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泥質粉砂岩遇水軟化

泥質粉砂岩遇水軟化

發布時間:2021-03-12 02:03:54

① 泥質粉砂岩

首先應該區分好砂岩和泥岩的概念
1. 砂岩(Sandstone)--由沙粒經過水搬運沉澱於河床上,經千百年的堆積堅固並經地質物理作用膠結而成的岩石。砂岩結構呈顆粒狀,透水性能良好,其砂粒粒徑在1/16-2mm,顆粒特別細小的,比如直徑在1/16-1/250mm的稱之為粉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成份 52%以上;粘土 15%左右;針鐵礦18%左右;其它物質 10%以上。如果石英含量在90%以上,稱之為石英砂岩。
2. 頁岩(Shale)或是泥岩(Mud rock)--是粘土岩的一種,由粘土物質經壓實作用、脫水作用、重結晶作用後形成。其由微小礦物組成,粒徑小於1/256mm,具有頁狀或薄片狀層理,用硬物擊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頁岩與泥岩的區別在於頁岩有明顯平整的層理,相鄰兩層組成顆粒大小有明顯差異,單層厚度小於25cm總厚度可達到數十米;泥岩層理不明顯,單層厚度大於1米,且質地較均勻。

泥質粉砂岩成分主要為粉砂,含少量粘土礦物及膠結物
砂質泥岩主要成分為粘土礦物 ,含少量砂質
感覺泥質粉砂岩的斷口較沙質泥岩粗糙
手搓的話,泥質粉砂岩的砂感更強些,
而沙質泥岩細膩些
浸水後,泥岩易軟化

兩者主要就是顆粒大小和粘土礦物與膠結物與砂質的含量比區別

參考文章:常見岩石(石材)的簡介及分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608fd0100c363.html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② 軟岩的水理特性分析

通過吸水率測試,最後統計得軟岩岩組吸水率值見表4-6。除泥質粉砂岩試樣在1.5%~6%之間相對較低外,其他幾組吸水率指標很高,在10%~20%之間,說明軟岩極易吸水的特性。

表4-6 軟岩主要物理水理特性參數測試成果

注:軟岩極易吸水,遇水後發生泥化、軟化和崩解,岩石抵抗水的軟化作用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岩石中親水性礦物和易溶性礦物的含量,以及岩石中孔隙與微裂隙的發育程度。

崩解試驗研究表明:軟岩中泥質含量對其崩解特性的影響很大,崩解度與泥質含量關系為:S=70ln(Wm)-215。根據崩解度及崩解物形態,樞紐區軟岩可分為五類:炭質頁岩與泥化夾層為A類,遇水極易崩解,破壞後含水量會顯著增大,原岩強度完全喪失,屬遇水極不穩定的岩石;泥質粉砂岩與煤屬於B、C、D類,崩解性較差,屬遇水較不穩定岩石。通過崩解試驗分析,研究區內發育的幾種典型軟岩,均屬於遇水不穩定岩石。

③ 有請地質專家:有一種岩石,受潮或遇水就軟化為砂,這是什麼岩,有什麼價值

你說的不是岩石,是風化程度極高的風化岩,或是一種砂質土。由於缺乏生物作用,有機養分少,不利於種植。

④ 有請地質專家:有一種岩石,受潮或遇水就軟化為砂,這是什麼岩,有什麼價值

你說的不是岩石,是風化程度極高的風化岩,或是一種砂質土.由於缺乏生物作用,有機養分少,不利於種植.

⑤ 橋墩基礎遇泥質粉砂岩如何處理

橋梁樁基施工中溶洞處理方法 橋梁樁基礎施工中,遇到溶洞的情況並不少見,作為地下隱蔽工程,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 如處理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掉鑽、卡錘、埋錘、梅花孔、漏漿、塌孔等事故發生,甚至威脅橋梁運營安全。因而充分了解橋區樁位所遇溶洞的發育規律、基本形態、規模大小、溶穴頂板岩層厚度、完整性、洞內充填物形狀等,採取穩妥的措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十分重要。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南段大鎮至廣州太和段全長122. 34km ,路基寬3315m ,許多橋梁均通過岩溶區。其中第19 標段處於南嶺中南段,地質構造上屬於華南褶皺帶的一部分,區域地質構造輪廓主要有NE 向及EW向構造帶。3 座立交橋樁基設計為嵌岩樁,均處於石灰岩地區。設計地質資料顯示有少量小溶洞,但在施工中發現地質資料不準確。通過地質補鑽揭示溶洞發育,洞內漏水,分布復雜,最大洞高約5m ,溶洞層數多達5 層。鑽孔施工過程中發生過漏漿、地面塌陷等事故,增加難度且影響進度。 工程勘察對溶洞區樁基施工前一般採用物探或其它如電磁波層析CT 探測等方法探明溶洞的具體情況。因此,在施工首根樁時發現地質情況與設計資料出入較大後,選擇逐樁超前鑽探,並按設計樁尖標高在完整基岩內加深5m ,確保橋梁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簡要介紹和總結下國內其它大型橋梁樁基施工中溶洞的處理方法:
(一)廣和大橋主橋基礎溶洞處理
廣和大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鴉崗村的白坭河水道上,大橋全長791m,橋寬36m,最大跨徑120m。其基礎採用鑽孔灌注樁,其中:φ150cm64根,φ200cm44根,共108根。施工總工期22個月。本橋位地質屬於第四紀沉積層覆蓋之下,基岩主要為石灰統壺天灰岩。這些石灰紀地層沉積成岩以後,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和多次構造運動,形成北東向褶皺,並有大致平行於褶皺軸向的縱斷層和大致與之垂直的橫斷面層。後來經歷了侵蝕和剝蝕作用,並在地下水的化學和機械作用下形成一系列岩溶地貌,最後在第四紀全新世珠江三角洲最後一次海侵中,形成以沖積相為主的第四紀松軟沉積層。從地質資料分析,溶洞分布較廣。主橋位溶洞分布廣而多。在橋位方案論證中,第一方案,28個鑽孔,有12個發現了溶洞;第二方案,28個鑽孔,有17個發現溶洞;第三方案,28個鑽孔,有11個發現溶洞,最大的溶洞約16m。溶洞按其填充狀態可分為空的、半填充的和完全填充的三類:按其填充物的性質可分為粘性土、砂礫和稀土三類;按其漏水情況可分為漏水和不漏水兩類。溶洞的走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同。根據上述地質條件,從技術、經濟等方面經過比較,選擇了靜壓化學灌漿法、套內護筒法等施工技術配合使用處理溶洞,取得預期的效果,推介如下。
1主橋樁基對溶洞的處理:主橋樁基精確放樣後,在樁基施工平台上用地質鑽於樁中心進行超前鑽,必要時增加鑽位。根據超前鑽的結果,確定護筒的打入深度。有溶洞的樁位,護筒沉至風化岩層,置於強風化岩面上,這樣可穿過土洞。護筒的底部即為岩層或溶洞的頂部。沒有溶洞的樁,護筒沉放要穿過淤泥質亞粘土、砂礫層,置於砂礫質亞粘土層至少2m深。根據溶洞的不同類型,最後決定兼用兩種不同的施工方案。圖1布孔平面及剖面示意方案a當溶洞內有填充物填滿或有流砂的,或當溶洞為空洞或填充物不滿(水洞)且深度在3m以內的,在鑽孔樁施工前先進行預處理,採用靜壓化學灌漿法固填充物和流砂,或用此法填滿溶洞,在固結體達到一定強度以後再鑽孔施工。方案b當溶洞為空洞,且深度在3m以上的,擬用套內護筒法施工,即用內護筒穿過溶洞的施工方案。
2方案:a方案,b施工方法
2.1方案a(靜壓化學灌漿法)施工方法
2.1.1技術要求
溶洞預處理的目的是為了加固溶洞填充物和填滿溶洞空間並達到一定的強度(20mpa以上),防止鑽孔樁施工時泥漿流失、流砂及坍孔等情況的發生,保障成孔及水下混凝土澆注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的順利完成。溶洞預處理施工,在鑽孔樁施工之前進行,相當於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於鑽孔樁施工工序之前加入一道預處理工序,與樁基施工的各工序一起形成流水作業。圖2用鑽機鑽頭鑽桿壓沉內護筒示意單位:cm
2.1.2施工方案
(1)處理方法選擇由於溶洞埋藏較深,不能用爆破或填充混凝土等一般方法處理,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灌漿法。而在眾多的灌漿法中,因溶洞的不規則性,決定了其處理的最有效和比較經濟的方法是靜壓化學灌漿法。因此,採用靜壓化學灌漿法,同時也可兼用噴射灌漿法,促進填充物強度的加強。
(2)靜壓化學灌漿的加固特點漿材可在幾秒或在幾十秒內瞬間凝固,可控制漿液灌注在一定范圍內且不流失,材料的利用率高,比較經濟。漿材的結石率為100%,即1m3體積漿材可得1m3結石體。對溶洞中的砂、礫等土體,漿液是通過滲透作用板結砂和礫的;對於溶洞中的稀土、亞粘土等土體,漿液是通過劈裂、擠密作用加固土體的;對於無填充物和半填充溶洞的空間,漿液是通過充填作用填滿溶洞的。漿液在土體中的滲透擴散方向是往小主應力面方向,漿液固化後,小主應力面得到加固,而原次小主應力面變成小主應力面。這樣,通過對小主應力面反復不斷的加固,一方面滲透、擠密溶洞中的土體的空隙,充填溶洞的空間,在樁體周圍形成防水帷幕,防止流砂和保證護壁泥漿不流失;另一方面,提高溶洞中土體的承載力和抗剪力形成擋土牆,防止坍孔。
靜壓化學灌漿的關鍵在於漿材的配方和工藝。
圖3內護筒底部及頂部灌漿封縫示意單位:cm(3)工藝設計
布孔:在超前鑽有溶洞的樁位四周均布4個灌漿孔(見圖1)。
鑽孔:孔徑80mm,孔深要求達到最深溶洞的底部。
材料:普硅425#水泥(新標准為普硅32.5mpa水泥)與化學漿。
工藝:採用雙液灌漿系統進行全孔灌漿,要求少量多次、反復灌漿。
2.1.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
主要機械設備有:bw250泥漿泵,bw150泥漿泵,100型鑽機,泥漿攪拌機和貯漿槽,高壓灌漿管及其配件。
2.2方案b(套內護筒)施工方法2.2.1內護筒長度的確定護筒長度l=h+3(m)(h為地質超前鑽確定的溶洞高度)
2.2.2內護筒內徑的確定內護筒內徑應大於φ220cm,同時外徑應小於外護筒內徑5cm左右,如果只下一次內護筒(一層溶洞),內護筒內徑選用233cm,壁厚為1cm,則外徑為235cm(主橋外護筒內徑為240cm)。當遇到第二層溶洞時,第二層溶洞的內護筒(即第三次護筒)選用220cm內徑。
2.2.3溶洞頂部沖孔
根據超前鑽的資料,當鑽孔施工接近溶洞頂部時,提起鑽頭、鑽桿,移開鑽機(gps-30),採用沖擊鑽機ykc-30沖孔,沖孔鑽頭外徑235cm。用沖擊鑽沖孔時,要求輕錘慢打,使孔壁圓滑堅固,提升高度一般不超過50cm。所有卡扣及鋼絲繩必須先經測試檢查,其它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與常規相同。
2.2.4內護筒的沉放方法
(1)當沖擊穿過溶洞頂部時要反復提升沖錘,在頂部厚度范圍上下慢放輕提,沖錘不明顯受阻礙,說明頂部已成孔並且是圓滑垂直的,此時用鋼絲繩活扣綁住內護管,用吊機(或沖機自吊)把內護筒放入外護筒內至孔底。到孔底後,內護筒不會靠自重沉到溶洞底部(因溶洞底有沉渣、沉澱物等)。此時,gps-30鑽機重新就位。
(2)護筒沉設利用gps-30鑽機進行,在鑽機的鑽桿上附加壓架,利用鑽機的鑽進壓力和鑽桿、鑽頭的重量,使內護筒隨鑽頭的鑽進而下沉,直到溶洞的底部(如圖2)。
2.2.5內、外護筒間空隙及內護筒與溶洞底部間空隙的處理
(1)在內護筒底部及頂部100cm范圍內回填砂、碎石,中部回填中砂(見圖3)。
(2)用高壓噴射灌漿法(施噴法)對回填體進行灌漿處理。灌漿後,內護筒上下兩端空隙被砂、碎石及漿液沖填固結,固結強度要求達到30mpa,其抗滲系數可達10-7m/s。灌漿處理後,即可重新沖孔。
(3)在內護筒頂部及底部100cm范圍內回填小碎石素水泥混凝土,內護筒中部回填砂,同樣能起到堵塞空隙的目的。
(4)對於需要處理多層溶洞的樁基,一般仍採用上述灌漿法填充固結空隙進行施工。目的是為了增加溶洞底部(同時有可能是下層溶洞的頂部)附近填充物的密度和強度,並且增加內、外護筒間的膠合力。
(5)重新沖鑽,直至嵌入完整基岩。當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時,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即可終孔,此樁即成孔。成孔後的工序工藝與常規相同,並不贅述。
3結語
3.1根據溶洞的不同類型,用方案a、方案b進行分類處理,處理方法可靠,各項技術指標均能滿足設計要求。
3.2化學灌漿法對溶洞的預處理達到預期目的,有效防止了鑽孔樁施工時泥漿流失、流砂及坍孔現象,可保證成孔及水下水泥混凝土澆注等工序順利完成。套內護筒法要求對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從確定內護筒長度、內徑到沉放方法乃至內外護筒間空隙、內護筒與溶洞底部間空隙的處理)都必須落實到位,便可順利成孔。
3.3隻要對其施工過程嚴格把好技術關,可有效縮短工期,保證了工程質量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廣州花都新雅橋
廣州花都新雅橋位於新華鎮建設南路與雅瑤鎮交界處,是連接城區重要交通紐帶。由於地質情況復雜,地下溶洞有3種情況:①覆蓋層中的土洞內一般有充填物,但不密實,空洞范圍一般不大;②基岩中的小溶洞,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小空洞;③基岩中的大溶洞,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大空洞。
溶洞樁基施工方案:
1、對①、②兩種情況,要求施工採用常規的溶洞處理方法,即洞頂打穿後拋填粘土、碎石、整包水泥後沖擠壓密實,凝固後復沖。
2、對③種情況,則要求施工先進行溶洞內的充填加固,把土、溶洞用水泥、粉煤灰漿填滿,7天後再進行成孔。對少量上面覆蓋層地質較差的、砂礫層很厚的、一旦漏漿會塌孔情況,則採用加打鋼護筒護壁措施。
溶洞樁基處理方案:
1、對於封閉的比較小的溶洞,採取注漿措施,提供成孔條件穿過溶洞。若洞內無填充物,則採取先填充碎石或干砂,然後注漿;若充填物呈軟塑狀態時,直接注漿固結。
2、溶洞內無填充物需向洞內填充砂子的,選擇一個合適的孔位,放入並固定鋼套管,將注砂管與鋼套管相連接,在注漿前灌砂。用壓風機將干砂壓入,為防止洞內高壓阻止灌砂,利用其它孔作為減壓孔。待達到計算的填充體積,壓力穩定,即可停止。
3、對於一些溶槽、溶溝、小裂隙等,沖孔時可採取投放片石、粘土,甚至投入整袋水泥堵塞起到護壁作用,保證泥漿不流失,使鑽孔順利通過岩溶區。
樁基套管鋼護筒要求
φ1200mm樁的套管鋼護筒的內徑為1350mm,採用10~12mm厚的鋼板卷制而成。採用的鋼護筒長度為24~32m,分節運到現場。有大溶洞需要打鋼護筒的樁基,先用φ1350mm的樁機錘成孔至溶洞頂,採用60kW以上的振動錘和25t以上的吊機配合打設鋼護筒。鋼護筒採用分節吊裝焊接,分節高度為8.0~10.0m,孔口對焊,振打入樁孔內,一般每節振打只需5~20分鍾。
實施情況:
施工過程中,曾發生過以下幾方面的情況,按相應要求採取了岩溶地區樁基沖樁施工技術處理,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
1、原設計樁底岩層不好。多次遇到沖孔快到終孔標高時,但岩樣不是微風化岩,不能終孔,需超前鑽取樣重新確定樁底標高。
2、意外跑漿。地質資料揭示無溶洞或只有很小的溶洞,但突然發生跑漿,估計是擠破了旁邊大溶洞的洞壁,或小溶洞與旁邊的大溶洞是相連的。採取投放片石、碎石夾粘土,甚至投入整袋水泥堵塞起到護壁作用,使鑽孔順利通過岩溶區。
3、遇到岩面是斜面,發生了偏孔,應低錘輕沖擊、慢沖擊,要多次拋塊石糾斜,因為打斜岩應低錘輕沖擊、慢沖擊。
4、遇到較大的土洞、空溶洞時,或連體薄層深洞迅速跨塌,出現掉錘現象,在快到溶洞項板2m距離位置時應低錘輕沖擊、慢沖擊,減少溶洞大面積跨塌錘現象。
5、遇到混凝土卡管及混凝土不合計量的現象,測試分析混凝土由於坍落度為12cm及施工人員未用水沖洗濕潤管,混凝土和易流動性差是造成塞管的原因,混凝土坍落度以18~22cm為宜;澆築導管必須密閉良好,澆築時先放置隔水塞,澆注混凝土必須連續、快速;混凝土灌注與計算偏大是孔中有漿浸入溶洞,在溶洞地區澆築樁基混凝土應增加,備料應不少於十立方米。
施工驗樁結果:
整座橋樁基的質量是符合設計要求的,達到優良級標准(超聲波檢測結果一類樁佔98%以上,其餘也均為合格樁)。盡管岩溶地區地下情況千變萬化,但通過我們的認真分析,採取有效的岩溶地區樁基沖樁施工技術對策、措施來處理施工,做好超前鑽孔,重點注意沖樁成孔,控制灌注混凝土,岩溶地區樁基沖樁施工質量安全也是容易控制的。
通過本工程的實踐,我們認為:岩溶地區樁基沖樁施工的施工技術措施,應做好超前鑽孔,重點注意沖樁成孔,控制灌注混凝土,一定能達到我們施工的期望。
(三)京珠高速公路靠椅山至大鎮段
京珠高速國道主幹線粵境南段靠椅山至大鎮段54座橋梁中,有17座處於溶洞地區。其中練屋中橋、壩子中橋和橫石水大橋岩溶極為發育,樁的垂向溶洞個數為1 ~ 13個,其中最大的達22.1m。溶洞內有的有充填物,多為亞粘土或亞砂土;有的為半充填或無充填(空洞);有的溶洞不漏水,有的為半漏水。在這橋梁施工中,遇到許多問題,經採用相應措施,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樁基的施工任務。
2 溶洞地質樁基的施工方法
2.1 常規成孔法(按照無溶洞地質考慮)
當溶洞內有充填物,是可塑或軟塑的亞粘土,並且溶洞不漏水,這時不官溶洞有多大,也不管溶洞垂向數量多少,都可以不考慮溶洞的存在,而按照正常的地質情況施工。可以採用人工挖孔或沖擊鑽成孔。練屋中橋大多數溶洞內充填物為亞粘土,物理力學性質較好,濕密度1.88g/cm3,天然孔隙比為0.899,塑性指數為12.3%,容許承載力為190kPa,洞內的土質和溶洞外的土質沒有什麼區別,可以按無溶洞的情況施工。練屋中橋和橫石水大橋在樁的上部採用人工挖孔,自地表挖至11 ~ 17m時,已經穿透了透水層和一些溶洞,施工沒有受到溶洞的影響。再往下改為沖擊鑽成孔,也不骨出現漏漿和坍孔現象,按照正常的地質情況施工。
2.2 片石粘土築壁法
溶洞內無充填或半充填,溶洞高度不太大,一般在3m以內,但存在嚴重漏水,護筒內水頭高度不能保持時,可采有片石加粘土(按1:1體積比)回填沖擊,使其形成泥石護壁。反復多次回填片石粘土,反復沖擊直至形成泥石護壁不再漏漿為止。練層中橋和橫石水大橋大部分樁基是採取這種方法成孔的,這也是個比較成熟的施工方法。粘土片石築壁法施工時,鋼護簡必須穿透砂礫及卵石層等透水層,座落在不透水的亞粘土層上,這樣可以防止由於溶洞漏水,水頭高度急劇下降而造成的坍孔。在地下水容易控制的地質情況下,也可以採取人工挖孔砼護壁的方法施工,並且 要穿 透透水層,座落在亞粘土層上。練屋中橋、橫石水大橋均採取這種方法施工。有些樁在施工中幾次嚴重漏水,護筒內水頭高度急劇下降,均未出現坍孔現象。練屋中橋第一次進場的施工隊,就是因為鋼護筒很短,沒座在亞粘土層上,造成坍孔,導致鑽頭被 埋在孔內。打油林小橋4#樁、壩子中橋14#樁也都由於這個原因造成坍孔。壩子中橋9#樁坍孔時還將鑽頭埋在孔中。
2.3 鋼護筒跟進法
溶洞較大,洞內無充填物或流塑充填物,漏水很嚴重,採取片石加粘土反復打密,仍然無法形成泥石護壁的,可採取鋼護筒跳進法施工。該方法就是一面沖孔,一面接高護筒,並且將其震動下沉至已鑽成的孔內,有以隔斷溶洞內流塑充填物或水的活動。
鋼護筒跟進有兩種施工方法。一是沖擊鑽成孔鋼護筒跟進法。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樁孔穿過多個溶洞,並且均已成功造壁,在下面沖孔時,上面已形成的泥石護壁坍塌漏水並且無法解決時,可以鋼護筒跟進到這個溶洞位置堵漏,漏幾個溶洞鋼護筒跟到幾個溶洞。
當地下水很小並且容易控制時,應優先採用人工挖孔、砼護壁的方法施工。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
人工挖孔樁所有樁孔可以同時開工,進展快。砼護壁的中心、垂直度及孔徑大小易於控制,使鋼護筒和井壁有較小的間隙,利於鋼護筒下沉,給一層護筒到底創造了條件。人工挖樁設備簡單、成本低。但人工開挖法受一定深度限制,並要注意工人的安全。
在地下水非常豐富、樁孔內的水不易抽干、人工無法挖孔作業時,可採用沖擊鑽成孔鋼護筒跟進法施工。施工中應充分利用沖擊鑽的擴孔性能,使鋼護筒能順利下沉。一般鑽頭外徑和鋼護筒內徑空隙控制在3 ~ 5cm,保證沖擊店在護筒內順利提升或下沖為度。在護筒跟進很困難時,可以先下在大護筒後下小護筒,然後割掉在大護筒下緣以上的內護筒,以保證樁砼與外護筒的連接。
如果沖擊鑽在堅硬的岩石中的擴孔系數較小,不能使鋼護筒下沉時,可採用小葯量電雷管焊破,保證 鋼護筒順利下沉,可在井口上部估一個簡易導向裝置進行控制。
在井口用20槽鋼焊一個井字架,兩槽鋼間的距離大於鋼護筒外徑10mm左右。在距孔口4 ~ 5m的位置 設一個導向用的環形鋼筋,內徑也是大於鋼護筒外徑10mm左右,錨固在砼護壁上,鋼護筒沿這兩個定向裝置下滑。上下鋼護筒拼接時,用2台經緯儀(或2人持垂球)在兩個垂直方向看護筒邊緣均在豎直線上,護筒是豎直的。拼好的鋼護筒沿導向裝置下滑。
為保證鋼護筒順利下滑,要求樁孔要豎直,無歪斜、縮頸。鋼護筒孔徑要准確,連接要順直,用卷板機成型。鋼護筒要有一定的剛度,鋼板厚為8 ~ 10mm為宜。
由於鋼護筒外緣與人工挖樁砼護壁或沖擊鑽的孔壁還有一定的問隙,樁頂在水平力作用下可能產生一定的水平位移,在施工中可採取一些措施予以解決。
(1)將鋼護筒上端4 ~ 5m左右高度割掉(在人工挖樁有砼護壁的情況下可以這樣做,否則易坍孔),澆注樁身砼並與砼護壁連在一起,5m以下的部分也可滲入一些砂漿,使鋼板和孔壁也能連接在一起。這樣做既保證了樁的質量,還可節約一部份的鋼板。
(2)在孔口澆注厚30cm的砼封蓋。在封蓋上鋼護筒和井壁間預留2個孔,一個孔用作注漿,一個孔留作排氣。用灰漿泵將水泥漿壓入護筒與護壁間的孔隙中,將灌注樁與井壁連在一起。
3 坍孔
鋼護筒只有1 ~ 2m高,座落在砂礫和卵石層上。當沖擊到溶洞後,突然漏漿造成水頭高度急劇下降,砂礫和卵石層失去穩定,形成漏斗狀的坍孔。壩子中橋9#孔、打油林小橋4#孔均由於鋼護筒埋得太淺,沒有座落在亞粘土不透水層上,造成坍孔。
3.1.1 預防坍孔的方法
(1)在地下水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可優先考慮人工挖樁砼護壁,穿過透水層座落在不透水的土層上,這種方法預防坍孔比較有效。練屋中橋和橫石水大橋都採用了人工挖孔砼護壁,並且都座落在亞粘土層,即使溶洞漏水很厲害,在回填片石粘土反復沖擊反復漏水的情況下,仍未出現坍孔現象。
(2)採用沖擊鑽沖孔施工時,可將鋼護筒座落在亞粘土層上,再繼續沖擊成孔,也可避免坍孔。
(3)發現漏漿及時補水。
3.1.2 坍孔的處理方法
(1)當成孔深度不大時,可全孔回填粘土,並暫停一段時間後,再深埋鋼護筒不透水層方可重新鑽孔。
(2)當成孔深度較大時,可將鋼護筒一直座落在坍孔的嗽叭口下緣的亞粘土層上,護筒周圍回填粘土,擠實,再重新鑽孔。
3.2 卡鑽
卡鑽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1)沖擊鑽刃腳磨鈍、孔徑變小,造成卡鑽。應經常對沖擊鑽進行補刃。
(2)孔不圓,形成梅花孔。最好用6刃和4刃鑽頭打圓孔,不用一字鑽。
(3)鑽頭在沖擊填充的片石時,進起的石塊將鑽頭和孔壁的空隙擠住,鑽頭不能上下。可放小炮震活鑽頭,也可用小沖擊鑽沖動,或用沖吸的方法將卡在鑽頭的石碴松動再提出。
(4)鑽頭沖破溶洞頂板,掉入溶洞,鑽頭傾斜,提不出來,應放小炮炸頂板岩。一般用葯量為300 ~ 500g即可,一次不行可反復幾次。
(5) 卡鑽時不宜強提,免得拉壞機械,拉斷鋼絲繩,掉鑽頭。練屋中橋在刃腳焊2圈鋼筋擴孔,卡住了,用卷揚機強拉,結果卷揚機拉壞了。
3.3 斜孔
斜孔是由於岩石表面傾斜或出現探頭石,致使鑽頭沿軟的低的部位下滑造成的。解決的方法是回填片石,也可以灌注水下砼,待強度形成後用小沖程打緊繩反復沖擊,直至調正過來為止。過大的沖程會成孔不圓,造成斜孔,一般應採用1 ~ 4m為宜。
3.4 漏漿
在沖擊成孔中,由於有的溶洞與地下暗河或其他溶洞相通,泥漿迅速流走,水頭高度急劇下降,造成漏漿。在溶洞樁基施工中,要在孔邊備足一定數量的片石和粘土,一旦出現漏漿,要及時回填片石粘土沖擊造壁,並且馬上補水,防止水頭高度繼續下降。
3.5 坍孔埋鑽
埋鑽的原因是坍孔造成的。施工中發現漏漿應立即將鑽頭提到孔外,如果未及時提鑽,漏漿後坍孔,鑽頭便被埋在孔中。
(1)人工挖土鋼護筒跟進法。樁孔進尺較短,地下水易於控制,沒有大的承壓力,人可以下到樁孔中去挖坍落的泥石,邊護筒跟進。要注意工人的安全,一直挖到鑽頭的位置,護筒也跟進到鑽頭位置。
(2)真空吸渣法。將導管置於坍孔的底部,用9m3空壓機通過鋼管壓入空氣吸出沉渣。這種方法適用於坍孔的石子粒徑小於25cm(導管的內徑)。 在溶洞地區進行橋梁樁基施工是比較困難的,如何在施工中實施對樁基質量的有效控制顯得爓為重要。本方結合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南段靠椅山至大鎮段的實踐經驗,對如何根據工程特性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保證樁基的質量作了初步探討,希望在同類的工程施工中提供參考

⑥ 軟岩崩解機理分析

岩石浸水之後,引起其強度降低的性質稱為水對岩石的「軟化作用」。岩石抵抗水的軟化作用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岩石中親水性礦物和易溶性礦物的含量以及岩石中孔隙與微裂隙的發育程度。親水性或可溶性礦物的含量愈多,岩石中的孔、裂隙愈發育,岩石愈易軟化、崩解。

通過對泥化夾層岩組X射線粉晶衍射分析測試結果(見表3-2)可知,其成分以黏土礦物為主(含84%~92%),其餘為石英、長石、方解石等,由於伊利石等黏土礦物顆粒較小,親水性很強,當水進入岩石的孔隙、裂隙中時,細小岩粒的吸附水膜便會增厚,引起岩石體積的膨脹。由於這種體脹是不均勻的,使得岩石內產生不均勻的應力,部分膠結物會被稀釋、軟化或溶解,加之大多都含先存裂隙及微裂縫(見表4-3),於是導致岩石顆粒的碎裂解體。如伊利石與水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引起軟岩膨脹,可使原體積增加50%~60%。

下面從兩個方面來分別研究幾種典型岩組的崩解機理。

1.泥質含量與崩解特性的關系

泥質岩(泥化夾層與炭質頁岩岩組)遇水後,宏觀裂隙的增生擴張和崩解軟化,是同在水的作用下軟岩的物質組成、微結構與微孔隙的變化緊密相關的,崩解軟化是軟岩內部微觀結構和微孔隙的宏觀反映。從圖4-2a可以看出,不同岩組泥質含量對其崩解度的影響,從泥化夾層、炭質頁岩到泥質粉砂岩,其含泥量依次減少,其崩解性也愈來愈差。圖4-2b為所有軟岩與泥質含量的關系曲線,得對數關系式為S=70ln(Wm)-215。炭質頁岩與泥化夾層試樣崩解現象均極為明顯,而且崩解速度很快。由前述知6#剖面,即進水口發育L10層間剪切破碎帶內含泥化夾層、炭質頁岩佔50%以上,遇水極易崩解,嚴重影響進水口邊坡的穩定性,在工程當中應該引起重視。

圖4-2 泥質含量對崩解度的影響曲線

2.循環崩解次數與崩解特性的關系

炭質頁岩與泥化夾層岩組大部分試樣已100%崩解,其崩解物由碎屑、角礫及大小不一的碎塊組成,崩解穩定後取崩解物進行顆粒篩分,篩分試驗結果如圖4-3所示,從圖中看出不同岩性,顆粒大小分配也有明顯的差異,炭質頁岩與泥化夾層試樣曲線類似,得出小於0.5mm粒徑的顆粒含量佔20%~30%,含量較高,即由岩石轉化成土,無法多次循環崩解,只進行一次循環。而泥質粉砂岩顆粒大多大於16mm,粒徑相對較大。顆粒大小的不同,也說明其崩解的差異性。

圖4-3 軟岩崩解物粒度分析曲線圖

圖4-4 循環崩解次數與崩解度的關系曲線

因此對於循環次數與崩解特性的分析,只針對煤和泥質粉砂岩岩組,如圖4-4所示。

從關系曲線圖4-4a中可以看出,煤岩組試樣在經過第二次循環崩解以後,崩解度均為降低的趨勢,第3次崩解後,除2#與5#試樣有明顯增加外,其餘試樣仍為遞減。2#與5#試樣由於前兩次在重復試驗中未崩解,而在第3次試驗時達到崩解狀態,說明煤在反復的乾燥與潮濕的環境條件下,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崩解。

第一次將1#-2泡水,崩解現象不明顯,有少量碎屑脫落,沉於水底;第2次泡水,表面裂隙有所擴大,崩解不明顯,有少量岩屑脫落沉於水底;第三次泡水,試樣表面吸附有氣泡,較少量崩解。整個試驗過程,試樣即使在反復干濕循環條件下,也無大量崩解,說明其崩解性很差。

由鏡下鑒定分析結果得知,2#-2岩性為含泥煤,岩石緻密未見裂隙,煤質組分形成過程中有陸源雲母碎片的沉積,有陸源物質、粉砂的混入。但實際上其遇水之後崩解性很差,說明其膠結性很好,而對於有機質膠結的軟弱岩土,由於有機質的憎水性,故不易崩解。

鏡下鑒定5#-2為含雲泥粉砂質泥岩變形紋層狀含炭質泥頁岩,含泥80%,粉砂15%,炭屑及有機質5%,在被反復干濕循環後,再次遇水,崩解明顯。即開始泡水時,表層先存裂隙,有所擴大,但並未達到崩解,在多次循環後,裂隙擴大,內部夾泥較多,遇水後產生泥化,崩解明顯,從崩解現象也可以看出,在第三次循環過程中,水表層覆蓋有泥膜,水色混濁,為損失量,也為崩解物的一部分。

從圖4-4b可以看出,泥質粉砂岩岩組試樣在經過3次循環崩解以後,崩解度均有降低的趨勢,即隨崩解次數的增多,崩解度無明顯反彈現象,說明已崩解完全。由試驗過程描述可知,試樣在初崩時刻現象不明顯,崩解是慢慢進行的,從開始冒氣泡到微裂紋繼續擴展。隨著在靜水中浸泡時間的增加,導致微裂紋繼續增大,隨後可見有岩屑、煤屑崩解,混入水中,大多懸浮停於試樣表面,還可見有小的岩塊脫離試樣表面,沉於水底。第二次循環崩解試樣為第一次的未崩解物,有較少裂隙存在,整體較完整,因此崩解現象不明顯,到第三次時所取的未崩解物,幾乎完整,不存在較明顯的裂隙,因此試驗過程幾乎無崩解,從而也得出結論為泥質粉砂岩崩解性差。

鏡下鑒定3#-3為條帶狀粉砂質泥岩,6#-3為粉砂質泥質岩,含泥較多,但經過3次循環崩解後崩解度急劇下降,說明在試樣表層含泥在第一次崩解過程中已泥化,內部為泥質粉砂岩,含泥較少,已很難崩解。

3.軟岩崩解試驗成果分析

根據崩解試驗的現象、崩解物形態將該區軟岩的浸水崩解破壞形式進行以下分類。

A類:泥糊狀破壞,完全崩解,崩解時間短,崩解現象非常明顯(一般含泥較重)。

B類:碎屑狀破壞,其碎屑直徑1~5mm;崩解現象較明顯。

C類:角礫狀破壞,角礫直徑5~10mm;崩解現象存在,少量崩解物。

D類:碎塊狀破壞,碎塊直徑大於10mm;崩解不明顯,有極少量崩解物。

E類:浸水穩定,不破壞;隨時間增加,崩解仍穩定,幾乎無崩解性。

根據顆粒篩分結果及上述分類依據,各軟岩岩組具體分類及崩解度范圍見表4-5。從表中可以看出,炭質頁岩與泥化夾層極易崩解,屬於A類,遇水易產生崩解,破壞後含水量會顯著增大,其吸水率可以超過液限,原岩強度完全喪失,屬遇水極不穩定的岩石。泥質粉砂岩與煤崩解性較差,屬於B、C、D類,屬遇水較不穩定岩石,無E類。

表4-5 軟岩崩解試驗成果表

續表

通過試驗分析,樞紐區內發育的幾種典型軟岩,均屬於遇水不穩定岩石。在崩解過程中,化學性質沒有變化,只是強度迅速降低,表面上與岩石的風化相似,但變化過程短暫。時間越長,崩解越徹底,且經過有限的時間後,呈穩定狀態。在工程施工中除注意防止其失穩外,在支護工作方面要予以特別加強。

⑦ 中風化泥質砂岩遇水會不會軟化

對 是啊

⑧ 如何讓泥質粉砂岩軟化

高頻振動,會振動液化,
或者灑水濕潤。

⑨ 岩石遇水為什麼變軟

一方面部分岩石內部含有易溶於水介質,另外岩石中很多礦物成分在飽和狀態下的單軸強度是會降低的。所以岩石和含水狀態下的強度低於乾燥狀態~

閱讀全文

與泥質粉砂岩遇水軟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水機的水能放多少天 瀏覽:653
cf800過濾桶使用方法 瀏覽:937
道路雨污水管道施工網路圖 瀏覽:517
10年奧拓空調濾芯怎麼換視頻 瀏覽:866
含鹽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13
超濾和濃縮 瀏覽:443
ro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 瀏覽:903
自來水過濾水垢水鹼 瀏覽:404
直飲水機管理費怎麼算 瀏覽:629
專業污水處理機多少錢 瀏覽:952
ro膜拆卸視頻 瀏覽:635
過濾棉好點的香煙 瀏覽:105
室內樹脂水池 瀏覽:201
快速給鍋底除垢 瀏覽:873
江蘇玻璃鋼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272
矽片如何清洗廢水 瀏覽:93
鄭州凈水反滲透設備價格 瀏覽:546
為什麼中國不能幫日本處理核廢水 瀏覽:191
污水處理廠土建部分套 瀏覽:845
萊卡凈水器顯示new是什麼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