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下防水工程沉井施工要求有哪些
1 、沉井适用于下沉施工的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
2 、沉井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沉井分段制作时,施工缝的防水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5.1节的有关规定;固定模板的螺栓穿过混凝土井壁时,螺栓部位的防水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5.5.6条的规定。
3、 沉井干封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沉井基底土面应全部挖至设计标高,待其下沉稳定后再将井内积水排干;
(2)清除浮土杂物,底板与井壁连接部位应凿毛、清洗干净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时浇筑防水混凝土封底;
(3) 在软土中封底时,宜分格逐段对称进行;
(4) 封底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从底板上的集水井中不间断地抽水;
(5) 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停止抽水;集水井的封堵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捣实,并用法兰、焊接钢板等方法封平。
4 、沉井水封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底应将浮泥清理干净,并铺碎石垫层;
(2) 底板与井壁连接部位应冲刷干净;
(3) 封底宜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坍落度宜为180mm~220mm;
(4) 封底混凝土应在沉井全部底面积上连续均匀浇筑;
5 、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从井中抽水;并应检查封底质量。
6.4.5 防水混凝土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底板与井壁接缝处的防水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5.1节的有关规定。。
6、 沉井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Ⅰ 主 控 项 目
7、 沉井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以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8 、沉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9 、沉井的渗漏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渗漏水检测记录。
Ⅱ 一 般 项 目
10、 沉井干封底和水下封底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3条和第4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 沉井底板与井壁接缝处的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贰』 沉井施工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下面是教科书上对沉井施工的一般要求,请你参考使用。
一、沉井下沉前,应根据设计单位回提供答的地质资料决定是否需要增补施工勘探,为编制技术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二、沉井下沉前,应对沉井附近的堤坝、建筑物和施工设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在下沉过程中,经常进行沉降观测,观察基线、基点的设置情况。
三、沉井施工前,应详细调查施工期间内的洪汛、凌汛、河床冲刷、通航及漂流物等情况,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安全。
『叁』 污水沉井离建筑外墙多远安全
沉井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当井壁下沉时的土压力和水压力随深度的增内加而增大,因此沉容井下设刃脚以利于下沉和封底,刃脚收阶成井壁。沉井施工时先原地制作后下沉,沉井借自身的自重,克服井壁与土层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沉井采取井内开挖,土方工程施工无需放坡,不会超挖;余土由设在井旁的提升设备运出。井内地下水采用内排水,地下水随沉井的不断下沉由设于井内的潜水泵抽出,最后沉井封底。 因此对周围固有土壤,建筑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沉井施工过程,由于井内不断往外抽水,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故一般沉井的深度在3m左右,则与相邻房屋(基础)的距离一般控制在2.5~3m。若沉井的深度大于4m,与相邻房屋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工程地质、地下水、房屋的基础形式及上部结构情况综合评价后确定。
『肆』 10米深沉井人员进入沉井挖土时安全注意事项要考虑缺氧吗
看井口大小,应该考虑缺氧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防塌方问题,做好支护。
『伍』 沉井封底应注意的问题
封底
1、当沉井下沉到距离设计标高.1m时应停止挖土和抽水,使其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或接近设计标高,沉井下沉于设计标高,应进行沉降现测,在8小时内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方可封底。排干井内积水、清除浮泥才能进行封底。
2、沉井底部采用碎石作为反滤层,总厚度为400-700,四周靠刃脚处需设置土台。反滤层厚度及锅底形状可根据施工需要调整,以保证沉井稳定。反滤层上浇筑素混凝土垫层,在刃脚下应切实填严,振捣密实。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以后方可在垫层上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
3、在浇捣底板封底混凝土(C25素混凝土)开始到钢筋混凝土底板浇捣并达到30%的设计强度以前,应抽掉滤鼓内积水。当底板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封堵滤鼓。滤鼓封堵采用C30混凝土,并宜加入适量早强剂及混凝土膨胀剂,在封堵前须抽干滤鼓内积水。
4、取水泵房(沉井)顶板及内隔墙混凝土浇筑待顶管施工结束后进行。
5、干封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沉井基底土面应全部挖至设计标高;
⑵井内积水应尽量排干;
⑶混凝土凿毛处应洗刷干净;
⑷浇筑时,应防止沉井不均匀下沉,在软土层中封底宜分格对称进行;
⑸在封底和底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应从封底以下的集水井中不间断地抽水。停止抽水时,应考虑沉井的抗浮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陆』 市政工程污水管道沉井的混凝土要做同养的试块吗,标准养护的已经做了。
按规范要求必须做,而且需要同等养护。
『柒』 在建筑施工中,什么叫沉井沉井施工的注意事项谢谢!
沉井基础
用开口沉井或气压沉箱施工法建造的桥梁基础(图2 沉井基础)。这种基础现采用较少。由于它整体性好、刚度大、传力可靠,因此在长大跨度和深水地区修桥仍被采用。
开口沉井是一个井筒,最下一节的下端设有钢制或钢筋混凝土刃脚。其平面形状可根据墩台外形作成矩形、圆形、圆端形等等,中间加隔墙,成为双孔或多孔式。建造材料可用木、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开口沉井在浅水地区可在墩位就地筑岛制造,深水地区可在岸边预制,然后以浮运等办法运到墩位。开口沉井基础施工程序一般是在井壁内挖土,井筒靠自重或加压逐渐下沉,一节井筒快沉入土中再接一节,直至最后一节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将井底土清理干净,灌注一层水下混凝土把井底封住,再抽水并在井内填充混凝土或沙石,或作成空心沉井,最后在顶上灌筑钢筋混凝土盖板,并在其上修筑墩台。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井筒下沉时井壁与土间的摩擦力,可在筒壁内预埋钢管并压入高压水、泥浆或高压气流辅助下沉。1936年美国建造的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悬索桥锚固墩的沉井基础首先使用充气浮运、放气下沉的圆盖沉井,平面尺寸为60×28米,有井筒55个。中国南京长江桥、枝城长江桥等也采用过这种重型沉井基础。南京长江桥的沉井下沉深度达54.87米;枝城长江桥墩位处岩面高差3.7米,设计时打破了传统垂直平面做法,按岩面斜度造成高低刃脚,使沉井底面与岩面吻合。
气压沉箱是一个无底箱形结构,顶上有双门通廊,以便人和材料进入。沉箱下沉至水底后,注入压缩空气以阻止水进入。人在其内开挖地基,使沉箱继续下沉至设计标高。气压沉箱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可处理下沉的障碍物,可直接观察到地基原形,也不用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比较可靠。但施工者需要在高压空气中工作,不但效率不高,而且对身体有害。中国早期修建的桥梁,如杭州钱塘江桥曾采用这一技术。
『捌』 沉井施工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及措施有哪些
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基坑→铺砂垫层和垫木或砌刃脚砖座→沉井制作→布设降水井点或挖排水沟、集水井→抽出垫木→沉井下沉封底→浇筑底板混凝土→施工内隔墙、梁、板、顶板及辅助设施。沉井制作:1、制作顺序
场地整平→放线→挖土600~700mm深→夯实基底→抄平放线验线→铺砂垫层→垫木或挖刃脚土模→安设刃脚铁件、绑钢筋→支刃脚、井身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外围围槽灌砂→抽出垫木或拆砖座。2、沉井制作:⑴、沉井基坑先挖至地面下600-700,再满铺不小于500厚粗垫层夯实,在夯实后的砂垫层上铺设垫木支承模板。
⑵、沈井不得设置垂直施工缝。沉井直壁模板及刃脚斜面内模拆模应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⑶、沉井预埋钢套管应预先安装带法兰短管予以封堵洞口。
⑷、沉井外壁涂冷底子油二道,涂刷前应对沉井浇筑的质量仔细检查,并作适当修整。
⑸、取水泵房沉井优先考虑分段浇筑井体,一次下沉;下沉后沉井的接高应以顶面露出地面0.8 –1.0m为宜。
⑹沉井接高的各节竖向中心线应与前一节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沉井外壁应平滑。
⑺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本沉井分二节制作,分段处选在变截面处,能确保其制作时的稳定性。
⑻分节制作的沉井,在第一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方可浇筑其上一节混凝土。
⑼沉井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和均匀地进行。在抽承垫木之前,应对封底及底板接缝部位凿毛处理,井体上的各类穿墙管件及固定模板的对穿螺栓等应采取抗渗措施。
『玖』 沉井砼如何浇筑
江苏金盛水下科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始建于七十年代,是中国最早专业从事各类沉井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沉箱、钢围堰、钢沉井制作下沉、封底、堵漏、拆除等工程的大型企业。拥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0名、中级职称126人。具备一级安全资质及二级建筑资质。自公司组建以来坚持走技术革新之路,先后引进多项先进技术,解决了各种沉井位移、纠偏、扭转等各类沉井报废工程,为国家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连续多年被省、市相关部门评为“沉井安装先进企业”。
沉井法
学科:坑探工程
词目:沉井法
英文:open-caisson method[1]
简介
在地面下沉预制井筒的施工方法。在井口位置,预制好沉井刃脚和一段井壁,边掘边沉,再在地面浇筑,接长井壁,继续下沉。此法开始多用于水利工程,工艺简单,通常采用砖井壁,人工挖掘,自重下沉。沉井深度一般仅20m左右。1839年法国创造了压气沉井法,因下沉深度有限,并有损工人健康,到20世纪50年代渐被淘汰。1894年德国创造了淹水沉井法。1944年日本向沉井壁后施放压缩空气,减少井壁与土层的摩擦阻力获得成功。1952年匈牙利和瑞士创造了触变泥浆液体减阻的新方法。中国于1958年创造了震动沉井法;1969年起采用壁后泥浆淹水沉井,建成了30多个井筒,最深井达192.5m。
沉井结构
由套井、井壁和刃脚三部分组成。套井(即锁口)是靠近地表预先作好的一段大于沉井外径1.5m左右的井筒,用以保护井口,安设导向装置和贮存减阻材料。沉井井壁就是井筒的永久井壁,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满足下沉所需的重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1m左右,随沉井下沉不断在井口浇筑接长。刃脚位于沉井井壁最下端,多用钢材制造,刃尖角通常为 30°,刃脚高3m,刃脚外半径比井壁外半径大100~300mm,以便下沉后在井壁四周形成一个环形空间。
施工时沉井利用钢刃脚插入土层,工作面不断破土排渣,依靠井壁自重不断下沉,当沉井刃脚达到基岩后,即行封底与壁后注浆固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