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谓分子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
分子蒸馏技术在芦荟维生素提取中的应用
维生素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现已成为国际医药与保健品市场的主要大宗产品之一。维生素E用量最大,其次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维生素类产品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人们对其质量和档次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作为许多种维生素生产中的重要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也会在维生素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不同于一般的蒸馏技术。它是运用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因而能够实现在远离沸点下操作。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的分子受热后运动会加剧,当接受到足够能量时,就会从液面逸出而成为气相分子,随着液面上方气相分子的增加,有一部分气体就会返回液体,在外界条件保持恒定情况下,就会达到分子运动的动态平衡。从宏观上看达到了平衡。
液体混合物为达到分离的目的,首先进行加热,能量足够的分子逸出液面,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置一冷凝面,使得轻分子不断被冷凝,从而破坏了轻分子的动平衡而使混合液中的轻分子不断逸出,而重分子因达不到冷凝面很快趋于动态平衡,不再从混合液中逸出,这样,液体混合物便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其分离过程由下图所示:
2、 分子蒸馏技术的特点:
由分子蒸馏的原理可以看出,分子蒸馏有许多常规蒸馏所不具备的特点。
2.1分子蒸馏的操作真空度高。
由于分子蒸馏的冷热面间的间距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轻分子几乎没有压力降就达到冷凝面,使蒸发面的实际操作真空度比传统真空蒸馏的操作真空度高出几个数量级。分子蒸馏的操作残压一般约为0.1~1Pa数量级。
2.2分子蒸馏的操作温度低。
分子蒸馏依靠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并不需要到达物料的沸点,加之分子蒸馏的操作真空度更高,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操作温度。
2.3分子蒸馏分离过程中物料受热时间短。
分子蒸馏在蒸发过程中,物料被强制形成很薄的液膜,并被定向推动,使得液体在分离器中停留时间很短。特别是轻分子,一经逸出就马上冷凝,受热时间更短,一般为几秒或十几秒。这样,使物料的热损伤很小,特别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过程提供了传统蒸馏无法比拟的操作条件。
3.4分子蒸馏的分离程度更高。
由分子蒸馏的相对挥发度可以看出:
式中:M1———— 轻分子分子量;
M2———— 重分子分子量;
而常规蒸馏相对挥发度α=P1/P2 , 由于M2 >M1 , 所以ατ>α。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分子蒸馏技术,能分离常规蒸馏不易分离的物质,特别适宜于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因此,它作为一项有效提纯分离手段在维生素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分子蒸馏技术在维生素工业中的应用
目前,在维生素工业中,有许多品种,不论是合成品还是天然品其生产过程都需要采用分子蒸馏技术。
例1、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维生素E生产中的应用。
天然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芦荟的绿色部分及禾本科种子胚芽里,尤其是在芦荟油中的含量丰富,一般在0.05—0.5%。用来提取天然维生素E产品的经济价值不高,但在芦荟油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中,天然维生素E在脱臭馏出物中得到浓缩,一般含有质量分数的1%--15%,因此,油脂脱臭馏分是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理想资源。从精炼副产品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既是天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又是获取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方法,为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维生素E制品及下游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很多,如:化学溶剂萃取法、尿素沉淀法、减压蒸馏法、多级精馏法、分子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但无论何种方法,要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天然维生素E产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取与分离工艺是否先进,是否能够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最大程度地保护好产品的天然品质。
2、产品必须保证没有化学污染。
3、生产工艺必须具备工业经济价值。
要满足上述要求,单纯的溶剂萃取法不行,因为溶剂会残留在产品中,传统的减压与精馏法也不行,因为极高的操作温度会使VE 产品受损及产生新的杂质。直接用超临界萃取法从工业角度看也不经济。因此,既能符合产品的安全要求,又具备工业价值,优选的方法就是分子蒸馏法。下面的“酯化法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VE生产方法为例,介绍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脱臭馏出物中一般含有3—10%的VE、6—10%的植物甾醇、40%左右的游离脂肪酸、20%左右的中性油,其它还有烃类、臭味物质及色素。对于这种原料,生产工艺可简单表示为:
甲酯(VE含量<0.2%)
脱臭馏出物 甲醇酯化 冷析 分子蒸馏 色素
VE(>70%)
植物甾醇粗品 精制 甾醇精品(>98%)
(50%左右)
VE精品(>90%)
甲醇酯化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脂肪酸及中性油转变为脂肪酸甲酯,酯化后的混合液经物理方法处理分离出甾醇及过量的甲醇,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工序。
由于脂肪酸甲酯与天然维生素E的分子运动自由程的差别,分子蒸馏能有效地脱出混合液中的脂肪酸甲酯,并能实现天然VE产品与中性油及色素等更大分子的分离,从而得到了保持了纯天然特点的VE产品。这样的产品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例2、分子蒸馏技术在合成维生素E生产中的应用
合成维生素E生产工艺复杂,它以丙酮为起始原料,经炔化、氢化、缩合等反应制得芳樟醇,芳樟醇再经缩合、炔化、氧化等反应制得异植物醇,异植物醇经缩合、酯化制得维生素E。在该生产工艺中,异植物醇及维生素E的纯化均适合采用分子蒸馏技术来实现。特别是最终产品维生素E,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分子蒸馏法来精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已应用的分子蒸馏设备单条生产线能力已达2万吨/年。
例3、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维生素A提取中的应用。
天然维生素A是分子蒸馏技术最早工业化应用的品种之一。早在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完成了从鱼肝油中蒸馏维生素A的工业化生产。只是那时的分子蒸馏蒸发器是降膜式的,体积庞大,分离效率很差。即使如此,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维生素A的提纯中的作用一直被作为分子蒸馏技术应用的经典范例。一方面,天然维生素A作为一种高沸点、热敏性物质,其工业化生产需要新型的分离技术,另一方面,分子蒸馏技术的发展需要以典型产品为突破口。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技术与产品的共同进步。
即使是合成维生素A大量生产的今天,从鱼肝油中提取天然维生素A也仍然是人类营养的一个重要来源,应用分子蒸馏技术从鳕鱼、鲑鱼、金枪鱼等的肝油中提取的天然维生素A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至今仍然被作为最安全的保健食品,广泛应用于婴幼儿的营养食品中。
例4、分子蒸馏技术在维生素D提取中的应用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其中的维生素D3(又名活化7—去氢胆甾醇,C27H44O)常用作食品营养强化剂。在用维生素D3树脂与二烯亲和物反应制备维生素D3的工艺中,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可使维生素D3的含量升高5~15%。
例5、分子蒸馏技术在维生素K1提取上的应用
维生素K1是2—甲基—3—植基—1,4萘醌,它参加肝脏的凝血酶和其它凝血因子的合成,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营养素。维生素K1可由天然植物中提取,但主要还是由化学合成法生产。不管是从天然物中提取还是由化学合成法生产,其提纯工艺都可以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原因在于,维生素K1沸点高、热敏性强,采用传统蒸馏不仅得率低,而且质量差,而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则可显著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得率。J.CVENGROS等人利用分子蒸馏处理维生素K1粗品可使产品达到医药级要求,而且产品收率高达85%。
此外,分子蒸馏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维生素合成中的许多中间原料的提纯中。例如β—紫罗兰酮是合成维生素A、E的一个重要中间体原料。它可由天然山苍子油中提取柠檬醛然后合成。不仅柠檬醛的提取可采用多级分子蒸馏完成,β—紫罗兰酮的纯化也离不开分子蒸馏技术。
总之,分子蒸馏技术在维生素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只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注意将分子蒸馏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优化组合,分子蒸馏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厂有先进蒸馏设备,引进法国先进技术经我厂进一步改造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或国家专利。
㈡ 为什么玫瑰精油的提取不能用压榨法
其实可以,只是现在很少用了,
压榨法比较古老,而且提取的很不纯内(玫瑰精油5KG 1滴)
其实水容蒸汽蒸馏也不是很长用,但是比压榨法好多了,起码实验室经常用,
现在常用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等,
不过跟书没有关系,
总之,按书本,就蒸馏和萃取,保证没错。
㈢ 什么叫超临界萃取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物体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版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权的优点,密度大,粘稠度低,表面张力小,有极高的溶解能力,能深入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急剧增大。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流体成为一种好的萃取剂。而超临界流体萃取,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这一强溶解能力特性,从动、植物中提取各种有效成份,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的过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物理分离和纯化方法,它是以CO2为萃取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加压后使其溶解度增大。将物质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减压又将其释放出来。该过程中CO2循环使用。在压力为8--40MPa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化物。该技术除可替代传统溶剂分离法外,还可以解决生物大分子、热敏性和化学不稳定性物质的分离,因而在食品、医药、香料、化工等领域受到广泛重视。
㈣ 超临界精油精油指的是什么和市面上精油有什么区别。
超临界精油是指
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萃取方法得到的精油。和回市面上使用压答榨法(如果皮类)、蒸馏法(如薰衣草)等普通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炼出的精油品种更好,价格更加昂贵,容易提取出一些珍贵的芳香大分子。如双酮,双醇什么的。但缺点就是使用多了皮肤易干,还有太贵了。。比如阿拉伯茉莉,保加利亚玫瑰什么的才用这种方法。。。还有就是不容易买到真的。。
㈤ 蒸馏出来的精油跟临界点出来的精油有什么区别在纯度和工艺上。所谓的临界点在工艺上是怎么出精油来的
芳香精油简要介绍什么是精油精油是由植物上取得的俱有香气的物质是由植物中的花、叶、种子、果皮、枝干、树皮、木质、根、地下茎、树胶或油性树脂中萃取出来的液体俱有该植物的特殊芳香气味及复杂特殊的化学成份就如同中草药一般每一种植物或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都会有不同的气味与作用同样的植物、同样的部份也会因为萃取的方式不同所得到的气味与作用也有可能不相同因为被萃取出物质浓高度因此俱有特殊的物理或化学作用所以芳香精油才会有着特别的功能例如抑制细菌、治疗伤口、情绪放松、振奋精神等精油的不同称谓芳香精油、香熏精油、植物精油、纯精油、香精油、香熏油…等精油商品的种类常见市面上精油商品分类有单方精油、复方精油、汽化精油、含精油之保养品、可食用精油、中医医药用药品等单方精油(单油)是指未经过两种以上不同之单方精油混合过之制品(EX熏衣草精油)2.复方精油(复合油or混合精油)是指经过两种以上不同之单方精油混合过之制品(EX熏衣草精油+玫瑰精油)或添加其它油脂作为特殊用途之用(EX熏衣草精油+荷荷芭油【按摩用】)3.汽化精油用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简称IPA)与精油混合再透过加热装置将溶解在IPA里的精油芳香分子团散发出用快速扩散的方式来改善放置地点的气味这种商品依照专业看法及判断只能称之为芳香剂或环境气味改善用品或除臭剂根本就对人体完全不俱任何功用更别说疗效千万不可当成一般精油使用(直接涂抹或直接闻或在密闭空间使用)以免因IPA造成中毒又因为IPA属易燃、易爆炸、高挥发性有机溶剂应避免在高温、有火源的地方使用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精油的取得方式1.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水来熬煮或蒸煮或在高压锅炉煮的方式来萃取在经过沉淀、过滤等等多道复杂的手续来取得精油的萃取方法2.有机溶剂抽出法这种萃取方法常被用在不能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因为有些成份无法承受高温因为高温会破坏萃取物活性作用或避免高温而变质或不易透过水蒸气蒸馏法取得之成份再经过滤及去除有机溶剂或其它净化程序取得成品3.压榨法这种萃取方法用在水蒸气蒸馏法或化学溶剂萃取法都不适用时其原因可能是高温问题、无合适的有机溶剂、有合适的有机溶剂但无法去除、取得产量太低等等许多困难因此才会使用这种方法例如芝麻=>用煮的也煮不出什么用溶剂反而成本太高还会有异味取出后更失去原有之特色及作用因此压榨法反而是最有效、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最后还要经过许多后续手续才能取得成品4.冷浸法或温浸法顾名思义是利用浸泡的方式将被萃取物里的物质溶出在可接受的温度范围里用加温的方式来增加溶出速度与产量5.SCF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Fluids)超临界流体是指操作温度及压力超过临界点的状态下流体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相似于气体的低黏度及液体的高密度特性另有高扩散系数、低表面张力、溶解能力可随温度及压力改变等特性萃取方式应用超临界流体可轻易萃取出所需的成份而且无溶剂残留和产品受热破坏等缺点可说是「绿色环保」的萃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介于气相与液相间流体的黏度接近于气体而密度接近于液体1.密度高则可输送较气体的超临界流体2.黏度低输送时所须的功率则较液体为低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高于液体10~100倍即质量传递阻力远较液体为小因此在质量传递上较液体为快超临界流体有如气体几无表面张力容易渗入到多孔性组织中在化学性质超临界萃取与气、液态时不相同例如二氧化碳在气体状态下不具萃取能力但当进入超临界状态后二氧化碳变成亲有机性因而具能够溶解有机物质此溶解力并会随着压力及温度而有所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的什么是绿色环保科技?传统溶剂萃取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而且萃取时间长严重影响环境生态及耗费成本产品中残留的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害处超临界萃取技术不需使用有机溶剂而可快速萃取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取代传统溶剂萃取法达到成分离及纯化的目的能提供绝对健康无害的产品此举一最常见例子以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及自花中萃取香料因为在较低压下CO2自然气化分离更不会有溶剂污染或毒害发生在上述内容里介绍了几种萃取方式每种都其特色及考虑也会因为植物本身的自我条件不同来选择最适当的萃取方式制造者会粹取提炼最好的商品来供应消费者精油的等级一般来说精油就如同一般药品或化学制品一样有等级之分一般来说可粗略分为工业级(T.G.)、化学级(C.P.)、一级(E.P.)、特级(G.R.)至于评鉴等级的标准则大概是依据下列八项考虑(此标准为一般药品或化学制品的分级参考)1.原料供应源须能提供可靠的分析检验数据不同批次原料之质量也务求一致性2.维生物存在的有无、种类及恒常状态之提供3.原料的色泽及味道的一致性4.皮肤敏感性的测试数据的提供5.原料自身安定性的描述6.与其它原料间交互作用的描述7.制造的配合要件8.价格的提供至于精油则还会有的条件来分级例如产地、气候、重金属、农药等等一般来说选择购买精油时除注意包装上的标示之外还可以直接上网查询相关政府机关看是否为进口商品原装进口包装方式进口等级等等精油的功能目前精油已由单纯的改善空气气味演变成多种用途在国外不只是美容业者在使用就连医疗院所也都相继投入运用及研究把精油用来治疗伤口、疾病改善医院院内生活质量、情绪控制…等并运用在精神病房、安宁病房、普通病房…等在国外相关于精油的研究报告、论文、期刊…等已经非常多了可惜的是在台湾相关的研究却是不多对用运性及更深入层面者的研究论文几乎没有不是精油没研究价值只是要作精油更深入的研究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人可以完成的精油的研究可能必须有内外科医师、精神科医师、或其它专业医师、护理人员、心理学家、社会科学研究者、人类行为研究者、化学家、物理学家、微生物学家、艺术家、美容美发研究者…等包含了心理、生理、艺术、科学、医学…等范围实在是不容易完成芳香精油的作用芳香疗法的灵魂——植物精油的作用芳香疗法的灵魂——植物精油的作用生活在繁华的E时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坐享各种铺天盖地的知识信息,我们可以悠哉游哉,往返于豪华气派的时尚商场;我们还可以夜夜笙歌,流连于莺歌燕舞的香车酒坊。都市就是这样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实现了我们的欲望,但是,铜墙铁壁般的楼宇钢筋水泥的丛林,整天堆积如山的公务,不堪重负的精神压力……,窒息和沉闷的感觉时刻袭来,心灵也逐渐变得麻木,于是总希望寻到一方世外桃源般的清幽雅静之所,远离尘世喧器,抛开俗务,洗涤心灵,散发大自然清新气息的芳香疗法就是顺应现代时尚潮流应运而生.作为芳香疗法的灵魂——天然植物精油,六千多年来,一直以他们的独特疗效、清洁和防腐效果,以及令人愉悦的香味而为大众所认可,今日,这些特质在我们回顾过去的古文明,同时追寻今日生活消失的均衡时,又重新发掘出来。在现今社会中,人们所面对的压力、污染、垃圾食物以及狂热却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负面的影响。芳草疗法的艺术,就是在具有香味的植物花朵和树脂中,提炼出所蕴含的精纯本质,并籍由其中的最重要的嗅觉和触觉,来恢复身体与精神的平衡。芳香精油素有“植物激素”之称,其实许多精油的性质类似人体激素,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芳香精油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作用于人体:1芳香精油的分子通过鼻息刺激嗅觉神经,嗅觉神经将刺激传至大脑中枢,大脑产生兴奋,一方面支配神经活动,起到调节神经活动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方式控制腺体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的整个内环境。2口服精油,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调节血行和淋巴循环,进一步调节内分泌,改善内部环境。3通过亲和作用直接进入皮下精油分子,一方面刺激神经,最终调节神经活动及内环境,另一方面直接改变内环境等状态,使体液活动加快,从而改善内环境,进一步达到调节整个身心的作用。4通过亲和作用迅速改变局部组织,细胞的生存环境,使其新陈代谢加快,全面解决因局部代谢障碍引起的一些问题。5精油分子含有抗菌防腐成分,有效杀减二手烟、细菌、微菌、悬浮粒子、尘螨等污染物,帮助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6精油分子进入人体,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帮助抵抗积各种细菌、病毒的攻击。
㈥ 水蒸汽蒸馏法与超临界萃取法哪个方法提炼杂樟油好还是说有科技含量更高的,省成本的好方法,谢谢
超临界提取的挥发油要比水蒸馏法提取的得率更高,省时省力,但是因CO2是非极性分版子权,萃取的挥发油成分中多为小分子的非极性,当然也有极性的,如果你把得率看成是指标,建议你用超临界,如果你要得到更多的里面某种成分的话,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要通过GC-MS或者分光光度计检测哪一种方法你想得到的成分更多
㈦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浸提,蒸馏,榨取法提油的比较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浸提最好。
榨取法提油比较好,且成本较低,一般用这种。
蒸馏法提油丧失了油的营养,一般不用。
㈧ 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水蒸气蒸馏法首先挥发油得率比较低,萃取的挥发油从GC-MS成分看,属于沸点较低的版小分子
溶剂提取法权要根据所选用的溶剂的极性来选择你所要萃取植物的哪种成分,检测多采用此方法,但是会有溶剂残留,回收麻烦缺点
压榨法萃取的不光是挥发油了,如果压力大连脂溶性的油,甾体,萜类,黄酮,多酚都提取出来了,GC-MS跑出来的成分相对复杂的多,但是方法较天然,环保,安全
超临界流体萃取一般选用CO2作为萃取溶剂,也可添加夹带剂,此方法设备比较贵,除此之外,萃取的得率,成分的完整性均较好,比较能代表原植物成分,萃取的挥发油无残留,安全,环保,加大压力同时可以萃取出脂溶性的油脂出来
㈨ 什么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什么是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是利用处于临界低压和临界温度以上的流体具有特异增加的溶解能力而发展出来的化工分离新技术,人们发现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流体对有机化合物溶解增加的现象是非常惊人的。一般能增加几个数量级,在适当条件下甚至可达到按蒸气压计算所得浓度的1010倍(油酸在超临界乙烯中的溶解度)但是应用这一特殊溶解能力的新型分离技术一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却是近20年的事情。从80年代以来,国际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范围涉及食品、香料、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我国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基础数据,工艺流程和实验设备等方面逐步发展,历经20多年的努力,我国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和应用已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国已建成10余套工业规模萃取装置,中小型设备,达百余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我国已逐步走向工业化,有多种产品进入市场,其发展方兴未艾。
1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简介
将萃取原料装入萃取釜。采用二氧化碳为超临界溶剂。二氧化碳气体经热交换器冷凝成液体,用加压泵把压力提升到工艺过程所需的压力(应高于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同时调节温度,使其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二氧化碳流体作为溶剂从萃取釜底部进入,与被萃取物料充分接触,选择性溶解出所需的化学成分。含溶解萃取物的高压二氧化碳流体经节流阀降压到低于二氧化碳临界压力以下进入分离釜(又称解析釜),由于二氧化碳溶解度急剧下降而析出溶质,自动分离成溶质和二氧化碳气体二部分,前者为过程产品,定期从分离釜底部放出,后者为循环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冷凝成二氧化碳液体再循环使用。整个分离过程是利用二氧化碳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对有机物有特异增加的溶解度,而低于临界状态下对有机物基本不溶解的特性,将二氧化碳流体不断在萃取釜和分离釜间循环,从而有效地将需要分离提取的组分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
2.1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由于超临界状态流体溶解度特异增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因而理论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作为一种通用高效的分离技术而应用。
2.2 萃取效率高,过程易于调节
超临界流体兼具有气体和液体特性,因而超临界流体既有液体的溶解能力,又有气体良好的流动和传递性能。并且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少量变化有可能显著改变流体溶解能力,控制分离过程。
2.3 分离工艺流体简单
超临界萃取只由萃取器和分离器二部分组成,不需要溶剂回收设备,与传统分离工艺流程相比不但流程简化,而且节省耗能。
2.4 分离过程有可能在接近室温下完成(二氧化碳),特别适用于过敏性天然产物
2.5 必须在高压下操作,设备及工艺技术要求高,投资比较大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展望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业污染的普遍关心,以及世界各地对食品管理卫生法规有日趋严格的趋势,天然产物,“绿色食品”将取得不断发展。然而,传统的天然产物分离,精制加工工艺中的压榨;加热;水汽蒸馏和溶剂萃取等工艺手段往往会造成天然产物中某些热敏性或化学不稳定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改变了天然食品的独特“风味”和营养。而且加工过程溶剂残留物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天然产物加工新工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有可能满足人们这一要求。所以在过去20年中,国际上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领域上投人大量研究工作。并在食品和香料加工领域取得一批有价值的应用成果,引起广泛关注。但超临界流体萃取并没有像有些人所期望那样取代传统的分离方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展趋势渐缓,没有新的,有影响力的工业化成果出现,综观其原因,超临界流体萃取存在着以下弊端:
⑴分离过程在高压下进行,设备一次性投资大。
⑵萃取釜无法连续操作,造成装置的时空产生率比较低。
⑶过程消耗指标不容忽视。
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性能,只有那些能充分发挥该技术固有优点的过程才具有工业实用性的观点,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国超临界萃取技术历经引进和仿制设备,工艺技术等阶段,已逐步走向工业化。只有结合我国丰富天然产物资源开发出自己的分离新工艺,新技术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另外,目前我国超临界产品如何走向市场,也是本技术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殷切希望在全国同行努力下,使我国超临界流体萃取产业能够形成特色,走出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