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軟水的ph是多少
軟水
軟水(soft water),只含少量可溶性鈣鹽和鎂鹽的天然水,或是經過軟化處理的硬水。天然軟水一般指江水、河水、湖(淡水湖)水。經軟化處理的硬水指鈣鹽和鎂鹽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後得到的軟化水。雖然煮沸就可以將暫時硬水變為軟水,但在工業上若採用此法來處理大量用水,則是極不經濟的。
軟化水的方法有:①石灰 -蘇打法 。先測定水的硬度,然後加入定量的氫氧化鈣和碳酸鈉,硬水中的鈣、鎂離子便沉澱析出: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2Ca(OH)2 Mg(OH)2↓+2CaCO3↓+2H2O
CaSO4+Na2CO3CaCO3↓+Na2SO4
②磷酸鹽軟水法。對於鍋爐用水,可以加入亞磷酸鈉(NaPO3)作為軟水劑,它與鈣、鎂離子形成絡合物,在水煮沸時鈣、鎂不會以沉澱形式析出,從而不會形成水垢。此法不適合於飲用水的軟化。
③離子交換法。沸石和離子交換劑雖然都不溶於水,但其中的鈉離子和氫離子可與硬水中的鈣、鎂離子發生交換反應,使鈣、鎂離子被沸石、人造沸石、離子交換劑吸附而被除去。長期使用後失效的沸石和離子交換劑可以通過再生而重復使用,故此法是既經濟又先進的軟水法。
PH應該是7.4
⑵ 軟化水在蒸發過程中PH值會不會升高,為什麼
不會吧,如果水裡面沒有雜質的話,水始終是呈中性,ph=7
⑶ 什麼樣的軟水樹脂對水族箱里的ph值和硬度降下來的快
1、常規的軟水樹脂,只要沒飽和都能起到降低水質硬度的作用。
2、軟水樹脂只起到降低水質硬度的作用,並不直接改變pH值。
3、pH值及硬度的下降並非越快越好,劇烈的波動是有害的。
⑷ 純水機出來的水ph會降嗎
會,抄RO膜只能過濾水中的離子,氣體襲則能通過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通過RO膜進入純水裡
CO2+H2O→H2CO3,行成不穩定碳酸,碳酸又可以分解
H2CO3→H++HCO3- 氫根和碳酸氫根,所以正常的純水肯定是顯酸性的
約在5.5~6.5之間
⑸ 軟化水在氣化時PH值會發生變化嗎
不會發生變化如果水裡面沒有雜質的話,水始終是呈中性
⑹ 軟水器能降下pH值嗎
軟水器只能降低水的總硬度,PH不會有變化…。一傑水質
⑺ 正常軟水的PH值是多少
正常軟化水PH值范圍復是制:5.5-7.5。
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都是硬水。
經軟化處理的硬水指鈣鹽和鎂鹽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後得到的軟化水。雖然煮沸就可以將暫時硬水變為軟水,但在工業上若採用此法來處理大量用水,則是極不經濟的。
(7)軟水pH值會下降嗎擴展閱讀:
軟水優勢
軟水沏茶,具有泉水的口感,較之自來水感覺更佳更好;
軟水沐浴、梳洗使您頭發光滑,皮膚細膩;
軟水洗衣,節省各種洗滌劑50%~80%;
軟水降低衣物的磨損,使衣物洗後松軟,色澤保持更長久;
軟水減少熱水器維修維護;
軟水降低管道的維修維護;
軟水減少潔具污垢的產生。
⑻ 如何降pH值
可以往土壤中施入一些硫磺。隨著土壤施硫量的增加,土壤ph值並不是呈梯度下降專的,近中性的土壤中加入屬1kg/m3的硫磺粉時,土壤ph值約下降2個ph單位,而加入2kg/m3的硫磺粉時ph約下降2.7-3個單位。施入硫粉時要在定植前一年結合整地進行。將硫粉按所計算施用量均勻撒入地中,深翻後混勻。施硫粉要全園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帶上。除了用硫粉調節土壤ph值外,土壤中摻入酸性草炭也可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如果草炭與硫粉混合使用效果則更佳。也可以用一些尿酸,等酸性肥。
⑼ 怎麼降低和穩定PH值
怎麼降低和穩定PH值
酸跌一直是讓很多魚友頭痛的一件事情。由於南方城市的水質軟,pH緩沖能力弱,所以很多人都會面臨到酸跌的問題。在「深度解析pH值-原理篇」里我們已經講到酸跌會引起酸中毒,對魚的危害非常大。大多數嗜酸魚比如龍魚、七彩神仙等應飼養在pH大於5.5的水體中,如果pH酸跌至5.5以下,就應該採取必要的治理手段來防止酸中毒的發生。
一、pH調整的基本方法
pH調整的基本方法包括:緩釋法、軟水法、生物法三種方法。
1、緩釋法:通過向水裡添加能夠緩慢釋放酸鹼的物質而起到pH調節作用的方法叫做緩釋法。
緩釋法使用最廣泛,經常使用的緩釋性物質包括:珊瑚沙、火山石、欖仁葉、沉木、黑水等。緩釋法對於微鹼或酸跌的水非常有效,可以單獨使用;對於硬鹼水效果較差,應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2、軟水法:用軟化水來多次置換魚缸里的水的方法叫做軟水法。軟水法使用面較窄,一般只針對高pH值的硬鹼水。經過一段時間的置換,魚缸水的硬度會下降,緩沖能力會降低,就會產生自然酸降,這是我們非常希望看到的。
3、生物法:通過調控各種生物的數量來影響生物降解的產酸量,這種調節pH的方法叫做生物法。有機物被逐級分解的過程叫做降解,在魚缸里生物降解的最終產物是礦物鹽、水和二氧化碳,因為有了二氧化碳和礦物鹽(主要是硝酸鹽)的存在,水才會酸化。生物法常用手段包括:增加或減少魚的數量、餵食量、濾材數量以及清洗或者更換新濾材等等。通過這些手段來達到增加或減少硝化菌的數量,調控產酸量的目的。
二、酸跌水的治理思路
酸跌水的成因是水質軟pH緩沖能力差,這種水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魚的飼養密度越大生物降解產酸越多,水的酸跌越嚴重。所以很多人在治理酸跌的時候首選的方法是生物法,即通過減少魚的數量、少喂、少用濾材等手段來達到少產酸的目的。對此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先來說一下我對生物法在治理酸跌時的看法:
我認為在治理酸跌時生物法只是一個輔助手段,可用可不用。因為酸跌的原因不在於你養魚的多少,我廣東茂名的魚友,1米的魚缸只養了一條羅漢魚,他的水都會酸跌到5.2。總不能再要求他減魚、少喂、少用濾材吧,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養魚還有什麼樂趣呢?總不能因怕酸跌而因噎廢食吧!
對生物法調節pH值的認識很多人存在誤區,這些誤區主要是誇大了生物法的作用,甚至把生物法做為調節pH值的首選方法。能讀懂「深度解析pH值-原理篇」的朋友一定會理解:水pH的緩沖能力是所有pH問題的主因,而生物降解只是外因。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所以調整水的緩沖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只要提高了水的緩沖能力,生物降解對pH值的影響就會變的很小。如果一味的強調靠生物法去解決pH問題,就變成「本末倒置」了。所以在治理酸跌時我很少指導魚友用生物法,只有一種情況下例外。
只有在養殖密度超標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生物法。合理的養殖密度是養好魚的一個基本條件,怎麼才算「合理」,很多前輩總結出了一個公式:「1升水養一厘米的魚」。一個100升水魚缸可以養10條10厘米以下長度的魚,保持這個密度就不為過。我認為在這個基礎上還應該根據水質來判斷,只要水不混濁、無毒素指標、魚的表現正常,就說明過濾系統能夠支持現有的養殖密度,這個養殖密度就是合理的。所以只要是在合理養殖密度下產生的酸跌,我們都不應該用生物法去解決,因為這是一個「笨」方法。
聰明的方法是用緩釋法來控制酸跌。我們完全可以按照玩海水的思路來解決酸跌問題,海水魚缸為什麼不酸跌呢?原因很簡單:海水是硬水,海缸里有大量的鹼性底沙和鹼性濾材來支持pH值,如果我們也按照這個思路在魚缸過濾系統里添加可以緩慢釋放鈣質的鹼性濾材,則完全可以提高水的硬度、提高pH的緩沖能力,而且還不用顧忌養魚數量的多少,何樂而不為呢。
這里我重點介紹一下珊瑚沙,這是珊瑚沙的圖片:
珊瑚沙:為珊瑚或貝殼碎片構成,本身具有弱鹼性是一種鹼性濾材,具持續釋放碳酸鈣的特性,可以釋放出鈣離子、鎂離子來提高水的硬度,珊瑚沙含豐富的孔隙結構,可作為生物濾材來大量培養硝化細菌。珊瑚沙顆粒大小不等,規格多種多樣。
⑽ 求助:PH值與硬水和軟水的關系
下午好,「硬水」是水溶液樣品中微溶性懸浮顆粒大量存在的一種俗稱,表現為TDS值非回常高,電導率很大,一般答硬水中多為碳酸鹽顆粒居多,它們都屬於弱酸強鹼鹽,其PH值多為弱鹼性。「軟水」則是去除了金屬離子和微溶性碳酸鹽水垢之後的較純凈水質,它的TDS比較低,對於洗滌衣物中的表面活性劑有良好適應性——它們二者高低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硬水的PH值偏高(TDS總碳酸鹽沉積物值很高),軟水的PH值偏高(使用磷酸鹽螯合時)、中性(物理RO膜硬性過濾時)和弱酸性(鍋爐水處理,使用HEDP、TMPDA等弱酸性水處理助劑協同除垢時)都有可能,常見是偏中性居多,請酌情參考。這是靜置一段時間後的水樣區別,左邊為軟水,右邊為硬水,可見硬水有明顯的碳酸鹽水垢形成在杯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