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弗萊德軟化水

弗萊德軟化水

發布時間:2022-11-18 04:52:19

1. 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作用 我說的是語文

直接引語在新聞中的作用

直接引語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聞報道中到底有何重要作用?

1、增強新聞人情味、感染力。言為心聲,在新聞中,直接引語最能傳達出說話者的心情感受,感染讀者。新聞中人物怎樣說的,說了什麼,有無隱含意思,恰當的直接引語完全能夠表達出說話者的情感心態,即使這種情感比較復雜。可是,現在,隨便翻開我國一份主流媒體報紙,便可發現越是重大的時政新聞,越是重要講話,越是重要的外事報道,越是缺乏直接引語,越沒有人情味、感染力。政治新聞難道寫不出人情味嗎?請看《人民日報》1988年4月17日報道鄧小平會見菲律賓總統科·阿基諾的消息:

「歡迎你!你的兩個女兒呢?」鄧小平一見到阿基諾夫人,就親切地問到。當姐妹倆走上前來時,鄧小平慈愛地說:「可不可以叫我一聲鄧爺爺?」看到她們含羞點頭答應,鄧小平發出爽朗的笑聲,說:「好,那我們就認親了!」步入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後,鄧小平特地同阿基諾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兒照了張合影像。姐妹倆興奮地說:「謝謝爺爺!」

中菲兩位領導人的會見,就是在這種親如家人的氣氛中開始的。

……

會見過程中,鄧小平拿起一支煙,對阿基諾夫人說:「我能抽煙嗎?」阿基諾夫人含笑回答:「我不能對您說不可以抽,因為我不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但是在菲律賓,我們內閣開會是不允許吸煙的。」

聽到這番話,鄧小平笑著向客人們透露:「這次開七屆人大會議時我違反了一個規則。我習慣地拿起一支煙來,結果就有一個代表遞條子提出批評,我只好馬上接受。」

他的話引起了滿場的笑聲。

……③

相比「某日,某某在某地會見來訪的某某,雙方展開友好交談。某某說,某某指出,某某強調,此外某某也指出。某某、某某等出席了會見」的外事宣傳模式,上面的新聞報道怎能不吸引讀者?
2、增強新聞真實性、現場感。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梅爾文·門徹(舊譯:麥爾文·曼切爾)教授認為:「報道新聞應該進行『展示』而非『陳述』的定律就是:必須把直接引語寫入新聞的重要部分。……此外,它還是一種幫助記者做到真實報道的手段,能使讀者直接感受到新聞事件是否真實。總之,如果新聞中使用了直接引語,讀者就可以這樣推斷:既然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在直接說話,那麼這件事必定真實無疑。」 ④

3、展示人物個性色彩。路透社曾有篇報道前南斯拉夫總統斯洛鮑丹·米洛舍維奇在海牙國際法庭受審的新聞,其中有一部分是這樣寫的:米洛舍維奇說,「就請您按照您接到的指示宣讀判詞吧,您不必讓我把一份用7歲孩子的智力寫成的判決從頭聽到尾。」

這位60歲的前南被黜總統還說:「請允許我自我糾正一下:那個7歲孩子是個7歲弱智孩子。」⑤

4、深化新聞主旨。有經驗的記者在報道新聞時,往往引用一兩句直接引語來回答讀者強烈欲知而未知的事情原委和展示人的心路歷程、情感,來彌補陳述事實的不足。記者能通過深入采訪,用直接引語來闡釋當事人的一些內心想法和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重要、著名人物說的重要著名的話必須用直接引語凸顯,這樣不僅增強新聞報道的權威性,還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無盡的思考空間。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登上月球後說的話(報紙用直接引語報道):「這對一個人來說是走了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邁出了一大步」已成經典。「9·11」發生後3個月,布希總統在白宮發表講話紀念遇難者,「每一個生命的消逝都熄滅了一個世界」的直接引語回盪在耳旁,發人深思。⑥美國新聞學者弗萊德·費德勒在《報紙新聞寫作》一書中說:「引語能為新聞增添深度和細節。你可以先扼要地陳述一個觀點,然後引用有關人士的話予以具體說明。」⑦一些記者在報道新聞尤其是突發性新聞的過程中,往往引用一些專家或者當事人的話來直接點明新聞的主旨,如此,直接引語在保證客觀報道的情況下又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借口說話,涵化立場。在新聞中,媒體利用直接引語可以表達出希望表達但又不便直接表達的立場和觀點。列夫·托爾斯泰在形容其名著《戰爭與和平》的力量時,他說:「我不講述,我不解釋,我只是展現,讓我的角色替我說話。」⑧海灣戰爭爆發後,美聯社作出報道,其中有兩句雷·戴維斯上校的直接引語:「這是一段正在譜寫中的歷史」和「我們已經在這里等了5個月,現在我們終於能做派我們來做的事情了」。⑨這兩句直接引語不僅說出了戰爭的意義,而且表達了美軍官兵的喜悅心情。

6、活潑版面,美化新聞。恰當使用直接引語能夠美化新聞的篇章結構,在一大堆黑壓壓的陳述文字中穿插幾句直接引語或對話能使新聞錯落有致、活潑多姿,適當緩解讀者的閱讀壓力,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直接引語能改變新聞的節奏和韻律,使板著的面孔驟然「多雲轉晴」。在內容方面,個性化的群眾語言閃爍著或智慧或幽默的光芒,能使新聞事件更具戲劇化色彩,極大豐富新聞內涵。新聞老前輩穆青曾說:「我們的新聞報道如果充滿了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樣,立即透出美味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自然也是語言的創造者,新聞中大量引用群眾的帶有生活氣息的活潑語言不僅可以徹底改變新聞的八股文風,而且有利於漢語言的創新發展。活潑、睿智、幽默、生動語言的巧妙使用增強了新聞的動感、美感,使報道讀起來齒頰留香。「把報道和引言的關系想成巧克力小甜餅或許有幫助:面餅是給予報道軀體的信息和轉述,而引言則是你的采訪對象的觀點、深入看法、幽默或傷感所形成的美味的巧克力粒兒,星星點點散布在各處。」⑩

注釋:

①李希光:《轉型中的新聞學》,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

②④劉其中:《諍語良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③⑦孫世凱:《新聞寫作系列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⑤⑥⑨劉志宣:《新聞寫作技藝》,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⑧(美)梅爾文·門徹:《新聞報道與寫作》,展江主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⑩(美)謝麗爾·吉布斯、湯姆·瓦霍沃:《新聞采寫教程》,姚清江、劉肇熙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齊魯晚報;大眾日報)

來源:青年記者2007年第2期

下文的重點就是來分析受眾對新聞語言提出的另一要求——「誠」。

新聞語言為何要「誠」

我們前面說過「誠」是一個具有明顯情感色彩的道德概念。那麼我們就從「情感」和「道德」的方向入手分析吧。

第一,情感在新聞中有著重要作用。有兩家報紙報道了同一則消息,關於建築隊施工的質量問題。一家報紙的消息說:建築隊沒有工程師,不按設計要求施工,出現嚴重質量問題,有關部門應給予查處。另一家報紙結尾處加了這樣一段話:「這樣的房屋搬進居民,總有一天要房倒屋塌,使住戶死於非命,這樣的建築隊,為了撈錢,不顧群眾死活,真到了為非作歹的地步了。」前一家報紙出版後,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而後一家的消息一見報,立即驚動有關方面,讀者也紛紛寫來尖銳的批評信件。[15] 一段話何以引起這樣大的區別呢?這正是情感因素的作用。

受眾,作為社會的主角,接受新聞的主體,因時間、對象而異,會對不同的新聞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從而使新聞價值在他們那裡形成不同程度的現實性。這樣,新聞價值的大小也就和新聞的情感因素直接聯系起來。就其本質而言,情感表明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使人們獲得某種內心的滿足,一定程度上說情感是人們生存的一種需要。新聞藉助於情感會使受眾更快地形成態度,實現新聞傳播的一系列社會功能。所以,凡是富於情感因素的新聞都能在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產生心靈的交感,把受眾的思考力調動起來,由「情動於衷」到「言導於行」,新聞通過充沛的情緒作用,達到了與受眾進行思想的交流和行為的指導。

一篇好的新聞,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新聞事實,一是真心實意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就是我們所說的「誠」的一種外化形式。

第二,從新聞傳播者的職業道德來看,需要對受眾「以誠相待」。我們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古人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提出一個著名論點,認為「德」是國家之基。可見「德」在我國的重要地位。每個新聞工作者也應當用新聞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的新聞工作已經形成優良的道德傳統,比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真實性原則;深入實際,尊重實踐;還有反映群眾的願望和呼聲等等道德准則,必然要求我們的新聞工作者「以誠相待」他們的受眾,這種「誠」主要表現的新聞傳播本身上,而新聞語言是連接傳播者和受眾的紐帶,自然非「誠」不可。

「誠」中介入的主觀因素是否違背了新聞的客觀性原則

新聞必須是「真實」「客觀」的,「誠」的要求包含著「情感因素」,情感是主觀的,提倡新聞語言要「誠」豈不是把新聞語言和文學語言混為一談,而削弱新聞的客觀性嗎?其實新聞事實的客觀性並不排斥感情傾向,兩者處理得好,是相得益彰的。

第一、純客觀的新聞報道是不存在的,任何新聞傳播都介入了主觀因素。傳播者總是有一定階級立場,有一定是非、愛憎觀念,有不同的觀察問題的角度,所以在新聞報道中,如何選擇事實?選擇哪些事實?怎樣報道這些事實?一千個記者會有一千種方法,這就是主觀性在起作用。美國學著艾爾弗雷德·A·克羅威爾說:「客觀性在事實的新聞里是神話而已,是不存在的,得不到的。」 [16] 由此看來,任何新聞都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不過主觀性要來源並服從於客觀性。

第二,情感因素的主觀性和新聞的客觀性在客觀報道的方法中必然能夠,而且也應該統一起來。我們這里講的「情感」是不知不覺滲入客觀事實之中的。情感流露得自然得體,使受眾在接受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被感染。比如記者在報道我國奧運健兒奪冠時措辭興奮,能傳遞揚眉吐氣之感,從而振奮民心;在報道貪官污吏時言語嚴厲,是為民代言,而感化民氣。事和情總是相隨而生,相易而變,受眾在接受事實信息的時候也在接受情感信息。關鍵是這情感是否能沿著事實「自然流露」。

如何讓新聞語言「誠」起來

第一,從新聞傳播效果的角度來看,新聞語言要努力追求與受眾的理解上的一致性,從而使受眾對新聞的接收轉變為正確的接受。這既是實現傳播效果的需要,也是傳播者道德內省的需要。

黃旦教授把新聞接收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接觸新聞階段、意義轉換階段和接受階段。[17]新聞傳播效果產生於傳播過程的終端,因而接收是產生效果的首要條件.但有了接收並不等於產生影響,只有那些過關斬將、被大腦接受的新聞,才稱得上是有效果的。意義轉換階段連接著接收和接受,而新聞語言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盡力做到表達上和理解上的一致性,至少是相似性,才能使傳收雙方真正的得以溝通,產生共鳴;相反,表達上的笨拙,詞義本身的多義性,就為理解的不一致提供了客觀條件。

上面所提到的目前對新聞語言的研究,如「通俗」、「簡潔」等等要求,就是符合「一致性」要求的。作為大眾傳播的新聞載體,面對千百萬的讀者、觀眾、聽眾,唯有使用深入淺出、明白易懂的語言來傳播信息,才能為廣大受眾正確理解和接受,從而使新聞傳播更好的為受眾服務。

我們說是「道德內省的需要」,又為何意呢?有些傳播者為了某種利益有意模糊歪曲事實,或者避重就輕,或者用些歧義的語言。比如 最近某家娛樂報紙有篇報道的標題是《陸毅透露將娶鮑蕾》,而報道中幾乎全部的篇幅是講,演員陸毅在廣州為其首本個人寫真舉行簽售會,直到最後一行字,陸毅回答記者問題時提了:和鮑蕾感情穩定,可能30歲之後會考慮結婚。這樣的誤導受眾的語言和「問心無愧」「明明白白」的新聞語言之間就成了道德問題了。

所以,「通俗易懂」、「簡潔明白」是新聞語言「誠」起來的第一個要求。

第二,從新聞價值的角度來看,新聞語言要包含盡可能多的信息量,以消除受眾認識上的不確定性。這既是新聞本身提高質量的需要,同樣也是傳播者職業道德的要求。

所謂新聞價值,就是新聞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社會對之需要。[18] 它是新聞事實對社會的作用和意義,體現著新聞本身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也是我們在新聞傳播過程中不斷追求的東西。這種「需要」的滿足只有通過「信息分享」過程中「知」與「不知」矛盾的解決來實現。而新聞的信息量就是消除受眾不確定性內容的數量,新聞信息量是新聞價值總體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

信息量體現在內容和表現形式兩方面.如果一篇新聞價值很高的報道,語言冗長拖沓,顯然會在節奏上影響原有的信息量。如果本就是一篇娛樂受眾的花邊新聞,用了凝固在一個情節上的細致描寫,比如有篇報道殺人案的消息,原本只要將事情來龍去脈講清楚就可以了,但報道中卻「濃墨重彩」地描述案發現場,死者如何的慘相。這樣的新聞語言就毫無新聞信息量可言了。

唐朝的劉知己說:「文約而事豐,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史通·敘事》)新聞作品,特別是消息往往只有幾百字,既短又要給人以盡可能多的信息量,在語言的運用上只能精練。語言精練了,如果枯燥乏味也不行,這就要求語言豐富而精練。毛澤東同志的《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度長江》就是這樣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

介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提出新聞語言要有「精練」和「豐富明快」,這是讓新聞語言「誠」起來的第二個要求。

第三,從新聞社會功能的角度來看,新聞語言要努力達到與受眾情感上的共融性,這不僅是實現新聞社會功能的需要,也是人性情感的需要。

新聞的社會功能就是新聞對社會的作用,新聞事業的社會功能概括起來有: 1、溝通情況、提供信息,2、進行宣傳、整合社會,3、輿論監督,4、知識教育,等等。傳播者要使受眾明之以事,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要使傳播者和受眾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這種情感的共融不僅僅是一種感受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成為一種動力,推動新聞傳播的社會功能的實現,特別是以宣傳力量喚起人們行動,以情的感化達到宣傳、教育和整合社會的目的。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親和力,受眾可能就不會太買帳了。

比如,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媒介市場競爭的加劇,不少黨報發行量呈逐年下滑趨勢。究其原因,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報在發揮指導、宣傳作用的時候,缺乏情感上的共融性,親和力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現在許多同志都認識到黨報改革的一條重要的路子就是要增強硬新聞的可讀性及親和力,實現硬新聞語言的「軟化」。

新聞語言如何實現與受眾情感上的共融呢?李白有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我們所追求這種情感上的共融也要流露得自然得體,使受眾在接受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被感染。新聞的語言不一定要有華麗的詞藻,不刻意擺著華而不實的花架子,也不用做作的情感來騙得受眾的同情,我們要的新聞語言是樸素、實在,就要是「有真意,去粉飾,勿賣弄」的。

因而,「朴實無華」又「真心實意」的語言是讓新聞語言「誠」起來的第三個要求。

新聞語言要「誠」起來,要努力追求與受眾的理解上的一致性,要追求包含盡可能多的信息量,要努力達到與受眾情感上的共融性,新聞語言要「真心實意」地對待受眾,真正體現一個「誠」字。有人可能會提出疑義了:如今是競爭的社會,新聞事業即便不完全為了賺錢,也是有雙重屬性,即上層建築屬性和信息產業屬性的,是「事業性質,企業管理」 ,[19] 如此「真心實意」地為受眾著想,如何參與競爭呢?

新聞語言的「誠」增加了競爭中的「籌碼」

《孟子·離婁上》中有組著名命題:「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得民心得天下」,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爭取公眾是贏得勝利的關鍵,贏得了公眾支持就贏得了絕對的競爭優勢。孟子是首次提出「三維競爭」這個概念的。

在人類生活中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競爭:一類,勝負取決於雙方實力的較量,衡量的標準是客觀的;比如體育比賽。另一類,勝負取決於第三方的裁定,衡量的標準是主觀的。比如競選時的公眾選票。

我們的新聞事業的競爭事實上是一種「三維競爭」,增加了對受眾的吸引力就增加了對同行的競爭力。或者乾脆說,競爭力就來源於對受眾的吸引力,因為雙方的勝負最終得由新聞傳播的對象——受眾來裁定的。當傳播者以「真心實意」的方式為受眾著想,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受眾的時候,相信有思維、有判斷的活生生的人們,不會沒有感知的。

所以,我們相信對新聞語言「誠」的要求不僅僅是一個理想化的標准,或者只是傻傻地去「賠錢」,它應當是可以成為一個現實的衡量標准和在競爭中的「籌碼」的。

1、4、8、13《新聞寫作方法論》第228頁,第231頁,第20頁,第235頁,艾豐著,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出版

2、14《新聞采訪寫作》第344頁,第347頁,張默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新聞語言分析》 第8頁 ,藍鴻文 馬向伍著,中國物資出版社,1989年出版

5《語言學教程》 26頁 王振昆 謝文慶著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年2月

6、7、17、18 《新聞傳播學》 第140頁,第205頁,第231頁,第159頁,黃旦著,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第二版)

9《辭海》 第159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

10《略論中國哲學范疇的演變》,見《中國哲學范疇集》,張岱年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12 轉引自《中日儒學史上「誠」范疇之比較》,王家驊 ,《南開學報》1992年第6期

15 轉引自《新聞寫作中的情感因素》 劉建明,《新聞學論集》第十二輯 第116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

16 轉引自《新聞寫作教程》 第390頁,鄺雲妙著

19《新聞學導論》 第92頁,李良榮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 地球板塊漂移的原因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先要明白兩個問題,1,北半球擁有全球大部分的陸地,而南半球擁有絕大部分海洋,2大部分的島嶼都在大陸的東海岸。為什麼會這樣,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地球的自轉,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可以知道這些力都是在赤道附近最強,兩極最弱,所以從某個角度說兩極在大陸漂移中沒有怎麼移動,但是這只是表面的現象,最大的影響還是地球內部的力量造成了現在的板塊漂移。那就是熱地幔,由於離心力不同, 地殼有從南半球向北半球運動的趨勢, 但是, 僅靠這種力, 地殼及大陸是不可能被拖動的. 主要原因是在離心力作用之下的地球內部的熱運動所致. 有點象水壺燒水的過程. 水受熱膨脹而上升, 在壺底留下負壓, 在壺蓋處形成向上的推力, 水開的時候, 會
把壺蓋沖開. 熱水上升到表面冷卻、收縮, 沿外壁下降, 形成循環. 地殼在北半球擠壓消失, 一方面, 堆積成大陸和高山, 另一方面, 插入地下, 受熱膨脹, 軟化, 然後上升, 在上升處形成負壓, 在北半球一周幾乎都有消失帶, 對北極形成負壓, 使北極凹進, 地幔上升(向南極方向運動) 到南極處, 對南極形成沖擊力, 使南極凸出, 上升的地幔在南極周圍的洋脊處流出, 冷卻,
形成新的地殼、洋脊以南的新生地殼, 使南極進一步凸出(因為在南極大陸周圍, 有生長帶、而無消失帶). 洋脊以北的新生地殼, 使大陸及地殼向北半球運動、漂移、形成循環。
回答的怎樣?

閱讀全文

與弗萊德軟化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污水處理需要什麼證 瀏覽:892
凈水器進水壓力多少正常 瀏覽:891
污水怎麼清洗最干凈 瀏覽:166
德國凈水濾芯多少錢 瀏覽:737
二樓怎麼防止下水道堵塞污水倒灌 瀏覽:681
陽船陰床離子交換除鹽順序 瀏覽:797
悅翔v3濾芯怎麼樣 瀏覽:725
國家對污水處理站 瀏覽:529
凈水器龍頭安裝哪裡合適 瀏覽:887
馬桶里的水垢太厚了怎麼清除 瀏覽:690
二手反滲透膜怎麼存儲 瀏覽:437
凈水器七級超濾是什麼意思 瀏覽:172
家用純凈水桶蓋怎麼擰下來 瀏覽:243
科詩達凈水器怎麼接線 瀏覽:91
提升機減速器包括的主要形式有什麼 瀏覽:312
蒸餾水有氯 瀏覽:685
純水機廢水可以用來干什麼 瀏覽:640
鈹廢水 瀏覽:523
南部縣污水處理廠招聘 瀏覽:334
做樹脂瓦機器的溫度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