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來水ph值多少為正常
自來水ph值一般在7.0-8.0之間為正常,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後生產出來的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
自來水消毒大都採用氯化法,公共給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傳播疾病,這種方法推廣至今有100多年歷史了,具有較完善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氯氣用於自來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費用較低,幾乎沒有有害物質的優點。但經過對理論資料了解、研究,發現氯氣用於自來水消毒還是有在一定的弊端。氯化消毒後的自來水能產生致癌物質,有關方面專家也提出了許多改進措施。
2. 水的PH值是多少
水的PH值是來表示水中氫源離子的負對數值,表示為:
PH
=
-Lg[H]
PH值有時也稱為氫離子指數。由水中氫離子的濃度可知道水溶性是呈鹼性、酸性還是中性。由於氫離子濃度的數值往往很小,在應用上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這一概念來作為水溶液酸、鹼
性的判斷指標,而且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值恰能表示出酸性、鹼性的變化幅度數量級大小,這樣應用起來就十分方便,並由此得到:
(1)
中性水溶液
PH
=
-Lg
[H]=
-Lg10
=7
(2)
酸性水溶液
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強。
(3)
鹼性水溶液
PH>7,PH值越大,表示鹼性越強。
如果進一步按PH值更加詳細地將水質分類,可以得到:
(1)
強酸性水溶液PH值<5.0
(2)
弱酸性水溶液PH值=5.0~6.4
(3)
中性水溶液PH值=6.5~8.0
(4)
弱鹼性水溶液PH值=8.1~10
(5)
強酸性水溶液PH值>10
3. 自來水是鹼性還是酸性
自來水的pH值約6.5左右.因為水雖然是中性(pH=7.0)的,但是自然界的水大多會溶入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另外自專來水中加有氯屬,用來消毒,氯在水中會產生少量次氯酸,使水呈弱酸性.我國國家標准規定自來水的PH值是6.5至8.5的范圍之內.
自來水是經過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通過專業設備製造出來的飲用水。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如下:
首先必須把水源從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廠(不同的地區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飲水質量);
然後經過混凝、沉澱、過濾、送入清水池並進行消毒後,由送水泵高壓輸入自來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預應力砼管、鋼管、PE管、球墨鑄鐵管等管材;
最終分流到用戶水龍頭。整個過程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有的地方還要經過二次加壓、二次消毒才能進入用戶家庭。
4. 硬水和軟水的pH值大約是什麼范圍
硬水是在6.7左右
軟水是在7.2左右
5. 家庭自來水的正常PH值范圍應該為多少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提高的71項水質指標中,微生物指標由2項提高到6項,易引起腹痛的藍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等腸道疾病的檢測。以及一般消毒方法難以殺死的微生物增加。
飲用水中消毒劑由1種增加到4種,毒性指標中無機化合物由10種增加到22種,增加了水中藻類植物中鹵代有機物如二氯乙酸和微囊藻毒素的檢測。有機化合物從5增加到53,感官特性和一般理化指標從15增加到21。另外,對原標准35項指標中的8項進行了修訂。
同時,鑒於氯化消毒對水質安全的負面影響,新的「標准」也重新考慮了安全氯化對水處理過程供水安全的影響,並增加了相關檢測項目。新標准適用於各類集中式飲用水供應,也適用於分散式飲用水供應。
(5)自來水和軟化水的ph值擴展閱讀:
衛生監督的水質監測應符合以下要求。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實際需要定期對各類供水單位的供水水質進行衛生監督、監測。
2、當發生影響水質的突發性公共事件時,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飲用水監督、監測方案。
3、衛生監督的水質監測范圍、項目、頻率由當地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
6. 現在自來水的ph值是多少
根據國家標准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ph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實際各地差異還蠻大的。
7. 雨水、河水、自來水和不同的瓶裝飲用水的PH值為多少
自來水應該是酸性的,ph大概為6-7,因為自來水用cl2來消毒,氯氣溶於水產生hcl和hclo。
飲用水應該也是酸性的,ph大概為7,人喝酸性水最好,因為人體內部血液等都顯酸性,喝酸性水憨福封凰莩好鳳瞳脯困有助於維持人體酸鹼平衡。
雨水的酸性較大,大概ph
5-6之間,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co2和少量so2,下雨時兩種氣體溶於水,產生碳酸和亞硫酸。
河水應該ph也<7
8. 自來水跟純化水的ph值分別是多少呢
自來水是7.4
開水是7.3
礦泉水(礦物質水)是6.4
綠茶是6.5
9. 自來水的PH值是多少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提高的71項水質指標中,微生物指標由2項提高到6項,易引起腹痛的藍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等腸道疾病的檢測。以及一般消毒方法難以殺死的微生物增加。
自來水是經過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通過專業設備製造出來的飲用水。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如下:
首先必須把水源從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廠(不同的地區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飲水質量);
然後經過混凝、沉澱、過濾、送入清水池並進行消毒後,由送水泵高壓輸入自來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預應力砼管、鋼管、PE管、球墨鑄鐵管等管材;
最終分流到用戶水龍頭。整個過程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有的地方還要經過二次加壓、二次消毒才能進入用戶家庭。
現在自來水消毒大都採用氯化法,公共給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傳播疾病,這種方法推廣至今有100多年歷史了,具有較完善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氯氣用於自來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費用較低,幾乎沒有有害物質的優點。但經過對理論資料了解、研究,發現氯氣用於自來水消毒還是有在一定的弊端。氯化消毒後的自來水能產生致癌物質,目前有關方面專家也提出了許多改進措施。
氯氣溶於水,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在整個消毒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對產生臭味的無機物來說,它能將其徹底氧化消毒,對於有生命的天然物質如水藻,細菌而言,它能穿透細胞壁,氧化其酶系統(酶為生物催化劑)使其失去活性,使細菌的生命活動受到障礙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