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蛋氨酸废水

蛋氨酸废水

发布时间:2021-02-24 10:32:24

❶ 如何处理含有甲硫醇的废水

1.1 罗纳-普朗克固体蛋氨酸生产技术[2~3] 罗纳-普朗克拥有独特的蛋氨酸生产工艺。它的主要原料是β-甲硫基丙醛(MMP)和氰化钠,总收率可以达到83%。 在罗纳-普朗克工艺中,MMP和氰化钠在60~70 ℃转化成5-甲硫乙基-乙内酰胺;在150~160 ℃时,5-甲硫乙基-乙内酰胺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蛋氨酸钠;然后进行中和反应,使钠盐酸化为DL-蛋氨酸。
1 c1 |, L4 l& p2 p, f4 u- s1.2 迪高沙固体蛋氨酸生产技术[4~6] 迪高沙工艺的主要以氢氰酸代替氰化钠发生海因反应,副产的氨、二氧化碳、碳酸氢钾循环使用,从而大幅减少了废物排放量,有效地解决了环保问题。 ) y, T) G9 `, @9 ~3 S
1.3 迪高沙液体蛋氨酸生产技术[7] 迪高沙液体蛋氨酸钠盐的主要反应与固体蛋氨酸的生产技术类似,在水解时用氢氧化钠取代碳酸钾即可。
2 U7 o$ h4 v' Z8 L1.4 孟山都液体蛋氨酸生产技术[8~9] 相对于其他生产工艺,孟山都液体MHA生产工艺最为简单。主要原料为β-甲硫基丙醛、氢氰酸和硫酸。收率非常高且产生的废弃物只有硫酸胺一种,因此,减少了反应步骤和环保处理费用,是运行成本最低的生产工艺。
5 @* B; e9 ?) g$ g7 V1.5 甲硫醇生产技术 常规甲硫醇的生产方法是将甲醇和硫化氢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于290 ℃左右转化为甲硫醇,反应几乎是定量进行,反应采用固定床[10]。近期的专利文献提出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含钼催化剂上制备甲硫醇的技术方案,其主要目的是以廉价的合成气替代甲醇来降低甲硫醇的生产成本[11~12]。 3 E. d: E: d1 z
1.6 β-甲硫基丙醛的生产技术[13~14] β-甲硫基丙醛由甲硫醇和丙烯醛加成制得。这个反应与丙烯醛水合制3-羟基丙醛类似,可以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固定床中进行,反应的选择性可以在95%以上,主要的副反应是丙烯醛的聚合

❷ 电镀废水中锌超标该如何处理

注意反应条件,锌和铝均为两性金属,生成沉淀的PH条件在控制在7.5左右,酸或者碱条件下都使锌超标
按照你的情况,调整一下控制仪表即可

❸ 如何养殖青石斑鱼等鱼苗

石斑鱼在鱼类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因身上长有特殊的条纹和斑纹而得名。它是一种岛礁性底层鱼类,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石斑鱼是名贵海产之一。一般体长7~15厘米,体呈棕色,体侧有6条褐色横带,带间排列整齐,带的宽度大于两带之间的距离。背鳍1个;尾鳍圆扇形,有众多不规则的黑斑白背鳍、臀鳍浅黄色。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地售价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 供不应求,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沿海常见的品种有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纵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
一、生活习性
石斑鱼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性鱼类,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食物以虾、蟹等甲壳类为主,鱼类和软体动物次之。石斑鱼是雌雄同体,随着个体的成长,可发生性转变,一般先雌后雄,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区别出雌雄。每年从3月起开始产卵,有多次产卵的特性。据研究观察,青石斑鱼摄食周期一年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后。

二、生长分析
据试验显示,青石斑鱼在水温22-30℃之间时,鱼活跃,摄食量大,生长快;当水温下降到22℃以下19℃以上时次之;水温下降到19℃以下时,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活动情况随着水温的下降而减弱;在室内水池越冬时还观察到,水温降到10℃以下再不捕食死饵,但对活的甲壳类仍能选食;当水温下降到7.5℃以下时,停止摄食,鱼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水温低于5.5℃时,出现死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30‰左右。
三、生长期
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 16个月~24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150克~2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 1.5公斤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上市规格要大些。

石斑鱼养殖技术:
石斑鱼是沿海常见的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的地方为沿海岛屿附近水质清澈、底质多岸礁、水深10~20米的 石缝间。近年来,随着“科技兴渔”战略的实施和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相应地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石斑鱼目前是广大 群众所喜爱的鱼类品种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各省把石斑鱼视为席上珍品,加之近几年来鱼价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价格,出口市场的不断扩大,大大地刺激了石斑鱼养殖 业的发展。
第一节 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
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100厘米。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生性凶猛,喜吞食鱼类和虾类。捕捞期为4-11月,以端午至中秋这段期间为旺季。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石斑鱼为雄雌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低龄鱼多为雌性,高龄鱼多为雄性,繁殖季节在3-10月份,繁殖盛期为4-9月份。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一部份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多于雌性。一周龄性可成熟,怀卵量随鱼体大小而异,如青石斑鱼怀卵量约50-80万粒,分多次产卵,产浮性卵,圆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鱼就在沿岸索饵生长。石斑鱼生长迅速,如鲑点石斑鱼,一年可长到500-6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1000-1500克,三龄鱼体重达2000-3000克;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一龄鱼体重达400-500克,二龄鱼体重800-1000克,三龄鱼体重达2000-3000克。
石 斑鱼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石斑鱼肉中的蛋白 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特别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除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外,还含有无机盐、铁、钙、磷以及维生素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石斑鱼育苗方法
我国养殖石斑鱼的苗种以前主要从自然海区钓捕,浙江沿海至海南沿海有赤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苗种分布。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自然苗种已供不应求。所以,近些年石斑鱼的人工繁殖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现以点带石斑鱼(俗称青斑)为例介绍一下人工育苗技术:
一、亲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可用人工养殖的成鱼或自然海区捕捞的成鱼。雌鱼选择体重5公斤~8公斤、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选择体重8公斤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雌雄亲鱼按3∶1~8∶1的比例搭配。点带石斑鱼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体,其6龄才转化为雄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自然海区的生殖群体中存在雌多雄少的性比失调现象,而且养殖条件下培育高龄大个体雄性亲鱼的时间长且???? 费用也高,所以,亲鱼选择中的难题是性腺成熟的雄鱼不易获得。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的雄性亲鱼不足,可用外源性激素17-α不仅可以抑制卵黄生成,而且还可影响卵原细胞增殖和分化。对2龄~4龄鱼投喂50天药饵,每次剂量约5毫克/千克体重(累积量241.3毫克/千克体重),可使性转变的雄性亲鱼流精率达93.5%,授精率达81.1%,胚胎发育正常。为解决雄性激素药饵投喂法因摄饵量不均造成的“性转变”效果不稳定和每天投饲费工、费时等问题,也可采用将17-α植入鱼体的雄性激素埋植法来诱导石斑鱼提早“性转变”。17-α可一次性埋植到3龄~7龄成熟的点带石斑鱼雌鱼内,40天~50天后雌鱼就转变为雄鱼鱼体,使石斑鱼“性转变”过程提早3年~5年。用它们的精液得到的受精卵的受精率达73%、孵化率97%,仔鱼发育正常,能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雌性高龄鱼的“性转变”时间比低龄鱼短,且较易获得释精的变性雄鱼。因此,在人工繁殖中应尽量选择较高龄的、个体较大的雌鱼作变性处理,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性成熟的雄鱼比较难得的问题,还可应用超低温冷冻法保存精液,在液氮罐中冷冻保存5个 月后的精液仍具有相当于鲜精的活力,不影响人工繁殖的效果。人工繁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鱼性腺的成熟度,所以在诱导产卵前,加强亲鱼的培育,促其性 腺发育至关重要。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就能自然产卵受精,可获得优质的受精卵。
二、催产
选择好的雌性亲鱼,用细塑胶管或挖卵器自产卵孔插入约3厘米~5厘米深吸出卵粒,置于载波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熟程度,卵粒若易分离、卵浅黄色、饱满均匀、卵径0.3毫米~0.5毫米、加透明固定液后核已偏向动物极,则成熟度较好。雄性亲鱼轻轻压腹部有少许精液流出者成熟良好。石斑鱼精液量少,检查雄鱼成熟度时切勿挤压太重。催产剂有鲤鱼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LRHA+PG的混合物等4种。雌鱼用PG10毫克/千克体重~12毫克/千克体重或LRHA 60微克/千克。以上剂量一般分两次胸腔或背肌注射,第一次注射量占总量的2/3,两次间的间隔时间在水温25℃~26℃度时为24小时左右。雄性亲鱼注射剂量是雌鱼的一半,均在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进行。注射用水为0.6%氯化钠溶液,将催产剂溶解或制成悬浊液,注射液量为每尾亲鱼一次注射1毫升~2毫升为度。
三、人工授精和自然产卵受精
点带石斑鱼人工授精宜采用干法授精法。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剂后10小时~13小时即可产卵,由上而下轻压雌鱼腹部,将成熟鱼卵挤入消毒过的白瓷碗中,反复5次~6次后即可将亲鱼轻轻放回亲鱼蓄养池中。随即再用同样方法将雄鱼精液挤入白瓷碗的卵堆上。石斑鱼精液很少,连挤5次~6次总计也不过1毫升~2毫升,但已足够用了。待最后一次挤精完成后,即用消毒海水浸湿过的洁净羽毛将碗中卵和精液搅拌均匀,约1分钟~2分钟后加入少量消毒海水,继续搅拌5分 钟后倾倒在消毒过的小脸盆中,加消毒的海水轻轻搅匀,静置片刻。所有受精卵都漂浮在水的中上层,死卵或未受精卵沉淀于底部。用消毒过的海水洗净受精卵,除 去多余的精子,以避免多精受精,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孵化器中孵化。人工授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杀死精子。由于石斑鱼属分批产卵鱼类,有连续多次产卵的 生殖特点。
如 果为亲鱼创造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受精的环境条件,就可以避免因人工授精时经常出现的卵子过熟或不够成熟的弊端,也可以减少因捕捞和挤卵、挤精液造成的对亲 鱼的伤害。所以,也可采用强化培育石斑鱼亲鱼的方法,促进亲鱼分泌激素,不用注射催产剂而能自然产卵受精,从而获得了优质受精卵,提高了仔鱼成活率,降低 了畸形率。自然产卵方式优于人工催产授精。产卵时适宜水温25℃~27℃,海水盐度32~35‰,pH7.8~8.5,产卵池面积50平方米,水深约1.5米,池上方用遮光幕遮光,水流量40升/分钟~50升/分钟。
四、孵化
石斑鱼产浮性卵,孵化应在环道孵化器或孵化缸中进行。孵化时鱼卵密度为50粒卵/升海水~100粒卵/升海水,水流速度以能使鱼卵或仔鱼漂浮为度。孵化用水必须清新,需经过沙滤和紫外光杀菌。水温保持在25℃左右,盐度30~33‰,并保持稳定。孵化过程中需适度充气,充气量太大或太小都不好,使海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孵化中尽量清除死卵,以防水质变坏。点带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卵在以上条件下,自产卵受精后经过24小时可以孵出鱼苗。
第三节 石斑鱼成鱼养殖技术
一、养殖方式
石斑鱼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
二、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三、养殖季节
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10个月~12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500克~6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1.5公斤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上市规格要大些。
四、养殖密度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五、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0。 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 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 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最佳含量为50%。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或口径的一半大小,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二次,一般在上午9时~11时下午5~6时进行。11月~12月、3月~4月每两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6%, 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时,应分批缓缓遍洒,等 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吃沉底的食物。投饲还应讲究定 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六、科学管理
选 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 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 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 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做好 安全工作。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第四节 石斑鱼病害的防治
一、寄生性疾病
1.白斑病(又叫瓣体虫病)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头部、皮肤、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几乎紧贴在腮盖上。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体表和鳍上。用2×10-6浓度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一次,疗效显著。或用淡水洗澡20分钟或更长时间,也可杀灭石斑鱼瓣体虫,治疗白斑病。
2.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厌食,体色变黑。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致鱼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在水温30℃左右,白点病传染很快,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致病体是刺激隐核虫。用淡水浸浴30分钟~60分钟,或用100×10-6浓度的甲醛海水药浴30分钟~1小时,3~5天一次。有条件的最好能搬移到别的地方,避免重复感染。
3.回旋病(又叫粘孢子虫病)病鱼在海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下不了深水层。致病体是脑粘体虫。预防方法是鱼种放养时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保持水质清新。
4.指环虫病病鱼体表失去光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有的鳍条溃烂,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发炎、坏死或脱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转转。致病体是指环虫。用淡水浸洗5~1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3天,疗效较好。
5.吸虫病吸虫大量增生时,可引起病鱼游动缓慢,腮上粘液增多,腮部有的部位淤血,有的部位贫血呈淡红色,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而致死。致病体是石斑双鳞盘吸虫、分性双吸虫、石斑鱼异性双吸虫等。治疗方法可参考指环虫病。
6.隐鞭虫病病症与吸虫病相似,病原体是隐鞭虫,可用淡水或0.1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杀灭。
7.鲺 病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鲺繁殖和传染很快,特别是在海水温度 较高的季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淀粉卵加藻、锥体虫、角孢子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对石斑鱼危害也较大。此外,线虫病是石斑鱼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很高。特别是在网箱养殖条件下,饲料鱼的线虫对石斑鱼的感染甚为严重。有时体腔内出现数十条,因病症不明显而未引起重视。
二、细菌性疾病
1.烂尾病尾部体表充血发炎,皮肤溃烂,鳞片脱落。鱼病灶边缘充血发红,中央浮肿溃烂,严重时肌肉和骨骼外露,鱼体失去平衡,数十天死亡。多发生在4~10月份,死亡率很高。主要的病原体为弧菌。预防可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20分钟,还可用抗生素缓解病情。严重时可背肌注射消炎抗菌类的注射液等。
2.溃烂病病鱼主要症状是行动迟钝,游出水面,各鳍及基部溃疡,甚至遍体鳞伤。溃疡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溃烂面会加深,最终死亡,死亡率很高。致病菌是创伤弧菌。发病季节为4~11月份。用FU(一种药物)浸洗3分钟~5分钟,内服抗生素,可控制病情。利用创伤弧菌强毒菌株植被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热灭活疫苗和创伤弧菌中提取的粗制脂多糖,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都能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
3.细菌性白斑病病鱼体两侧最初出现指印状红斑,少数情况下可在头部和尾部发生,病灶部位稍有隆起。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转为白斑,此时鳞片稍有竖起,较易脱落。鳞片脱落后白斑更为清晰。病鱼食欲丧失,死亡率高达90%以上,流行在冬季。预防措施是避免鱼体损伤。用中草药类和消炎药物可缓解病情,但效果不明显。
三、其他病害
1.营养性障碍综合症:病鱼鳔内充气,腹部鼓胀,失去平衡,在水面或网箱底部打转,所以俗称“膨胀病”“打转病”。组织切片可见肝脂肪变性、坏死、空泡化、细胞核溶解。病鱼鳃和内脏器官出现局部或全身炎症,在水面浮游数天后死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5~10月份,用药物“清胀宁”防治,效果较好。
2.增生性肾脏病病鱼有不同程度腹胀、倒浮或侧卧,鳍和体表溃烂,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瞎或瘸,体表发黑或发白,即为石斑鱼养殖中严重流行的“胀膘症”。血白细胞平均占48.09%,单核细胞占2.82%,明显高于正常值。病原体是一种原生动物粘体虫,发病率较高,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药物“鱼宝散”投喂,效果显著。
石斑鱼苗土池培育前的准备
1、池塘的选择。进行石斑鱼种苗生产以面积1-3亩,沙泥质底,保水性好,不渗漏,池底平坦可干晒的池塘最好。但也可在10亩左右,基本可排干的池塘中进行。选择的池塘要求位于取水方便,盐度稳定,污染少的海区。另外,交通、电力、生活要便利,周边治安好。
2、清塘。目的是杀死对石斑鱼仔鱼有害的动物和争食对象,如野杂鱼、虾、蟹等,清塘一定要彻底。
清塘前一般要排干水,使塘底暴晒一段时间,然后注入海水20-30厘米,以晶体敌百虫、漂白粉和茶籽饼作为清塘药物,使用的敌百虫浓度为3ppm,漂白粉为40ppm,茶籽饼为25公斤/亩。如不能排干则选用带水清塘,但要将水位降到最低,以节省清塘药物。
清塘时间:使用敌百虫在投放早期仔鱼的前15天进行,洒药时间安排在晴天的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行,准确计算水体,洒药后保持7天;漂白粉清塘可以随时进行,加水调成糊状全塘均匀泼洒。
3、肥水。目的是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为早期仔鱼提供足够、适宜的生物饵料。时间安排在产卵的当天或是敌百虫清塘后一个星期或漂白粉清塘后第二天进行。用60-80目的滤水网袋扎住进水管口,进水60-80厘米,施肥培养水色。
肥料采用化肥,用量为尿素5公斤/亩,过磷酸钙1公斤/亩,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四天后根据水色决定是否追肥,追肥使用复合肥,用量视透明度大小而定。
检查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要检查适合仔鱼开口的饵料生物的数量,若较少,可接种轮虫入塘1-2个/升。

❹ 毒气何时休 重庆丰都紫光化工厂天天排出大量污水,特别是最近每天都能闻 到难闻刺鼻的气味,很多县城的人

我也是丰都人,在外求学,对这个紫光化工厂还不了解。刚刚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内,政府官网容是没有关于它严重污染的报告的,如果这件事情属实,那么凭借个人力量是几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说的是,请先尽可能多保留证据,各种污染的照片,对水质进行的检测报告,空气质量报告,甚至暗访。然后发给大型媒体,看有没有能进行深度报道的,这里面涉及很多利益问题,但是一旦引起社会关注,那污染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希望会有一点帮助。
有没有联系重庆晚报,焦点访谈等这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可能我太天真,但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当然,最好先收集好证据~
希望丰都永远山清水秀~

❺ 双氧水什么浓度可以直接排放

化学工业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生产过程、加工方法,生产各种化工产品、有机化工原料、化学纤维及化肥等的工业。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原料、工艺及加工方法不同,化工废水的种类及特点也大不相同。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难于生物降解,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因此,在化工废水处理中要针对不同废水的水质与特点,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流程。以下介绍化工废水或化学工业区综合废水处理的应用案例。

1、A/O法处理涤纶厂高浓度有机废水
某涤纶厂生产过程中产生两种废水:一是高浓度有机废水,COD约为15,000mg/L;二是涤纶工段废水,COD为2,000一25,000mg/L。

采用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将高浓度有机废水经厌氧滤池预处理后,使COD去除50%一60%。厌氧滤池的出水再与涤纶废水混合成综合废水,再经A/O系统处理。既实现了“清污分流",又减少了配水稀释的倍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物化-生化组合法处理高盐分高氨氮有机废水
某化工厂生产二苯甲酮、苯并三氨唑、对硝基苯胺等化工产品,产生的废水COD浓度高达8,300mg/L,成分复杂,BOD5/COD小于0.1,难降解。废水中还含有对微生物具有毒性的有机物。另外,废水中的氨氮和盐分的含量也很高。

该废水无法直接采用生化处理的方法,需先经物化预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生化处理。为此,先进行加碱吹脱氨氮、蒸发结晶除盐、再经微电解池三步预处理后,才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本工艺流程出水COD小于150mg/L,盐分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98%和93%。

3、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合成橡胶废水
某合成橡胶厂产生的工业废水:COD800mg/L,可生化性较好。因而可直接采用生化法,使出水的COD小于100mg/L。该厂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4、厌氧-生物滤池-氧化塘组合处理含醛含酸废水
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含醛含酸的废水,废水COD6,000mg/L,pH值1.0,该厂采用厌氧-生物滤池-氧化塘组合处理,使出水COD<100mg/L。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5、神华蒙西焦化一厂生化水处理2×50m3/h新建工程
神华蒙西焦化一厂生化水处理2×50 m3/h新建工程于2015年建成并投运,处理规模100 m3/h。生化系统主体工艺为针对焦化废水处理的专利技术SDN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改进型曝气生物滤池技术(MBAF),最终出水水质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直接排放标准,COD、氨氮等指标优于该标准。污水站目前已正常运行1年多,出水稳定达标,并已于2016年通过环保部门验收。

本工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一级处理段(预处理)、二级生化处理(SDN工艺)、三级深度处理段(臭氧催化氧化+MBAF)组成,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6、上海化学工业区水处理综合服务项目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亚洲最大的石化平台之一,于1996 年建成,占地29.4 平方公里。排水系统根据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其中雨水和无机废水因污染较轻、水质较好可以直接排放,而公司运营的污水厂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其中工业废水占比更是高达95%,污染负荷极重,且生物可降解性差。自中法水务于2002 年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以来,确保了污水厂自2005 年投运以来出水100%达标,有效的保护了杭州湾的水体环境。

工业水系统部分,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项目优势:上海化工区的生产型客户从上游乙烯到下游精细化工, 属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在客户项目选址和可行研究阶段,苏伊士便配合客户对其拟建项目中上下水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评估,并对其污染污水进行取样分析和污水可处理研究;在客户取得环评后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公司对客户在建设阶段的用水和排水以临时用水和临时污水处理的服务合同进行约定;在客户项目建设完工前完成双方长期服务合同的签订。这种根据工业客户不同发展阶段,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污水处理方案的服务模式,既有助于选择最优的工艺方案,也有效的减少了不必要的建设浪费。

7、中石化扬子石化污水升级改造一、二期工程
扬子石化污水处理厂地处南京市大厂区内, 污水厂污水处理达标后外排长江,处理污水来自于扬子石化及扬子-巴斯夫的生产生活废水。一期项目2000 m3/h ,2011年建成投用;二期项目1400 m3/h,2015年建成。目前两期项目的出水COD均稳定在50 mg/L,完全实现了达标排放。

扬子石化一期是石化行业第一个采用臭氧+BAF(爆气生物滤池)工艺的项目,成功解决了石化行业污水深度处理难题,为石化“碧水蓝天”项目的深度处理工艺奠定了基调,扬子二期同样采用了此工艺。臭氧+BAF的工艺最大的特点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显著,并且在色度处理方面有着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此工艺处理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设备稳定性强。

8、山西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项目
项目共分为四个站区,分别为含污水处理系统、回用水处理系统、膜浓缩系统及蒸发结晶系统。目的是处理气化装置、合成水处理、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其他工艺装置排放的生产污水。为实现零排放,将污水、化水站排污水及循环排污水等进行中水回用处理。中水回用产生的浓盐水(高含盐)进一步浓缩蒸发结晶处理。工艺流程图:

全厂水系统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各装置之间的无缝对接,使全厂水系统的设计达到最优化,吨油品水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即胜科在项目上的所有水厂因污水处理后的全部回用而形成了闭式循环系统,达到了液体零排放。尽可能的降低了该煤化工项目的水耗。

9、新疆新业能源1,4丁二醇精细化工甲醇项目
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规模按600m3/h设计,合1.5万吨/天。污水站出水水质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规定的再生水用作循环水补充用水及城镇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项目优点:

(1)处理效果好:新业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是全国第一套达标运行的鲁奇炉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对COD、氨氮、总酚、石油类、色度、SS等关键指标的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2)系统抗冲击能力强:首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两级生化池串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其次,由于生化系统设计停留时间较长,使难降解物质得以充分反应,同时生化池池容较大,内循环及布水效果好,使得污染物在池中得以充分混匀,增加了系统抗冲击能力。再其次,由于生化系统控制在较高MLSS,可达4000—5000mg/L,也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3)运行费用低:目前在污水系统出水稳定达标的情况下,运行费用可控制在5元/吨污水以下。当将来新业项目自备电厂投运时,由于用电成本大幅下降,可以预期污水处理运行成本还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4)自动化程度高:污水系统用电设备数量大,但通过DCS中控系统与PLC子站通讯,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5)处理流程较长:由于前期设计时考虑比较充分,污水处理系统流程较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部分单体可根据需要停止运行,也不会影响污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10、和县华骐化工污水处理厂A2O+臭氧氧化+BAF处理技术
和县华骐化工污水处理厂是和县与马鞍山市的重点建设工程,建设规模5000吨/日,占地23亩,项目投资5048万,该项目由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

本项目地处安徽省精细化工园区内,园区企业众多,产业结构复杂,各企业排放的废水水质各异,大多具有酸度大、色度深、高氨氮、高盐度、有毒物质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属典型的有机有毒有害难降解的工业废水,统一混合后直接处理较困难。为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各类企业废水(主要是工业废水)在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之前,须各自进行预处理,且预处理排放标准必须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纳管标准(一般参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

由于水量波动大及水质的难降解性,因而在工艺的选取上,考虑了较长停留时间的调节池,采用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A2O)和新工艺(臭氧高级氧化+BAF)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来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降解,使园区企业产生的废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其中,处理出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COD≤50mg/L、氨氮≤5mg/L(大多数情况下能稳定在1mg/L以下)、总氮≤15mg/L、总磷≤0.5mg/L 。

11、杭锦旗亿嘉环境治理有限公司30m3/h废水零排放工程
2015年8月20日,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亿嘉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签订总承包合同,承建杭锦旗亿嘉环境治理有限公司30m3/h废水零排放工程,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设计规模为720 m3/d,投资规模为5000万。进水组成:年产260万吨羰基复合肥、120万吨乙二醇、20万吨甲醇项目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生产废水等经过分质收集与处理后,进入回用水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回用水系统产生的浓盐水作为工程项目的进水进行分盐零排放处理。

项目工艺流程:调节罐-高密池-砂滤-除碳器-离子交换-DTRO-MVR

项目优势:经过分盐,产出高纯度工业硫酸钠和工业氯化钠;产水水质良好、持续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规定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不仅实现了该项目化工废水的“零排放”与结晶盐的循环再利用,也可以将此工艺技术应用到其他化工废水的零排放与结晶盐的循环再利用项目,打造为典型的示范工程案例。

12、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二期中水和循环水补充水项目
该项目设计处理量为5000m3/d,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省新鲜水消耗和减少废水排放160万m3。项目为零排放项目,为了提高后端MVR的蒸发效率及节约成本,业主要求对前端膜部分的回收率需达到90%,在复杂的进水水质条件下,经过工程人员的实地考察及对三类废水各项水质的化验,制定了主要由二期中水处理装置、循环水补充水处理装置组成的处理工序。

本项目从预处理阶段,运用了臭氧氧化单元,提高来水生化性;改良超滤系统,添加内循环,使其在进水COD过高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反渗透系统,采用进水正反向流自动切换设计,进水的方向变换,减小膜系统的结垢倾向;成本控制方面,使用电子阻垢仪,减少了30%—50%的阻垢剂的投加量。

13、安阳化学工业集团终端污水处理站总承包项目
本项目为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总承包工程。终端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为处理污水15000m3/d,由两套并列的生物处理系统组成,每套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水依次经过反硝化池、厌氧氨氧化池、亚硝化池、硝化池进行处理,经处理后排水符合《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777-2013),并达到以下指标:出水氨氮4月—10月≤8 mg/L、1月—3月和11月—12月≤10 mg/L,COD≤50mg/L,SS≤50mg/L。

本项目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为处理污水15000m3/d,主要由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加药和消毒系统组成,生物处理采用先进的硝化-反硝化和亚硝化-氨氧化组合工艺,具有节省碳源碱度、耗氧量少、反应时间短,污泥生成量少等优点。

14、上海金山卫污水厂改扩建工程
金山卫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原有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2.5万m3/d,原有处理工艺为:初沉池+调节池+兼氧酸化+兼氧沉淀+氧化沟+二沉池,污泥经过浓缩后脱水外运或焚烧。

主要工艺路线如下图:

项目优点:

(1)对厂外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进行分离并在场内对工业废水进行单独预处理,增加工业废水水解酸化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

(2)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活性污泥全部节流在曝气池内实现生物富集,实现生物的共代谢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

(3)由于膜分离作用,能有效控制泥龄,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使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细菌得到有效的繁殖,从而大大提高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有效解决目前低温季节氨氮去除率不足的问题;MBR膜孔径为微米级,能有效的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膜池内微生物浓度较高,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MBR膜池剩余污泥产量低,极大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4)进水中含有化工废水,化工废水的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有较大的冲击负荷。由于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浓度较高,为传统的3—5倍,微生物种群丰富,生物链完备,因此抗冲击负荷较强,加强了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臭氧氧化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进水水质灵活改变臭氧投加量,达到去除色的、降解难生化有机物、去除异味的目的。

(6)曝气生物滤池能适应贫营养性污水的处理,进一度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与臭氧工艺结合在污水深的处理中有良好的业绩,两者功能有效耦合,使出水稳定达标。

15、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内有化工企业30余家。化工企业的废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水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60mg/l,氨氮5mg/l,总磷0.5mg/l)。

该项目突破性地采用了德国尖端且跨学科的生态湿地工艺。工程包括生态湿地处理中心、高盐废水监控调节池、尾水收集管道工程和太阳能电站。经生态湿地再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回流至园区工业水厂,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列入了“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集成综合示范项目中。

本项目的工艺路线为:“调节池-垂直流滤床-生态塘-表面流滤床-饱和流滤床”。项目平面图 :

项目优点:

该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国内污水处理厂尾水到地表水之间的生态水处理技术空白,解决国际难题,作为江苏省首个利用生态湿地处理中心实现化工园区污水资源化与循环利用工程,为实现化工园区工业污水的再生处理和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

项目具有如下特点:

(1)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持久性和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存在于化工区污水厂的尾水中,因为所有容易降解的化学物质已经被污水厂去除。项目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已经展示出能够高效处理化工区企业排放的高盐废水中的持久性和难降解化学物质。

(2)生态技术:将德国先进的湿地技术本地化,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可将相当于地表水劣V类的尾水净化达到地表IV类水,并无二次污染。

(3)循环利用:工业污水厂工业净化水经湿地中心净化后进行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4)科学研究:配套建设监测中心,为湿地中心的稳定运营提供保障,为科研积累生态数据,构建数据库和交流平台;

(5)低能耗:无动力的布水系统,太阳能电站建设,能够大大降低产业园项目的运营费用。

16、化工行业难降解废水系列项目
四川省聚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双氧水废水水质及排放工况资料说明双氧水生产废水水量小,冲击水量较大;双氧水废水特性为高浓度CODCr、酸性强、石油类浓度高、少量过氧化氢等污染物质,具有水量较小、水量水质变化大、CODCr高、强氧化杀菌性的特点。结合业主的要求和我公司同类工程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在本工程工艺设计中,对该生产废水采用联合处理工艺,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实现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经济、简便、实用。

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的文件内容

一、发展原则和目标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是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市顺应全球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历史潮流,深度参与国际大分工,大力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国龙头企业齐聚重庆,新一代信息产业异军突起,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发挥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综合创新能力领先西部的优势、新兴产业开放发展先行一步的优势,重庆完全可以在全球新兴产业大调整、大重组、大转移的战略格局中乘势而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十二五”期间,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的原则是:“放眼全球、科学规划,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开放引进、无中生有,创新模式、跨越提升,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打造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实施“2+10”产业链集群建设方案,建设笔记本电脑和离岸数据开发处理“2”个全球重要基地,培育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风电装备、光源设备、新材料、仪器仪表、生物医药“10”个“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到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3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成为我市工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建成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和国内最大的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等10个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加快建设两大全球性产业基地
深度参与全球大分工,集中资源引进跨国龙头企业,引导集聚相关配套产业,垂直整合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及配套产业、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
(一)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
按照整机带动配套、引进带动开发、研发总部和结算中心并举的思路,建设“两区十园七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10000亿元。
支持惠普、宏碁、华硕等跨国公司建设整机项目,在西永综保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加快形成1亿台规模。支持10个重点园区引进知名配套企业,发展外围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平板电视、电子部件、精密模具等计算机配套及相关产业,加快建设镁材、化学材料等七大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实现70%―80%的零部件、材料配套。建设计算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总部功能区,支持相关企业在渝设立全球研发及测试总部,促进企业与本地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建好惠普亚太结算中心,积极推动宏碁等跨国公司在渝设立金融结算中心。
(二)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
建设面向全球服务的云计算产业园,建成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外包处理中心,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建设“中国(重庆)国际离岸云计算特别管理区”,引导全球跨国公司、金融巨头、证券服务商等大综数据处理需求单位入驻,完善高标准厂房、高速大容量通信网络及水、电、安保等配套体系,引进形成100万台服务器数据处理能力。发展以应用软件为主的软件产业集群,积极开拓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建成国内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大力开展行业数据内容及处理服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云计算,积极探索新的服务、运营模式。加快培育云安全系统等高性能信息安全产品,构建数据恢复、容灾备份、托管服务等信息安全服务体系。
三、做大做强10个重大产业集群
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大力推行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突出重点,分类推动,抢占先机,在10个产业集群分别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大集群。
(一)通信设备产业集群。
把握信息化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坚持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引进知名跨国集团,搭建新的产业平台,完善研发及制造体系,率先确立竞争优势,建设国内重要的通信设备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重点发展互联网设备、无线通信设备、通信终端及周边设备、智能处理设备及配套产业链,建设核心研发和检测平台。推动思科、广达、英业达、中电科等企业,建设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监视器等互联网设备生产基地。加快TD基带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步伐,推动建设基站、中继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等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智能手机、MID、上网卡、一体机、机顶盒、扫描仪、传真机等新型通信终端及周边产品。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频RFID、感知聚合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设备等物联网专用设备。加强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电子材料等专业化配套产业基地建设。依托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建设国家级通信产品认证检测平台,完善产品测试和国际国内认证服务体系。
(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加强开放合作,大力引进制造和封测企业,积极培育设计企业,完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推动建成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千方百计引进全球大集团建设12英寸先进制程芯片生产线,促进8英寸生产线尽快达到预计产能,加速6英寸模拟生产线量产步伐,实现部分关键专用材料的本地化配套。积极引进知名设计企业,积极促进本地芯片设计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建立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突破并掌握纳米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提升芯片的自主设计和开发能力。积极引进知名封测企业,力争形成20亿片以上封测能力,突破SOC、SIP级集成电路封测关键技术,基本实现封装测试能力与设计制造能力相匹配。办好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和重庆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学院,大力培育集成电路人才。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发挥长安集团等的整车及集成技术优势,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混合动力汽车为转型过渡期的重点,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体系,扩大试点示范,建成国内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的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大力推进微型增程式电动汽车、纯电动微型轿车、公交客车及专用车的开发及产业化,力争率先突破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积极发展中度、重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型轿车,推进柴电、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争取具有自动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统成为乘用车标准配置。跟踪、培育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电池汽车和太阳能电动汽车。立足整车需求,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本地化生产动力电池组,建成国内主要的驱动电机生产基地和电控专用部件生产基地。加强长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混合动力乘用车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发挥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辆检测研究院等科技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中试及检测平台。
(四)环保装备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环保工程总承包及设备成套能力,建设国内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做大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等成套装备,加快开发CO2回收及利用、污泥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湖泊清淤等大型成套装备。支持在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电子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构建总承包企业牵引、设计服务及装备制造企业参与,集工程承包、技术及设备集成、专用及通用设备制造、环保服务为一体的产业联盟。在现有市级“排污权交易市场”基础上,争取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排污权交易市场”。争取国家布局碳排放交易市场。
(五)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抓住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巨大的市场机遇,构建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垂直整合体系,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加强与中国北车集团的深入合作,重点发展轻轨、地铁、城际列车、高速列车以及转向架、电力牵引、制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发挥机电控股、重钢、四联等本地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通讯与信号、轨道梁、道岔、安全门与屏蔽门、站场、供配电、暖通与给排水、轨道施工工程装备等系统配套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单轨交通车辆工程实验室和单轨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开发转向架、电力牵引、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以及运营保障装备等关键技术。建立基于重庆的供应链体系,培育工程总承包能力。
(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充分激发科研院校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完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突出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药物两大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大力发展超声医疗、数字医用设备、生物医用材料与人工组织器官等核心技术和系列产品,其中超声医疗重点发展多品种超声治疗和诊断设备及远程医疗系统;数字医用设备重点发展胶囊内窥镜、X射线机、手术动力装置、血液透析滤过机等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芯片、胶体金试纸、组织工程材料、干细胞产品、人造皮肤、人造血液、人工血管及支架、药物缓释系统等。加快创新药物开发,引导GMP、cGMP标准生产线建设,推动化学药大品种高难度药物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规模化仿制;推进中药现代化,完善特色中药产业链,推广道地中药材GAP种植,做大中药单品种规模,开发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支持胃病疫苗、乙肝疫苗、抗艾多肽等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化,积极引进著名生物制药企业,形成以疫苗和多肽药物为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七)新材料产业集群。
着眼轻量化、高强韧、结构功能一体化和智能化、模块化、材料元器件一体化两大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重点发展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玻纤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优势领域。大力发展铝、镁合金材料及制品,发挥西南铝业集团等企业带动作用,推动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在汽摩、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包装印刷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积极发展天然气化工材料,突破天然气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关键技术,通过引进和消化创新,形成MDI延伸产品聚氨酯、聚氨酯组合材料、聚甲醛以及聚碳酸酯等产业链,加快培育丙烯腈丁苯树脂合金、高吸水性树脂、特种环氧树脂等新增长点。大力发展饲料级蛋氨酸、医药食品级甘氨酸、电子化学品等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延伸玻纤材料产业链。培育高环境适应性特种合金、传感器敏感材料、金属复合电子功能材料、微电子材料、超导材料等。
(八)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整合能力,强化关键技术及产品领先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支持海装风电装备积极抢占风电市场,加快形成3MW―5MW海洋型风电装备和500万KW整机制造能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来渝建设整机制造基地,力争形成数百万KW整机能力。强化重齿、通用等企业配套能力,加快齿轮箱、轴承、电机、叶片、变速箱、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力争风电增速齿轮箱产能超过7000台,风电轴承产能超过3万台套。依托海装整机研发平台、望江柔性传动设计验算平台、重庆大学等科研力量,发挥骨干企业科研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建设研发中心,争取建设国家级风电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
(九)光源设备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光伏和LED两大具有潜在优势的领域,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构建硅材料、硅锭和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产业链,建成我国重要的光伏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强化硅产业在国内的领军地位,提升发展太阳能级硅、太阳能电池片,形成万吨太阳能电池硅片产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大力发展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铜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机组等,力争形成300万KW太阳能电池和100万KW太阳能发电机组产能。加快聚光光伏(CPV)发电技术产业化。
发挥“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和亿台笔记本电脑本地化需求的牵引作用,完善LED绿色光源产业链,建设我国重要的LED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蓝宝石衬底基地,突破LED外延及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瓶颈,加快发展大功率氮化镓基蓝、绿光外延片及芯片和铟镓铝磷红、黄光外延片及芯片。做大LED背光源、LED显示屏、大功率高亮度LED光源、汽车摩托车LED灯具等规模。
(十)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设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齐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综合性智能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依托四联等企业,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科学仪器、各类测量仪表以及相关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壮大网络化高智能变送器、船用仪表、分析仪器、物位计、气动/电动执行器、新型流量仪表和网络化智能热力表、电表、水表等产品规模。着力开发DCS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于混杂和非线性技术的新型控制系统等,提升智能仪器仪表集成应用及成套生产能力。积极建设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中心,创建国家智能仪表工程中心,创立国家智能仪表产学研战略联盟,突破新型传感、新型人机界面、高可靠性、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
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遵循“集群发展、垂直整合”的思路,优先引导布局“1+2+4+41”开发区,将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沿主城外环布局产业环形发展带,在有条件和优势的区域性中心和工业强区促进产业点状发展,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双核带动、一环多点”的空间布局。
“双核”: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力争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全市比重达到75%以上。其中,两江新区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离岸数据开发处理、轨道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建设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重要集聚区、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和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以及创新研发总部;西永微电园区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及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通信设备、高端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等国家级产业基地。
“一环”:依托九龙坡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彭、江津、建桥、璧山、花溪、同兴等特色工业园区,引导发展笔记本电脑零部件及关键材料、通信设备及部件、整车及汽车电子、高性能合金材料、轨道交通零部件、船舶及配套、数控机床、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环保装备、风电装备及配套、LED等。
“多点”:以“专、精、特”为方向,依托万州、涪陵、长寿、合川、永川、荣昌、万盛、大足、綦江等特色工业园区,引导发展化工新材料、电脑材料、光源设备、通讯设备、特种船舶、生物制品、现代中药、中兽药、化学药和节能环保装备等。
五、实施重大工程推动产业发展
发挥重大工程推动作用,在科技创新、产业示范、龙头带动、招商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
(一)产业示范工程。
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重点产业链集群的战略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滚动实施100项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产业聚集,培育新兴产业群,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二)创新基础工程。
围绕“2+10”产业链集群,建设一批自主创新基础平台,完善以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公共创新服务设施为支撑的创新链,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高效”的自主创新物质支撑体系。
(三)科技专项工程。
滚动实施12个重大科技开发专项,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成果,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为产业培育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四)龙头企业工程。
集中政策资源,实施“5213”行动计划,即培育5个1000亿级、2个500亿级、10个100亿级、30个50亿级龙头企业,“2+10”产业集群均有1―2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
(五)500强企业引进工程。
启动“2+10产业集群招商引业计划”,大力引进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力争每个重点产业集群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和项目布局。
六、保障措施
(一)实施“2+10”产业集群建设方案。
制订落实“2+10”共12个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深化具体思路,明确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市场拓展、重大招商、人才培养等战略任务,细化保障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全力推进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力筹措产业发展资金。
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增长机制,筹措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采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政府性融资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招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产业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投融资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育引进等。结合实施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畅通重庆等重大政府投资工程,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力度。
(三)落实扶持政策。
集成国家和我市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所得税减免、税前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房产税减免、用地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优惠政策,发布实施“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形成发展政策洼地。
(四)强化金融大支撑。
发挥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形成超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壮大私募股权基金规模,力争投资能力超过500亿元。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利用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内主板和海外上市。积极谋划建立区域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
(五)加强体制创新与开放合作。
强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职能,加强日常组织、协调、督查、调度和推进工作,形成上下对口、部门协作、市区联动的良性工作机制。对接国家部门,积极争取支持,推进“三网融合”、电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合同能源管理、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生产者责任延伸、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军民结合等领域的配套改革。积极拓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多头内一头外”加工贸易等新模式,更高层次利用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注册商标、培育国际品牌、制定国际标准、申请国际专利。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

❼ 请问,如何去除化工副产品中含硫有机物如二甲基二硫,以消除产品中的臭味谢谢!!

aa01有机废水:
SUP7901 UASB-射流曝气组合工艺处理有机工业废水技术
采用生物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最新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应用高新生物技术,在低能耗下净化有机废水,将污染物转化为沼气加以利用,并数倍地降低系统的污染物产量。具有占地少、节能、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应用范围:大、中、小型肉类联合加工厂处理屠宰废水。也适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7185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
研究开发出了包括难降解有机物高效降解菌、自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可连续自动运行和控制的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成套工艺、铁曝气还原-厌氧-粉末活性碳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SBRK工艺、酵母回收→絮凝→预脱氮硫→厌氧酸化→SBR→深度处理工艺等,并均已成功地应用于中试或示范工程,已建成七项示范工程。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631 ACOX系列高浓度有机污水净化装置
该装置是利用催化氧化的原因,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废水大幅度降低COD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利用当今化学工程领域中的新技术,与相应的高效催化剂相结合,研制了三相催化氧化反应器,用于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工业有机废水。该装置具有应用范围广,耐冲击,适应性强,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容积荷大,工程投资省,处理费用低等优越性。技术转让。资料备索。

SUP18347 富氧生物碳有机废水净化技术
技术特点:高氧生物碳是我校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有机废水涂镀处理及对微污染水源的预处理,以提高自来水水质的量,同时对工业废水涂镀处理废水时用于生产节省水资源。市场前景:对缺水城市及微污染水的净化有广阔前景,使大部分有机废水经该技术用于生产。效益分析:处理一吨水需能耗0.5度电。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90 EASBR法处理有机磷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
本工艺用于有机磷农药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等农药污水,原污水COD6000mg/l,处理水COD小于150mg/l。原污水先经化学[E]预处理,稀释5 - 10倍后进入催化酸化[A],再送入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处理厂占地、投资、处理成本比常规方法减少15、35和3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4819 膜法处理草浆黑液及碱回用技术
本技术其处理工艺流程相对比较简单,克服了原燃烧法碱回收的高能耗缺点,降低了能耗。工艺操作和管理比较方便。相对而言,膜法处理碱回用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一次性投资,其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约为碱回收的44%,能耗约为碱回收的1/4;在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方面与1.7万吨制浆能力的燃烧法碱回收相近。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4 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2,3-酸生产废水酸性强,毒性大,难以生化降解。经NDA-708树脂固定床工艺处理后,出水为无色透明液,CODcr<100mg/1,CODcr去除率>96%;出水2-萘酚和2,3-酸等萘系有机化合物<10mg/1,其去除率>99%;树脂床经脱附,可回收2-萘酚和2,3-酸,回收率>95%。工程投资约100万元。技术转让。资料备索。

SUP18498 蛋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蛋氨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机酸、醇、醛、酯及一些聚合物。开发成功了化学氧化-生化-絮凝处理流程与前絮凝-生化-后絮凝处理流程,均可使最终排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两种废水处理流程可供生产与建设单位因地制宜选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8500 间戊二烯树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间戊二烯树脂生产中洗涤工序排出含大量Al 3的废水,很难用一般的絮凝沉降方法去除。开发成功加入共沉剂的絮凝沉降法,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处理后废水中悬浮物与Al 3含量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技术特点:以共沉剂、PH调节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使废水中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凝聚沉降。药剂用量少、沉降速度快、沉渣密实、过滤容易。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306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
主要内容有:1.采用树脂或有关化学方法回收废水中有用的原料-酚苯胺等2.对废水首先采用热控微电解法处理,COD去除一般可达60%。3.接着采用化学强氧化方法对废水进一步处理,COD去除率一般可达70左右。4.再采用吸附法处理可使废水COD进一步下降。5.最后对废水采用二段系列化处理,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854 含高浓度有机物及氨焦化污水催化湿式氧化净化技术
催化湿式氧化是国际上一种深度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技术。我院开发成功的该项技术,所处理的污水在260-280℃、6.0-9.0MPa条件下,通过装有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反应器,使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及氨等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物排放,对COD、NH2-N(氨氮)及Bap(苯并芘)的去除率分别为99.5%、99.9%及97.2%。该技术已通过小试鉴定。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2 β-萘酚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开发成功采用ND-910树脂固定床吸附法处理β-萘磺酸钠母液的新工艺,并在1997年通过小试成果鉴定。采用固定床工艺连续运行60批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高浓度脱附液可套入生产工艺中经水解,吹萘,中和等步骤回收β-萘磺酸钠和萘,实现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5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水洗废水的治理与综合利用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排放黄色水洗酸性废水,其中盐本含量约8-9,Fe3+浓度为0.2-0.4,苯浓度为500-1000mg/1,氯化苯100-200 mg/1,排放0.4吨废水/吨产品。由于废水酸性强,Fe3+和苯的含量高,至今国内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氯化苯行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通过系统的不试研究,开发成功废水022树脂固定床除铁新工艺并通过鉴定。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9729 活性碳纤维对含酚废水的处理
活性碳维对水溶液中的苯酚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能使经处理后的高浓度含酚工业废水中酚的含量降到0.1×1/1000000。特别是它对低浓度的含酚废水同样达到深度净化处理的目的。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本技术采用柱法吸附装置,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可再生,反复多次使用。特别适用于酚浓度低,废水量大的工厂,以及废水的深度净化等方面。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121 电-多相催化过程治理二硝基苯酚工业废水
1996年通过鉴定,技术国际先进。本成果在已授权的电-多催化过程琢其反应器的基础上,研制出高效的催化剂,安装成电-多相催化反应器,废水在常温常压下流经反应器,就能达到COD减少,色度降低的好结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治废效率高,可处理废水的种类多、范围广,运行费有低廉。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122 催化湿式氧化治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新技术
1992年10月通过鉴定,技术国际先进。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将污水通过一个装有高效氧化性能催化剂的反应器,在一定的压力的温度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含N、S等毒物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无害物排放。该双活性组份催化剂比国外单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含量低50%,处理水空速可提高一倍。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92 ASBR工艺污水处理技术
本工艺为生物化学工艺,适用于各种有机性废水处理。原废水先经酸化预处理,再入SBR生化反应池处理,即可达标排放或回用。排泥周期大于150天。原水COD1000~2000mg/l,处理水COD小于或等于100mg/l,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GB8978-88一级排放标准,符合间接回用水标准。应用范围:肉联厂、食品厂、制药厂、化工厂等厂的废水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89 CASBR法处理季戊四醇生产废水
本工艺用于处理化工、制药、季戊四醇等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原污水先经催化酸化(CA),使季戊四醇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解毒并低分子化,为后续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提高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机质。原污水COD1200mg/l,季戊四醇600mg/l,处理水COD≤120mg/l,季戊四醇不检出,处理水回用率9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7204 嗜甲基细菌处理甲醇废水
成果所选育的嗜甲基菌可直接用于处理甲醇废水(一般含甲醇1,最高不超过5),耐受甲醇冲击浓度,可达到10。该菌种不仅可处理甲醇废水,而且还可以处理甲胺、甲醛、乌洛托品等甲基类化合物废水。该菌种生长条件温和-常温和接近于中性;有极强的活性;在长期运转工程中不会被杂菌污染;有极好的沉降能力(2mm,sv15)和在填料上有很强的附着性。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5521 电泳油漆有机废水处理新方法
喷漆、电泳油漆等行业排放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特点是COD和色度高,为此本项目采取酸化---凝聚气浮法处理获得良好效果。对于含COD为2000-3000mg/l、色度为1000-15000倍的电泳漆废水,采用该工艺处理,排放水中COD、色度、SS、PH、油均达到排放标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5534 含金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项目以生产酞菁染料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为对象,其水质成份为COD4000-5000mg/l、Cu1700-3800mg/l,该废水特点是含Cu和COD高,且酸性强,并且是有机络合铜。本项目采取网捕凝聚和生物三相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获得良好效果,处理后排放水质中Cu、pH、SS达标,COD≤150mg/l以下。适用于含金属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场合。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775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白酒(酒精)厂、淀粉厂、啤酒厂、柠檬酸厂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quot;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技术优点:1) 厌氧设备的容积负荷高,可达15~20 kg COD/m3 .d以上;2) COD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3) 建设及运转费用低,是其他技术的60~70% ;4) 整个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

SUP54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开发性处理
建设规模为日处理20吨高浓有机废水。建设内容为:(1)处理集约化养殖废水生产绿色肥料;(2)处理淀粉废水生产绿色饲料;(3)处理再生纸厂废水生产绿色燃料。本项目根据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利用涪质分离技术,通过一定手段,对上述高浓有机废水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截留与吸聚,将固形物调制、生产成商品性的绿色饲料、绿色肥料及绿色燃料。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4323 三重环流生物三相流化床处理硝苯及苯胺类废水的研究
本项目是在构筑物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完全流态化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其中气相可以是空气或O2,固相可以为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碳,砂粒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选用的微生物是研究室内分离出来的优势菌种,10小时的停留时间对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6970 有机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该设备具有容积负荷高、生化反应速度快、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化工、啤酒、屠宰、淀粉、皮革、宾馆等废水的处理。该法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工程投资减少10%~15%,占地面积减少50%~60%,运行费用减少15%,剩余污泥减少50%~70%。提供废水处理设备。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303 糖精纳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及铜回收技术
糖精纳生产废水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及邻苯二甲酸(约40%)、邻氨甲苯或间对位甲苯(约28%)及不溶性糖精等。主要污染物为难生物降解的有毒有机物,本物化生化组合工艺,通过适当的工艺选择,利用厂家的废弃资源,使Cu 由50-200mg/l降至1mg/l以下并予以回收,CODcr达标排放。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9880 催化氧化-工程菌法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
本技术适用于普通工业有机废水和高浓度、高色度、高盐度和高毒性的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包括:1、物化处理,主要是调整PH和用絮凝剂处理。2、生化处理,工程菌在使用中表现出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效性和适应性。本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每公斤COD的运行费用为0.35-0.5元。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85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特别适用于酒精厂、淀粉厂、味精厂、啤酒厂 、制糖厂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本技术以上处理单元采用装置化设计,整个处理流程实行以各种处理单元为模块的有机结合。全套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设施的结构布局紧凑、占地少,建设费用低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63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是高效的工业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本装置特制轻型流动生物载体,易于流化、比表面大。床内微生物浓度高;空气布气均匀,氧传质效率高,氧饱和度大;三相接触,气液膜更新快,有利于高浓度有机物快速降解。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消化吸收日本水处理工程新技术设计而成,是当代环境工程的新成果。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237 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技术
络合萃取法是依据协同萃取理论和逆络合萃取理论而研制开发出的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最为有效的方法。含酚萃取剂经过反萃取后可回收酚。且萃取剂复用性好,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脱色效果好。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农药、化工、医药、染料、塑料等行业产生的含有苯酚、硝基酚、苯甲酚等各种不同浓度含酚废水处理及回收,具有高效性和一定的普适性。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1955 甲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甲胺磷生产工业废水,具有浓度高、盐度高、有机磷含量高、氨态氮含量高,毒性大、生物溶解难等特点,该种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极大。然而至今国内还未有对该种废水有效治理的方法。我校研究开发?quot;负压酸解溜"工艺能有效地降解有机磷,并有较高的脱盐效率,而且能耗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技术转让。资料备索。详细资料备索。

SUP 54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开发性处理
建设内容为:(1)处理集约化养殖废水生产绿色肥料;(2)处理淀粉废水生产绿色饲料;(3)处理再生纸厂废水生产绿色燃料。本项目利用涪质分离技术,通过一定手段,对上述高浓有机废水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截留与吸聚,将固形物调制、生产成商品性的绿色饲料、绿色肥料及绿色燃料。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0980 超声-紫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
超声辐射水会引起许多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种现象成为超声空化效应。紫外光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并能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反应中加入氧化剂可提高声光联合辐射的效率,降低成本。超声-紫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降解速度快、效果好、处理设备简单、操作运行简便、处理费用低,并具有杀菌、消毒、固液分离等作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1000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CWO)
此方法能够在无稀释的情况下对氨氮化合物,COD,BOD,污泥等高浓度污浊成分实施一次性高效氧化处理,使之分解成无害的形式(N2,CO2,H2O)。不产生需要二次处理的污泥,而且能同时进行脱色,脱臭和灭菌,处理水还能够再使用。处理后的排气中也没有NOx和SOx的产生。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2233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含磺胺废水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 探讨经济实用的新工艺,以回收排放废水中的SN和NaNO3。本研究是利用本单位研制的DRHⅢ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含SN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树脂的 吸附特性废水中的SN得以浓缩而制成优等品级的工业磺胺产品,废水中的无机盐制成优等品级的硝酸钠。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223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综合技术
成果简介 ①应用范围广。可有效地净化轻工、酿造、制药、化工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②负荷高、处理效果好。在已实施的工程中,厌氧反应器负荷可达到5~10kgCOD/m3·d,CO D去率可达85~90%。整体工艺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③可回收清洁能源-沼气,产气率0.40~0.45m3沼气/kgCOD(去除)。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252 高浓度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新型微生物处理法
针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合成染料以及高浓度氨氮等处理难点,选育和驯化不同生长类型的高效降解菌群和脱氮、脱色、除油微生物,可应用于难处理的石油化工、印染、制药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487 有机废水处理中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技术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兼氧技术,研究一群异养型微生物将菌体外的糖类物水解剥离以及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打开菌体细胞壁的机理。破碎菌体释放出的原生质进入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无机物,达到剩余污泥减容化。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698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性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
通过模型和生产性试验,确证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技术对以制革、毛皮加工为对象的高浓度有机为水处理的适用性。提出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和毛皮加工为水的各项主要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参数。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4039 微电解--生化法处理难解有机废水技术
微(内)电解法是利用铁-碳粒料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形成的微(内)电解过程来处理废水的一种电化学技术。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Fe2+是一种吸附、包容和络合能力相当强的混凝剂,综合效果显著,脱色效果好,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与二级生化处理匹配性好,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生化处理采用水解-好氧工艺。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5438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以农产品或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脂肪酸、味精、酒精、溶剂、柠檬酸和啤酒等,要排放大量的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我院在UASB反应器的布水系统及三相分离器设计上有独特之处,对不同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的厌氧处理单元。具有产气率高,有机物去除率高的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7296 焦化废水治理
现采用絮凝与膜分离技术首先对高浓度的COD进行初步治理,然后对分离后的清液采用液体上催化分解技术使废水中的NH3-N转化成氮气等对水体无害的含氮物质。工艺简单,放大的可靠性高。充分考虑了现有焦化厂废水治理的工艺,因此容易工业化。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24 典型有机废水处理的一体化成套设备与关键技术开发
该设备处理效率高、占地小、能耗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全自动或主体部件自动化操作应用了第三产业有机废水、小区生活污水和制药、造纸、纺织和印染等行业难降解毒性行机废水的处理,通过技术攻关,最终形成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的产业化技术产品。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4 混凝处理与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本方法是利用混凝技术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进行生化前去除大部分有害有毒物,从而大大降低生化处理负荷,然后采用不完全厌氧技术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再进行好氧生化深度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可满足任何一级的环保排放要求。技术特点:工艺结构紧凑,投资省,节约电耗,运行效果稳定,易操作管理,基本上无生化污泥外排。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5 混凝处理与ABF法生化工艺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这类工艺主要是应用于特别高浓度污染物、有毒有害的化工类废水,ABF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无生化剩余污泥。ABF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微生种群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不同的生物群在不同的污染负荷下得到良好的繁殖,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6 混凝处理加好氧生化技术处理中等浓度的有机废水
在进行了混凝处理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物后,使COD大大降低,直接采用生接触氧化或活性污泥法使废水处理达标。特点: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工艺简介,运行可靠。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8 化学氧化、混凝处理重金属盐类废水和一般性污染的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电镀废水、漂洗废水、低浓度生活废水及其他低有机污染的轻化工废水。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9 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淀粉废水、酒精废水和其他轻工食品等废水。EGSB厌氧工艺是在UASB厌氧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具有高负荷、高去除率(COD去除率大于85%)、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容积产气率高、可设置完全自控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853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
该工艺研究以五氯苯酚钠、除草剂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光催化剂制备、装饰,载体的筛选,负载方法的优化等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试验了光催化反应器。二氧化钛粉末直接负载法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151 膜法和化学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48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技术原理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氧气成为一种氧化性能较强制氧化剂,利用氧气与有机废水充分接触,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速这种氧化反应,达到更好的去除污染物质效果,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50 高浓度有机废水膜生物处理技术
本技术的创新之处:(1)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中试研究中,厌氧生物池的容积负荷明显高于国外研究应用水平。(2)在好氧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开发中,创造性应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替代进口聚乙烯膜,同时提出了膜操作和清洗方法,采用的厌氧酸化---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工艺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还能改善膜的水通量。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55 含盐(NaC1)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食品腌制、奶制品加工、化工以及制药等许多行业所排放的废水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NaC1。由于NaC1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使得用生物法处理这些行业的废水不易达到满意的效果。我校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这种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本技术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成果在国内领先,在含盐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627 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色度有机废水的成套工艺技术
该工艺技术和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废水经预处理除油除杂后,水中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剂氧化分解,有机物由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D大幅度下降,出水基本无色,大大提高了生物的可降解性,与生化工艺配套性强,按不同地区和不同水质要求,可再配深度处理工艺达标排放。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896 ASBR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ASBR方法是在一个密闭的反应器中,在生物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循环搅拌下进行厌氧反应,通过控制时间程序完成废(污)水的处理。ASBR法不需气体分离装置,尤其是具有活性厌氧污泥浓度高、耐负荷冲击的废水有机物与微生物接触充分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大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385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新技术
膜生物法(Membreane Bioreactor)是将现代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集生物降解、污泥分离于一体,它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且出水可直接达到回用要求等突出优点。应用范围:(1) 生活污水,(2) 尤其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回用;(3) 难降解/高浓度、小水量有机废水的处理。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393 生物强化共代谢法处理焦化废水难降有机物
本项目是经过多年研究,获得成果主要是利用筛选分离的高效优势菌种,共代谢基质优化组合配方与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使焦化废水二级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研究结果与有关参数,为这类废水深度处理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范围:本研究成果可应用焦化废水处理,焦化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402 TURB@有机废水高效生物膜反应器
本反应器的特征在于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载体以及与该载体相匹配的反应器。新型载体表面呈蜂窝状,比重小且呈亲水性。与现有的各种载体如石英砂、活性炭、陶粒以及丙烯酸等相比,具有易挂膜、能耗低、单位容积生物量高的特点。应用范围: 各类有机废水处理及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32258 微电解-生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技术
生化处理采用水解-好氧工艺。特点是不仅可去除COD,具有脱色效果,而且可显著提高后续好氧生物处理的效率和深度,同时因为不会产生恶臭气体及沼气,停留时间相对也较短,也不必控制绝对无氧条件,因此这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卫生,易于操作的生化处理工艺,再配合好氧曝气处理来大幅度去除有机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33328 光催化降解法治理有机废水
我校开发的光催化降解法的技术特点:10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光降解催化剂作用下,可降到100 mg/L以下,COD值与透明度达到排放标准。该技术对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制糖厂废水、发酵工业产生的废水、

❽ 摘采松针的后处理 知道的会下,谢谢

晒干啊!

❾ 甲硫醇钠废水处理方法

甲硫醇钠(CH3SNa)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臭味,为强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回有机中间体化合物答,可用于生产多种农药如灭多威、涕灭威等以及饲料添加剂蛋氨酸等产品,还可硫化氢中毒的解毒剂。
它的生产工艺多采用硫氢化钠和硫酸二甲酯(或氯甲烷)反应,生成甲硫醇气体,然后用液碱吸收成20%甲硫醇钠溶液,在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恶臭、有毒污染物:含硫氢化钠的废水和少量易挥发的副产品甲硫醚。
由于副产品甲硫醚(C2H6S)相对数量较少,建议使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双氧水(H2O2)氧化成低毒无气味的二甲基亚砜((CH3)2SO)。而对产生数量较多的废水可采取氯氧化方法进行甲硫醇钠生产中废水的处理,处理后不仅消除了废水污染,而且可回收有价值的硫氢化钠(NaHS)和芒硝(Na2SO4·10H2O)。

❿ egsb反应器图纸

aa01有机废水:
SUP7901 UASB-射流曝气组合工艺处理有机工业废水技术
采用生物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最新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应用高新生物技术,在低能耗下净化有机废水,将污染物转化为沼气加以利用,并数倍地降低系统的污染物产量。具有占地少、节能、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应用范围:大、中、小型肉类联合加工厂处理屠宰废水。也适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7185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
研究开发出了包括难降解有机物高效降解菌、自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可连续自动运行和控制的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成套工艺、铁曝气还原-厌氧-粉末活性碳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SBRK工艺、酵母回收→絮凝→预脱氮硫→厌氧酸化→SBR→深度处理工艺等,并均已成功地应用于中试或示范工程,已建成七项示范工程。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631 ACOX系列高浓度有机污水净化装置
该装置是利用催化氧化的原因,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废水大幅度降低COD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利用当今化学工程领域中的新技术,与相应的高效催化剂相结合,研制了三相催化氧化反应器,用于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工业有机废水。该装置具有应用范围广,耐冲击,适应性强,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容积荷大,工程投资省,处理费用低等优越性。技术转让。资料备索。

SUP18347 富氧生物碳有机废水净化技术
技术特点:高氧生物碳是我校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有机废水涂镀处理及对微污染水源的预处理,以提高自来水水质的量,同时对工业废水涂镀处理废水时用于生产节省水资源。市场前景:对缺水城市及微污染水的净化有广阔前景,使大部分有机废水经该技术用于生产。效益分析:处理一吨水需能耗0.5度电。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90 EASBR法处理有机磷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
本工艺用于有机磷农药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等农药污水,原污水COD6000mg/l,处理水COD小于150mg/l。原污水先经化学[E]预处理,稀释5 - 10倍后进入催化酸化[A],再送入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处理厂占地、投资、处理成本比常规方法减少15、35和3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4819 膜法处理草浆黑液及碱回用技术
本技术其处理工艺流程相对比较简单,克服了原燃烧法碱回收的高能耗缺点,降低了能耗。工艺操作和管理比较方便。相对而言,膜法处理碱回用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一次性投资,其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约为碱回收的44%,能耗约为碱回收的1/4;在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方面与1.7万吨制浆能力的燃烧法碱回收相近。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4 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2,3-酸生产废水酸性强,毒性大,难以生化降解。经NDA-708树脂固定床工艺处理后,出水为无色透明液,CODcr<100mg/1,CODcr去除率>96%;出水2-萘酚和2,3-酸等萘系有机化合物<10mg/1,其去除率>99%;树脂床经脱附,可回收2-萘酚和2,3-酸,回收率>95%。工程投资约100万元。技术转让。资料备索。

SUP18498 蛋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蛋氨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机酸、醇、醛、酯及一些聚合物。开发成功了化学氧化-生化-絮凝处理流程与前絮凝-生化-后絮凝处理流程,均可使最终排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两种废水处理流程可供生产与建设单位因地制宜选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8500 间戊二烯树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间戊二烯树脂生产中洗涤工序排出含大量Al 3的废水,很难用一般的絮凝沉降方法去除。开发成功加入共沉剂的絮凝沉降法,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处理后废水中悬浮物与Al 3含量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技术特点:以共沉剂、PH调节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使废水中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凝聚沉降。药剂用量少、沉降速度快、沉渣密实、过滤容易。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306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
主要内容有:1.采用树脂或有关化学方法回收废水中有用的原料-酚苯胺等2.对废水首先采用热控微电解法处理,COD去除一般可达60%。3.接着采用化学强氧化方法对废水进一步处理,COD去除率一般可达70左右。4.再采用吸附法处理可使废水COD进一步下降。5.最后对废水采用二段系列化处理,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854 含高浓度有机物及氨焦化污水催化湿式氧化净化技术
催化湿式氧化是国际上一种深度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技术。我院开发成功的该项技术,所处理的污水在260-280℃、6.0-9.0MPa条件下,通过装有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反应器,使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及氨等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物排放,对COD、NH2-N(氨氮)及Bap(苯并芘)的去除率分别为99.5%、99.9%及97.2%。该技术已通过小试鉴定。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2 β-萘酚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开发成功采用ND-910树脂固定床吸附法处理β-萘磺酸钠母液的新工艺,并在1997年通过小试成果鉴定。采用固定床工艺连续运行60批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高浓度脱附液可套入生产工艺中经水解,吹萘,中和等步骤回收β-萘磺酸钠和萘,实现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5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水洗废水的治理与综合利用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排放黄色水洗酸性废水,其中盐本含量约8-9,Fe3+浓度为0.2-0.4,苯浓度为500-1000mg/1,氯化苯100-200 mg/1,排放0.4吨废水/吨产品。由于废水酸性强,Fe3+和苯的含量高,至今国内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氯化苯行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通过系统的不试研究,开发成功废水022树脂固定床除铁新工艺并通过鉴定。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9729 活性碳纤维对含酚废水的处理
活性碳维对水溶液中的苯酚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能使经处理后的高浓度含酚工业废水中酚的含量降到0.1×1/1000000。特别是它对低浓度的含酚废水同样达到深度净化处理的目的。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本技术采用柱法吸附装置,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可再生,反复多次使用。特别适用于酚浓度低,废水量大的工厂,以及废水的深度净化等方面。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121 电-多相催化过程治理二硝基苯酚工业废水
1996年通过鉴定,技术国际先进。本成果在已授权的电-多催化过程琢其反应器的基础上,研制出高效的催化剂,安装成电-多相催化反应器,废水在常温常压下流经反应器,就能达到COD减少,色度降低的好结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治废效率高,可处理废水的种类多、范围广,运行费有低廉。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122 催化湿式氧化治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新技术
1992年10月通过鉴定,技术国际先进。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将污水通过一个装有高效氧化性能催化剂的反应器,在一定的压力的温度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含N、S等毒物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无害物排放。该双活性组份催化剂比国外单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含量低50%,处理水空速可提高一倍。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92 ASBR工艺污水处理技术
本工艺为生物化学工艺,适用于各种有机性废水处理。原废水先经酸化预处理,再入SBR生化反应池处理,即可达标排放或回用。排泥周期大于150天。原水COD1000~2000mg/l,处理水COD小于或等于100mg/l,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GB8978-88一级排放标准,符合间接回用水标准。应用范围:肉联厂、食品厂、制药厂、化工厂等厂的废水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89 CASBR法处理季戊四醇生产废水
本工艺用于处理化工、制药、季戊四醇等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原污水先经催化酸化(CA),使季戊四醇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解毒并低分子化,为后续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提高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机质。原污水COD1200mg/l,季戊四醇600mg/l,处理水COD≤120mg/l,季戊四醇不检出,处理水回用率9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7204 嗜甲基细菌处理甲醇废水
成果所选育的嗜甲基菌可直接用于处理甲醇废水(一般含甲醇1,最高不超过5),耐受甲醇冲击浓度,可达到10。该菌种不仅可处理甲醇废水,而且还可以处理甲胺、甲醛、乌洛托品等甲基类化合物废水。该菌种生长条件温和-常温和接近于中性;有极强的活性;在长期运转工程中不会被杂菌污染;有极好的沉降能力(2mm,sv15)和在填料上有很强的附着性。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5521 电泳油漆有机废水处理新方法
喷漆、电泳油漆等行业排放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特点是COD和色度高,为此本项目采取酸化---凝聚气浮法处理获得良好效果。对于含COD为2000-3000mg/l、色度为1000-15000倍的电泳漆废水,采用该工艺处理,排放水中COD、色度、SS、PH、油均达到排放标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5534 含金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项目以生产酞菁染料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为对象,其水质成份为COD4000-5000mg/l、Cu1700-3800mg/l,该废水特点是含Cu和COD高,且酸性强,并且是有机络合铜。本项目采取网捕凝聚和生物三相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获得良好效果,处理后排放水质中Cu、pH、SS达标,COD≤150mg/l以下。适用于含金属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场合。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775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白酒(酒精)厂、淀粉厂、啤酒厂、柠檬酸厂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quot;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技术优点:1) 厌氧设备的容积负荷高,可达15~20 kg COD/m3 .d以上;2) COD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3) 建设及运转费用低,是其他技术的60~70% ;4) 整个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

SUP54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开发性处理
建设规模为日处理20吨高浓有机废水。建设内容为:(1)处理集约化养殖废水生产绿色肥料;(2)处理淀粉废水生产绿色饲料;(3)处理再生纸厂废水生产绿色燃料。本项目根据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利用涪质分离技术,通过一定手段,对上述高浓有机废水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截留与吸聚,将固形物调制、生产成商品性的绿色饲料、绿色肥料及绿色燃料。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4323 三重环流生物三相流化床处理硝苯及苯胺类废水的研究
本项目是在构筑物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完全流态化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其中气相可以是空气或O2,固相可以为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碳,砂粒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选用的微生物是研究室内分离出来的优势菌种,10小时的停留时间对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6970 有机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该设备具有容积负荷高、生化反应速度快、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化工、啤酒、屠宰、淀粉、皮革、宾馆等废水的处理。该法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工程投资减少10%~15%,占地面积减少50%~60%,运行费用减少15%,剩余污泥减少50%~70%。提供废水处理设备。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303 糖精纳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及铜回收技术
糖精纳生产废水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及邻苯二甲酸(约40%)、邻氨甲苯或间对位甲苯(约28%)及不溶性糖精等。主要污染物为难生物降解的有毒有机物,本物化生化组合工艺,通过适当的工艺选择,利用厂家的废弃资源,使Cu 由50-200mg/l降至1mg/l以下并予以回收,CODcr达标排放。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9880 催化氧化-工程菌法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
本技术适用于普通工业有机废水和高浓度、高色度、高盐度和高毒性的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包括:1、物化处理,主要是调整PH和用絮凝剂处理。2、生化处理,工程菌在使用中表现出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效性和适应性。本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每公斤COD的运行费用为0.35-0.5元。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85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特别适用于酒精厂、淀粉厂、味精厂、啤酒厂 、制糖厂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本技术以上处理单元采用装置化设计,整个处理流程实行以各种处理单元为模块的有机结合。全套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设施的结构布局紧凑、占地少,建设费用低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63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是高效的工业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本装置特制轻型流动生物载体,易于流化、比表面大。床内微生物浓度高;空气布气均匀,氧传质效率高,氧饱和度大;三相接触,气液膜更新快,有利于高浓度有机物快速降解。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消化吸收日本水处理工程新技术设计而成,是当代环境工程的新成果。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237 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技术
络合萃取法是依据协同萃取理论和逆络合萃取理论而研制开发出的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最为有效的方法。含酚萃取剂经过反萃取后可回收酚。且萃取剂复用性好,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脱色效果好。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农药、化工、医药、染料、塑料等行业产生的含有苯酚、硝基酚、苯甲酚等各种不同浓度含酚废水处理及回收,具有高效性和一定的普适性。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1955 甲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甲胺磷生产工业废水,具有浓度高、盐度高、有机磷含量高、氨态氮含量高,毒性大、生物溶解难等特点,该种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极大。然而至今国内还未有对该种废水有效治理的方法。我校研究开发?quot;负压酸解溜"工艺能有效地降解有机磷,并有较高的脱盐效率,而且能耗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技术转让。资料备索。详细资料备索。

SUP 54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开发性处理
建设内容为:(1)处理集约化养殖废水生产绿色肥料;(2)处理淀粉废水生产绿色饲料;(3)处理再生纸厂废水生产绿色燃料。本项目利用涪质分离技术,通过一定手段,对上述高浓有机废水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截留与吸聚,将固形物调制、生产成商品性的绿色饲料、绿色肥料及绿色燃料。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0980 超声-紫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
超声辐射水会引起许多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种现象成为超声空化效应。紫外光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并能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反应中加入氧化剂可提高声光联合辐射的效率,降低成本。超声-紫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降解速度快、效果好、处理设备简单、操作运行简便、处理费用低,并具有杀菌、消毒、固液分离等作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1000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CWO)
此方法能够在无稀释的情况下对氨氮化合物,COD,BOD,污泥等高浓度污浊成分实施一次性高效氧化处理,使之分解成无害的形式(N2,CO2,H2O)。不产生需要二次处理的污泥,而且能同时进行脱色,脱臭和灭菌,处理水还能够再使用。处理后的排气中也没有NOx和SOx的产生。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2233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含磺胺废水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 探讨经济实用的新工艺,以回收排放废水中的SN和NaNO3。本研究是利用本单位研制的DRHⅢ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含SN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树脂的 吸附特性废水中的SN得以浓缩而制成优等品级的工业磺胺产品,废水中的无机盐制成优等品级的硝酸钠。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223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综合技术
成果简介 ①应用范围广。可有效地净化轻工、酿造、制药、化工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②负荷高、处理效果好。在已实施的工程中,厌氧反应器负荷可达到5~10kgCOD/m3·d,CO D去率可达85~90%。整体工艺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③可回收清洁能源-沼气,产气率0.40~0.45m3沼气/kgCOD(去除)。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252 高浓度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新型微生物处理法
针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合成染料以及高浓度氨氮等处理难点,选育和驯化不同生长类型的高效降解菌群和脱氮、脱色、除油微生物,可应用于难处理的石油化工、印染、制药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487 有机废水处理中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技术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兼氧技术,研究一群异养型微生物将菌体外的糖类物水解剥离以及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打开菌体细胞壁的机理。破碎菌体释放出的原生质进入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无机物,达到剩余污泥减容化。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698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性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
通过模型和生产性试验,确证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技术对以制革、毛皮加工为对象的高浓度有机为水处理的适用性。提出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和毛皮加工为水的各项主要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参数。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4039 微电解--生化法处理难解有机废水技术
微(内)电解法是利用铁-碳粒料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形成的微(内)电解过程来处理废水的一种电化学技术。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Fe2+是一种吸附、包容和络合能力相当强的混凝剂,综合效果显著,脱色效果好,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与二级生化处理匹配性好,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生化处理采用水解-好氧工艺。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5438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以农产品或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脂肪酸、味精、酒精、溶剂、柠檬酸和啤酒等,要排放大量的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我院在UASB反应器的布水系统及三相分离器设计上有独特之处,对不同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的厌氧处理单元。具有产气率高,有机物去除率高的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7296 焦化废水治理
现采用絮凝与膜分离技术首先对高浓度的COD进行初步治理,然后对分离后的清液采用液体上催化分解技术使废水中的NH3-N转化成氮气等对水体无害的含氮物质。工艺简单,放大的可靠性高。充分考虑了现有焦化厂废水治理的工艺,因此容易工业化。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24 典型有机废水处理的一体化成套设备与关键技术开发
该设备处理效率高、占地小、能耗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全自动或主体部件自动化操作应用了第三产业有机废水、小区生活污水和制药、造纸、纺织和印染等行业难降解毒性行机废水的处理,通过技术攻关,最终形成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的产业化技术产品。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4 混凝处理与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本方法是利用混凝技术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进行生化前去除大部分有害有毒物,从而大大降低生化处理负荷,然后采用不完全厌氧技术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再进行好氧生化深度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可满足任何一级的环保排放要求。技术特点:工艺结构紧凑,投资省,节约电耗,运行效果稳定,易操作管理,基本上无生化污泥外排。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5 混凝处理与ABF法生化工艺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这类工艺主要是应用于特别高浓度污染物、有毒有害的化工类废水,ABF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无生化剩余污泥。ABF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微生种群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不同的生物群在不同的污染负荷下得到良好的繁殖,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6 混凝处理加好氧生化技术处理中等浓度的有机废水
在进行了混凝处理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物后,使COD大大降低,直接采用生接触氧化或活性污泥法使废水处理达标。特点: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工艺简介,运行可靠。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8 化学氧化、混凝处理重金属盐类废水和一般性污染的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电镀废水、漂洗废水、低浓度生活废水及其他低有机污染的轻化工废水。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9 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淀粉废水、酒精废水和其他轻工食品等废水。EGSB厌氧工艺是在UASB厌氧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具有高负荷、高去除率(COD去除率大于85%)、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容积产气率高、可设置完全自控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853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
该工艺研究以五氯苯酚钠、除草剂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光催化剂制备、装饰,载体的筛选,负载方法的优化等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试验了光催化反应器。二氧化钛粉末直接负载法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151 膜法和化学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48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技术原理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氧气成为一种氧化性能较强制氧化剂,利用氧气与有机废水充分接触,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速这种氧化反应,达到更好的去除污染物质效果,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50 高浓度有机废水膜生物处理技术
本技术的创新之处:(1)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中试研究中,厌氧生物池的容积负荷明显高于国外研究应用水平。(2)在好氧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开发中,创造性应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替代进口聚乙烯膜,同时提出了膜操作和清洗方法,采用的厌氧酸化---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工艺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还能改善膜的水通量。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55 含盐(NaC1)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食品腌制、奶制品加工、化工以及制药等许多行业所排放的废水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NaC1。由于NaC1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使得用生物法处理这些行业的废水不易达到满意的效果。我校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这种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本技术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成果在国内领先,在含盐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627 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色度有机废水的成套工艺技术
该工艺技术和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废水经预处理除油除杂后,水中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剂氧化分解,有机物由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D大幅度下降,出水基本无色,大大提高了生物的可降解性,与生化工艺配套性强,按不同地区和不同水质要求,可再配深度处理工艺达标排放。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896 ASBR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ASBR方法是在一个密闭的反应器中,在生物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循环搅拌下进行厌氧反应,通过控制时间程序完成废(污)水的处理。ASBR法不需气体分离装置,尤其是具有活性厌氧污泥浓度高、耐负荷冲击的废水有机物与微生物接触充分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大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385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新技术
膜生物法(Membreane Bioreactor)是将现代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集生物降解、污泥分离于一体,它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且出水可直接达到回用要求等突出优点。应用范围:(1) 生活污水,(2) 尤其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回用;(3) 难降解/高浓度、小水量有机废水的处理。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393 生物强化共代谢法处理焦化废水难降有机物
本项目是经过多年研究,获得成果主要是利用筛选分离的高效优势菌种,共代谢基质优化组合配方与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使焦化废水二级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研究结果与有关参数,为这类废水深度处理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范围:本研究成果可应用焦化废水处理,焦化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402 TURB@有机废水高效生物膜反应器
本反应器的特征在于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载体以及与该载体相匹配的反应器。新型载体表面呈蜂窝状,比重小且呈亲水性。与现有的各种载体如石英砂、活性炭、陶粒以及丙烯酸等相比,具有易挂膜、能耗低、单位容积生物量高的特点。应用范围: 各类有机废水处理及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阅读全文

与蛋氨酸废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蒸馏紫铜 浏览:515
净化器怎么设置显示 浏览:659
弱阴离子交换柱原理 浏览:159
树脂的貔貅管用吗 浏览:727
燃气淋浴器有水垢怎么办 浏览:877
净水机一个月电费多少 浏览:488
环保局管理污水排放 浏览:187
污水管道施工造成房子开裂 浏览:275
纯水25度的氢离子值是多少 浏览:569
通用空调滤芯怎么拆 浏览:609
阴树脂用途 浏览:256
自洁净水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754
净水机两根ro膜 浏览:77
溶剂型低溴环氧树脂 浏览:35
反渗透产水电导高什么原因 浏览:524
制造油烟净化器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浏览:368
如何清洗三元催化滤芯 浏览:773
沧州农村污水改造项目 浏览:121
蒸馏水冬天用不好吗 浏览:502
楼房的纯净水一般多少钱 浏览: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