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化水ph值測試

純化水ph值測試

發布時間:2021-02-17 09:02:11

純化水酸鹼度檢查方法

原來的葯典純化水檢查酸鹼度檢查使用試劑加入甲基橙3滴不得鮮紅色,鹼度檢查使用麝香草芬蘭6滴不得顯藍色

Ⅱ 純化水是否可以用測ph代替測酸鹼度

不可以,ph值只表示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不能代表酸鹼度。ph值與溫度有關,同樣的溶版液在不權同溫度下ph是不同的,對於純水,溫度越高,ph值越小,但是其酸鹼度不變。由此可見,不能直接由測ph來代替測酸鹼度

Ⅲ 純化水能測PH么

可以測純水,也很准確。在測某一溶液前對於這個儀器來說的確是要先用緩沖液來校正的,校正完了後才能再去測其他溶液的PH,那個廠家的人說的只能說是一半准確。我用過這個東西,大體還是了解的。

Ⅳ 為什麼純水的pH值不容易測

1、由於純水中離子濃度非常低,與參比電極鹽橋溶液中高濃度的Kcl相互之間內濃度差較大,與它在容普通溶液中的情況差別很大。純水會加大鹽橋溶液的滲透速度,促使鹽橋的損耗,從而加速了K+和CL-的濃度的降低。引起液接界電位的變化和不穩定,而Ag/AgCl參比電極本身的電位取決於CL-的濃度。CL-濃度發生了變化

Ⅳ 如何測試高純水的pH值

資料簡介 鍋爐供水、蒸汽冷凝水、去離子水等高純水的pH測量是比較麻煩的測試項目。版原因是樣品的電導權率低,溶液電阻與測量迴路的其他電阻比較起來已不可忽略。同時由於液接界電勢的不穩定以及空氣中二氧化碳溶解引起pH值變化等等,因而不易得到重現的結果。為解決這個問題,通常採用內阻低,有大面積液接界結構,較大的參比溶液滲出速度的玻璃pH復合電極。復合電極的玻璃敏感膜與液接界距離近而且固定,有利於減少溶液電阻的影響並使電勢達到穩定。大面積的液接界結構和較快的參比溶液滲出速度,有利於降低電阻以及達到穩定重現的液接界電勢。同時,不要採用氯化銀飽和的氯化鉀溶液作為參比溶液,因為在純水中氯化銀會沉積出來堵塞液接界。這里介紹上海三信儀表廠生產的二種型號電極,2503D-C型玻璃pH復合電極和PZ2500D高純水pH電極系統。
一般雨水離子強度很低(不超過10-3mol/L),其pH測量方法(酸雨的監測)與高純水pH測量相類似。

Ⅵ 有純化水的pH值標准嗎

葯典規定是甲基紅不能變紅色,溴麝香草酚藍不能變藍色,大約PH值范圍應為4.4-8

Ⅶ 為什麼純水的pH值不容易測

在不考慮環境的情況下影響因素的時候,比如吸收二氧化碳、對溶液的攪動、溫度、電壓、……應該是以下原因:
1、由於純水中離子濃度非常低,與參比電極鹽橋溶液中高濃度的Kcl相互之間濃度差較大,與它在普通溶液中的情況差別很大。純水會加大鹽橋溶液的滲透速度,促使鹽橋的損耗,從而加速了K+和CL-的濃度的降低。引起液接界電位的變化和不穩定,而Ag/AgCl參比電極本身的電位取決於CL-的濃度。CL-濃度發生了變化,其參比電極自身電位也會隨之變化。會發生測量值的漂移。
2、為了保證復合電極的pH零電位,鹽橋必須採用高濃度的Kcl,同時為了防止Ag/AgCl鍍層被高濃度的Kcl溶解,鹽橋中又必須添加粉末狀AgCl,使鹽橋溶液被AgCl飽和。但是由於鹽橋溶液中Kcl濃度的降低,使AgCl過飽和產生沉澱,堵塞了液接界。
3、由於玻璃電阻的內阻很高,內阻越高玻璃膜就越厚,不對稱電位就會加大,電極的惰性也加大,電動勢的產生就越緩慢。純水無緩沖作用,與標准緩沖溶液的性質完全不同,電極電位的建立時間會很遲緩。

除了測量值不穩定之外,還不準確。因為純水的電導率非常低,水樣流動與電極表面摩擦類似於絕緣體之間摩擦,可產生靜電荷,由於靜電荷的作用,在測量電池中產生與測量水樣pH值無關的△Er,△Er被疊加到測量信號上,會造成pH值測量誤差。

如果非要測不可,建議使用固體接觸式玻璃電極、增大取樣量、參照GB/T6P04.3—93調劑總離子強度以及增加導電性。

閱讀全文

與純化水ph值測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AC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瀏覽:940
小酒廠現場蒸餾出來就能喝嗎 瀏覽:826
室外雨污水管道過路面 瀏覽:975
別墅廚房污水提升泵 瀏覽:120
四川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標准 瀏覽:344
家外面暖氣有幾道過濾網 瀏覽:132
醫院污水處理膜工藝 瀏覽:716
反滲透凈水器過濾器清洗 瀏覽:138
視頻天籟怎麼打開空調濾芯 瀏覽:499
純水精靈可以召喚多少種水之幻型 瀏覽:641
攪拌污水處理辦法 瀏覽:477
c50汽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975
污水泵啟動馬達怎麼接 瀏覽:443
污水的BOD大概 瀏覽:323
愉升飲水機怎麼關童鎖 瀏覽:36
上海發熱門診污水處理 瀏覽:816
雙環樹脂和鄰苯樹脂 瀏覽:28
國產凈水器哪個品牌靠譜 瀏覽:336
熱水器除垢劑對皮膚有危害嗎 瀏覽:911
主動空氣凈化器怎麼選 瀏覽:942