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氨水的极性大还是水的极性大 主要想不通为什么柱色谱实验洗脱甲基橙的时候用氨水替代了蒸馏水。
O比N电负性更强,形成的氢化物极性更大。
柱色谱实验洗脱甲基橙的时候用氨水替代蒸馏水,甲基橙的极性大,易溶于氨水。
Ⅱ 氨水被蒸馏水稀释一百倍后,为什么电离平衡将向
由弱酸碱的稀释定律可知,弱酸碱被稀释后电离度反而增大,所以电离平版衡向正方向移动。另权外由勒夏特列原理,加水稀释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氨水为了抵抗稀释的影响,会增大电离度,电离出来更多的氢氧根离子,即电离平衡会正向移动。
Ⅲ 用量筒量取浓氨水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转移至容量瓶中,溶质增多,浓度偏大, 本来就要洗吧 化学
不用洗,量筒量取的体积本身就是你所转移到容量瓶的体积,本身筒壁的就不需要的,洗了反而会使溶质增多,回去熟悉量筒的使用吧,它不同于试管等仪器
Ⅳ 怎样区别浓氨水和蒸馏水
其为就不一样啊,浓氨水有氨味,蒸馏水没气味。或者就加酚酞试剂,变色时氨水。
Ⅳ 用烧杯盖住两瓶浓氨水 与滴加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有何现象产生
一杯浓氨水(来A)和一自杯酚酞溶液(B)扣在大烧杯中,酚酞溶液将慢慢变红,说明氨分子从A烧杯运动到B烧杯中。
不必再用烧杯盖住一杯蒸馏水与一杯滴加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做实验。增加的这一步是想证明水不会使酚酞变红,因为氨水中同时存在氨分子和水分子,用这一步进一步说明是氨分子而不是水分子使酚酞变红,但其实在实验开始时将酚酞溶液滴入蒸馏水时液体不变色就已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故不必重复验证。
Ⅵ 0.1mol/L氨水用蒸馏水稀释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增大
加水促进电离,原来氨水碱性加水碱性减弱H+浓度增大
Ⅶ 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滴入浓氨水,由此实验课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回水.答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
(2)实验Ⅱ(如上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
酚酞试液变红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氨气分子从烧杯B运动到烧杯A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实验I、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
Ⅷ 等体积的浓氨水与蒸馏水混合后的溶液
氨水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不相等,氨水密度小于水。加入等体积的水,总质量大于氨水的二倍,所以,质量分数小于原来的1/2
Ⅸ 室温下,0.1mol/L氨水10mL,加蒸馏水稀释到1L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①电离度增大 ②C(OH-)增...
①因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则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①正确;
②0.1mol/L氨水内加水时碱性减弱,C(OH-)减小容,故②错误;
③0.1mol/L氨水加水时碱性减弱,C(OH-)减小,C(H+]增大,故③正确;
④KW只受温度影响,加水稀释时不变,故④错误;
⑤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减小,则导电性减弱,故⑤错误;
⑥加水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OH-)增大,n(NH3?H2O)减小,在同一溶液中体积相同,离子的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
[OH?] |
[NH3?H2O] |
Ⅹ 低浓度氨水蒸馏
我知道楼主想问什么
是这样的
氨气极易溶于水 溶解体积比呢 为700:1
即700体积的回氨气可以完全溶答于1体积的水中的,但这是有条件的 条件一旦变化
溶解度就有变化了
就是说只要简单的减压或者轻微加热就能使得氨气逸出了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