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砂漿地面起殼脫皮是怎麼回事呢,應該怎麼處理
一是水泥欠多,二是托板用力不夠,三砂子太細,另外冬天結冰也會有這個問題。要好脫皮地方用鑿子鑿1~2公分深,砂子用中砂以上,最好砂子洗一下,水泥比例高一點,不要太濕,托板用力壓托。脫皮處清理干凈,用純水泥漿,用掃把掃一邊,待干後用清水噴一下,水不要流,用帶點水濕布塗一下也可以,再補上去。
Ⅱ 水泥漿蓋住環氧樹脂上會起殼嗎
水泥和單純的環氧可以參與反應,集合比較好的。你可以試試
Ⅲ 混凝土地面上打水泥漿起皮如何解決
砼(標)型號用錯不會造成起皮,關鍵是面上的漿可能不是原漿,而是下雨後再加上去的。另外,砼在收漿時沒有收好,表層漿過厚,而太陽太大,造成表層漿脫水而起皮。如果是後面的情況,則最好安排在太陽不是很強的時候進行施工,改為晚上施工。
Ⅳ 膠水和水泥起殼
膠水類跟水泥一起使用,不但很快就脫落,而且影響後期施工
無法進行修補工作,只能盡量去掉,然後用修補劑材料攪拌水泥砂漿進行修補找平處理
修補後非常堅硬且不易脫落
水泥修復專家
Ⅳ 純水泥漿是不是就是1:1水泥砂漿
純水泥漿(亦稱素水泥漿)不是1:1水泥砂漿。水灰比通常為0.42,也就是0.42:1。純水泥漿是指由膠結料(有機的、無機的或有機無機復合的)、顆粒狀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經硬化後形成具有堆聚結構的復合材料(普通是以膠凝材料、水、細骨料、粗骨料。
注意:需要時摻入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制、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水泥漿的外加劑與外摻料是為了調節水泥漿性能,需在其中加入一些特殊物質,其加入量小於或等於水泥質量5%的物質成為外加劑;其加入量大於水泥質量5%的物質,則稱為外摻料。
純水泥漿功能是固井。固井可以達到下列目的:
1、固定和保護套管:鑽井過程中所下的套管,都必須通過固井作業將它固定起來。此外,套管外的水泥石可減少地層對套管的擠壓,起保護套管的作用。
2、保護高壓油氣層:當鑽遇高壓油氣層時,易發生井噴事故,要提高鑽井液密度以平衡地層壓力,鑽完高壓油氣層後,必須下套管固井,將高壓油氣層保護起來。
3、封隔嚴重漏失層和其他復雜層:當鑽遇嚴重漏失層時,可採取降低鑽井液密度和(或)加堵漏材料的方法鑽井,鑽完嚴重漏失層後,也必須下套管固井,將它封隔起來,使它不影響後面的鑽井。
Ⅵ 膠水加水泥彈漿起殼是什麼原因
這種情況就說明,
濃度太大了。
比例小一些,
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Ⅶ 外牆剛掛的水泥漿為什麼會跳殼
沒有保養
Ⅷ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空鼓是什麼原因如何人避免
近年來,混凝土水泥地面在房屋建設中普遍使用,但其有一個質量通病,就容易起砂、起殼,嚴重影響樓面質量。究其原因主要是砂的含泥量太大,遠遠達不到規范的要求。為克服這一通病,經過理論分析和實踐探索,我們找到了一種較有效的防治方法。現詳述如下,供大家參考。 混凝土地面設計強度一般為C20-C25細石混凝土,混凝土一般作為打底找平,上面用1:2.5水泥砂漿罩面,二次成活。為了使水泥地面通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們採用了干硬性水泥砂漿一次成活的施工方法。 施工准備原材料的控制:水泥標號不低於3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不得混用或使用過期結塊的水泥,禁用火山灰水泥)。特別要注意麵層所用水泥品種與底層細石混凝土所用水泥標號品種是否一致。使用黃砂和石子時,砂須採用粗砂,粒徑在2.5mm以上,含泥量應控制在3%以下。石子粒徑不應大於15mm,且不應大於澆築厚度2/3,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水應符合混凝土攪拌用水標准。 施工步驟澆築樓層地面前,基層必須清理干凈。清理最好用專用機械進行清理,陰角及周邊未清理到位的部位應用人工清理。機械清理應該注意暗敷的線管不打破,清理後應提前2-3天灑水、養水濕潤基層。 在四周測灰餅(沖筋)前,應在室內牆面彈出500mm水平線,地面5m-6m左右應設伸縮縫,凸出基層的應剔除,凹凸度不應大於10mm。澆築混凝土時,先用純水泥進行套漿(先在基層均勻灑上干水泥,然後灑水,同時用掃帚把素水泥漿打開均勻),隨掃隨澆,混凝土應嚴格控制好坍落度,坍落度應控制在30-50mm,應攪拌均勻,標號不應低於C20。混凝土澆築先略高一些,灰餅鋪攤均勻,再用直尺刮平,然後用滾筒碾壓和木蟹搓平或用平板振動機振平直至漿上浮。 正確掌握上層干硬性水泥砂漿,黃砂應用粗砂,砂漿應做好試配試攪拌工作,按規定配比攪拌,水泥、石子應進行干攪拌,待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適量水進行攪拌,使砂漿手握時有團狀的潮濕感(稱乾性水泥砂漿)後備用層面施工。 確保乾性水泥地面不起砂、不起皮、不麻面的重要環節,在於砂漿地面用木蟹搓平開始到凝結略干,第二次壓光控制時間應為人踩上去稍有腳印(有少量水澤的地方可以三次壓光)。自然養護24-48小時開始鋪設麻袋並進行澆水養護,養護不得少於7天(礦渣硅酸鹽水泥養護不得少於10天)。 原因綜述地面起殼、乾裂主要是現澆混凝土樓板澆好後,強度不到馬上在樓板上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使現澆板下彎產生細小的結構裂縫,形成薄弱的環節。到裝飾時,由於溫差產生伸縮使這薄弱的環節處又被拉開,從而出現樓面裂縫。 地面空鼓、起殼,主要時混凝土養水少,現澆板不夠濕潤,純水泥套漿過少,不均勻,未重視套漿,基層清理不幹凈(落腳灰、灰塵)等引起。 地面起砂主要是未控制好水泥砂漿的水灰比。因為水灰比的大小與砂漿的強度有直接的關系,水灰比過大就意味著砂漿的強度降低,地面粗糙,不耐磨也容易起砂。 盡可能的使用普通32.5的硅酸鹽水泥。嚴禁用受潮、過期的水泥,因為水泥是一種水硬性膠凝材料,存放時間過長,水泥和空氣中的水氣、二氧化碳會起化學反應,使其強度顯著下降,達不到設計要求導致起砂。 地面面層應採用粗砂,地面應進行毛化處理並濕潤。套水泥漿前,一定先刷一遍1:0.4的水泥凈漿。鋪抹水泥砂漿時需注意壓實、提漿、壓光,才能使遭損壞的地面恢復原有的功能。
Ⅸ 地面起砂可以用純水泥漿嗎
水泥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種粘結劑,它能將砂石等材料粘接在一起形成強度,而由於它本身的材料構成,時間長了也會起砂的。最好貼地磚或者復合地板。
Ⅹ 在水泥路面上加上多厚的水泥沙漿才不會起殼
一十五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