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
1)过滤法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法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沙滤器等。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是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的方式。沸石过滤器兼有过滤与吸附功能,不仅可以去除悬浮物,同时又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属、氨氮等溶解态污染物。
12)泡沫分离法
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其原理是向被处理水体中通入空气,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气泡吸着,并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后分离水面泡沫,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的目的。由于泡沫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对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有良好作用。
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中鼓泡,使液体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液界面(气泡的表面)上,在液体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和液相主体分开,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层)和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络合的物质,但它们必须具备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物质能够络合或鳌合的能力。
2化学处理法
1)臭氧处理法
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存在养殖生物排泄物等悬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等物质,而且也存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因此,利用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学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难生物降解溶解态有机物是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手段。因此采用O3/UV工艺,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可减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术净化湖水可达到水质净化及水体增氧的目的。
臭氧的净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 V,高于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它能够破坏和分解细胞的细胞壁(膜),迅速扩散渗入细胞内,从而杀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物质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分解的有机物。因此,用臭氧处理废水,既能够迅速灭除细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质,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的目的。
2)电化学法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中,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A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
3生物处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2)处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4)动力费用省。
❷ 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我国的污水处理发起步晚、发展快,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主要是生化处理,常见工艺有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的不同,它又分为:水解-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厌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气浮-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快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超超声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微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旧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脱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与其它工艺结合,发展出AB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2/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氧化沟-导流曝气生物滤池;SBR-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多种深度处理工艺。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间隙曝气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硝化返硝化法、给水快滤法等八者设计手法,并结合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而研制出来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实例,案例涉及生活、医院、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榨菜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大量的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两次曝气,两次沉淀、两次过滤,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间隙曝气,活性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处理其它方法较为突出,处理效果尤为显著。2009年被列为“创新项目”;同年12月又被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201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2年又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投入在城镇、村镇、农村、工业、养殖、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脱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领域中推荐使用、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前瞻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导流,脱氮除磷反应器,在不加大投资的前提下,使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达到中水回用水质,因此技术前瞻性。
(2)、工艺创新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过程。整个运行没有闲置。 因此工艺创新性。
(3)、工程投资经济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BOD5容积负荷是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5~10倍,并将两个曝气池、两个沉淀池、两个过滤池合为一体,因此,工程投资经济性。
(4)、处理效果稳定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没有污泥膨胀之虑,不受水力负荷的冲击,因此处理效果稳定性。
(5)、处理流程简化性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能将污水理后,在不用深度处理设施和设备的条件下,达到中水回用水质,因此处理流程性简化。
(6)、运转费用经济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利用滤料切割、阻挡、细碎气泡,强化气、液传质效应,增加微生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大大提高充氧率,减小耗电功率,因此运转费用经济性。
(7)、操作管理简单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采用PLC实现程控运行,即通过通过液位传感与设备连锁,做到有污水自动开机,无污水自动停机;通过溶氧测定仪变频器连锁,实现曝气量调节;通过无钱传输,实现远程监控,达到水质监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简单性。
(8)、脱氮除磷典型性
通过内锥的下部、和外锥的上部的自养型细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两次硝化,能将氨氮脱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于0.068mg/L,因此脱氮典型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除磷,是在内锥、和外锥这两个好氧段产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摄取溶解性磷,并且通过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锥底沉降后,很顺畅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于0.5mg/L,最低的达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有效解决了BAF(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术难题。同时还解决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着污泥上浮,沉淀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还原电位增高、造成磷释放,除磷效果不尽人意等技术难题。
(9)、气温及运行方式适应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能在1℃—50℃之间正常运行,不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适用于南方,也适合于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会流失,即使长时间不运转也能保持其菌种的活性,进水后很快正常运行,因此气温及运行方式适应性。
(10)、检修换件方便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转动设备置于地上,加上采用的是国产设备,并且设有故障判报警统,因此检修换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设灵活性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池为模块化结构,可集中设计,也可分开设计,有利于工程的升扩建,能较好地适应各个地区地貌,对于旧污水处理工程的升级改造也时分有利。
❸ 请教大家,水产品加工污水处理工艺
水产品加抄工厂主要分布于沿海城袭市,多数人认为,在不使用清洁化学药剂的情况下,清洗水产品以及设备的污水直接排放也不污染环境,毕竟水产品也是从水里来的。但是,尽管水产品来自海里,但是自然分布式死亡和集中处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处理不当照样会污染环境。不管是什么项目的污水处理,检查水质是必然的。老规矩,我们先看看水产品加工厂污水水质:BOD=4400mg/L,COD=1200mg/L,SS=700mg/L,T-P=50mg/L,T-N=80mg/L,氯离子=4100mg/L,pH=5.8——8.0。生活污水水质:BOD=120mg/L,COD=80mg/L,SS=140mg/L,pH=5.8——8.6。稀释水水质:BOD=5mg/L,COD=5mg/L,SS=5mg/L,pH=5.8——8.6。
❹ 废水废气处理工艺和设施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存在问题有:
废气处理后的过滤原料,属于二次污染,比如蜂窝活性炭、煤质柱版状活权性炭。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再次造成污染。
废水处理的工艺,现在还不是很成熟。疑难水还是很难处理的。科学使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❺ 城市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有哪些
城市污水处理应采取措施和建议
1 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2 加快污水处理企业改革的步伐
3 拓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
4 提高污水和污泥的资源化程度
❻ 如何合理选择水产养殖给水处理和废水排放处理的总体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问题汇总
二沉池出现细碎污泥翻滚、浑浊现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导致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分散(水混浊而悬浮物多)
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
③二沉池负荷过高,或二沉池配水不均匀出现重力流现象,局部流速过快将污泥带起
④二沉池回流比过大,二沉池泥层过低,水流搅动泥层过大(此原因占少)
⑤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新合成的污泥絮体难以沉降(水清澈而悬浮物多)
⑥好氧池污泥龄过长,污泥老化
⑦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⑧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层高,水流将污泥带出(SVI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此情况)
⑨好氧池污水中氨氮含量过高
二沉池出现浮渣浮泥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二沉池回流比小,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厌氧反硝化后被气体携带上浮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厌氧污泥,由于部分不能转化为好氧污泥变为浮渣排出系统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腐败变质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泡沫多,与污泥/悬浮物等混合后到二沉池上浮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污泥浓度低(污泥负荷高)或者溶解氧过高(有可能)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龄过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处理效果差
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导致耗氧量增加
$1__VE_ITEM__② 厌氧池出水悬浮物很多,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1__VE_ITEM__③ 鼓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或风机压力不够(出现此情况较少)
$1__VE_ITEM__④ 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进水突然增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
$1__VE_ITEM__⑤ 曝气头损坏或堵塞比较严重,好氧池泡沫多
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低或者长期偏高(有可能)
$1__VE_ITEM__② 原水或厌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过高导致硫细菌大量繁殖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负荷长期偏低或偏高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水温偏高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不均衡或缺乏营养(N、P偏低)
$1__VE_ITEM__⑥ 进水pH值问题
$1__VE_ITEM__⑦ 好氧池污泥的泥龄过长,耗氧量增加导致溶解氧不足
好氧池出现污泥解体、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负荷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松散(清澈,细碎泥多,COD不高)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镜检污泥结构散(混浊,不透明,COD高)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SVI值在70~120适宜,在此范围内二沉池细碎污泥少)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进水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污泥老化,泥龄长(混浊,有细碎泥,COD偏高,镜检轮虫很多)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现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所至,泡沫为白色,气泡细小,轻且不带黏性)
$1__VE_ITEM__② 新安装曝气头后产生的微小气泡所至(短期影响)
$1__VE_ITEM__③ 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活动所至,泡沫为泥色,气泡大,带黏性)
$1__VE_ITEM__④ 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反硝化后产生的泡沫带黏稠,泥色)
好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龄长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高,泥龄短,回流量大,停留时间短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负荷低,溶解氧长期偏高导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细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溶解氧不足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1__VE_ITEM__⑥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厌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浓度过高
$1__VE_ITEM__⑦ 原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泥中毒
$1__VE_ITEM__⑧ 无机盐累积值超过规定范围
$1__VE_ITEM__⑨ 好氧池冲击负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厌氧池污泥浓度不足(向厌氧池回生化泥)
$1__VE_ITEM__② 厌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无机物占多数)
$1__VE_ITEM__③ 厌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1__VE_ITEM__④ 水温超过厌氧微生物适应的范围(超过40℃)
$1__VE_ITEM__⑤ 进水pH超过10.5或者低于6.5
$1__VE_ITEM__⑥ 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到达厌氧水解状态(设计问题)
$1__VE_ITEM__⑦ 进入有毒物质
好氧池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细碎污泥翻滚难沉降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高(二沉池出水混浊,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细碎污泥,混浊)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曝气过度,污泥自身氧化后产生的细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污泥停留时间长、曝气过度导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结构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厌氧池脉冲出水悬浮物(污泥)多如何解决?
$1__VE_ITEM__① 控制好初沉池物化污泥进入厌氧池(必须)
$1__VE_ITEM__② 在厌氧池顶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议排厌氧底部污泥)
$1__VE_ITEM__③ 向厌氧池投加聚丙或聚铝
$1__VE_ITEM__④ 减少进水量或者排放厌氧池底部污泥
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如何解决?
$1__VE_ITEM__① 先加大排泥解决沉淀效果差问题,改善后再提升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
$1__VE_ITEM__② 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龄(严重时要坚持两个月左右)
$1__VE_ITEM__③ 控制水温在合适范围内,稳定进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须)
$1__VE_ITEM__④ 加大好氧池营养料投加
$1__VE_ITEM__⑤ 如果二沉池泥层高可加大回流量、调节各二沉池进水量或投加聚铝聚丙(临时控制措施)
设计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__VE_ITEM__① 污泥浓缩池一定要够大,物化污泥产生量很大
$1__VE_ITEM__② 压泥机要满足系统产泥量的需求
$1__VE_ITEM__③ 调节池一定要够大,因为造纸排水极不稳定,波动性很大(纸机停机瞬时排水量很大)
$1__VE_ITEM__④ 白水(白/滑石粉)最好能单独处理或小量的掺进原水进行处理
$1__VE_ITEM__⑤ 一定要考虑钙离子进入好氧池造成曝气头结垢的问题(物化处理方法选择或者曝气方式选择问题)
$1__VE_ITEM__⑥ 考虑造纸废水产生大量污泥去向问题(含水率在35%~40%以下可以送锅炉焚烧,同时要处理焚烧后的烟气问题)
$1__VE_ITEM__⑦ 提升泵选型上要考虑造纸废水中悬浮物、杂物多容易堵塞的问题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表象有哪些?
$1__VE_ITEM__① 初始阶段做沉降比时上清液开始混浊,有细碎污泥悬浮,难沉降,慢慢二沉池会有浮渣和浮泥出现
$1__VE_ITEM__② 污泥老化会导致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
$1__VE_ITEM__③ 镜检污泥结构分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
$1__VE_ITEM__④ 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泡沫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处理效果变差,耗氧量增加,出水COD和悬浮物增加,浊度上升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营养料不足或不均衡,好氧池中硫化物浓度过高,溶解氧不足
$1__VE_ITEM__② 泥龄过长(镜检污泥中轮虫多,污泥结构分散,出水混浊,掺清水上清液还是混浊,同时有污泥解体迹象)
$1__VE_ITEM__③ 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厌氧反硝化后污泥变黏稠,产生脂类物质(严重时二沉池会有臭味出现)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解决方法?
$1__VE_ITEM__① 增加营养料的投加
$1__VE_ITEM__② 多排放好氧池污泥,加大污泥回流,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1__VE_ITEM__③ 适当减少好氧池进水量,待污泥活性好转再慢慢提高水量
微孔曝气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
$1__VE_ITEM__① 微孔曝气膜价格昂贵,安装过程复杂麻烦
$1__VE_ITEM__② 维修成本高,维修过程麻烦
$1__VE_ITEM__③ 应用于造纸废水工程时容易堵塞(氧气与钙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氧化钙)
$1__VE_ITEM__④ 微孔曝气膜易老化,卡箍被腐蚀后容易脱落
不锈钢钢管(或者用耐高压高强度的PVC管)直接开孔方式曝气的优点和缺点是?
$1__VE_ITEM__① 成本低,安装简单容易,基本没有维修成本(可根据需要来计算开孔孔径大小)
$1__VE_ITEM__② 不老化,不容易结垢堵塞,耐腐蚀
$1__VE_ITEM__③ 产生的气泡大,氧利用率低,需供气量大(应用于接触氧化法时悬挂的填料有剪切气泡的作用,气泡会变小)
好氧池改造安装完毕后如何恢复处理能力?
$1__VE_ITEM__① 首先让进水没过曝气头,再开风机让曝气头通气检查是否出现曝气头接缝漏气、断裂或者有不出气的情况
$1__VE_ITEM__② 然后边进水边回流污泥,进水量在设计的1/2或者1/3左右,等出水及格后再慢慢提高负荷
$1__VE_ITEM__③ 营养料按平常投加即可
两万方/天的造纸废水A/O工艺运行参数控制以及效果
$1__VE_ITEM__① 稳定进水量,物化要达到效果
$1__VE_ITEM__② 提高厌氧COD去除率,经常回流好氧污泥到厌氧池(东莞建晖工地厌氧池去除率在20%~30%,偏低)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水温在38℃以下,污泥浓度控制在3.0~3.5g/L,溶解氧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泥龄控制在5~7天
$1__VE_ITEM__④ 二沉池回流比控制在60%~75%(确保刮泥机吸泥口通畅)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投加量(厌氧+好氧)面粉450Kg/天,尿素450 Kg/天,三纳225 Kg/天
$1__VE_ITEM__⑥ 二沉池没有浮渣浮泥,外观很好
$1__VE_ITEM__⑦ 二沉池没有(或很少)细碎污泥翻滚(好氧污泥活性好)
$1__VE_ITEM__⑧ 好氧污泥结构紧密,污泥沉降比30%~40%,污泥指数在100~120之间,好氧污泥为褐色,饱满
$1__VE_ITEM__⑨ 二沉池出水颜色为淡褐色,COD在80mg/L左右,清澈透明,浊度低
好氧池若停止进水检修时应该什么措施?如何恢复处理效果?
$1__VE_ITEM__① 加大二沉池回流量
$1__VE_ITEM__② 减少风机运行数量
$1__VE_ITEM__③ 增加营养料的投加
$1__VE_ITEM__④ 外排少量生化污泥
$1__VE_ITEM__⑤ 逐渐增加进水量,并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风机运行数量
$1__VE_ITEM__⑥ 恢复正常的污泥回流量,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营养料投加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污泥会自身氧化,污泥颜色变白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丝状菌增多,轮虫大量繁殖
$1__VE_ITEM__③ 上清液细碎污泥多,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混浊
$1__VE_ITEM__④ 出水颜色会变深(经过厌氧处理后断开的键在高氧氧化下会重新链接起来)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1__VE_ITEM__① 污泥颜色变黑,处理效果变差
$1__VE_ITEM__② 污泥负荷增大,丝状菌容易繁殖,会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
$1__VE_ITEM__③ 镜检污泥发现轮虫大量繁殖,钟虫纤毛虫等消失,菌胶团不透明
$1__VE_ITEM__④ 二沉池出水混浊,回流污泥反硝化泡沫增多,污泥和泡沫都变得黏稠
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的表现有哪些?
$1__VE_ITEM__① 出水颜色变深(有可能是丝状菌所至)
$1__VE_ITEM__② 污泥沉降性变差,污泥指数升高(SV30≥80~100,SVI≥ 150)
$1__VE_ITEM__③ 污泥沉降为整体沉降,上清液清澈,但出水COD会随着污泥膨胀发展而逐步升高,好氧去除率逐渐降低
$1__VE_ITEM__④ 镜检污泥丝状菌大量繁殖,大量伸出菌胶团外(菌胶团逐渐变瘦小,污泥结构变松散)
$1__VE_ITEM__⑤ 污泥沉淀后外观感觉到有松松的膨胀感(摇晃感觉污泥轻飘飘)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泡沫增多(有可能是丝状菌所至)
$1__VE_ITEM__⑦ 污泥颜色变浅(褐色变成类黄色)
好氧池会有哪些异常现象出现?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污泥发黑或者发白(溶解氧低或者过高)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上清液混浊(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或者溶解氧过高导致污泥解体、溶解氧过低有机物未能氧化掉)
$1__VE_ITEM__③ 从二沉池回流的污泥泡沫变黏稠(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反硝化后活性变差)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泡沫增多(通过泡沫颜色、黏稠情况来判断是污泥本身发生变化造成的还是生产中添加的物质造成的)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去除率下降(具体分析原因:污泥活性情况、污泥负荷、溶解氧、污泥浓度、水温等)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污泥膨胀(通过加大排泥和调整营养料投加来控制,稳定进水量,保证溶解氧的充足和适合的水温)
$1__VE_ITEM__⑦ 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混浊细碎泥多(污泥负荷过高或者污泥解体,镜检污泥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
$1__VE_ITEM__⑧ 好氧微生物变少,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少(负荷过低或者过高、溶解氧不足、发生污泥膨胀、营养料不足)
$1__VE_ITEM__⑨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高而出水混浊且COD高(污泥负荷长期偏低,污泥解体、菌胶团被氧化,不消耗氧气)
$1__VE_ITEM__⑩ 污泥老化(导致污泥老化原因有泥龄长、负荷低等,污泥老化使出水变差,细碎泥、轮虫多,耗氧量增加)
二沉池会有哪些异常现象出现?
$1__VE_ITEM__① 出现浮渣浮泥(污泥老化或者污泥龄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
$1__VE_ITEM__② 出水混浊,COD高,发臭(好氧池溶解氧不足,好氧池停留时间短)
$1__VE_ITEM__③ 出水混浊,COD不是很高,细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充足,污泥负荷小,污泥老化)
$1__VE_ITEM__④ 出水混浊,COD高,细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不足,污泥老化,污泥负荷大)
$1__VE_ITEM__⑤ 出水清澈,COD高(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1__VE_ITEM__⑥ 细碎污泥翻滚(好氧池污泥出现问题,建议增加营养料,调整合适的污泥龄)
$1__VE_ITEM__⑦ 二沉池泥层过高(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或者回流比小)
$1__VE_ITEM__⑧ 二沉池水面冒气泡(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
$1__VE_ITEM__⑨ 回流污泥发黑发臭带黏稠状(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回流比小)
$1__VE_ITEM__⑩ 出水色度变深(物化效果变差、厌氧池效果变差或者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时为什么会出现上清液清澈但是COD高的现象?
$1__VE_ITEM__① 丝状菌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大量的丝状菌有网捕作用,所以上清液清澈
$1__VE_ITEM__② 丝状菌大量伸出菌胶团外,阻隔了菌胶团得到充足的氧气,未能将有机物氧化转化成无机物
$1__VE_ITEM__③ 菌胶团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繁殖活动减少,菌胶团变得瘦小,活性下降
厌氧池出水混浊是什么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厌氧池污泥负荷过高
$1__VE_ITEM__② 初沉池出水悬浮物多
$1__VE_ITEM__③ 厌氧池污泥浓度过高
$1__VE_ITEM__④ 厌氧池营养料不均衡
$1__VE_ITEM__⑤ 厌氧池进水水温过高
用惠菌聚EM活性菌处理污水的好处:
1、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和成本。
2、利用惠菌聚EM活性菌比一般净化槽处理污水,大大缩短曝气时间,提高工效。
3、治污效果显著,如:有机氮、金属离子、混浊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浮游生物)等均下降至国标以下,而DO(溶解氧)上升,水质得到改善。
4.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消除毒害。
5.抑制病原菌,消除异味,改善空气质量。
惠菌聚水产EM菌液在养鱼等水产养殖上的作用:
1、有效改良水质、促进残饵及其它飘浮有机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调控养殖池微生物生态结构;
2、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预防病害,增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3、迅速净化池底淤泥,平衡PH值,减少水产动物的应激现象,创造健康养殖水环境;
4、迅速稳定水色、培育有益菌与有益藻类。特别对因有机质富余而引起的黑水、浑浊水、红水等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❼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相关的文献综述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相关:
根据不同的酸洗介质,酸洗废水中可能含有下列组分中的几种组分,即盐酸、硝酸、硫酸、磷酸、氢氟酸、柠檬酸、氨基磺酸、乙二胺四乙酸、甲酸与经基乙酸、表面活性剂、铜络合剂、缓蚀剂以及被清洗下来的金属氧化物、各种沉积在锅炉受热面上的水(盐)垢等,酸洗废水处理应包括中和酸性、去除重金属离子、去除氟离子、降低化学耗氧量(COD)、去除悬浮物或沉淀物等几部分。下面按酸的种类及涉及的对象分别介绍。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
1、盐酸、硝酸、硫酸废水
当使用盐酸、硝酸或硫酸作酸洗介质时,其废液可在废水池直接用液体工业氢氧化钠中和处理到pH值6~9,其反应生成物氯化钠、硝酸钠或硫酸钠为无害盐类,可直接排放。
酸洗工序完成后,酸洗废水中残留酸还有2%~4%。燃煤发电厂也可将酸洗废水直接排到锅炉冲灰池,利用这些残余酸清洗冲灰管道,与沉积在灰管上的碳酸钙等反应进一步消耗掉残余酸,有机缓蚀剂和溶解到酸洗废水中的酸洗杂质、重金属离子同时也会被煤灰吸附固定在灰场。如果灰场灰水中还残留有酸度,再通过加碱调整灰水pH值到6~9范围即可。
2、磷酸废液
当使用磷酸作酸洗介质时,其废液可加入过量消石灰或石灰乳中和处理,其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降低废水中磷酸根的含量。收集沉淀物经过浓缩脱水,挤压成块,将其在安全地方掩埋。
3.氢氟酸废液
氢氟酸清洗废液的主要问题是溶液中的氟离子含量过高,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根据所用药剂不同分为石灰法、石灰一铝盐法及石灰一磷酸盐法等。其中采用混凝沉淀法配合进行处理比较普遍。
(1)石灰法。使用过量的消石灰或石灰乳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钙沉淀是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即将生石灰粉(CaO)或石灰乳[Ca(OH)2]与含氟废水混合,生成氟化钙沉淀以使氟离子从废液中去除的方法。 石灰的加入量应比依据反应式计算的理论量要高,约为废液中氟含量的2.2倍。所用生石灰中的氧化钙含量应大于70%,一般使用粉状生石灰其中氧化钙含量应在85%以上。氢氟酸废液处理应在废水沉淀池中进行,所用的沉淀池与沟道应经过防渗处理。处理过程将石灰粉或石灰乳投入沉淀池并要充分混和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应注意经过石灰法处理过的含氟酸性废液中仍残留有20mg/L的氟离子,为了提高除氟效率,在加入石灰的同时投入一定量氯化钙或硫酸铝,可以使氟离子沉淀更完全,直至游离氟离子小于10mg儿后再排放。
(2)石灰—铝盐法。当废液排放量大的情况下应采用这种方法,向废液中投加石灰乳,调节pH值至6~7.5,然后投加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等铝盐絮凝剂。利用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的氟化钙微小颗粒及氟离子形成沉淀,这种方法的除氟效果比单纯加石灰的效果好。
(3)石灰—磷酸盐法。先向废液中加人磷酸二氢钠、六偏磷酸钠、过磷酸钙等磷酸盐,再加入石灰生成难溶的磷石灰等沉淀把氟离子去除。
(4)其他方法。对于氟含量低的大量含氟酸洗废液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的方法加以去除。但是,该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所生成的氟化钙成为固体废弃物,在有水存在时,它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溶出氟离子,可使溶出的氟离子超过5mg/L。如果是在高氟地区,此问题更要注意防范。在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可送人储灰场处置,由于灰场已考虑了防渗及灰中氟化物的影响,可不构成对地下水的污染。不可在砂土地上直接挖坑处理废液。鉴于废液处理难的问题,一般不建议采用氢氟酸清洗。
4、柠檬酸废液
(1)与煤混合燃烧处理。柠檬酸清洗废液所含的污染物质是其自身的化学耗氧量、缓蚀剂带人的污染物质及清洗下的铁与铜。清洗液的pH值在3.5~4较低范围内,不符合排放标准。柠檬酸是相当稳定的有机酸,常规的氧化方法不易使其分解破坏,但它是碳氢氧化合物,可通过燃烧方式使它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当将柠檬酸清洗废液通过专用的燃烧器在锅炉炉膛中燃烧分解时,其他所含的缓蚀剂也可随之分解,铁、铜等转变为氧化物进入飞灰及炉渣中。考虑到防止燃烧器发生酸腐蚀,应调节柠檬酸清洗废液pH值为7~9,然后用专用燃烧器雾化后送入炉膛随煤粉一起燃烧。据有关资料,以670t/h锅炉为例,以2~4t/h流量掺烧废液,不会影响锅炉燃烧。在于燥多风地区,也可把中和后的柠檬酸清洗废液作为防尘用水喷洒在煤场,随燃煤一起燃烧处理。
(2)也可将废液排到锅炉冲灰池与灰水混合排至灰场,利用粉煤灰的吸附性将柠檬酸(有机物)固定在粉煤灰上。
(3)氧化法降COD。向废液中加人双氧水、次氯酸钠或漂白粉,氧化处理掉化学清洗废液中的有机物也有较好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 向废液中加人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把废液中有机物氧化,如废液中含有Fe2+也会被氧化成Fe3+。
2) 向废液中加入烧碱、石灰乳等中和剂,调节pH值至10~12,呈碱性,然后通人压缩空气进行搅拌,促进有机物进一步氧化,把Fe2+全部氧化成Fe3+,并生成Fe(OH)3沉淀。
3) 向废液中投入明矾,聚丙烯酰胺等凝聚剂使Fe(OH)3、Cu(OH)2及悬浮物全部絮凝沉降,同时测定COD值(此时COD值应降至300mg/L以下)。
4) 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COD值降至lOOmg/L以下,加入氧化剂过硫酸铵[(NH4)2S2O8],投放量为1.2kg/m3,并通人压缩空气搅拌使有机物充分氧化。
5) 最后用盐酸把溶液pH值调至6~9,废液澄清后方可排放。
5、氨基磺酸废液
当需要对氨基磺酸废水进行处理时,可按等摩尔量加入亚硝酸钠,利用亚硝酸钠的氧化性,将氨基磺酸转变成无害的硫酸氢钠,自身还原成氮气,但应注意处理后的废水中不应残留有过多的氨基磺酸或亚硝酸钠成分。
6、乙二胺四乙酸(EDTA)废液
EDTA废液处理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先回收废液中的EDTA;二是处理废液中的联氨、铁、铜等杂质。
(1) EDTA回收。使用后的EDTA废液,先用硫酸法进行EDTA回收处理。当形成EDTA沉淀后,转移上部清液到另一个废水池进行处理。
(2) 废液中残留联氨处理。EDTA清洗时一般会在清洗液中加有联氨,因此,完成EDTA回收处理后的废液中仍会残留有联氨,应投加氧化剂分解联氨使其转变成无害成分。
7、甲酸与经基乙酸清洗废液
有机混酸清洗废液化学耗氧量高,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自身具有一定的燃烧热,也应仿照柠檬酸清洗废液处理,先将废液中和到pH值为6~9后,用作防止煤场扬尘的喷洒用水,将其掺入燃煤中燃烧,实际上课增加燃煤热量。
8、金属离子废水
前面讲到对酸洗废水酸性的处理,实际化学清洗废水中含重金属离子较多,也应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妥善处理。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有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以氢氧化物沉淀法使用较普遍,成本低。
为去除酸洗废液中的铜、铁等污染离子,向酸洗废液中加入液体工业氢氧化钠、纯碱、石灰等,利用压缩空气搅动混合,同时可使亚铁离子氧化,在铁离子的催化下,联氨也可分解。调节溶液pH值在10以上的合适范围,铁、铜等重金属离子可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此时铜离子将以氢氧化铜的形式沉淀,剩余铜离子的理论含量<0.1mg/L,可满足排放标难;三价铬离子的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它会溶于过量的碱中,所以加碱后溶液pH值应控制在8~9左右。废液调节溶液pH值后经过静置沉淀,可将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去除,再用酸中和至pH值为9以下排放,如果辅以过滤手段,则去除效果更好。为了防止氢氧化铜部分溶解,排放液pH值不宜低于8。
对于含Cr6+的酸洗废水常用加亚硫酸氢钠等还原剂的方法使其转变成Cr3+, 还原反应在pH<3条件下较快。生成硫酸铬在水中易溶,再加入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可生成难溶的Cr(OH)3沉淀,将其从水中去除。加碱时控制pH=8~9,当pH>9.2时氢氧化铬会再溶解。
收集沉淀物经过浓缩脱水,挤压成块,将其在安全地方掩埋。
❽ 谁能给我说说现在常用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分别适用什么废水,一个大概就可以了。新手求指导!
四川永沁环境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专艺,其特点是在池属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主要由曝气鼓风机和专用曝气器组成,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你问的范围有点大啊
❾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工艺:
一、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竖流、旋流、曝气)、沉淀池(平流、竖流、辐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气浮;
4、其他:阻力截留、离心力分离法、磁力分离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沟等
2、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3、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稳定塘、生态系统塘、土地处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
1、中和法:酸碱中和
2、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其他化学沉淀
3、氧化还原法: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电化学法
4、化学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氯气、次氯酸钠
四、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
1、吸附法
2、离子交换法
4、其他分离方法:吹脱和气提、萃取、蒸发、结晶、冷冻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