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廠水處理工藝、程序
煉鋼水系統工藝流程及設備
1、系統工藝流程簡述:
(1)轉爐凈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轉爐冷卻、氧槍、一文水套冷卻、混鐵爐除塵風機冷卻、一次、二次除塵風機冷卻等用水,設備冷卻後開式迴流至水泵房熱水池,由冷卻上塔泵加壓上塔,冷卻後流入冷水池,再由加壓泵送至設備循環使用。
(2)轉爐濁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煤氣洗滌用水,使用後的水經粗顆粒分離器去除大的雜質顆粒後,再經斜板沉澱池沉澱,處理後的水流入濁環熱水池,由泵加壓送至用水點循環使用。污泥部分加壓送至污泥濃縮池處理。
(3)連鑄濁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連鑄設備冷卻、二冷水、沖氧化鐵皮等,使用後的水流入旋流井沉澱後,一部分加壓供沖渣循環使用,另一部分水加壓送至化學除油器處理,處理後的水流入泵房連鑄濁環水池,經過濾後加壓上冷卻塔,冷卻後的水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壓供生產循環使用。污泥部分加壓送至污泥濃縮池處理。
(4)連鑄凈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連鑄結晶器冷卻用水,使用後的水利用余壓上冷卻塔,冷卻後流入冷水池,然後經加壓過濾供設備冷卻循環使用,系統消耗用水由軟水補入。
(5)汽包軟水系統:軟水制備後,經除氧器處理後,供汽包。
以上各系統為保證水質均設加葯裝置。
各系統消耗水均由廠區新水管道補入。
2、主要設備:
各系統加壓泵組、泵房起吊設備、過濾器、冷卻塔、加葯裝置、斜板沉澱池、化學除油器、電磁絮凝器、刮泥機,除氧器,軟化裝置、清渣設施等。
四、軋鋼水系統工藝流程及設備
1、系統工藝流程簡述:
(1)軋機凈環工藝流程:本系統的不主要供給軋機電機設備冷卻,使用後的水流入凈環熱水池,由泵加壓上塔冷卻後,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壓送至用水點循環使用。
(2)軋機濁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沖渣及軋機噴射冷卻等,使用後的水流入旋流井,沉澱後的水一部分加壓送至沖渣循環使用,另一部分的水加壓送至化學除油池,處理後的水自流入濁環熱水池,加壓過濾後上冷卻塔,冷卻後的水進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壓送至設備冷卻用水點循環使用。污泥部分加壓送至污泥濃縮池處理。
(3) 冷軋車間 各個機組場地沖洗排出的含油廢水,酸洗-軋機聯合機組的地坑、軋機清洗等產生的含乳化液和油廢水,連續退火機組的清洗循環處理段、地坑產生的含油廢水,熱鍍鋅機組脫脂的清洗段、地坑產生的含油廢水,彩塗塗層機組脫脂的清洗及工藝段產生的含油廢水,機修修磨輥間產生的乳化液和油廢水,油庫等沖洗廢水進入軋鋼廠的含油、乳化液廢水處理系統。
工藝流程:酸洗機組間斷或連續排出的含酸、含油及乳化液等廢水。乳化液和含油廢水計入調節槽,經靜置分離後,上部的油經帶式撇油機取出,中部濃度的乳化液送一級、二級超濾裝置的循環槽循環濃縮分離,產生濃度為50%的廢油。含酸廢水採取中和沉澱及生化處理工藝,含酸廢水進入調節均衡池,進行水量調節和PH的均衡,用泵送至輻流式中和沉澱池與石灰進行中和反應。
酸洗機組的漂洗水和其他含酸廢水排入酸水處理系統,脫脂廢水經過除油處理後,鈍化清洗水除鉻處理後都進入酸洗水處理系統。酸洗機組的高濃度廢酸進入廢酸再生站,採用RUTHNER噴霧焙燒工藝對廢酸進行再生。回收廢酸中99%以上的煙酸,並獲得可作為磁性材料的氧化鐵粉附加產品。
以上各系統為保證水質均設加葯裝置。
各系統消耗水均由廠區新水管道補入。
2、主要設備:
各系統加壓泵組、泵房起吊設備、過濾器、冷卻塔、加葯裝置、化學除油器、刮泥機,清渣設施等。
② 爐水硬度大如何處理
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爐內水加磷酸三鈉處理。
常規磷酸鹽處理
原理: 磷酸三鈉加到專鍋爐屬水中,能解離出磷酸根離子(PO43-)。在鍋爐水沸騰狀態和鹼性較強的條件下,與水中的發生下列反應:
10Ca2++6PO43-+2OH→Ca10(OH)2(PO4)6↓
(鹼式磷酸鈣)
生成的鹼式磷酸鈣沉澱呈泥渣狀,可隨鍋爐排污排掉。
處理方法。處理方法是將濃度為1~5%的磷酸鈉溶液,用加葯泵連續地加入給水中,或用高壓加葯泵加到汽包的鍋爐水中。
加到鍋爐水中的葯量應適當。葯量不足時,鍋爐水中的鈣、鎂就會形成水垢;葯量過多時,又會產生粘著性的磷酸鎂,或者引起蒸汽品質不良。
磷酸鹽過多的危害:
增加 爐水含鹽量
爐水處理有Mg(PO4)2(也就是蛇紋石)的可能,它易常常並易粘在鍋內,不易排出,
當鍋爐的爐水含 鐵量大時在生成磷酸鹽鐵垢的可能,
易發生磷酸鹽隱藏現象。
注意事項:
加葯要均勻
應及時排水渣(定排、連排操作),以免引起水汽循環和水汽品質不良。
葯品品質要純凈,經免要掛進入爐內,引起腐蝕和蒸汽品質不良
③ 轉爐汽化冷卻裝置的汽包和鍋爐的一樣嗎
不一樣,所謂鍋爐就是指汽化冷卻煙道。汽化冷卻煙道內由於汽化產生的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經上升管進入汽包,汽與水分離,所以汽包也稱分離器;汽、水分離後,熱水從下降管經循環泵,又送入汽化冷卻煙道繼續使。
④ 鍋爐水的PH值能達到多少合格鍋爐水的硬度達到多少合格鹼度達到多少合格氯化物達到多少合格呢
蒸汽鍋爐水ph標準是10~12。爐水鹼度定為10~22mmol/l。硬度應≤0.03mmol/L,氯根200-400。
在採用爐外化學處理時,如水經鈉離子交換後,水的硬度較低,在爐內,沉澱硬度成分消耗的鹼度較小。這樣,容易使爐水鹼度過高,而產生鹼腐蝕,爐水發泡和汽水升騰,影響蒸汽品質。因此,必須加以限制,所以將上限定位22mmol/l;鹼度過低,防垢效果差。
(4)轉爐汽包軟水硬度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水的受熱膨脹及汽化原理,點火前的鍋爐進水常在低於汽包正常水位時即停止,一般把汽包水位計指示數為-100mm時的水位稱為鍋爐點火水位。
鍋爐上的水要求是除過氧的,水溫不超過90~100℃,這對採用熱力式除氧器的系統來說是不易做到的,但是在現場可以採取適當措施解決這個矛盾。限制鍋爐上水溫度的關鍵是汽包壁較厚,冷爐上水溫度較高,內外壁易形成較大的溫差,造成熱應力較大,所以只要使進入汽包的給水溫度較低即可解決這個問題。
⑤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⑥ 加熱爐汽包用自來水與軟水的區別
一般供水系統供應的「自來水」,不經過軟化處理,水中鈣、鎂離子含量較高,在加熱過程中鈣鎂離子會形成水垢析出,影響加熱效率甚至會誘發事故;而使用幾乎不含鈣鎂離子的軟水時,就可以有效避免水垢的形成。
⑦ 鍋爐水發生異常時應怎樣緊急處理
處理:
①來當鍋爐源汽壓正常,給水壓力正常,汽包水位超過+75mm經判斷確屬滿水時,立即查明原因。
②若因給水自動失靈而影響水位時,立即改自動為手動,關小調整門減少給水。如水位繼續升高,開啟事故放水門放水。
③若汽包水位仍上升超過+100mm時關小或關閉給水門(停止給水時開省煤器再循環門),加強放水。
④根據汽溫下降情況,關小或關閉減溫水門,必要時開啟過熱器疏水門。
⑤如汽包水位超過水位計可見部分時,立即停爐關閉主汽門並通知電氣、汽機,加強放水至汽包正常水位。因給水壓力異常引起水位升高時,立即與汽機聯系盡快恢復正常。
⑧ 請問煉鋼汽包用的軟化水硬度單位mmol/L如何轉換成mg/L
1mmol=50mg,mmol是國際標准,mg是國標
⑨ 軟水的標准多少mmol/l
1mmol=50mg,mmol是國際標准,mg是國標
⑩ 天然氣蒸汽鍋爐基本操作規程
1 目的 為了確保鍋爐安全運行,保護操作者人身安全,滿足生產需要,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特製定本規程。
2 適用范圍 只適用於鍋爐房。
3 總則 鍋爐操作人員、水處理化驗員應持證上崗,且工作時不得離開工作現場,並做好相關記錄,無關人員不得動用設備。
4 內容
4.1 點火前檢查
4.1.1 檢查燃氣壓力是否正常;管道、閥門有無泄露(可用肥皂水進行檢漏);閥門開啟是否正確。
4.1.2 檢查軟化系統是否正常,軟水箱的水位正常,軟化水每天化驗一次,嚴禁將不合格的水打入鍋爐,軟水硬度0.03mol/L。
4.1.3 檢查供水系統是否正常。
4.1.4 檢查水泵是否上水,否則應打開放空閥進行放空,直至上水為止。
4.1.5 檢查水位計,水位應在正常位置。
4.1.6 檢查控制櫃上的各個按鈕處於正常位置。
4.1.7 保持鼓風機入口處周圍清潔,防止灰塵、紙屑等雜物進入鍋爐。
4.2 點火運行
4.2.1 開啟鍋爐電源開關,監視鍋爐正常點火運行,檢查燃燒火焰的狀態,檢查各部件運轉有無異常聲響。
4.2.2 巡視鍋爐升溫狀況,大小伙轉換控制狀態是否正常;定時查看水位計的液位。
4.2.3 運行應根據負荷變化調整汽壓,鍋爐工作壓力定為0.6MP,最大壓力不超過1.0MP,安全閥的整定壓力為1.0MP。
4.2.4 供汽 緩慢開啟分汽缸上的主閥門,讓微量的蒸汽進行暖管,同時將管路上的泄水閥開啟,泄出冷凝水,暖管時間不少於15分鍾,暖管時應注意管道的膨脹和支架情況,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暖管並消除故障,待管路上的冷凝水減少時,方可全開供汽閥門,正常供汽。開啟時宜緩慢進行,同時注意鍋爐各部件是否有異常聲響,如有立即檢查,必要時停爐檢查,鍋爐供汽後應再一次檢查汽、水管道、閥門有無漏氣漏水現象,運行是否正常。
4.3 停爐
4.3.1 正常停爐 當蒸汽壓力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停爐;當鍋爐內蒸汽壓力降到設定
值時,由電控器控制自動再次啟動。
4.3.2 人為停機和交接班停機 操作員按下鍋爐控制器的停止鍵,待燃燒機完全停止後,關閉總電源。
4.3.3 長時間停爐(如檢修、停產等造成的停爐)。先關掉鍋爐房內的天然氣閥門,再關閉公司天然氣調節櫃前後的兩個閥門,切斷電源,等溫度降到60度以下,放空鍋爐內的水。清洗水位計,做好保養防腐工作。
4.4 一般故障處理
4.4.1 滿水處理 在正常運行中,看不到水位計液面時,進行水位檢查,確定水位過高時,可打開排污閥進行放水,待水位降至正常范圍時,關閉排污閥,繼續運行。
4.4.2 缺水處理 在正常運行中,看水位計液面下降到看不見時,檢查排污閥是否關嚴,再往鍋爐內供水,水位正常後可繼續運行;如仍看不到液位,立即停止供水,採取緊急停爐,關閉蒸汽閥,進行檢修,待問題處理後再開爐運行。
4.4.3 超壓處理 立即停爐,打開分汽包下疏水器旁邊的旁通閥進行排汽降壓。
4.4.4 停電處理 非人為停電時,立即關閉天然氣閥門,檢查各閥門的開啟情況,必要時關小送汽閥門,保持鍋爐內適當壓力。
4.5 其他注意事項
4.5.1 司爐工每天做好鍋爐房內和周邊的清潔衛生。
4.5.2 及時、准確的填寫各種記錄。
4.5.3 嚴禁在鍋爐運行時,脫崗、睡崗和酒後上崗。
4.5.4 發現異常及時上報,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預防事態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