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3℃蒸餾水表面張力是多少
早上好,33度去離子水的表面張力和20度差別不大還是在70N/m左右,一般純水在40度以下都不需要考慮表面張力變化,請酌情參考。加入各種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這個數值。
㈡ 求助,15℃時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多少
。。。這個要測。理論上純凈水是7.49
㈢ 21攝氏度時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多少
21攝氏度復時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制0.2
表面張力系數σ是在溫度T和壓力p不變的情況下吉布斯自由能G對面積S的偏導數:其中,吉布斯自由能的單位是能量單位,因此表面張力系數的單位是能量/面積。促使液體表面收縮的力叫做表面張力。即液體表面相鄰兩部分之間,單位長度內互相牽引的力。如液面被長度為L的直線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之間的相互拉力F是垂直於直線L,並與表面相切。
(3)純水表面張力文獻值擴展閱讀:
水的離子積對數與密度和溫度有關,但密度對其影響更大。離子積對數與密度和溫度的關系,密度越高,水的離子積對數越大。標准條件下水的離子積對數是10-14。在超臨界點附近,由於溫度升高使水的密度迅速下降,導致離子積對數減小;
而在遠離臨界點時,溫度對密度的影響較小,溫度升高,離子積對數增大,因此,在溫度為1000℃、密度1g/cm3時,水將是高度導電的電解質溶液。
㈣ 65℃水的表面張力是多少謝謝
70℃ 水的表面張力是:64.4 dyn/cm;所接觸氣體是空氣。
沒有查到65℃水的表面張力。
參考:《物理學常用數表》,科學出版社,1979.
另外,
10℃ 水的表面張力是:74.22 dyn/cm;所接觸氣體是空氣。
30℃ 水的表面張力是:71.18 dyn/cm;所接觸氣體是空氣。
50℃ 水的表面張力是:67.91 dyn/cm;所接觸氣體是空氣。
(70℃ 水的表面張力是:64.4 dyn/cm;所接觸氣體是空氣。)
100℃ 水的表面張力是:58.9 dyn/cm;所接觸氣體是空氣。
㈤ 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多少
純水在不同溫度下的表面張力系數如下表所示。
0℃7.56
5℃7.49
10
℃7.42
15
℃7.35
20℃7.28
25℃7.21
根據溫度和表面版張力系數的線性權關系可得,21攝氏度時的表面張力系數應為7.266
㈥ 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標准值是多少
1、什麼是表面張力系數?
促使液體表面收縮的力叫做表面張力。即液體表面相鄰兩部分之版間,單位長度內權互相牽引的力。如液面被長度為L的直線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之間的相互拉力F是垂直於直線L,並與表面相切。比例系數σ就是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它表示液體表面相鄰兩部分間單位長度的相互牽引力。
2、毛細現象與表面張力系數的聯系:
毛細現象中液體上升、下降高度。h的正負表示上升或下降。
浸潤液體上升,接觸角為銳角;不浸潤液體下降,接觸較為鈍角。
上升高度h=2*表面張力系數/(液體密度*重力加速度g*液面半徑R)。
上升高度h=2*表面張力系數*cos接觸角/(液體密度*重力加速度g*毛細管半徑r)。
㈦ 24.5度下純水的表面張力是多少
可以用來Harkins的經驗公式:
水的表源面張力=75.796-0.145t-0.00024t^2.
式中t為攝氏溫度,表面張力單位為mN/m。這個公式在10-60℃時適用。
算得24.5度下水的表面張力為72.099mN/m。
㈧ 25°時水的表面張力是多少
在標准大氣壓的情況下,在25°C時,水的表面張力為72dynes/cm。但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表面張力也不同。
當最上面一層分子或原子與其他物質接觸時,與其他物質的表面的分子或原子接觸過程,造成了表面能的不同,表現為表面張力不同。
表面張力存在於,比如非常小的細管內的毛細現象。
要求出表面張力的大小可在液體表面上畫出一個任意的面積元。設此面積元每個邊長都是l,表面其他部分垂直作用在每一邊上的張力為F,於是表面張力σ為:Σ=F/l0。
表面張力垂直於此面積的周邊,其大小以每厘米多少達因來表示(1達因/厘米=10-3牛頓/米)因此,表面張力的量綱是MT-2。
㈨ 22攝氏度的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多少
水的表面張力隨溫度T變化的經驗近似方程為:
alpha = 0.07275.( 1 - 0,002.(T - 291) )
Source:wikipedia
㈩ 水的液體表面張力系數在不同溫度下的數值是多少
在293k下水的表面張力為72.75×10-3
n·m-1
(1)定義或解釋
①促使液體表面收縮的力叫做表面張力。
②液體表面相鄰兩部分之間,單位長度內互相牽引的力。
(2)單位
表面張力的單位常用達因。
(3)說明
①表面張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並和兩部分的分界線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張力就在這個平面上。
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張力就在這個曲面的切面上。
②表面張力是分子力的一種表現。它發生在液體和氣體接觸時的邊界部分。是由於表面層的液體分子處於特殊情況決定的。液體內部的分子和分子間幾乎是緊挨著的,分子間經常保持平衡距離,稍遠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這就決定了液體分子不像氣體分子那樣可以無限擴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和旋轉。在液體表面附近的分子由於只顯著受到液體內側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較大的分子很容易沖出液面,成為蒸汽,結果在液體表面層(跟氣體接觸的液體薄層)的分子分布比內部分子分布來得稀疏。相對於液體內部分子的分布來說,它們處在特殊的情況中。表面層分子間的斥力隨它們彼此間的距離增大而減小,在這個特殊層中分子間的引力作用占優勢。因此,如果在液體表面上任意劃一條分界線mn把液面分成a、b兩部分,如圖所示。f表示a部分表面層中的分子對b部分的吸引力,f6表示右部分表面層中的分子對a部分的吸引力,這兩部分的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種表面層中任何兩部分聞的相互牽引力,促使了液體表面層具有收縮的趨勢,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液體表面總是趨向於盡可能縮小,因此空氣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圓球形狀。
③表面張力f的大小跟分界線mn的長度成正比。可寫成f=σl或σ=f/l。
比值σ叫做表面張力系數,它的單位常用dyn/cm。在數值上表面張力系數就等於液體表面相鄰兩部分間單位長度的相互牽引力。
液膜表面張力系數=液膜的表面能/液膜面積=f表面張力/(2*所取線段長)。
表面張力系數與液體性質有關,與液面大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