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凯氏定氮法,为什么蒸馏时,液体变成蓝绿色透明后,还要继续加热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 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二、操作
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但是此法比较危险,不易在实验室演示,现在大多数实验室有消煮仪一次可以进行多个(一次可以消煮16个样品)样品处理,并有通风橱进行通风,温度可以自己设定,更加安全和可操作性,因此逐步成为主要的凯氏定氮法的首选处理方法。
一般消解温度都设在240度及240度以上,如果想快速消解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甚至可以用最大温度进行消解。
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 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易使玻璃塞粘在进样口,应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盖,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三、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❷ 蛋白质蒸馏装置的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为何要用硫酸调成酸性
防止氮元素生成氨气挥发。
❸ 求花生粕和豆粕用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
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含氮量,若蛋白质的含氮量已知时,则可用此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当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两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过程通常称为“消化”。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消化完成后,在凯氏定氮仪中加入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氨,借助水蒸汽蒸馏法,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氨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剂颜色改变,然后用标准无机盐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根据所用标准盐酸的量可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总氮量。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即1克蛋白质中的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1实验材料1.1器材1.2试剂2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器材
微量凯氏定氮仪1套;
50ml凯氏烧瓶4个;
移液管;锥形瓶;
试管;
小玻璃珠
试剂
浓硫酸;
30%氢氧化钠溶液;
2%硼酸溶液;
标准盐酸溶液(0.01mol/L)。
粉末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K2SO4与CuSO4·5H2O以3:1配比研磨混合。
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由50ml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配成,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样品溶液:配制3m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样品。
实验步骤
安装凯氏定氮仪。
消化:取4个50ml凯氏烧瓶并标号,各加1颗玻璃珠,在1号及2号瓶中各加样品1ml,催化剂(K2SO4-CuSO4·5H2O)200mg,浓硫酸5ml。注意加样品时应直接送入瓶底,而不要沾在瓶口和瓶颈上。在3号及4号瓶中各加1ml蒸馏水和与1、2号瓶相同量的催化剂和浓硫酸,作为对照。在通风橱内进行消化。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待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淡绿色为止。撤掉火力,冷却至室温。
蒸馏:
蒸馏器的洗涤:用水洗涤干净微量凯氏定氮仪,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用几滴硫酸酸化的蒸馏水和几滴甲基红指示剂,用这样的水蒸气洗涤凯氏定氮仪。约15分钟后,在冷凝器下端倾斜放好装有硼酸-指示剂的锥形瓶,继续蒸汽洗涤2分钟,观察锥形瓶内的溶液是否变色,如不变色则证明蒸馏装置内部已洗涤干净。移走锥形瓶,停止加热,打开夹子。
蒸馏:取下棒状玻塞,用吸管吸取消化液,细心地插到反应室小玻璃杯的下方,塞紧棒状玻塞。将一个含有硼酸和指示剂的锥形瓶放在冷凝器下方,使冷凝器下端浸没在液体内。取30%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放入小玻璃杯中,轻提棒状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为了防止冷凝管倒吸,液体流入反应室必须缓慢)。尚未完全流入时,将玻璃塞盖紧,向玻璃杯中加入蒸馏水约5ml。再轻提玻璃塞,使一半蒸馏水慢慢流入反应室,一半留在玻璃杯中作水封。加热水蒸汽发生器,沸腾后夹紧夹子,开始蒸馏。氨气进入锥形瓶,瓶中的酸溶液由紫色变成绿色。变色时起记时,再蒸馏5分钟。移动锥形瓶,使硼酸液面离开冷凝管约1厘米,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冷凝管口外面,继续蒸馏1分钟,移开锥形瓶,用表面皿覆盖锥形瓶。蒸馏完毕后,须将反应室洗涤干净,再继续下一个蒸馏操作。待样品和对照均蒸馏完毕后,同时进行滴定。
滴定:用0.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各锥形瓶中收集的氨量,硼酸指示剂溶液由绿色变淡紫色为滴定终点。
结果计算:
其中:
A为滴定样品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ml数;
B为滴定对照液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ml数;
C为所取样品溶液的ml数。
现在的公司有现成的仪器可以使用,上面是教材中的原理,哈哈
可以参考下面的网址
❹ GB 6432-1986 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法是什么呢
不知道,只知道现在用凯氏定氮法
一、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反应式为:
2NH2+H2S04+2H=(NH4)2S04(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
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二、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2.1硫酸铜。
2.2硫酸钾。
2.3硫酸。
2.42%硼酸溶液。
2.5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2.640%氢氧化钠溶液。
2.70.025mol/L硫酸标准溶液或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
三、仪器
定氮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凯氏定氮法仪器1.安全管
2.导管
3.汽水分离管
4.样品入口
5.塞子
6.冷凝管
7.吸收瓶
8.隔热液套
9.反应管
10.蒸汽发生瓶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璃盖塞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1N硫酸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计算:
X=((V1-V2)*N*0.014)/(m*(10/100))*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
五、注意事项
(1)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
(2)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一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
(3)硝化时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将定氮瓶放冷后,慢慢加入30%过氧化氢(H2O2)2-3ml,促使氧化。
(4)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不要用强火。保持和缓的沸腾,使火力集中在凯氏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质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使氮有损失。
(5)如硫酸缺少,过多的硫酸钾会引起氨的损失,这样会形成硫酸氢钾,而不与氨作用。因此,当硫酸过多的被消耗或样品中脂肪含量过高时,要增加硫酸的量。
(6)加入硫酸钾的作用为增加溶液的沸点,硫酸铜为催化剂,硫酸铜在蒸馏时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7)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如果没有溴甲酚绿,可单独使用0.1%甲基红乙醇溶液。
(8)氨是否完全蒸馏出来,可用PH试纸试馏出液是否为碱性。
(9)吸收液也可以用0.01当量的酸代表硼酸,过剩的酸液用0.01N碱液滴定,计算时,A为试剂空白消耗碱液数,B为样品消耗碱液数,N为碱液浓度,其余均相同。
(10)以硼酸为氨的吸收液,可省去标定碱液的操作,且硼酸的体积要求并不严格,亦可免去用移液管,操作比较简便。
(11)向蒸馏瓶中加入浓碱时,往往出现褐色沉淀物,这是由于分解促进碱与加入的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经加热后又分解生成氧化铜的沉淀。有时铜离子与氨作用,生成深l蓝色的结合物[Cu(NH3)4]2+
(12)这种测算方法本质是测出氮的含量,再作蛋白质含量的估算。只有在被测物的组成是蛋白质时才能用此方法来估算蛋白质含量。
❺ 蒸馏出来的硫酸属于什么级别
溶并且放热。来有时,在工业自制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褐色以提高人们对它的警惕性。作为二元酸的硫酸在不同浓度下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性,而其对不同物质,如金属、皮肉及其他生物组织、甚至岩石等的腐蚀性,都归根于它的强酸性,以及它在高浓度下的强烈脱水性与氧化性。硫酸能对肉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它除了会透过酸性水解反应分解蛋白质及脂肪造成化学烧伤外,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脱水反应并造成二级火焰性灼伤;若不慎入眼,更会破坏视网膜造成永久失明。故在使用时,应做足安全措施。另外,硫酸也是潮解性的,会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正因为硫酸有不同的特性,它也有不同的应用,如家用强酸通渠剂,铅酸蓄电池的电解质,肥料,炼油厂材料及化学合成剂等。硫酸被广泛生产,最常用的工业方法为接触法。
❻ 饲料中蛋白氮和非蛋白氮的测定有什么快速法吗
一、硫酸铜沉淀法
根据非蛋白氮的化学性质来看,大部分溶于水,一部分在常温下不溶水,但在沸水中溶解。根据此种性质,可以先将样品煮沸,用硫酸铜将样品中的蛋白质沉淀下来,由于非蛋白氮已经溶于水,故可用过滤方法将其与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在过滤时,水的温度一定不能太低,否则象双缩脲一类的物质会因为不溶于常温水而不能被过滤掉。用此种方法测定出的蛋白质含量称为样品的真蛋白质。但实际上,此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非蛋白氮不溶于沸水,或者将一般的非蛋白氮微囊化,此种方法测出的结果会与样品中的实际真蛋白有很大的差异。
二、氨基酸测定法
为了真正能够判定样品中是否掺有非蛋白氮,需测定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无论采用经典的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柱后衍生),还是采用比较快捷的HPLC分析(往前衍生),将所测定的氨基酸总量相加得到一个总氨基酸数值,然后将此数值乘以6.25为M,和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的粗蛋白质N相比较,M至少为N的85%(M可能略大于N)。如果低于此数值,则可以判定该样品中掺有非蛋白氮。
三、水解蒸馏法
1、原理:非蛋白氮主要包括五类:尿素及其衍生物类、氨态氮类、铵类、肽类及其衍生物、动物粪便及其它废弃物类。如果在原料中掺有氨态氮类、铵类和粪便比较容易判断(可采用硫酸铜沉淀法加镜检),一般很少将肽类及其衍生物掺入其中,剩下比较难鉴别的就是尿素及其衍生物。尿素和尿素衍生物经过强酸或强碱水解为氨盐或氨和其它的物质,在强碱的条件下可以蒸馏出氨气,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水解成氨基酸盐,氨基酸盐在强碱条件下稳定,从而可将非蛋白氮和真蛋白氮进行分离。
2、仪器和设备:酒精喷灯,试管和其它常用的仪器。
3、试剂与溶液:6mol/l的盐酸溶液和其它常用的试剂。
4、测定方法:本文只列出用酸水解的方法。采集有代表性样品约100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出209左右,将其粉碎,使其全部通过60目样品筛。精确称取0.3000g的样品,置于容积为60ml的试管底部(注意样品勿沾在管壁上),加入30ml 6mol/l的盐酸溶液,将试管在距试管口1~2cm处用喷灯加热并封口。将封好的试管置于干燥箱内,于110℃下水解24h。冷却后打开试管,将水解液过滤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反复多次冲洗试管和滤纸,然后定容至刻度。用10ml移液管移取10ml样液移入半微量式定氮仪的反应室中,加入20ml 1∶1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10 min,余下的步骤按照测定粗蛋白的方法进行操作,得出样品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V1(ml)。同时作空白滴定可得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V0,设所称样品的质量为M(g)。
5、非蛋白氮的粗蛋白质计算公式
CP(%)=(V1-V0)×C×O.14×6.25/M 蛋白就用凯氏定氮法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3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铵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 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 想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璃盖塞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1N硫酸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❼ 国际的测量法,测蛋白质
蛋白质测定的国标规定方法——凯氏定氮法介绍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2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2.1硫酸铜。
2.2硫酸钾。
2.3硫酸。
2.42%硼酸溶液。
2.5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2.640%氢氧化钠溶液。
2.70.05N硫酸标准溶液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
3仪器
定氮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图略)
4操作方法
4.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3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4.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4.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稀释液由小玻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杯的棒状玻塞。将10ml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受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4.3操作。
4.4计算
式中: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
记得采纳我的答案哦,祝你学习进步
❽ 蛋白质怎么检验(小学四年级上册)
(一)蛋白质的盐析
取1.5mL蛋白质溶液,加入等体积饱和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0%饱和),微微摇动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数分钟,球蛋白即析出呈絮状沉淀(如无沉淀可再加少许饱和硫酸铵),用滤纸滤取上清液,滤液中再加入固体硫酸铵粉末至不再溶解,析出的即为清蛋白,再加水稀释,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二)蛋白质的沉淀
1.用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取三支试管,各加1mL蛋白质溶液,分别各加3滴6%醋酸铅溶液、3滴2%硫酸铜溶液和3滴1%硝酸银溶液,观察蛋白质沉淀的析出。
2.用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取二支试管,各加1mL蛋白质溶液,并加5%醋酸溶液使之呈酸性(该沉淀反应最好在弱酸中进行)。然后分别滴加饱和苦味酸、饱鞣酸溶液,直至沉淀产生为止。
用10%三氯醋酸溶液、3%磺柳酸溶液进行类似实验(用量同前),观察现象。
(三)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黄蛋白反应
于试管中,加1mL蛋白质溶液和10滴浓硝酸溶液,直火加热煮沸,观察溶液和沉淀颜色。冷却后,再加入20滴10%氢氯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与茚三酮的反应
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1%赖氨酸溶液和1mL蛋白质溶液,分别加2滴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观察有什么现象?
3.与硝酸汞试剂作用——米伦反应
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1mL 0.5%苯酚溶液和1mL蛋白质溶液,再各加0.5mL米伦试剂(不可太多),苯酚溶液出现玫瑰红色,而蛋白质溶液加热后出现沉淀,加热凝固的蛋白质呈砖红色,有时溶液也呈红色。
4.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
(1) 双缩脲的生成
于干燥试管中,加0.2g~0.3g尿素,微火加热,尿素熔化并形成双缩脲,放出的氨可用红色石蕊试纸试验。试管内有白色固体出现后,停止加热。
(2) 双缩脲反应
上述产物冷却后,加1mL10%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再加2滴2%硫酸酮溶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于试管中,加1mL清蛋白溶液和1mL10%氢氧化铜溶液,再加1滴~2滴2%硫酸铜溶液共热,由于蛋白质与硫酸铜生成络合物而呈紫色。取1%赖氨酸溶液作对照,观察颜色变化。
(四) 核蛋白组成的鉴定
1.核蛋白的水解
取20mL酵母核蛋白混悬液于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弃去清液,将沉淀转入小烧杯中,加15mL 5%硫酸,盖上表面皿在水浴上煮沸约1h(煮沸过程中保持原有体积),水解毕,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作以下检查。
2.核糖的鉴定
于试管中,加1mL 20%间苯二酚盐酸溶液,以小火加热至沸,迅速加入5滴水解液,呈现红色,(如红色不显可再稍加热)。
3.磷酸的鉴定
取10滴水解液,置于试管中,加5滴7%钼酸铵溶液和2滴浓硝酸溶液,小心于火上加热,即有黄色沉淀生成。
4.嘌呤与嘧啶的鉴定
取约4mL水解液,置于小烧杯中,加入氨水至微碱性,过滤,在滤液中加1mL 5%硝酸银铵溶液,静置片刻,即有絮状的嘌呤或嘧啶银盐沉淀生成。
注意事项
米伦试剂是硝酸、亚硝酸、硝酸汞及亚硝酸汞之混合物,能与苯酚及某些酚类起颜色反应。
❾ 蛋白质蒸馏装置的水蒸气发生器中为什么要用硫酸调成酸性
避免挥发性的碱性物质进入蒸馏产物,影响氨的测定。
❿ 豆粕中用粗蛋白计算赖氨酸的公式是什么或者已知豆粕粗蛋白,如何计算出其中的赖氨酸含量
怎样测定花生粕和豆粕用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
用上海沛欧定氮仪怎样测定花生粕和豆粕用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
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含氮量,若蛋白质的含氮量已知时,则可用此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当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两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天生硫酸铵。此过程通常称为“消化”。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进硫酸钾或硫酸钠以进步反应液的沸点,并加进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消化完成后,在凯氏定氮仪中加进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氨,借助水蒸汽蒸馏法,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氨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剂颜色改变,然后用标准无机盐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根据所用标准盐酸的量可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总氮量。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即1克蛋白质中的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1 实验材料 1.1 器材 上海沛欧SKD-100定氮仪 、消化炉SKD-08S2 1.2 试剂2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器材
上海沛欧凯氏定氮仪 1套(SKD-08S2消化炉可以任意选择消化孔数,而不影响热量散失);
300ml凯氏烧瓶 4个;
移液管;锥形瓶;
试管;
小玻璃珠
试剂
98%浓硫酸分析纯;
35%氢氧化钠溶液;
2%硼酸溶液;
标准盐酸溶液(0.01mol/L)。
粉末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 :K2SO4与CuSO4·5H2O以3:1配比研磨混合。
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由50ml 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ml 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配成,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样品溶液:配制3m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样品。
实验步骤
安装凯氏定氮仪。
消化:取4个300ml凯氏烧瓶并标号,各加1颗玻璃珠,在1号及2号瓶中各加样品1ml,催化剂(K2SO4- CuSO4·5H2O)200 mg,浓硫酸5 ml。留意加样品时应直接送进瓶底,而不要沾在瓶口和瓶颈上。在3号及4号瓶中各加1 ml蒸馏水和与1、2号瓶相同量的催化剂和浓硫酸,作为对照。在透风橱内进行消化。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待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淡绿色为止。撤掉火力,冷却至室温。 (上海沛欧SKD-08S2消化炉可编程设定消化炉消化样品的升温曲线)
蒸馏:
蒸馏器的洗涤:用水洗涤干净微量凯氏定氮仪,在蒸汽发生器中加进用几滴硫酸酸化的蒸馏水和几滴甲基红指示剂,用这样的水蒸气洗涤凯氏定氮仪。约15分钟后,在冷凝器下端倾斜放好装有硼酸-指示剂的锥形瓶,继续蒸汽洗涤2分钟,观察锥形瓶内的溶液是否变色,如不变色则证实蒸馏装置内部已洗涤干净。移走锥形瓶,停止加热,打开夹子。 (沛欧skd-100可以设定清洗程序)
蒸馏:设定取30%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向玻璃杯中加进蒸馏水约5ml稀释液,设定蒸馏时间5分钟,开始蒸馏。氨气进进锥形瓶,瓶中的酸溶液由紫色变成绿色。再继续下一个蒸馏操纵。待样品和对照均蒸馏完毕后,同时进行滴定。
滴定:用0.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各锥形瓶中收集的氨量,硼酸指示剂溶液由绿色变淡紫色为滴定终点。
结果计算:
其中:
A为滴定样品用往的盐酸溶液均匀ml数;
B为滴定对照液用往的盐酸溶液均匀ml数;
C为所取样品溶液的ml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