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馏柱的温度为什么控制90-100
因为环乙烯中含有环乙醇,他也能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其共沸点为念昌97.8度,为确保环乙烯的纯度,因此上方的温度要保持在90度,环乙醇与水的共沸点是袜高毁78度左右告备.环己烯的沸点是83.19℃,当温度恒定在这个温度的时候,得到的环己烯是最纯净的。所以控制90-100。
② 减压蒸馏怎么控制温度
减压蒸馏时出馏分的温度经常会比参考值高一些.原因首先可能是参考值不一定很准;然后就是产生气柱时的温度和流出第一滴液体的温度也不相同,所以能快速稳定地滴出液体时温度已经比沸点高了.
至于解决办法我也不太清楚,你不妨检测一下产品的纯度,看看受影响大不大.如果影响不大就无所谓吧
③ 精馏塔工作原理
原理:利用复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制同的挥发度,即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气压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低沸物)转移到气相中,而气相中的重组分(高沸物)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无论是平衡蒸馏还是简单蒸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分离作用,但是并不能将一混合物分离为具有一定量的高纯度产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常要求获得纯度很高的产品,通过精馏过程可以获得这种高纯度的产品。
(3)蒸馏柱分开的温度范围扩展阅读
精馏塔产品质量指标选择有两类:直接产品质量指标和间接产品质量指标。精馏塔最直接的产品质量指标是产品成分。成分检测仪表发展很快,特别是工业色谱仪的在线应用,出现了直接控制产品成分的控制方案,此时检测点就可以放在塔顶或塔底。
然而由于成分分析仪表价格昂贵,维护保养麻烦,采样周期较长(即反应缓慢,滞后较大)而且应用中有时也不太可靠,所以成分分析仪表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精馏塔产品质量指标通常采用间接质量指标。
④ 中,为什么可以使用分馏柱来除去反应所生成的水
原料乙酸的沸点是117.9℃,苯胺的沸点是184.4℃,产物的乙酰苯胺的熔点是114.3℃中间产物是盐,沸点显然高于这三个温度。随着反应的进行,水产生即随之蒸出(蒸馏柱温度控制在105℃左右),从蒸馏头支管口进入冷凝管
⑤ 什么是分馏
按图装配好分馏装置。在圆底烧瓶里加入待分馏的液体混合物,加入几颗沸石,配上韦氏分馏柱、温度计和冷凝管、承接管、锥形瓶等。分馏柱要用石棉布包起来,以减小室温的影响。分馏时为了保温还应选择适当的热浴,使温度平稳上升。当有液滴滴出后,馏出液的速率应控制在每2~3秒钟1滴。当低佛点的组分蒸完后,可以逐渐升高温度,另换一只锥形瓶承接馏出液。当达到第二低组分沸点时,将有第二组分的馏分液滴出。 分馏的注意事项 ①为了减少分馏柱热量的散失,一般分馏柱先要用石棉布(或玻璃布桐橡轿)包好。 ②要选择好回流比,局肆控如竖制好恒定的蒸馏速率,并使相当量的液体沿着蒸馏柱流回到烧瓶中。 ③混合液中被分馏的组分沸点相差愈小,对分馏柱的要求愈高。例如,分离沸点相差10℃左右的混合物,要较精细的分馏装置。沸点相差25℃左右时,可以用简单的分馏装置。沸点相差100℃以上,可以不用分馏柱,直接蒸馏即可。精密的分馏或分馏物沸点较高时,应在分馏柱上加保温和恒温装置。沸点高而容易分散的分馏物,要采用减压分馏装置。 ④分馏物能生成恒沸混合物(如水和乙醇)的,不能用分馏的方法分离,而应该用化学方法处理
⑥ 酒精蒸馏塔塔釜的液位一般控制在多少
此蒸馏方式已经过时,建议差压蒸馏(加真空系统,粗塔真空)节能,排杂效果好;液位正常50%左右
⑦ 实验中,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在105℃左右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主要由原料乙酸(b.p.118℃)和生成物水(b.p.100℃)的沸点所决定 。
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除去反应生成物水,能有效地使平衡正向进行,从而提高反应产率。而水的沸点为100℃,乙酸的沸点为117℃,温度保持在105℃,能使水被蒸馏出去,而乙酸不会,进而既除了水,又减少反应物醋酸的损失。
(7)蒸馏柱分开的温度范围扩展阅读
乙酰苯胺的制备注意事项
1、久置的苯胺色深有杂质,会影响乙酰苯胺的质量,故最好用新蒸的苯胺,另一原料乙酸酐也最好用新蒸的。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生成有色的杂质。通常加入后反应液颜色会从黄色变无色,但不宜加得过多,因为被氧化的锌生成氢氧化锌为絮状物质会吸收产品。
3、产物之一水和原料醋酸的沸点相差很小,所以用分馏的方法分出水,可用10mL量筒作为分馏接收器,量筒置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收集乙酸和水的总体积约2.25mL。
4、不应将活性炭加入沸腾的溶液中,否则会引起暴沸,会使溶液溢出容器。
5、反应物冷却后,固体产物立即析出,沾在瓶壁不易理处,故须趁热在搅动下倒入冷水中,以除去过量的醋酸及未作用的苯胺。
⑧ 减压蒸馏怎么控制温度!
减压蒸馏时出馏分的温度经常会比参考值高一些。原因首先可能是参考值不一回定很准;然后答就是产生气柱时的温度和流出第一滴液体的温度也不相同,所以能快速稳定地滴出液体时温度已经比沸点高了。
至于解决办法我也不太清楚,你不妨检测一下产品的纯度,看看受影响大不大。如果影响不大就无所谓吧
⑨ 使用饱和水蒸气蒸馏法时如何计算蒸馏温度
计算公式:lgP=A-B/(t+C)算式中:P—物质的蒸气如脊锋压,毫米汞柱;t—温度,℃A,B,C是为水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常数。
1、饱和蒸气压野昌,指在密闭空间内,某种物质在给定的温度下,该物质的液相、气相共存时的气体压强(分压)。此时,蒸发/凝结过程达到动态平衡。
2、通常对水来说 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气体的压强(分压)与饱和蒸汽压相等时,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这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此时如果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渣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就会出现水凝结的现象
⑩ 在环己烯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控制分妞柱顶温度不超过73
环己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取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 初步掌握分馏和热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有机物萃取洗涤方法及干燥方法。
二、反应原理
主反应:
副反应:
三、主要化学试剂、产物、副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名 称
分子量
状 态
熔点
(℃)
沸点
(℃)
密度
d420
折射率
nD20
溶解度
水
醇
醚
环己醇
100.16
无色液体
25.15
161.1
0.9624
1.4641
溶
溶
溶
环己烯
82.15
无色液体,易挥发
-103.5
82.98
0.8102
1.4465
不
∞
∞
四、化学试剂的用量及产物的产量:
名 称
实际用量
理论用量
过量(%)
理论用量
环己醇
10ml(9.6g,0.096mol)
10ml(9.6g,0.096mol)
磷 酸
5.0ml(7.16g,0.073mol)
6.57ml(8.00g,0.096mol)
环己烯
7.89g (0.096mol)
五、仪器装置图
图1 分馏装置 图2 常压蒸馏装置
六、流程图
七、实验记录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0.096mol)环己醇及5ml85%磷酸,充分振荡使液体混合均匀,投入少许沸石,安装分馏装置,用25ml 量筒作接收器。
缓慢加热至沸腾,控制分馏柱顶温度不超过73℃。直到无馏出液滴为止。这时烧瓶内出现白雾,停止加热,记下粗产品中油层和水层的体积。
将粗产品放到小锥形瓶中,用滴管吸去水层,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食盐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液体分层。用吸管吸去水层。油层转移到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干燥之。将干燥后的粗制环己烯用水浴蒸馏,收集82~85℃的馏分。产量:约4-5g。
纯环己烯为易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bp= 82.98℃,折光率 =1.4465。
八、实验记录
时间
操 作 步 骤
现 象
解 释 或 备 注
10:50
按图安装实验装置。用25ml 量筒作接收器。
11:16
加入10.0ml环己醇
5.0ml85%磷酸
加沸石2粒。
为无色液体,略有粘稠。
无色,此时反应液为无色。
11:30
开始缓慢加热。
11:42
沸腾,保持沸腾而不蒸出馏出液20min。
瓶内反应液沸腾,出现回流。
12:05
升高温度,控制加热蒸馏速度使分馏柱顶温度不超过90℃。蒸至无馏出液滴为止。
温度控制在69.0-83.0℃之间,以防环己醇被蒸出
环己烯-水共沸沸点70.8℃;环己醇-环己烯共沸沸点64.9℃;环己醇-水共沸沸点97.8℃。
12:30
烧瓶内出现白雾,停止加热
粗产品中油层:3.2ml
水层:2.5ml
说明环己醇的脱水反应已经结束
12:40
将量桶中的馏出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静置5min。
分层,
水层在下层,无色
有机层在上层,无色
13:00
分出下层水溶液。
用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
除去粗产品中的水分,减少有机物的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13:15
分出水层,将有机层倒入一个干燥并且干净的锥形瓶里,加入1.0g无水氯化钙,盖上盖子,振动后,放置30min
有机物中有明显悬浮干燥剂。
氯化钙还可除去原料环己醇。
有悬浮干燥剂存在说明干燥剂用量足够。每10ml液体产品约加入0.5-1.0g干燥剂。
13:45
安装蒸馏装置。
将滤去干燥剂的粗产品加入蒸馏烧瓶中,加2粒沸石。
热水浴加热,蒸馏收集82-85℃之间的馏分。可以将三角烧瓶放在冷水浴中冷却,以防挥发。
馏分为82.0-83.6℃之间的馏分
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略有香味。
整个装置所用仪器均需提前干燥无水。
锥形瓶空重:
65.5g
瓶+产品共重:
70.8g
产 品 重:
5.30g
14:15
停止蒸馏,拆卸装置。
九、产品产率计算
产率=5.30/7.89 ×100%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