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對密度是某物質的密度與純水在溫度為()攝氏度時的密度之比值.
4
2. 水的密度和比重是多少
水的密度抄
溫度4°C時的純水的密度是襲1000kg/m^3,高於或低於這個溫度時,水的密度會小一點(通常也取這個值)
水的比重
比重的定義:一物質的密度與溫度4°C時的純水密度之比
所以:溫度4°C時的純水的比重是1
3. 常溫下,水的密度為多少
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沸點:99.975℃(氣壓為一個標准大氣壓時,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點:0℃
三相點:0.01℃
最大相對密度時的溫度:3.982℃
比熱容:4.186kJ/(kg·℃) 0.1MPa 15℃蒸發潛熱:2257.2kJ/(kg) 0.1MPa 100℃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
臨界溫度:374.2℃
導熱率: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
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
在雪的密度為0.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
浮力分類:懸浮、漂浮、沉底、上浮、下沉。
不同溫度下水的各類物理參數:
t
p
c
λ
a
溫度
壓力
比熱容
導熱系數
熱擴散率
℃
kPa
kJ/(kg·K)
W/(m·K)
10m/h
0
0.613
4.2077
0.558
4.8
10
1.227
4.1910
0.563
4.9
20
2.333
4.1826
0.593
5.1
30
4.240
4.1784
0.611
5.3
40
7.373
4.1784
0.623
5.4
50
12.332
4.1826
0.642
5.6
60
19.918
4.1826
0.657
5.7
70
31.157
4.1910
0.666
5.9
80
47.343
4.1952
0.670
6.0
90
70.101
4.2077
0.680
6.1
100
101.325
4.2161
0.683
6.1
110
143
4.2287
0.685
6.1
120
198
4.2454
0.686
6.2
130
270
4.2663
0.686
6.2
140
361
4.2915
0.685
6.2
150
476
4.3208
0.684
6.2
160
618
4.3543
0.683
6.2
170
792
4.3878
0.679
6.2
180
1003
4.4254
0.675
6.2
190
1255
4.4631
0.670
6.2
200
1555
4.5134
0.663
6.1
210
1908
4.6055
0.655
6.0
220
2320
4.6473
0.645
6.0
230
2798
4.6892
0.637
6.0
240
3348
4.7311
0.628
5.9
水密度的變化
水的密度在3.982℃時最大,為1000kg/m3,溫度高於3.982℃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4℃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水(20張)
4. 20度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水是無色無味液體,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蓋。水在空氣內中含量雖少,但卻是容空氣的重要組分。固態水(冰)的密度(916.8kg/m3)比液態水的密度(999.84kg/m3)小,因而冰會漂浮在水面上,水結冰時體積略有增加。
水分子是極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這使得水成為一種很好的溶劑。兒童體內有80%的水,老人體內則有50-60%,正常中年人體內則有70%的水。
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氣體和塵埃經過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
凝聚後的這些星子繼續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後進一步增大生長而形成原始地球。地球起源時,形成地球的物質裡面就含有水。
在地球形成時溫度很高,水或在高壓下存在於地殼、地幔中,或以氣態存在於地球大氣中。後來隨著溫度的降低,地球大氣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
5. 請問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kg/m³(t=4℃)。
水(簡稱:一氧化二氫,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含雜質],蒸餾水[理論上的純凈水],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狹義不可再生,廣義可再生資源。
(5)水溫T時純水的相對密度表擴展閱讀:
一、水密度的變化
水的密度在3.982℃時最大,為1000kg/m3,溫度高於3.982℃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4℃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
主要由分子排列決定。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₂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締合分子存在。
當溫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時水分子多以(H₂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
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是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二、相關性質
沸點:99.975℃(氣壓為一個標准大氣壓時,也就是101.325kPa)。
凝固點:0℃
三相點:0.01℃
最大相對密度時的溫度:3.982℃
比熱容:4.186kJ/(kg·℃) 0.1MPa 15℃蒸發潛熱:2257.2kJ/(kg) 0.1MPa 100℃
6. 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kg/m³(t=4℃)。
水(簡稱:一氧化二氫,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含雜質],蒸餾水[理論上的純凈水],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狹義不可再生,廣義可再生資源。
(6)水溫T時純水的相對密度表擴展閱讀:
一、水密度的變化
水的密度在3.982℃時最大,為1000kg/m3,溫度高於3.982℃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4℃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
主要由分子排列決定。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₂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締合分子存在。
當溫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時水分子多以(H₂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
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是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二、相關性質
沸點:99.975℃(氣壓為一個標准大氣壓時,也就是101.325kPa)。
凝固點:0℃
三相點:0.01℃
最大相對密度時的溫度:3.982℃
比熱容:4.186kJ/(kg·℃)
0.1MPa
15℃蒸發潛熱:2257.2kJ/(kg)
0.1MPa
100℃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水
7. 砂的檢驗表觀密度水溫對水相對密度影響的相對系數是多少
標准法:表觀密度=[試樣烘乾質量/(試樣烘乾質量+水及容量瓶總質量-試樣、水和容量瓶總質量)-水溫對砂表觀密度的修正系數]×1000
8. 水的相對密度
常溫常壓下空氣密度約1.29kg/m^3,
水的密度近1.00*10^3kg/m^3,
空氣相對於水的相對密度0.00129
(水相對於空氣的則是其倒數)。
希望幫得到你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