准保证泵站设计质量使泵站工程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管理方便制订本规范...
D. 给排水规范大全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版87 )
4、自动喷水灭权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E. 关于市政污水泵站设计的几点认识
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建设中保证污水的正常排放对于保证城市生活正常进行有着积极意义。市政建设在不断的改进,污水泵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设计也越来越科学严谨。
关键词:市政污水;污水泵站;设计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活的空间,对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污水泵站的一般规定
1、明确近期污水量和污水泵处理污水的能力,然后综合考虑污水泵站是一次建成还是分批次建成、规模大小以及具体选址。
2、在设计分流排水系统时,应该考虑是将雨水泵与污水泵分开建设还是在同一建筑里建设,但是应该使水泵、集水池和管道分开管理;
3、蓄水池和排污机器在同一建筑物里的时候,应该建筑防水墙将二者隔开,避免出现漏水、渗水现象;
4、在设计污水处理泵站时,要充分考虑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要保证泵站在地下的建筑物保持干燥,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
F. 给水排水设计都需要些什么规范
一、规范、规程、标准类
执业资格适前十公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
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11、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1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
1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1997年版
1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21、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2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 18919-2002)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二、设计手册类
1、严煦世等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7、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工业给水处理》(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8、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7册)城镇防洪》(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等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12、黄晓家等主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