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需要陽性對照嗎
4.10微生物限度(薄膜過濾法)
4.10.1取相當於每張濾膜含1g或1ml供試品的供試液,加至適量的稀釋劑中,混勻,過濾。若供試品每1g或1ml所含的菌數較多時,可取適量稀釋劑的供試液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或其他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計數方法的驗證」。沖洗後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一張濾膜。
4.10.2陰性對照試驗 取試驗用的稀釋液1ml,照上述薄膜過濾法操作,作為陰性對照。陰性對照不得有菌生長。
4.10.3培養和計數 除另有規定外,細菌培養48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48小時的菌落數報告;黴菌、酵母菌培養72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72小時的菌落數報告;必要時,可適當延長培養時間至5~7天進行菌落計數並報告。菌落蔓延生長成片的平板不宜計數。點計菌落數後,計算各稀釋級供試液的平均菌落數,按菌數報告規則報告菌數。若同稀釋級兩個平板的菌落平均數不少於15,則兩個平板的菌落數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4.10.4菌數報告原則 以相當於1g或1ml供試品的菌落數報告菌數;若濾膜上無菌落生長,以<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1乘以稀釋倍數的值報告菌數。
㈡ 純化水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不超過100cfu/ml是什麼意思
純化水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不超過100cfu/ml,水不超過10cfu/100ml,是《中國典》2010版明確回規定的。你說的沒答有必要是什麼意思?典上說的很明確,是總數,在檢測過程中還是要分開檢測的,最後求和,得細菌黴菌酵母菌的總數。
㈢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一般為多少
水質常抄規項目:菌落襲總數、大腸菌群、大腸桿菌、黴菌、酵母菌等;
致病菌:沙門氏菌、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創傷弧菌、彎曲桿菌屬、阪崎腸桿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肉毒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蠟樣芽孢桿菌、大腸埃希氏O157:H7/NM、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溶藻弧菌等;
其他:軍團菌、乳酸菌、罐頭食品的商業無菌、腸桿菌科、嗜滲酵母、糞鏈球菌、糞大腸菌群、腸桿菌屬、厭氧菌落總數、厭氧亞硫酸鹽還原菌、需氧嗜溫菌芽孢、厭氧嗜溫菌芽孢、嗜熱嗜酸菌、嗜熱菌落總數、白色念珠菌等;
實時PCR快速檢測:沙門氏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大腸桿菌O157:H7/NM
抗菌性測試:塑料製品,陶瓷,其他抗菌材質
葯典常規測試:USP 62,ChP
科標檢測可以做檢測,專業的檢測機構
㈣ 國家標准飲用水,值是多少
不小於6.5且不大於9.5。
(4)gb醫用純化水微生物標准擴展閱讀:飲用水水質標准
一、飲用水水質常規指標「微生物」。
1.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2.耐熱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3.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4.菌落總數(CFU/mL) 100。
二、飲用水水質常規指標「毒理指標」。
砷(mg/L) 0.01。
鎘(mg/L) 0.005。
鉻(六價,mg/L) 0.05。
鉛(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鹽(以N計,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鹽(使用臭氧時,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時,mg/L) 0.9。
亞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氯酸鹽(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三、飲用水水質常規指標「化學指標」。
色度(鉑鈷色度單位) 15。
渾濁度(NTU-散射濁度單位) 1。
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
臭和味無異臭、異味。
肉眼可見物 無。
pH (pH單位)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鋁(mg/L) 0.2。
鐵(mg/L) 0.3。
錳(mg/L) 0.1。
銅(mg/L) 1.0。
鋅(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鹽(mg/L) 25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總硬度(以CaCO3計,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
揮發酚類(以苯酚計,mg/L) 0.002。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0.3。
㈤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質量標准細菌、黴菌和酵母菌分別小於100cfu/ml還是相加小於100cfu/ml
葯典上說的是總數,就是細菌、黴菌、酵母菌的總和小於100cfu/ml。
㈥ 純化水檢查中各指標質檢的原理
4.整個水質監測分為三個「驗證」周期,每個周期7天
4.1.1.純化水箱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2.總送水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3.總回水口(附件13性能確認水質檢測報告)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4.各使用點
取樣頻率:每個「驗證」周期輪流取樣一次,共3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2. 異常情況處理程序
4.2.1.在純化水制備系統性能確認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系統標准操作程序、維護保養程序、取樣程序、檢驗規程進行操作; 按質量標准進行判定,當個別取樣點純化水質量不符合標準的結果時,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4.2.2.在不合格點重新取樣,重新檢測不合格項目或全項;必要時,在不合格點的前後分段取樣,進行對照檢測,以確定不合格原因;
4.2.3.若附屬系統運行方面的原因,需報驗證小組,調整運行參數或對系統進行處理。
5. 純化水制備系統日常監測。
若連續3周(每7天為一個連續周期)的檢測結果均在合格範圍內,可做性能確認通過的評價。測試周的數據結果列在一個表中。各車間正常用水繼續日常監測,最後確定管路清洗消毒周期。
5.1.取樣點的布置
5.1.1.純化水箱,每周取樣1次
5.1.2.送、回水管每周取樣1次
5.1.3.使用點可輪流取樣,但需保證每個用水點每月不少於1次
5.1.4.驗證周期結束後,每隔30天對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
5.2.檢測方法: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
5.3.管路清洗消毒周期的確認
5.3.1.當純化水箱水樣、送、回水管水樣,各使用點水樣其中任一水樣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大於100個/ml時必須對管路進行清洗消毒,(兩次間隔時間為清洗消毒周期)
5.4質量管理部擬訂日常監測程序及驗證周期;執行《工藝用水質量監控程序》。
5.5.日常監控驗證持續一年;
5.6.按標准測試,測試結果附入驗證方案.
6.純化水制備系統驗證的結果評價及建議 工程部負責收集各項驗證、試驗結果記錄,根據驗證、試驗結果起草驗證報告、儀器標准操作程序、維護保養程序,報驗證委員會。 驗證委員會對驗證結果進行綜合評審,做出驗證結論,發放驗證證書,確認系統日常監測程序及驗證周期。
㈦ 求問我國GB中自來水與純水的微生物限度和內毒素標準是多少啊
自來水和純凈水的區別如下: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後生產出來的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准》,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後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首先必須把水源從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廠(不同的地區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飲水質量);然後經過混凝、沉澱、過濾、送入清水池並進行消毒後,由送水泵高壓輸入自來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預應力砼管、鋼管、PE管、球墨鑄鐵管等管材;最終分流到用戶水龍頭。整個過程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有的地方還要經過二次加壓、二次消毒才能進入用戶家庭。
純凈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₂O,簡稱凈水或純水,是純潔、干凈,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如有機污染物、無機鹽、任何添加劑和各類雜質,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而成,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主要有純凈水、礦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礦物質水等,由於礦泉水、泉水等受資源限制,而純凈水是利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城市供水系統的水經過一定的生產流程進行生產,因此有效的避免了各類病菌入侵人體,能有效安全地給人體補充水份,具有很強的溶解度,因此與人體細胞親合力很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㈧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
4.10微生物限度(薄膜過濾法)
4.10.1取相當於每張濾膜含1g或1ml供試品的供試液,加至適量的稀釋劑中,混勻,過濾。若供試品每1g或1ml所含的菌數較多時,可取適量稀釋劑的供試液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或其他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計數方法的驗證」。沖洗後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一張濾膜。
4.10.2陰性對照試驗 取試驗用的稀釋液1ml,照上述薄膜過濾法操作,作為陰性對照。陰性對照不得有菌生長。
4.10.3培養和計數 除另有規定外,細菌培養48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48小時的菌落數報告;黴菌、酵母菌培養72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72小時的菌落數報告;必要時,可適當延長培養時間至5~7天進行菌落計數並報告。菌落蔓延生長成片的平板不宜計數。點計菌落數後,計算各稀釋級供試液的平均菌落數,按菌數報告規則報告菌數。若同稀釋級兩個平板的菌落平均數不少於15,則兩個平板的菌落數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4.10.4菌數報告原則 以相當於1g或1ml供試品的菌落數報告菌數;若濾膜上無菌落生長,以<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1乘以稀釋倍數的值報告菌數。
這是我們公司的純化水微生物檢測部分內容,請參考。
㈨ 2015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方法驗證要測定三次嗎
正常驗證都需要連續測三次,但是純化水的微生物檢驗應該是不需要做方法學驗證的啊?
㈩ 請問誰有自來水、軟水、純水的水質標准:包括硬度、微生物含量、PH值等等
網上找啊,自來水水質標准GB/T 5749-2006 檢驗標準是GB/T575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