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財神魚喜歡氧氣大還是小
這主要取決於魚的狀態和水質等。
若發現魚兒上浮,那麼就是缺氧或生病前兆,此時就要加大氧。
中文學名:血鸚鵡
英文名稱:Blood parrot
別稱:紅財神、財神魚、聖誕老人魚、發財魚
適宜水溫:25℃~28℃
適宜水質硬度:軟水
適宜pH:弱酸性到中性軟水
食物:食性廣,如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
性情:溫和,活躍
——公眾號 秋水魚悅
② 我的財神魚這是怎麼了顏色變黑,起白泡,潰爛
血鸚鵡俗稱紅財神、財神魚,發財魚.其全身鮮艷通紅,加上胖嘟嘟的體形和柔柔的鰭條,煞是惹人喜愛,現將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1.水質要求
血鸚鵡喜歡弱酸性且硬度較低的軟水。由於血鸚鵡先天性嘴唇不能閉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較差,經過鰓部的水流較小,靠水流與鰓部交換氧氣的能力較其父本與母本及其它魚類就差得多了。因此,飼養血鸚鵡的水體必須要有充足的氧氣。水族缸最好配備生化過濾棉、水泵、增氧曝氣設備。具體指標是PH值6.5左右、溶氧8毫克/升。
2.溫度控制
血鸚鵡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在2 0~3 0℃的水溫中能自由生活。但是血鸚鵡又對溫度相當敏感,它在低水溫和水溫劇烈變動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應激反應而導致體色暗淡失去艷麗的光澤,甚至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者斑紋。飼養過程中最好使水溫保持在2 5~2 8℃范圍內,每次換水前後水溫差不宜超過0.5℃。
3.飼養管理
血鸚鵡食性雜,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幾乎什麼都吃,而且相當貪吃,因此要養活血鸚鵡很容易,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艷的血鸚鵡卻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時定量投喂餌料,合理搭配餌料的營養,定期投喂鮮活的小蝦、小魚,最好選用專門為血鸚鵡配製的人工餌料,如寶贈紅、拉瑪紅、寶力等等,這種添加了蝦紅素和D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鸚鵡的體色更加鮮艷好看。
4.疾病防治
(1)細菌性疾病(爛頭也屬於這種情況)。症狀是鰓絲紅腫,嚴重時鰓絲失血發白,眼球暴凸又混濁,腹部腫脹積水,生殖孔及其附近的皮膚充血且紅腫。病魚無力地漂在水面上無法下沉。治療方法是用1 5 O毫升/米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一小時後,徹底換水。兩天後可如此再用一次。同時用葯餌喂魚,按每天每千克魚喂葯5 0毫克的劑量將紅黴素拌在餌料中,連續喂三周。
(2)真菌性疾病。這類病常發生在秋冬季交替時節,魚體表面一些小傷口感染了黴菌,傷口上附著灰白色絨毛狀的水霉。治療方法是用中葯水霉凈1毫克/升浸泡,第二天徹底換水。
(3)寄生蟲病。這類病常發生在水溫劇烈變化的秋冬和春夏交替時節,病魚體表上布滿了白色的小點,時間長了還會引發多種細菌性疾病。治療方法是用硫酸銅溶液0.3~0.5毫克/升浸泡24小時後,換掉1/2的水。
③ 財神魚的卵幾天可以孵出小魚怎樣飼養!
財神魚(血鸚鵡)的飼養管理
1。水質的管理
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鯛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般,血鸚鵡也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但是,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癒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在引入水流經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理健康。
也因此,飼養血鸚鵡時需要較其他的魚類多了維持更優良的水質和提供充足的氧氣。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養分,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鰓部疾病,維持鰓部細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氣的能力,相形之下變得相當地重要。
溫度控制
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並不是在於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范圍內,便可使魚只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魚只不但健康狀況差得可憐,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這都不是玩家們所樂見的!
2。飼料和餌料的選取
早期的坊間流傳:「血鸚鵡要吃蝦子,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現在已經不用這么麻煩了,許多坊間可獲得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直接投喂就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在艷紅色的情況下。
3。混養的訣巧
許多家庭和公司行號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歡單養一群血鸚鵡,看一群健康的血鸚鵡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壯觀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歡混養的水族箱。這也是青菜蘿卜各有所好。
在混養的魚種選擇上,強烈建議還是選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鯛來得合適!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鯛。
因為血鸚鵡的體型近似三角形且無法合攏的嘴型,使攻擊性降低(僅能沖擊無法撕咬),可以選擇金菠蘿、黑雲、紅珍珠關刀.珍珠火口一類的魚來搭配,除了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之外,還能在某種平衡之下,達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4。水中的造景
對於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沖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
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看官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莫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鸚鵡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 岩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當然,水族箱要夠大才會有較多的選擇和變化。
5。其 他
就是飼養者的心態問題了!雖然在必備的生長條件置妥之後,並不需要太多的照顧,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換水,檢視水族箱中的配備,細心地觀察水中血鸚鵡的健康狀況,都得化費一些精神和時間。
④ 我家的財神魚患了爛頭怎麼辦
你可以試試用青黴素 將青黴素滴到缸內 不知道你是多大容量的魚缸 一般的大魚缸滴半支 一個星期滴一次就可以
⑤ 財神魚是適合酸性水質還是適合減性水質
財神魚就是鸚鵡魚,鸚鵡魚喜歡弱酸性且硬度較低的軟水。鸚鵡魚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在2 0~3 0℃的水溫中能自由生活。
⑥ 財神魚為什麼越養越白
這是體色變化了,可以多喂些蝦仁或者補充增色飼料,增色飼料要買好牌子的,而且要長期喂。很多紅色的魚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飼料中缺乏讓它體色增紅的東西。
1、習性:喜光照和水草,適應大空間,處於中上層。體質好,性情溫和,認人。生長速度 快,小魚經一年飼養可重達一公斤左右,最大可長至20公斤。雄魚體色鮮黃,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雌魚體色略淡。親魚自擇配偶,以大理石板或平滑的岩石作產巢。性成熟多在8月以上。自尋配偶。繁殖期水溫27-29℃,第一次產卵後隔5-20天產第二次。每年產卵500-1000粒。繁殖的時候用嘴清巢。
2、飼養:對水質要求不嚴,飼養水溫22-26℃。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餌料有小活魚、魚肉、蝦肉、水蚯蚓等。 </P>長絲鱸原產東南亞,引種自越南安江省,當地俗稱財神魚。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生長速度快,群體產量高,當年苗種經一年飼養可長800克—1000克。最大個體可達至20公斤,深受養殖者、消費者喜愛,在國際市場上非常走俏,香港春節市場曾賣到6000港幣一對,是一種高檔經濟魚類。我國已於近年引進。我縣地熱資源豐富,進行該品種的人工繁育與批量生產具有良好的條件。
3、培育:
(1)選池。應當選擇冷、熱水水源充足、無污染、水質肥瘦適宜、排灌方便的精養池作為親魚培育池,面積以2一3畝,水深2米為宜。
(2)放養。放養密度不宜過大,每畝水面放養親魚不宜超過120公斤,放養前注意清塘消毒,並要求引種純正,規格整齊,無病無傷,體質健壯。
(3)投喂。長絲鱸可投喂麥麩、豆餅、黃豆等飼料,最好投喂配方顆粒飼料,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投喂動物肝臟及蠶蛹等。飼料應投放在固定餌料台上,以每天吃完不剩為宜,日投兩次,陰雨、低溫天氣酌減。
⑦ 財神魚需要經常換水嗎
財神魚因為它的名字及艷麗紅火的顏色而受到廣大魚友朋友的喜愛,說到這種魚,應該先了解它名字的由來。此魚是鮮紅而碩圓的大型改良慈鯛品種,財神鸚鵡魚額頭高高聳起,就像是財神爺所戴的帽子,正是這個原因,它被冠上了財神的稱號。
養魚水是關鍵,水是魚類生存的條件之一,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條件就是食物了,不吃東西鸚鵡魚是不可能長久活著的。飼養財神魚餵食要注意幾點:
1、進行餌料投喂時,若魚只在五分種內沒吃完,記得一定要馬上將殘餌撈起清除,否則會污染水質。
2、每天要觀察財神魚的健康情形,看魚的活動量是否健康活潑,若有異常要及時做處理。
品相好的財神魚需上千塊才能買到,可不比普通鸚鵡魚,才十幾塊錢。大家飼養此魚,那麼就好好對待吧,在餵食換水方面多加註意,一定能讓您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⑧ 財神魚的生活習性
財神魚的生活習性如下:
喜好:喜光照和水草,適應大空間,處於中上層。
狀態:體質好,性情溫和,認人。
成長:生長速度快,小魚經一年飼養可重達一公斤左右,最大可長至20公斤。
體態:雄魚體色鮮黃,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雌魚體色略淡。
繁殖:親魚自擇配偶,以大理石板或平滑的岩石作產巢。性成熟多在8月以上。自尋配偶。繁殖期水溫27-29℃,第一次產卵後隔5-20天產第二次。每年產卵500-1000粒。繁殖的時候用嘴清巢。
⑨ 財神魚的飼養方法!注意事項!
鸚鵡魚就是財神魚 飼養鸚鵡魚應注意以下幾點:
1、溫度:鸚鵡魚對水溫度的要求相對沒那麼高,魚體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也較強。人們往往認為鸚鵡可以耐低溫,就把水溫搞得較低,其實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在熱帶魚中屬於比較容易養的魚,但容易養是相對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養好就有一定的難度。
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鸚鵡魚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甚至退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水溫維持在28度左右,可使魚兒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鸚鵡會出現退色問題,且容易生病、死亡。
2、換水的頻率:就我的經驗來說,鸚鵡在剛換水的頭2-3小時內,顏色會變淺,但很快就會恢復紅色。同樣,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話,鸚鵡就會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換一次水,一次換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證鸚鵡不退色。
3、飼料:
A/ 此魚絕不能喂小河魚,也許小河魚的顏色激發了他們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魚,鸚鵡顏色肯定會變淺。血紅鸚鵡喂小魚,還會撐到,因為此魚貪吃,不知飢飽。小河魚對腮也不好,鸚鵡的鰓非常脆弱,小河魚容易帶進病菌。我曾經將鸚鵡和大型魚混養,它們也掙搶小魚吃,但每次它們吃了小魚都會出點問題。更不能喂泥鰍,所有的魚都會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過幾次實驗,連狗仔那樣的魚都受不了泥鰍。
B/ 飼料要用增紅飼料。「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艷紅。飼料上逐漸添加顆粒(能增色的),會使血鸚鵡顏色變好。
C/ 吃慣了活餌的魚,會不太喜歡吃顆粒的。有的魚友可能自從鸚鵡買來之後就喂活蟲,因此改喂顆粒飼料時鸚鵡會不吃。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喂活蟲之前,先給一點顆粒(能增色的),要少,讓魚適應,吃完再喂原來一直喂的活蟲,等魚兒適應後,逐漸加大顆粒的量,減少活蟲的量,最終調整到顆粒飼料。另外,要經常更換飼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種。
D/ 有人喂活蝦、豐年蝦當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蝦頭上的硬剌,以免傷害鸚鵡。
4、注意光線:鸚鵡對光線較敏感。需要定時、定量給與強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時的強光照射,之後要讓其在較暗的環境里度過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房間里比較明亮,沒有燈光,光線是足夠的。但光線長期保持一樣,也會使鸚鵡顏色變淡。即:給予定時、定量燈光照射而不是僅僅靠自然光。切記:燈光照射時間不宜太長,關燈後要使魚缸的環境一直保持比較昏暗。這樣,一旦再有燈光的時候,你會發現鸚鵡比以前紅了很多。如果魚缸在不向陽的房間,就每天增加兩小時的光照,然後關燈。如果房間光線較充足,就要在燈光照射後,適當遮擋房間里的光線,使魚缸處在昏暗的狀態。此方法我屢試不爽,請各位不妨試試。
5、光色:有的魚缸的燈是白色燈,可以換成發紅光的燈管。換成發紅光的燈管,可一充分顯現魚的紅色,普通熒光燈會使魚的顏色看上去發青。
6、環境:你也可能曾經發現,魚剛到你的缸里的頭幾天會有一些褪色,那是因為不適應。隨著它們適應能力的增強,會逐漸好起來。所以,不要讓他們受驚嚇,是解決退色問題的又一經驗之談。
另外,鸚鵡如果顏色變淺超過三個月,就基本上不會恢復到原來顏色的程度。
鸚鵡的另一問題就是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過來就亂竄,是由於它們還沒適應新環境。鸚鵡天生膽小、愛扎堆,有時還會脫鱗,一是魚有病了,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這種魚膽子比較小,愛亂撞造成的。所以飼養中應注意5點:
1/可以喂之前先開燈,開燈五分鍾後,等所有魚都適應了,慢慢膽子大了,再餵食。時間長了,形成條件反射,一開燈鸚鵡就會自己過來。
2/一天喂一次,形成規律,每次餵食前,魚兒感到飢餓了,他們就不得不出來找食物。有人會說,魚不多喂,是不是影響生長速度?首先,餓一些不會有問題,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你設想一下自然界,魚一天到晚要尋找食物,而且往往是弱肉強食,中小型魚吃的少是很自然的。另外,在魚缸中飼養觀賞魚,目的是觀賞,而不是養大了再銷售,所以魚兒常有三分飢,是使其處於健康狀態的要素。
3/別驚嚇,接近魚缸時,慢一點,魚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魚缸前別讓人影晃到魚缸。投餵食物時,在缸前呆一會兒,在其狀態穩定時,輕輕拍一拍缸,訓練一段時間,就好了。
4/如果鸚鵡和大型魚混養,可以准備點顆粒飼料(當然干蝦更好),和其他餌料一起放。顆粒飼料比較小,一時半會兒大魚吃不完,鸚鵡就能搶到了。而且顆粒飼料具有增色的作用,這樣一來可以使鸚鵡不褪色。
5/混養一些膽子大,不怕人的魚,如:地圖等,在別的魚的帶動下,它們就會跑出來搶食甚至追逐別的魚。
換水的重要性:
飼養中我還發現:換新水後鸚鵡很活躍,顏色也比較鮮亮。 血鸚鵡的祖先生長在南美洲,所以其所需的水質條件和一般中南美洲慈鯛無二,需要弱酸性和硬度較低的水質。鰓部的脆弱是此魚先天的缺憾,水質惡劣會首先使鰓部受傷,並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命。 因此,血鸚鵡比其他的魚更需要優良的水質和充足的氧氣。尤其是水質不能太老,所以定期、定量換水也是養好鸚鵡的關鍵。我的經驗是,三天換一次水,一次換水不要超過缸水的四分之一。換水前先擦缸,過濾幾個小時,等水清亮了再換水。鸚鵡比較喜歡新水,這里說的新水是困好的水。有些飼料會使水發紅或發黃。常換水還可以解決飼料所產生的水的顏色問題,同時, 要准備高效率的過濾系統,使水充分循環,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引起鰓部疾病。
鸚鵡究竟會不會孵化?
鸚鵡會產卵,但不會孵化出來。一些養殖者已經講過這個問題。鸚鵡是兩個種類的魚雜交而來。就好象是驢和馬交配後 產生的後代,騾子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鸚鵡魚赫騾子還是不完全一樣的。此魚雄的沒有能力,母魚卻常有產卵的記錄。但是母魚就算產卵 也無法孵化。因為雄魚不能使卵受精。有的人非常希望鸚鵡產卵後可以孵化。其實也不難做到。如果有興趣可以試試增加幾條壽星、紅魔鬼、紫紅火口等。興許能夠繁殖,也就是為母魚准備紅魔鬼、壽星、紫紅火口等的公魚,這樣一來就可以繁殖了.紅魔鬼等公魚應該能和鸚鵡母魚繁殖出來小魚,少數的母鸚鵡還能和羅漢雜交後孵化出短身的羅漢,但不是所有的母鸚鵡都可以.有興趣有耐性的話可以試試。
血鸚鵡的混養:
此魚可以和許多種魚混養,菠蘿、火口、戰船、龍魚、地圖等中南美慈鯛科中大型魚都可以混養,既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還能和平共存,但在選擇上要注意幾點:
1、血鸚鵡和羅漢要從小就混養,一旦長大了,就很難再混在一起了。他們都屬於領地意識很強的魚。從小養,也要讓血鸚鵡比羅漢大些,這樣一來就不會打架.如果羅漢大,那羅漢就不會容忍鸚鵡了.
2、鸚鵡不能和孔雀、七彩鳳凰等小型魚養在一起,鸚鵡屬於中大型魚,長大會吃孔雀等魚。還有就是大、小型魚,投喂的食物不同,容易造成水質惡化。
3、鸚鵡魚和銀鯊、白鯧、紅尾黑鯊等游動較快的魚混養效果也不好。從搭配的角度我不太喜歡,一個游泳很快,另一個比較慢,所以有些不般配。兩者的體形不能相差太多。七彩鳳凰如果還是幼魚就不能混養,鸚鵡會吃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