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純水電導率是多少,純水水質標準是多少
早上好,純水(超純水)的電導率小於0.1μs/cm,TDS小於0.01,超純水不存在電導率為非電解質,電阻呈無限大。我們用的是實驗室超純水機的結果,請參考(配圖無關)。
② 純凈水中的指標是什麼
1.形成的區別。
自來水是由天然水通過輸水管自流(或經一級泵房提水加壓)入水廠,在進入凈水構築物之前,投加混凝劑——硫酸鋁或聚合氯化鋁,加石灰提高原水鹼度和預加氯(視原水水質而定)後,進入網格反應池混凝形成礬花,流經蜂窩斜管沉澱池進行沉澱分離,再經過氣水反沖洗濾池進行過濾,進入清水池後加氯消毒,停留一定時間後經過二級泵房加壓輸送到供水管網,供生活飲用和生產使用。
純凈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料,採用多種工藝,把水中的重金屬、三鹵甲烷、有機物、放射性物質、微生物等有害、有毒、有異味物大部分去掉,消除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和潛在危害,然後以桶裝的形式上市銷售,供給人們飲用。
礦泉水的形成是復雜的。它是由地下水流經了含有不同組分的岩層,經溶濾作用、陰陽離子交換吸附、生物地球化學等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使岩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組分進入了地下水,富集到一定程度而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礦泉水。
2.成分的區別。
自來水是通過自來水公司處理過的供生活和生產的使用水,它含有二氯化合物等多種物質,還含有如Ca、Mg、Cl等離子及微量的細菌如大腸桿菌,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溶質。其中我國國家標准GB5749-85中規定:若只經過加氯消毒後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總大腸桿菌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個,經過凈化處理及加氯消毒後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總大腸桿菌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0個。
純凈水是通過蒸餾、反滲透等技術來凈化原水的,而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除去了幾乎所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它是不含任何雜質,無毒無菌,易被人體吸收的含氧活性水。
礦泉水和自來水、純凈水不同,它含有鋰、鍶、鋅、碘、硒等20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的還含有比較豐富的宏量元素,如富含Ga、Mg、K、Na等離子。
3.飲用方法的區別
自來水要煮開來喝。這樣可以殺滅其中的細菌,同時也可以將大多數揮發性的有機物(如三鹵甲烷)在煮沸後除去。
純凈水是直接可以飲用的水,無所謂加熱或者煮沸,夏天一般涼飲,冬天加熱後飲用的多。
礦泉水一般不應加熱,可以稍微加溫,最好不要煮沸。因為礦泉水含有鈣、鎂等宏量元素呈較多,有一定硬度,在常溫下呈離子狀態,加溫煮沸後鈣、鎂等離子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常溫下直接飲用。
③ 誰有純水的檢測方法和指標
1、純水的檢測指標有: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衛生指標
衛生指標包括金屬元素、有機物和微生物等幾類。
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准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准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於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過加大消毒劑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ClO2)等。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CCl4)及少量的一氯甲烷(CH3Cl)、一溴二氯甲烷(CHBrCl2)、二溴一氯甲烷(CHBr2Cl)以及溴仿(CHBr3)等,統稱為鹵代烷。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黴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
2、檢測方法有:
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飲用純水有:
GB17323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④ 飲用純凈水電導率應達到多少
飲用純凈水電導率(25±1℃)(uS/cm)應小於等於10。原料用水應符合GB5749的規定。電導率屬於版理化權指標,同屬於理化指標的還有:
PH值、電導率、高錳酸鉀消耗量、氯化物、亞硝酸鹽、四氯化碳、鉛、砷、銅、氰化物、揮發酚。
(4)純水的理化指標擴展閱讀:
礦泉水不屬於飲用純凈水的范疇,國家對飲用純凈水和礦物質水有不同的國家標准。
另隨著過濾技術的日益提高,通過開水器和家用凈水器所過濾自來水產出的水質也可逐漸達到一般飲用純凈水的標准范疇,在歐洲許多發達國家與本國國情不同,自來水的水質凈化是可以達到一般飲用水凈化的標準的,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水質特徵
1、感官上清澈透亮,無任何肉眼可見物,無色、無味;
2、去除了水中的礦物質、有機成分、有害物質,口感上甘甜醇和,生理上溶解力、滲透力、代謝力、擴散力更強;
3、對有機物、致癌物、重金屬等各類有毒有害物質的去除要求99.97%;
4、微生物(菌落總數、大腸桿菌)指標要求更高,增加了致病菌、酶菌、酵母菌的檢測,而且不得檢出;
5、不含任何添加物;
6、可直接飲用。
⑤ 純凈水的檢測標準是多少
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統稱為鹵代烷。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
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
(5)純水的理化指標擴展閱讀
污染防治
1、加強自身衛生管理,強化食品衛生質量意識,指定一名領導負責衛生工作,設立專職衛生檢驗機構,加強對水源、包裝物、灌裝間空氣和產品檢測,制訂從水源管理、殺菌、灌裝、
包裝到個人衛生各環節的衛生管理制度,並指定專人監督實施,加強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重點掌握消毒方法和明確微生物容易污染關鍵環節。
2、根據水源的特點,合理、科學地設計生產流程,配備必要的水處理和生產設備,選擇符合水消毒的滅菌系統。我國礦泉水和純凈水多使用紫外線、超濾和臭氧作為除菌和消毒殺菌設施。但多年的經驗證明前兩種可靠性差,是造成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而採用臭氧殺菌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3、定期加強對生產全程的管道,容器和過濾器等有關設施的清理和消毒,做好瓶、蓋和灌裝間的消毒工作。據了解多數廠家的管道和包裝物的消毒採用二氧化氯(ClO2),該葯物具有很強的氧化和消毒作用,但要加強對消毒葯物的質量監控,保證其消毒效果。
⑥ 家用純凈水的標準是多少
水中的 TDS 值代表來了水中溶解物雜質含自量, TDS 值越大,說明水中的雜質含量大,反之,雜質含量小。 飲用純凈水:000——00 1 PPM 優質礦泉水:002——050 PPM 自來水《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1000 PPM。
⑦ 純凈水標準是多少
在國標GB17323-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純凈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而成,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
一、技術要求
1、原料用水應符合GB 5749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
2、感官指標應符合表1規定。
二、檢驗方法
1、感官、理化部分按GB 5750及附錄A有關項目檢驗。
2、電導率的測定按附錄A(標準的附錄)執行。
3、微生物部分按GB 4789有關規定執行。
(7)純水的理化指標擴展閱讀
加強自身衛生管理,強化食品衛生質量意識,指定一名領導負責衛生工作,設立專職衛生檢驗機構,加強對水源、包裝物、灌裝間空氣和產品檢測,制訂從水源管理、殺菌、灌裝、包裝到個人衛生各環節的衛生管理制度,並指定專人監督實施,加強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重點掌握消毒方法和明確微生物容易污染關鍵環節。
根據水源的特點,合理、科學地設計生產流程,配備必要的水處理和生產設備,選擇符合水消毒的滅菌系統。我國礦泉水和純凈水多使用紫外線、超濾和臭氧作為除菌和消毒殺菌設施。但多年的經驗證明前兩種可靠性差,是造成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而採用臭氧殺菌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⑧ 純水的PH是多少.一般的水PH又是多少
純水的PH受溫度影響
溫度越高
PH越低
(這與水的電離有關)
普水的PH受溫度和溶質共同影響
⑨ 評價水體污染的理化指標有哪些
評價水體污染的理化指標包括以下幾項。
(1)、水溫 水的物理化學性質與水溫密切相關。 水中溶解性氣體(如氧、 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動、非離子氨、鹽 度、PH 值以及其他溶質都受水溫變化的影響。
(2)、色度 純水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清潔水在水層淺時應為無色,深層 為淺藍綠色。工業廢水(如紡織、印染、紙、有機合成廢水)中常 含有大量的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懸浮微粒等,因此常常使環境 水體帶有顏色。
(3)、嗅 無嗅無味的水雖不能保證不含污染物, 但能增加使用者對水 質的信任。水中產生嗅的物質,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污染,以及天然物質分解或微生物、生物活動產生的有機物或無 機物。
(4)濁度 濁度是由於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 物和微生物等懸浮物質所造成的,沉積速度慢或很難沉積。
(5)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水樣的澄清程度,潔凈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 懸浮物質和膠體旱,透明度會降低。通常地下水的透明較高,由 於供水和環境條件不同,其透明度可能不斷變化。透明度與濁度 相反,水中懸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6)PH 值 PH 值是水中氫離子活度的負對數。天然水的 PH 值多在 6-9 的范圍內,這也是我國污水排放標准中 PH 值的控制范圍。
(7)殘渣 殘渣分為總殘渣、可濾殘渣和不可濾殘渣三種,可濾殘渣和 不可濾殘渣之和就是總殘渣。
(8)酸度 酸度是指水中能與強鹼發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質,即放出 H+或經過水解能產生 H+的物質的總量。
(9)鹼度 鹼度與酸度相反, 是指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 質,即能接受 H+的物質問題。水中的硬度來源較多,地表水的 硬度基本上是碳酸鹽、重碳酸鹽及氫氧化物含量的函數,所以總鹼度被當作這些成分濃度的總和。
(10)礦化度 礦化度是水中所含無機礦物成分的總量, 經常飲用低礦度的水會破壞人體內鹼金屬和鹼土金屬離子的平衡,產生病變,飲水 中礦化度過高會導致結石症。
(11)電導率 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溶液傳導流能力的物理量。 純水電導率很小,當水中含無機酸、鹼或鹽時,電導率增加。
(12)氧化還原電位 對於一個水體來說,往往存在著多個氧化還原電對,是一個 相當復雜的體系, 其氧化還原電位則是多個氧化與還原物質發生 氧化還原反應的綜合結果。 氧化還原電位對水環境中污染物的遷 移轉化肯有重要意義。
(1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水中主要以溶解氣體分子的形式存在, 但也有很 少一部分與水作用形成碳酸,可與岩石中的鹼性物質發生反應, 並能過過沉澱物而從水中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