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溫度對水的電阻率有怎樣的影響
溫度對水的電阻率的影響。
水的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活躍,分子外層電子能量越大,外層電子更容易掙脫原子核的束縛,水的導電能力增強,電阻率減小。
㈡ RO水 電導率與溫度的關系
電導率 電阻率的倒數即稱之為電導率L。在液體中常以電阻的倒數——電導來衡量其導電能力的大小。電導L的計算式如下式所示: L=l/R=S/l 電導的單位用姆歐又稱西門子。用S表示,由於S單位太大。常採用毫西門子,微西門子單位1S=103mS=106μS。 溫度對電導的影響 溶液的電阻是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即溶液的濃度一定時,它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約為2%℃-1。另外同一類的電解質,當濃度不同時,它的溫度系數也不一樣。在低濃度時,電導率的溫度之間的關系用下式表示: L1=L0[1+α(t-t0)+β(t-t0)2]由於第二項β(t-t0)2之值較小,可忽略不計。在低溫時的電導率與溫度的關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1+α(t-t0)]表示,因此實際測量時必須加入溫度補償。 電導的溫度系數 對於大多數離子,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大約為+1.4%℃-1~3%℃-1對於H+和OH-離子,電導率溫度系數分別為1.5%℃-1和 1.8%℃-1,這個數值相對於電導率測量的准確度要求,一般為1%或優於1%,是不容忽視的。 純水的電導率 即使在純水中也存在著H+和OH-兩種離子,經常說,純水是電的不良導體,但是嚴格地說水仍是一種很弱的電解質,它存在如下的電離平衡: H2O←→H++OH或2H2O←→H3+O+OH- 其平衡常數: KW=[H+].[OH-]/H2O=10-14 式中KW稱為水的離子積 [H+]2=[OH-]2=10-14 ∴[H+]2=[OH-]2=10-7 lH2O,0=λOH-,0=349.82+198.6 =548.42S/cm.mol2 已知水的密度d25℃/H2O=0.9970781cm3 故原有假設為1的水分離子濃度只能達到0.99707。實際上是僅0.99707份額的水離解成0.99707.10-7的[H+]和[OH-],那麼離解後的[H+]和[OH-]電導率的總和KH2O用下式求出: KH2O=CM/1000λH2O =(0.99707.10-7/1000).548.42 =0.05468μS.cm-1≈0.054μS.cm-1 ∴ρH2O=1/KH2O=1/0.05468×10-9 =18.29(MΩ.cm)≈18.3(MΩ.cm) 由水的離子積為10-14可推算出理論上的高純水的極限電導為0.0547μS.cm-1,電阻為18.3MΩ.cm(25℃)。 水的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在不同電導率范圍有不同的溫度系數。對於常用的1μS.cm-1的蒸餾水而言大約為+2.5%-1。
㈢ 純水的電阻是多少 溫度20度
一般認為一級水的電阻率為18兆歐厘米,准確地說純水的理論電阻率為18.3MΩ.cm(25℃時,溫度升高時電阻率下降)。
㈣ 溫度對於純水電阻率有影響嗎
電阻率(英語是Resistivity),是描述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
電阻率的倒數稱為電導率。電導率與材料和溫度有關
電阻率較高的,一般稱為絕緣體
㈤ 水電阻隨溫度升高,電阻率下降么/為什麼 水電阻隨溫度升高,電阻率下降么/為什麼
水分子是電解質但是在常溫下電離程度很小 幾乎可以忽略 所以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很小 但是在溫度高的情況下 會有很多水分子電離成離子 H+ OH- 從而有更多的自由電荷 所以電阻減少
㈥ 溫度對於純水電阻率有影響嗎
有影響
一般認為一級水的電阻率為18兆歐厘米,准確地說純水的理論電阻率為18.3MΩ.cm(25℃時)
溫度升高時電阻率下降。
㈦ 純水的導電性隨著溫度升高會有什麼變化
純水的導電性隨著溫度升高,電導會變大。
純水的水離子會少量電離,形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二者的濃度在標准狀況下都是十的負七次方。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電離會升高,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變大,導電能力增強,電阻變小,電導變大。
㈧ 水的電阻會隨著溫度變化嗎如果會,那怎麼變化
溶液電阻和溫度是反比的,和金屬的電阻相反,當然要在一定范圍內,不考慮特殊情況。因為溫度高,離子或者離子團運動快。
㈨ 超純水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你不要糾結這個了,現實運行的時候都不是這樣的,我所了解的都是在調表,
你是不是在為自己工程用表作假找理論依據啊!!
㈩ 溫度對水的電阻率有怎樣的影響
水的電阻率的大小,與水中含鹽量的大小、水中離子濃度、離子的電荷數以及離子的運動速度有關。因此,純凈的水電阻率很大,超純水電阻率就更大。水越純,電阻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