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肥皂水与白糖的反应
①肥皂水显碱性,pH>7;②食盐水、④白糖水、⑤蒸馏水手圆均显中性,pH均等于7;③杨梅汁显酸性,pH<7.
从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盐酸在水溶液中解离成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还可写出二者燃薯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 O;
故答案为:③;①;②④⑤;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皮码反应生成水.
② 在化学中,怎样来分别食盐和白糖! 怎样来分别石灰水和食盐水
分别食盐和白糖: 1:溶解到蒸馏水中,无色透明的是食盐,否则是白糖;解释:白糖是混合物,而食盐虽未含有氯化钾,氯化钠,念禅及其它氯化物,但是他们都是化合物,均可溶于水.2:将两个溶解掉,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否则是白糖。解释:戚高并因为生成的氯化银是白色沉淀不可容于水。3:向两者中加入浓硫酸,发黑的是白糖,否则是盐。解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白糖是有机混合物,脱水后会被碳化而变黑
分别石灰水和食盐水:高迹对着溶液吹气.有沉淀为石灰水.没有则是食盐水
③ 做糖艺的糖怎么熬制
熬糖浆的方法步骤:
(1)油浆:将炸油的主料倒入漏勺,原锅用油冲一下,去掉锅内的杂质,加入适量的底油,放白糖旺火熬制,见糖浆泛出细密的气泡,手勺搅动流畅无阻碍感觉,倒入主料翻勺出菜。油浆适于做肉、蛋类菜。
(2)油底熬浆:油底熬浆属于油浆的一种,将白糖放入炸制主料的油锅里,边炸边熬糖浆,故称油底浆。这是一种新熬浆法(即运用糖和油不同密度,糖在油底下熬制),只要掌握好火候和漏举迹主料的炸制时间,就可以挂好浆。
(3)油和浆:炒锅烧热加底油放白糖,点少许水,使白糖迅速溶化,同时用手勺不断地搅动。当糖浆呈现细密的气泡时,搅动流畅无阻,糖浆发出清脆声,倒入炸好的主料翻勺挂匀即成。油水用途极广,任何甜菜均可以用此法。
(4)水浆:炒锅烧热加水放白糖熬制,水和糖的比例,多用1:2投料法,即50克水加100克糖,边加热边搅动,当糖浆呈现均匀的细泡,用手勺盛起再往勺内倒,发出清脆声音,说明糖浆已好。
④ 蒸馏水和蔗糖固体混合属于什么变化
是物理变化。
因为蒸馏水和蔗糖固体混合,只是一个简单的混合过程,变成蔗糖水溶液,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⑤ 请问民间糖画的熬糖方法
配方: 1500克白砂糖
750克蒸馏水 300克葡萄糖糖稀(DE值42~44%)
步骤一:
在复合平底锅中加入白砂糖,熬糖量是器皿总容量的1/2,如果太少,糖液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糖液温度的变化不容易控制,温度计在糖液中受热的深度不够,测量的结果不会准确,如果太多,沸腾时有溢出的可能,重要的是,当糖稀变浓以后,底部和表面的温度存在差异,热量传导受到限制,温度计测量的结果会有较大偏差。
步骤二:
加入750克蒸馏水。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不同区域的水质有很大差别。水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一贯使用蒸馏水,也就是同一标准的用水,在熬糖时就能发现糖与糖之间的微小区别,就会在熬糖时科学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技艺
步骤三:
加入蒸馏水以后要搅拌均匀,使砂糖充分溶解,即便是很干松的砂糖倒入锅中也不会自动化开,搅拌可以达到防止糊底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加入蒸馏水的温度大概是22℃,这时水对糖的溶解度为206度,750克水能溶解1545克砂糖,所以要经过搅拌砂糖才能尽快溶化,不能为了加快熬糖的进度将蒸馏水的量减少。开始加热时要使用中火。另外的方法是:先将蒸馏水煮沸,然后加入砂糖快速搅拌,砂糖在高水温条件下溶解度提高,能够使糖液在短时间内沸腾,缩短了熬糖时间,减缓或减少了糖液的进一步分解和转化,糖体会更加清澈透明。
步骤四:
当糖液沸腾后,会有浮现气泡脏沫,说明砂糖较脏,要抓住时机用汤勺清理。清理完毕后加入300克葡萄糖稀。此时糖液的浓度已经升高,再次沸腾时会再次出现白色气泡,要进一步进行清理。对葡萄糖稀的选择应该慎重,最好选用转化的葡萄糖浆,DE值相对较低,耐高温效果好。水解葡萄糖浆DE值太高,还原能力强,糖体成型后发烊和翻砂较快。
步骤五:
锅壁上往往沾有少量砂糖颗粒,糖液沸腾前后表面也会有很多白色浮沫,要快速用洁净的刷子沿锅壁刷出,刷浮沫时要准备一盆清水,将迟巧刷子洗理干净。这一工作最忌讳随便使用厨房的其它刷子,因为有些刷子看似洁净,当遇到高温时就会有不洁净的颜色析出,这是因为刷子的构造造成的,应该使用专用的刷子,或用棉布条清洗。
步骤六: 当清理完较多的浮沫以后,还会有少量的气泡让袭,这时使用小勺继续清理,同时减少刷洗锅壁的次数,尤其是当糖稀的温度超过138℃时以后,应该停止清理锅壁。
步骤七: 当温度在138℃时如果需要加入色素,是最好的时机,滴入几滴色素以后不需要搅拌,色素会自然散开。糖稀超过140℃时升坦旦兄温加快,糖稀变浓、
气泡变小,上下之间的热交换能力降低,所以要根据情况调整电磁炉的加热档位,减缓加热进度。 步骤八:
当温度接近150℃时气泡变小而且细密,这时用温度计搅拌几下查看温度,因为糖稀的内侧和外侧的温度有很大差异,搅拌之后观察温度比较准确。 步骤九:
当温度到达150℃时,立即停止加热,将糖锅转移到凉水盆里蘸30秒钟,目的是迅速切断热源,确保温度准确,冷却时不要将锅底吃水太深,集中在最底部即可。 步骤十:
将糖锅移动到干净的毛巾上静置3-5分钟,等待糖稀变浓。在倒出之前将复合平底锅再次回到电磁炉或电炉上加热几秒钟,待到有气泡产生后缓慢倒出,原因是尽可能多的将糖稀倒出减少浪费。
步骤十一: 选用不沾垫或在大理石案台上刷一层油,将糖稀慢慢出。刷油是比较老式的方法,在现代糖艺操作中此方法应该摒弃,油脂对糖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步骤十二:
当糖稀脱离不沾垫时,戴上橡胶手套从周围向中央卷起,并且不断翻动、使糖体降温。在这一操作中必须戴好洁净的橡胶手套,一是干净卫生,二是不容易烫伤,三是手部的汗水含有盐和水分,容易引起化学反应,造成成品的发烊和返砂。
步骤十三:
糖块的温度均匀降低后用剪刀裁开,整理形状,冷却后用真空包装机抽真空密封。要选用高质量复合包装袋,存放在保鲜柜中或阴凉干燥处,砂糖糖体的保质期较短,约60天;使用特殊糖源制作的糖体,例如: DE值较低的高质量糖醇,颜色更加纯净,保质期超过八个月以上,但是熬糖的温度和操作温度与砂糖有明显的区别。只有掌握了熬制砂糖的基本原理,才能够自如地运用其它糖源。
糖液产生沸腾,糖液内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脱离糖液,糖液的浓度得以提高。不同浓度的糖液其沸点也不同,
液浓度越高,相应的沸点温度越高。在糖液熬煮到规定浓度的整个过程中,要维持糖液始终始于沸腾状态,从而保证水分不断从糖液中脱除。这样就必须不断给糖液加温。在实际操作中,糖液由不同糖类的混合液组成,其沸腾温度由于糖液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有变化。其变化规律为。在相同浓度下,糖液内所含糖类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则相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沸点相对高。操作时可根据这一特点作必要的调整。
⑥ 关于还原糖问题,求助化学大神
首先蔗糖要水解成葡萄糖局碧和果糖
有羟基,有羧基,我觉得会酯化
再加入碱性的溶液,又会水解,并且生成羧酸盐
纯悉枝手打,望采纳,不懂请桐陆举追问
⑦ 蒸馏水中加入糖或味精和生么都不加的蒸馏水加热直到水蒸发后有什么现象
当然是只留下固体了,如果温度再高点,固体也会慢慢升华
⑧ 蒸馏水在零度以下遇葡萄糖会怎样
晚上好,不怎样。蒸馏水在零度以下和葡萄糖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它们也不会发生物理反应,两种结晶混合弊坦在一起各是各的,请酌情参考升卜蔽。日常生活中葡萄糖也吵州不和绝大多数的食品在低温下反应。
⑨ 检验蒸馏水和蔗糖溶液的方法
如果抄可以尝的话~~别吧舌头烂掉。。
首先分别取样液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浓硫酸加热(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再滴入NaOH溶液中和并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的那支试管里头装的就是蔗糖溶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更好的办法也请告诉我!别忘记采纳哦!
⑩ 为什么在碘反应实验中蒸馏水与糖原的实验现象不同
这是化学反应,蒸馏水至少溶液没有反应物质。而糖原被发生了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